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寻根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寻根】

普里什文曾说过:“人的身上有大自然的全部因素,只要人有意,就可以与他身外所存的一切事物相互呼应。”的确,人能与大自然相互呼应,不然怎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呢?

于是,人们的印象里:北方女子豪爽,南方女子温婉,北方男子是高大的硬汉,而南方男子则是白净的书生模样。毕竟,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总是与吴侬软语更相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是大自然对人无私的奉献,而人对它的馈赠,就是将这片土地深藏于心中,即使背井离乡,四海为家,但最怀念、最牵挂的仍是这方哺育了他的土地,所以人们常说要落叶归根。

也许你一来到这世上,就未曾见过自己的家乡,但你的血液里却流淌着对那片土地的依恋,冥冥之中,你总感到它在唤你回家。于是,多少海外侨胞从异国他乡回到大陆,寻觅自己的“根”。

记得渡江战役后,国名党退守台湾,多少将士被迫告别自己的妻儿留在异乡。曾有个节目专门采访过那些老兵,他们所有人都在想念着大陆的亲人,他们多想在仅剩不多的日子里重返故土。

我未曾离开过自己的家,我也并不清楚故乡意味着什么,可那些老兵的话却让我内心有所触动,我第一次发现故乡原来如此重要,会是一个人余下时光的夙愿。

作家刘亮程曾写下《今生今世的证据》,抒发了对家园的怀念。土墙被推倒,被掩埋,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痕迹被抹得一干二净,刘亮程觉得自己今生今世的证据不复存在。故土的失落,精神家园也随着遗失。

我这才知晓,故土会是一个人今生今世的证据,也会是精神最后的归宿。

其实,故乡又何尝不是作家创作的灵感源泉。诺贝尔奖得主莫言的作品《红高粱》、《蛙》,不就是取材于他在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的所见所闻,他家乡高密的那片红高粱地吗?陈忠实的《白鹿原》也同样以家乡陕西作为背景,描绘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三代人的恩怨情仇。

人总忘不了那片哺育过自己的土地,所以有人寻根。故乡是精神的家园,也是情感的归宿。

【篇二:寻根】

鲁迅先生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秋叶飘零,它们要一同抵挡萧瑟,而寻得精神一隅的梦何时才能绽放?

帘卷西风时,哪堪凛冽?无语低询,只道秋意无限。

走过《诗经》的缠绵柔情,走到唐诗,走到宋词,我的思绪被牵引到枯藤与老鸦一起凝视的那个面色清癯的诗人身上,他骑着瘦马憔悴而来。暮色苍茫,我被他吟哦的曲子搅得顿觉悲凉,一转身竟靠在了银烛秋光下的画屏边,屏上身着罗绮的少妇轻摇小扇,流萤飞舞,和天上的牵牛织女星隔着几亿光年放出的微光,一同如水般向我微笑……

我抬头,猛然,远处玻璃墙反射的光之万箭刺破了我的视神经。没有茅店,没有荒树,支离破碎的天空,夜晚找不到萤火虫……诗韵失去了滋养它的土壤,城市的灯红酒绿,繁管急弦喑哑了它的声音,它沉默了。

也许,冰心、巴金的去世已割断了五四运动给我们最后的血脉,于是,捧读张爱玲的小说,竟有莫名的韵味涌上心头。买那些经典的章回小说,线装书的沉香,绮丽了她的眼角眉梢,勾勒出她的冷艳之笔,每一个回廊都蕴藏着一个故事,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哀伤。哀伤,胡琴的调子,不是低低的倾诉,而是冷静的表白,读来没有眼泪,但觉得无边无际的悲伤流言似的蔓延,无可救药。

然而蔓延到了当下呢?韩寒、郭敬明的“新概念”大行其道,莫言、贾平凹少见其踪,那些所谓名流学者一顿饭时间便能勾勒出一篇长篇小说的框架,文字成了把玩于手中博人眼球的珠玉,像是安插了重金属的民乐,说不上是纯粹的搭配还是简单的调和。

意象已逝,环佩声遥。

当有人质问我们皓首穷经到底为何时,那么牛虻,有谁来做?

想起余光中,想起他的诗,他的文字,寻寻觅觅为了求得赤县另一边无尽的回忆,还有更深沉的,由仓颉触发的美好。那一脉根流转相传,不知今天是否还触着长江水和海棠红那样明丽的色彩?

秋的萧瑟隐退在夏的聒噪中,冬后有春。我知道,那是希望,我正在追寻。而它,或许正在月牙泉底、鸣沙山上,默默注视着沧海桑田。

【篇三:寻根】

我们曾在一大块麦田欢逐,曾在窄小的衣柜里享受黑暗,曾垒起高高的桌椅偷妈妈藏起来的糖罐子,永远扬起骄傲的嘴角,向父母嚷嚷“我是大人。”这样的童真被岁月一一刻录在生命的光碟之上,骄傲而缓慢的旋转着……

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家在童年的记忆总是里不休地迭换位置,第一次迁移的时候,我拖着妈妈的细高跟鞋,挺直腰板,站在窄窄的人行道边,召集了一小帮随从,大人似的眉头深锁,却被飘落的嬉笑撞破,半笑半怒道:“我要搬家了,给你们签个名,将来卖大钱!”个个齐刷刷地向我致敬似的,严肃地伸出双手,我则郑重其事地一一在上面留下我稚嫩的笔迹。空气里有欢乐律动,少年不识愁滋味。如今,那些纯真的笑脸怕是已随着我稚嫩的笔迹化作一滩墨迹,模糊了,黯淡了,成了记忆力一张泛黄的照片。

月缺意味着下一次的完整,生活更是这般。

乳白的建筑物散发檀木淡香,黑洞洞的储藏室,我的秘密花园悄然绽放。角落的纸盒收藏着天真的梦,俏皮的洋娃娃身着用心雕饰的花边,将童话里公主的智慧与美丽,用想象与双手镶嵌在她身上,却陶醉在脱落的线头,拙劣的针脚。卡通纸币,笨狗熊,形态各异的金属币曾为我模拟出情景各异的成人世界,成熟的姿态在童年的岁月里不过是最稚气的语言,唱罢美好而永恒的童真,剩下的舞台将上演的剧目是……

老家的小院透着最古朴的气息,湛蓝的天空,棉花糖似的云朵下,飞翔的是自由的纸飞机,小小的身躯装载着美美的梦,乘着风吹干泪水;小小的竹蜻蜓点缀于满是芳草气息的田野,渴望翱翔的生命挣脱束缚;而被生命之线牵引的风筝似乎一开始便是预示着我理想与现实的象征物。

童年,我满载甜蜜的船儿驶来。

甜蜜,我填充世界的绚烂底色。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落叶也寻不得两片相同。我,踩着童年的脚步,着世界于五彩斑斓。

在人生的树海找一棵最古老的树——童年,寻它最快乐的根……

【篇四:寻根】

说起来也是奇怪,我们家几乎不回老家。

老家在丽水,山中的一个小村子,叫桃垟村,不大,常住人口不超过10人,我太爷爷那辈,和几个兄弟就出来闯荡了,也就来到了这,有了父亲,再又有了我。

可更令我不解的是,连父亲对这段历史也并不完全了解,通过联系了其他的叔叔阿姨,我们才确定了前往丽水。

一大早,我们便准备出发,一路上畅通无阻,在服务区,我们终于见到了几位爷爷和叔叔,父亲下了车,与他们打招呼,亲人重逢的感觉,十分微妙。

立马上路,因为我们并不打算在那留宿,寻根的车队平稳地前进着,井然有序,纵使车外的景如此的多变,车内的心却始终在呼唤着。

与此同时,来自别处的叔叔们也在归根的路上,我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无法言表,团聚的那一刻,一定十分震撼。

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可这浇灭不了路上停了停,买了些礼物,便又继续上路。

穿过这座桥,我们便真正上山了,天空无比的蓝静,山野无比的深秀,山路也无比的崎岖,这路可不漫长,光光爬上这山,就有三四十公里,再加上油量表只剩下三格,我便有种莫名的恐慌。

呼!不过是虚惊一场,我们顺利地抵达了山顶,错落排布的房子,有些还是砖瓦,茅草房,在一块类似平台的高地上还有健身器材,和一棵参天古树,树干还有一个拇指印的痕迹,那时大自然留下的伤疤,据村长说,那是十几年前雷电劈下的伤,当时都说这树活不久了,可这么多年,它还活得好好的,我说,它是被菩萨保佑了,是棵神树……

到村里的待客室里去坐坐,刚一进门,满桌的人,心中便一惊,终于让我见到这刻,我周围的这些人,他们身体里流淌着的和我体内流淌着的是一样的血,我们都是林家人!

午饭时间,整整三大桌摆满,各种山珍野味和自己种的蔬菜,牛、羊、猪、鹅、鸭,各种美味,这顿饭吃得很是享受。

饭后还有活动,我们跟着村长和支书沿着山路往下走,看见远处有做破败的类似于庙堂的建筑,村长说那就是庙堂了。还指向了另外一边,有个梁顶同样年久未修的杂草丛生的建筑,村长介绍道,那是祠堂。

不久,我们来到了庙堂,却发现里面并非十分荒芜,后来才知道,是村支书一人,长年居住在山上,每日如一地打扫着这片山,管理着这片山,我也是从报纸所知。正中间是三尊菩萨的像,我们烧过香后,便前去祠堂了,正中还有一块匾,刻着四个模糊的字,我依稀辩出是“望观里阁”,但也不知是否正确。

其实,这次来的最主要母的,一是为了捐款修祠堂,二是为了编写《林氏宗谱》,那象征着我们林家的荣誉和智慧。

已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了,书桌山的全家照仍在闪着光,桃垟村,它已深深刻入我的心里,我感谢他们,怀念我的老家,因为,这可能,是爷爷那辈人这辈子最后一次重逢了……

【篇五:寻根】

我们的祖国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中国”,已有5000岁了,在这5000多年里她经历了许多的改变,让我们在这个春节里一起去寻找我们祖国的根。

在我们太爷爷太奶奶那一辈的冬天,穷的人只能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富的人穿着棉衣棉裤;到了我们爷爷奶奶这一辈的冬天,穷的人已经可以穿上厚厚的衣服了,富的人可以开起火炉了;到了我们这一辈,也是最幸福的一辈,无论贫穷或富有,冬天清一色都穿着即轻又保暖的羽绒服,家里都开着空调和地暖。

在我们太爷爷太奶奶那一辈道路都是非常泥泞的,下雨时更是连鞋子都会陷进去;到了我们爸爸妈妈这一辈,大部分的路面已经换成了水泥或柏油马路,开起来即平稳又快速;到了我们这一辈,道路设施已经非常全面完善了,即有宽敞的马路,还有显眼的道路标志,大大提高了交通的速度以及安全性。

在我们太爷爷太奶奶那一辈,住的都是茅草堆起来的小房屋,即小又不安全;到了爷爷奶奶那一辈,住进了用石头和泥巴堆起的小平屋,提高了安全性;到了我们这一辈,都住进了钢筋水泥的高楼里,即安全又舒适。

以前中国贫穷落后,任人欺负,人民难以温饱,而如今的中国飞速发展,变的越来越强大,人民安居乐业、不愁吃喝,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这些改变的身后,都有着各前辈人的不断付出和努力,他们用汗水造就了一个强大的中国。通过他们的付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港澳回归、丝绸之路、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桥等等成就一一惊艳了世界。我们这一辈人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祖国就如一条成长中的巨龙,正腾飞上升……

鱼儿怎么游都游不出水的怀抱;小鸟怎么飞都飞不出天空的怀抱;而人怎么漂泊都漂泊不出祖国的怀抱……56个民族56朵花,作为中华名族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奋斗,为中国的腾飞做出自己的一份力,让我们一起跟上时代的步伐,与祖国共成长。

【篇六:寻根】

春节,在人们心中向来是一个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团聚节日。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象征着辞旧迎新与新年的美好祝福。在这个亥年的春节,我也寻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和家人的春节。

清晨,听见鸟儿几声欢叫,便飘来了早餐的香气。餐桌上摆着春卷、年糕,糍粑,满满的都是年味儿。吃到肚里,暖融融的,心里便也是暖的了。一家人带好东西,上了街,街上热热闹闹的,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店主们的吆喝声又给年增添了一丝喜洋洋的气氛。

家乡的美景在这时候更是美不胜收。一朵朵寒冬的梅花怒放着,鹅黄色的腊梅一片灿烂,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红梅开得娇艳,却不柔弱,在刺骨的寒冷中更是显出了她的刚劲。梅树与桂花树早已被人们精心用彩灯或红彤彤的灯笼装饰的焕然一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千古佳句更是饱含年的古老悠长。

东家买一箱水果,西家买一篮子蔬菜,人人都在忙着买年货,忙着过年。我们家也不例外。饱蘸墨水的毛笔,一笔一笔在春联纸上写着,在纸上留下新年的痕迹。爸爸将写好的春联纸仔细地贴在门上,还贴了一张福。爸爸用自己优秀的毛笔楷书为我们家新年的门上增添了喜气。年味儿,浓浓的,在门上萦绕。

调皮贪玩的小孩儿,也在大人们的吩咐下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帮忙做事。平时再怎样淘气,这时候却十分主动乐意地帮大人干活。扫地、擦桌、给大人当烧菜的小助手,都干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比如像我,忙得跑进跑出,才下午三点钟,妈妈就已经着手准备年夜饭大餐了。我刚刚拖完地,叠好衣服擦好桌,又被叫去整理家里的物品了。一切收拾停当,我跑去给妈妈当小帮手,帮着拿碗拿筷端盘子,切水果。到了近六点钟,妈妈烧好了所有的菜,我把它们摆上桌,这些美味菜肴看起来十分漂亮,色泽诱人,让人食指大动。大家坐下,开始我们丰盛的年夜饭大餐,先是大人们彼此间的敬酒,然后是长辈们对我的一一祝福,还不够格饮酒的我就用手中的饮料回敬。接着是我把写给各个长辈的新年祝福卡拿了出来,送给他们。长辈们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心里甜蜜蜜的。吃着妈妈做的团圆饭,我才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团圆饭过后,春节的传统节目,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重头戏,全家聚在一起看春晚就拉开了序幕。

“戌年已展千重绵,亥岁再登百步楼”。今年的春节,难得,爸爸不用在医院值班,妈妈也不用在单位执勤,能全家团聚在一起,吃上了家里人一个都不少的团团圆圆的年夜饭,让我找到了不一样的年味儿,不一样的气氛和快乐。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