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倚天屠龙记 >
江湖盛传“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不祥的屠龙刀却使得张无忌父母遭受种种磨难乃至饮恨身亡,无忌自己也历尽江湖的险恶。他凭借奇遇练就“九阳神功”,在明教光明顶化解了武林的血雨腥风,一跃成为明教教主;同时,还结识了三位红颜知己,展开一段纠缠不清的儿女情仇……
- 3
- 5
- 4
- 0
- 2
- 8
- 1
- 9
- 3
- 8
- 2
- 2
飞狐外传 >
少年胡斐,替素昧平生的穷苦百姓钟阿四一家伸张正义,一路追杀恶霸凤天南。美丽少女紫衣却一再出手阻挠。奇怪的是,她竟也在追杀凤天南……悬念迭起的离奇情节,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涉世未深的英雄少年不惧江湖的巨奸大恶和阴险狠毒的朝廷,只道天理公义自在人间。
书剑恩仇录 >
清乾隆年间,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获悉一个惊天秘密:当朝皇帝乾隆竟是他胞兄。乾隆下江南,兄弟相见,乾隆虚与委蛇,答应陈家洛恢复汉人江山,一张暗藏杀机的大网却在慢慢撒开……
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大全集,包括明代文学大师冯梦龙编著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小说大师凌濛初编著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二拍”总共两百篇经典白话短篇小说,完整囊括了宋、元、明三代白话短篇小说精髓,书中的每一个故事,独立精彩又跌宕起伏,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均源自“三言二拍”;“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深刻影响中国人价值观的名言警句,同样源自“三言二拍”。千百年俗世奇人奇事,尽在三言二拍;两百篇经典短篇小说,写透人间百态!
施公案 >
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为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等江湖侠士辅佐下铲除贪官污吏、破案捕盗的故事。小说从施仕纶做扬州府江都县令写起,到升任通州仓上总督时止。所做之事,不外“审案”和“剿寇”。情节比明代公案小说更加曲折,断案之外,又有私访遇险之事。书中大小十余案,大都靠托梦显灵、鬼神鉴察来解决,灵怪色彩很浓。小说的另一主要人物为侠客黄天霸。黄出身“绿林”,行刺施公被擒,自称“改邪归正”,改名施忠,充当官家的护院和走卒。他与昔日的“绿林”朋友反目成仇,定计斩决十二寇,逼杀结义兄嫂,邀功请赏。这一人物的塑造,意在使安暴济民的“侠客”和致君泽民的“忠义”结合起来,把“侠客”变成忠于封建统治的奴才和帮凶,从而维护封建帝国利益。希望网友在阅读时加以甄别。
- 1
- 3
- 1
- 2
三侠五义 >
《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长篇侠义公案小说。清代无名氏根据说书艺人石玉昆说唱的《龙图公案》及其笔录本《龙图耳录》编写而成,全书120回。清人俞樾(1821—1907)加以增删修订,改写成《七侠五义》。小说叙写宋朝包拯在侠客、义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除暴安良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曲折地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其中包公平冤狱、“铡宠昱”、“除藩王”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书中穿插了大量侠客活动,既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也表现出他们忠心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本质。
- 2
- 2
- 1
- 3
彭公案 >
作者贪梦道人,原名杨挹殿,福建人。《彭公案》以彭朋出知三河县、升绍兴知府、擢河南巡抚、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叙述李七侯、黄三太、杨香武、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除盗平叛的故事。作品在叙述主人公彭朋在破案断案中,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打击、征治贪官赃吏和豪绅恶霸的同时,塑造了许多各具性格特点的人物,像心高气傲、沉稳庄重、武艺超群的侠客黄三太,官逼民反、豪爽鲁莽、不贪财色的绿林豪杰窦二墩,占山为王、老奸巨猾、专干打家劫舍勾当的吴太山等,都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
- 2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