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处之泰然,迁之默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处之泰然,迁之默然】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莲荷轻放,芬芳无限。“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山随日映,清延秀绝,如莲荷流连津塘。如晚峰痴迷斜阳,是静默淡然成就了其旖旎千年的美丽。

处之泰然,迁之默然。必死无疑的僵局,有何延续的必要?于是故未发一兵一卒,而自乱阵脚,临阵逃脱。终成死局也不以为意,但是无解,却绝处逢生。以静默泰然对心慌意乱,化险为夷,和棋为终。是以,输的不在态度,不在技法,而在心态,一颗急于求成而未经磨砺的心,是不能够战胜看似波澜不惊,内心却沟壑重重的人的。诗经有云,“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老者的棋局以低谷而始,他却能够看破对手的心态,使自己迁于乔木,这何尝不体现了心态的重要性呢?

古往今来,有多少意志消沉之人,因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又有多少心志不坚之人,因遭受挫折而自暴自弃;万古旷世,更有多少人因半途而废而借酒消愁。若没有逆境中坦然以对的心态,苦难便成为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更有未来。

处之泰然,迁之默然。若无此心境,恐会迷失方向。当西方人千里迢迢来到敦煌时,只有一个王道士在看守那瑰丽的宝藏,他恐于生死,留恋于金钱富贵,大批大批的文物流向海外。于是便有了如今我们研究本国文化还要去国外购买文物胶片的尴尬,人总是在不断的失去自我、寻回自我中踽踽独行,然而只要你坚守本心,淡然静默,终能寻回自我,找对方向。

处之泰然,迁之默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淡然静默,心胸坦荡,方能静对苦难,笑看生死。一个高傲的灵魂,困于一个残破的身体里,一个残破的身体,囚于一方阴暗的牢狱中。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穿过狭小的窗户,照在沉重的镣铐上,昔日倜傥的少年艰涩的回答:我选择生。伛偻的背影,说不出的苦楚,因为心中的信念与泰然的心境,他忽视了自身的残缺,蔑视了他人的嘲讽,轻视了环境的恶劣,从青丝至白发,太史公握住一杆笔,一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千年之后,指尖拂过泛黄的书页,仍能看到青衣依旧的老者,沿着历史的古道缓缓前行,怀揣着淡然静默的心境,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

天地默然,孕育河山万里,绵延永存。你我泰然,迁之默然,让这一世的芬芳纷至沓来,香了满路,醉了人心。

【篇二:处之泰然,迁之默然】

矗立在华沙老城里的我,是一座纪念犹太死难者的石碑。人们立我,是为了让历史永远记住纳粹的暴行,永远记住人类的惨剧:法西斯夺取600多万犹太人的生命。

我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心中就氤氲着愤怒,我心中的仇恨酝酿了二十余年,直到那一天,他的一跪,消解了我的仇恨。

三十多年前的10月,原本冷清的我突然被一大群人簇拥。不解的我看见远处出现了一大队人。我认出了为首的那个——西德总理勃兰特。

在此起彼伏的拍照声中,勃兰特低着头,默默地向我走来。波兰的寒风带着死难者的哭泣和怒吼盘桓着。勃兰特下意识地裹紧了衣服,虽然曾是反纳粹的斗士,但他却不敢面对犹太幸存者比冰还冷的眼神。

他走到我面前,我本以为他会就此停住,转过身去发表演讲。然而我错了。他仍低着头,毫无预兆地,在犹太幸存者面前,在整个世界面前,蓦地跪倒。六旬的身体侧弯,双膝叩击了大地的额头,他用赎罪的表情对着大地,衣服在风中轻轻地摇摆。在他的双膝触及地面的一瞬间,我听到了地球震颤的声音。

他默然地跪着,没有人去阻止他,人们纷纷投以敬佩的目光。犹太人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微笑,仿佛他的跪倒,就能使600万冤魂得以昭雪。我看到一位记者在手记上写:“一个人跪了下去,一个民族站了起来。”

勃兰特跪了很久,为他的民族犯下的罪,他向世界展示了最真的忏悔。无法忘记他默然跪倒的时光,因为它抚平了我心中的愤懑;无法忘记他默然跪倒的时光,因为它和歌德的诗一样,能抚平德国人的剑带给世界的创伤。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