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我在未名湖畔等你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我在未名湖畔等你】

北京的银杏落叶自然是不同于南方的,除了季节带来的泛黄的沉淀外,那铺陈着记忆年华的痕迹,在秋冬之交的风霜中愈发的清晰了……

来过北京,却一直不曾领略过百年老校的历史,下午有这么一个机会贴近北大,亲吻这片知识的土壤,油然而生的一种敬畏与虔诚。下车伊始,全然不顾组长们的千叮咛万嘱咐,径自只顾着冲往了未名湖畔。

沿湖歪歪曲曲地伸展着的是一条暗黄色的石子小道,窄窄地藏在整个校园的侧边,被几抔人工堆成的精致的土坡掩着,分外清净。小道上没有什么人,间或一两个老教授模样的从身边碎碎地踱过,也是悄悄地,好像生怕坏了一湖的清幽。小道蜿蜒地匍匐向前,刚欲寻找那尽头的景致,冷不丁一抹苍翠横进了眼底,那道便显得无涯了。小碎石子路既然望不到头,姑且享受这秋冬之交的湖中味吧。

许是人工湖的缘故,岸边的轮廓很清晰,圆润地推出一道道的水痕躺进湖心,湖心的成片的浮萍便懒懒地晃了晃身子,应和着初冬的节拍。湖面有大捧的枯黄了的银杏叶,远远望去像是撒在银盘里的面包屑,又像满盛着菱角的玻璃瓷碗,还像一只只安静的精灵。风起了,这些精灵在水面跳跃、乱窜,没有了青翠欲滴的鲜活,却愈发多了些沉淀出成熟的喜悦,仿佛临湖轩上断续的钟声,细密到不见。

没有阳光,夜色便渗透得紧。湖面仿佛笼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浮萍和银杏叶仿佛隔了一层细纱,少女般矜持着脸蛋,偶尔偷偷地瞄上岸边,又很快揉进了飘渺的仙境里了。而我仿佛能愈加清晰地看到那些叶的脉络,在不规则的细纹里维护着秋的最后一丝情意,渐而起伏向了远方。这时候最妙的便是来一阵风了,吹一树叶子,和着湖心的雾霭,旋转着跳跃着奔向远方,又调皮地转着圈回来,在脚下细细地铺开。倘有那一两片俏皮地吻一吻发梢,留给身体的便是迷醉了的满满的秋意。

未名湖的四面有无数高高低低的树,踊跃地朝着未知的云端伸展,极奋勇又是极含蓄的。这些树将整个湖面围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形状,专等最后一缕冬的风过,便熏醉了一片天地。打破这番宁静的自然是湖对岸细细切切的读书声,轻声细语,仿佛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又仿佛西厢窗台下的暖语,仿佛呀呀学语的孩童声,又仿佛讲坛课桌旁的低声言论……悄言着的是他们,我只静静地聆听。

走过未名湖,捏起一片银杏叶深深地亲吻,我在布着苍黄的小石子道上轻轻地留下了一串脚印,让它们见证未来探索的你。

【篇二:我在未名湖畔等你】

中国的园林桥大都属于风景桥,属于风景景观中的一部分,比如著名的十七孔桥,与湖水映衬,颇有美感。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交通两岸,变换视角,二是点缀风景,三是分割水面。而未名湖上的园林桥,都小巧精致,作用突出,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未名湖上的桥,有两座是拱桥,比如二分桥。由于人来到二分桥前,必要决定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故名二分。桥长8。6米,宽3米,高1。4米,桥基长1。34米,并不算大。两侧共八个栏柱,每侧四个,栏柱顶端是小巧的莲花型的雕塑,颇有对称感。单拱,拱宽2。1米,桥拱也小巧,倒是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感。

另一座拱桥是湖东桥,位于未名湖东北角。此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点缀作用,所以许多人都不解修此桥的原因,但若是俯视全湖上的景色,就知道这座桥在保持对称方面的作用。桥长13。5米,宽3。2米,桥基长1。2米,算是较大的一座桥了。两侧共十六个栏柱,每侧八个,栏柱高1。1米栏柱顶端的花纹类似祥云,很精致。这座桥的桥拱和大多数桥弓形的拱不同,这座桥桥拱就像抛物线一样,独具特色。

未名湖上也有两座平桥。奈何桥是钟庭西面路上通向红楼的桥,由于人们对行政办公楼莫之奈何,故名奈何桥。桥长5。35米,宽2。5米,桥基长1。3米,也是非常的小巧了。虽然没有栏柱,但是桥栏呈大气的祥云状,使桥有种简洁的美观性。作为板式平桥,奈何桥较为特别的地方在于桥板是类似束腰的形式,首尾较宽,中部较窄,并且没有桥梁。而全桥只有一个方孔,也怪不得是方孔石桥。

另一座平桥是回头桥,是通向湖心岛的桥。因为来回要两次走过这座桥,故名回头桥。桥长8。7米,中心处宽3。5米,桥基宽6米,高仅1。5米,与颐和园的知鱼类似,离水面近,便于欣赏水中景物。由于此桥建于清朝,曾是圆明园中一座遗桥,所以桥栏早已不见。作为梁式平桥,回头桥的桥梁非常有特色,是精致的孔雀纹,比之祥云纹更平添细致。桥呈束腰型,有一个完美的弧度,更是体现出对称的美感。一共有五个方孔,每一个只有1。1米宽,是非常小巧玲珑的。

最特别的就是石舫旁边的踏步桥了。这座踏步桥差不多只有一平方米左右,而且仅有一块石头。与其它规则式的踏步桥不同,这座踏步桥是有一块天然石块制成的自然式踏步桥。

未名湖上的桥,虽然每一座都很小巧,但是由于作用突出,所以都不会觉得多余,反而有种别样的美感。

【篇三:我在未名湖畔等你】

在未名湖边共有五座桥,这五座桥均是园林桥,园林桥是一种风景桥,它是风景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名湖边的五座桥其中两座拱桥,两座平桥,还有一座踏步桥。

拱桥大多置于水面,将桥面抬高,做成玉带形式。在未名湖的东北角上有一座湖东桥,此桥长11。45米,高2。5米,护栏高约1。4米。因此桥似乎可有可无交通功能不大,故有名糊涂桥。但其坐落于小河间,恰到好处的将未名湖的东北部分为一大块和一小块,分隔了水面,为水景增加了层次。另一座二分桥在未名湖之南的小道中间。“二分”取自佛教,即客观反应与主观意识,因人在此桥,心向左右分行而得名。

两座平分桥分别是奈何桥与回头桥。

奈何桥是板式桥,是未名湖畔白石小桥,夹于大小湖之间的桥,此桥的桥洞不同于其它石桥的拱形洞,这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平面方孔石桥。人莫之奈何,每过次桥,辄呼奈何,故名。有诗云:“看他浊水穿桥下,人在奈何桥上行。”

在未名湖湖心岛的北面有一座回头桥,桥长8。53米,距水面高度1。4米,是一座小桥玲珑的梁式园林桥。其梁柱顶端较大,上面雕刻着精细的孔雀纹,千回百转似孔雀屏盛开,其桥共由5个拱型桥洞组成,桥面不同于拱桥的弧形桥面,笔直平坦,桥呈束腰型,有一个完美的弧度,其次桥是一座圆明园遗址,但其上护栏丢失。因为去往岛上的人必定要再从这座桥回去,故名回头桥,在两片大湖面间巧妙的将其分为两片,增加了水景层次的同时也配合着周边的景物,有不失美感。

最后一座踏步桥,是一种特殊的园林桥,天然石块,置于湖心岛东岸浅水中,通向石舫,长度仅1。25米,也称点石桥或跳墩。

未名湖上的桥,每一座都别具特色,作用突出,设计巧妙的同时又不失美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