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茶味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茶味】

一口清茶,足以品出世间的百味。

闲来净手,不急不缓地为自己沏一壶茶。清水冲泡,倒去第一遍的茶水,第二遍则可以品咂了。素不喜茶的味道,平淡干涩。只是倾心于沏茶喝茶的心境,更不用提煮茶论道的高深了。许是年少轻狂,很难坐下来真正地品一壶清茶。

后来,读了一些有关茶的书,我才对茶另眼相看。静清和在他的《茶味初见》中说:“每一次茶聚都是一期一会,应当且饮且珍惜。”此时,我正捧着一杯茶,仔细看着清汤中立着的茶叶,它们似乎紧挨着,细看又彼此分开,独立着。淡淡的疏离,这些茶叶从容而由遗世的风骨。它们各自充分释放出身体中的本味,共成一杯茶汤。我喝了一口茶,没有草草咽下,而是含在口中。

入口果然满是涩味,我皱着眉,想咽下,却没有。我看向杯中的茶叶,它们看似身形朴实粗犷,细看确是灵秀精致。好似一个人的品性,草一看没头没脑,实则大智若愚。口中的涩味由浓转淡,茶水平实得如白开水,颇有“繁华落尽见真淳”之感。一切开始转变,我不动声色,继续含着。渐渐地,口中的茶水有了甜味,这才是喝一口茶的圆满。我欣然将茶水缓缓咽下,这时才感到口中蕴满茶香,神清气爽。喝一口茶的过程,恰如看着一朵花从含苞到盛放,一层一层展开,直到露出花心的一点红,明媚了春光;又如看着一个人一点点撕下面具,露出真实的自我,又缓缓展露出内心的美好。真的是一种回味无穷的美好体验。

一口清茶,能够品出百味。

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尘世烟火中的百姓,生活必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了柴米,才能填饱肚子,有力气干活;有了油盐酱醋,才能将生活调得有滋有味;而有了茶,才给了辛勤劳作中偷得半日闲的机会,才能净化身心,悟出生命的哲学。是的,生活中遇到的人,遇到的事,何尝不是一盏盏百味俱全的茶汤?茶味的苦涩、平淡、甘甜,恰也是人生历程的反映、人事发展的写照。

茶是清逸超尘之人的佳伴。凡是超然物外的高人,哪个不爱“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是不能如酒一般开怀畅饮的,亦没有酒的烈性与豪情。茶应是细斟慢品的,体味心语、体悟智慧,在品茶的过程中荡涤心灵的疲倦浮躁,看透人世的羌杂与纠结。于是才有了不畏权贵放荡不羁,才有了寄情山水甘隐田园,才有了不慕高官厚禄、只爱茶中清福,杯水中见了生命的清寂与深广。

是的,一口清茶,足以品出世间的百味,从而拥有于风清木繁的高山上俯瞰芸芸众生的格局。

许多滋味,尽在茶盏,欲说还休……

【篇二:茶味】

人们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而我却认为人生如茶。走过漫漫人生就如同静静地品味一杯浓茶,宁静而致远……

煮茶

人的童年,就如同品茗前那一番准备工作,沸水煮茶。童年就如同那壶中的沸水,翻滚涌动,自由奔放。童真童趣的童年生活,无拘无束自由烂漫的孩提时代,是我们人生的开始,而这人生的前奏,便像这有学问的煮茶,水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茶的好坏,童年的记忆便为往后的道路奠定了基础。童年与煮茶,同是一门功夫活。

沏茶

白驹过隙,我们已不是那童稚的小小少年,迎来的是即将正式步入人生的奋斗阶段。艰辛的求学之路,漫长而又坎坷,或埋头于题海,或穿梭于书林,个中的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求学时的努力付出,是为了更好地走以后的路。沏茶时的娴熟认真,是为了茶能更加地芳香。求学与沏茶,均需细致入微。

品茶

品茶,更是一门学问。刚入口时,浓茶苦中带涩,让人难以下咽,然而忍住这缕涩味,静下心神,用心去品味,才顿觉茶的蕴味。人生中的创业打拼,从初出茅庐的单纯青涩,到后来的功成名就,便如这品味香茗。初入社会的我们涉世未深,一切都那么新鲜,一切又那么陌生,单纯与经验的缺失令我们如同一只无头苍蝇,不明方向到处乱飞乱撞,直至头破血流。初时固然艰难,但一旦忍受住了这艰苦,总结经验,摸索前进,或许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初涉社会时的迷茫,努力后的挫败,是茶刚入口时的涩;而风雨过后的坚持,收获的成功与快乐,便是茶入腹后的甜。先苦后甜,这不仅是品味浓茶,更是品味人生。

茶毕

时光蹉跎,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步入了垂暮之年。搬一把藤椅放置于梧桐树下,将身体埋入椅中,看着夕阳西下,默默地回忆着一生所走过的风风雨雨,或喜或忧,或笑或泪,酸甜苦辣咸,我们尝尽了人生百味,人生充实又精彩。这如同饮尽一杯香茗,盖上茶杯合上双眸,淡淡的茶香溢满口鼻,那股香甜也久久荡漾在心上。

……

人生如茶,泡一壶好茶,静下心神细细地品味,感悟人生的酸甜,何乐而不为?

人生恰如一碗茶,将苦难沏进茶里,品味人生的真谛,绿茶雅致,红茶浓郁,花茶清新,而人生这杯茶却要靠我们自己去品味。

人生如茶,泡一壶好茶,在茶香中穿插一段美好的人生……

【篇三:茶味】

家里来了客人,我便从冰箱里拿了些茶叶,泡了几杯香气扑鼻的茶端给他们。要说起这茶叶,我十分自豪,这茶叶是我家乡出产的——信阳毛尖,十分出名。这自然也成为待客的必备品。每当客人品尝完茶后,都会情不自禁地夸赞几分,于是家人自然也就大方地送上几包。会品茶的人一般也自然会养成一定的气质。

都说睡觉前不能喝茶,不然会失眠,而我有时却也忍不住喝几口,真是回味无穷。吃水不忘打井人,我是喝茶不忘采茶人,这茶叶是干姥姥亲手做的,看着茶叶,我就想到她。干姥姥家一下坡就是大片大片碧绿的茶叶,漫步在其中,我仿佛变成了一条小鱼,在蔚蓝的大海中遨游。每次去干姥姥家,一盘瓜子、一杯茶、一桌菜,有着过年的气氛。她很疼爱我,每当做错事惹火爸爸,她就跑来帮我解围。我真是太幸福了!干姥姥还救过一只受伤的小鸟,并且教会它说话,多么善良的姥姥啊。虽然您的额头爬满了皱纹,但在我心中,您是最最年轻的!

正是我与干姥姥的亲热,她烧的饭我也爱吃,还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一上餐桌这肉就让我垂涎欲滴,又嫩又甜,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也不会觉得冷了。我在干姥姥家很自由,一次我放肆地提出烧饭的建议。她把佐料准备好,给我围了围裙,我摆出一副大厨的姿态,有模有样地烧着菜,不料烧糊了,我便畏畏缩缩像喝酒的汉子,把菜端了上去。我以为干姥姥会笑话我,但是她没有,反而夸我,那时我心中真是又惭愧又甜蜜。突然想起已是许久未与她见面了,怀念已是悠长。

我爱家乡的茶叶,我更爱干姥姥,她的爱使我如痴如醉。

【篇四:茶味】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我认为茶是一种被赋予生命,古朴神秘而不易摸索的液体。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认识、温习了品茶的基本方法与专业技术、道具。整个教室充盈着古色古香的茶韵味。待老师的话音刚落,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泡起了茶。挑茶叶、温杯、倒水、静待茶叶吸收满满一身子水后悠然落下的姿态……混合着具有古典怀旧韵味的空气,我按步骤开始品味。

呷一小口在舌尖,苦苦含涩的味道顿时萦绕在舌中,刚想放弃品尝直接把这折磨人的东西咽下去,好奇心敲打着我,迫使我将快流到舌根的茶水推了上去,顺着味蕾一直向前,这一次,少了些苦涩,因为它已被甘甜有力地挤在了外边,被久违的甘甜占据了我心中所有的位置!丝滑香醇,甘甜中略带微不足道的苦涩味流进我的心里,扩散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茶水分子刺激着我的每一个味蕾。又呷一小口,这一次我懂得了慢慢安静的品味,这种甜中带苦苦中有甜又不少押韵的酸味的神秘口感,这种先苦后甜的欣慰感。这才是你真正的味道对么?

之前,只听旁人说起你的种种特色,却从未懂得静下心来细细品尝你,要不就吞一大口解渴还认为你太苦太涩太经不起品尝太经不起喜爱,不知道原来你有那么多故事不知道之前是我自己太没用而不是因为你被我误解的口感太苦涩。是我经不起这种感觉不懂这种感觉对么?

闭目之间,如星子划过夜空一般甜甜的略带苦涩的茶水顺着喉咙慢慢流下,不留痕迹只带给我一丝清凉与清醒。一杯茶的时间,我仿佛慢慢懂得了一个抽象的概念。也许挫折的味道也是如此,像这杯茶一样。面对挫折的我们总是选择退缩,认为能用小聪明尽快解决最好,是那么不堪一击零零碎碎,执着软弱的认为它太苦太涩,因此而逃避、流泪,没有作战到底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没有信心没有毅力,很少有人在面对困难时选择欣赏之后的甘甜幸福与成熟。但是我们要记得先苦后甜。每一杯茶如此,面对挫折的心态亦是如此。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一个人在幽静的环境下闭目沉思,端一杯热茶,呷一小口,弹一木古琴,让心里酸酸的感觉伴随甘甜流淌在心灵深处每一个角落,细细品味先苦后甜的成就感与欣慰感。

不要惧怕黑暗的色彩,你的背后有阴影是因为在不远处有那绚丽的阳光!

面对挫折时也要向品茶一样,先苦后甜才是它真正的味道。我们只有先付出苦的努力,才能获得甘甜的回报。

【篇五:茶味】

那一日,喝了妈妈泡来的茶,于苦味之后,竟觉滋味醇厚香柔,一时呆住。

印象中,茶一直是又苦又涩,难以下咽,那是男人的专利饮品,于女子,应该还是果汁,牛奶,或五谷杂粮汁来的更温暖体贴。所以,不能理解妈妈爱饮茶的习惯因何而起?又如何迭生至此深重?一口茶汤温温的入口,仿若生了些明白心。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白居易的《两碗茶》,无忧无乐,长短任生涯。“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杜甫的五首之三,人生喜乐,春风畅饮。至于卢仝的《七碗茶歌》,则更是脍炙人口: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至此,文人墨客将茶之一味推向顶端。

其实,茶是生活的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街头巷尾,田野阡陌,口渴了,随时泡个大碗茶。成都街头,北京胡同里的老舍茶馆,无处不彰显出茶之生活化与平民化。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起始,却并不是用来解渴,而是治病。传说神农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从另一个程度上,也证明了茶于人体的功效。

于那日以后,我也开始慢慢的泡茶,一日胜似一日,爱上茶。

茶于当今,亦有两大表现形式,一为茶艺,一为茶道。于此,茶可雅意,如同琴棋书画诗酒茶,与美,与生活境界相融相生。偶尔翻翻妈妈带回的茶书,素笺作席,一竹,一石,陈置之上,茶碗如玉,茶汤剔透,花草偶插以梅瓶,竟然是美之无法言语。坐身其中,这茶,如何喝不得真味?难怪妈妈喜爱,于茶壶茶器等物买个不停,台桌上亦是堆得满满当当。

生活,可能都是些小日子。闲暇之余,更愿意布点场景,将自己完整的放进去,于妈妈是这样,于我也是。鼓捣些茶叶,煮点农夫山泉水,用紫砂小壶,邀妈妈坐到对面,缓缓开始冲泡。

妈妈惊讶至极,问,镜,你什么时候学会泡茶的?

慢慢看,慢慢学,用心,就会了。我微笑着说。

妈妈仔细的品着,我也端起小杯,轻抿一口,嗯,还不错,香柔顺滑,是我想要的味道。抬眼去看妈妈,居然发现妈妈眼里闪着不经意的泪花,知道,妈妈为我操碎心思,无以为报,唯有更努力,更执著,方才无辜负。

你看,生活就是这样,都是些小情怀,小感动,不过一壶茶,我与妈妈之间已不用再多言语。她搂搂我,微笑着坚定。

你看,茶也就是这般,勿管多少文人骚客颂以诗词,也枉顾多少高僧大师开智禅茶一味,茶,就是茶,是大碗茶,是品茗杯,是窗前的南台月,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所有事物,一旦背离本我,就失去物之本性了。所以,喝茶,就是喝茶。勿管柴米油盐,勿管琴棋书画。如同人生,酸甜苦辣,都是真味。

【篇六:茶味】

茶不像咖啡那样苦涩,不像果汁那样香甜,不像可乐那样刺激……它有的,是它那独一无二的美——清冽的颜色,润滑的口感,仔细观看,金黄色的水底是一片又一片舒展开来的茶叶。眼前,是一盘黛绿色的东西——茶叶,捻起一撮,仔细触摸,稍一用力,它就如同流沙一般,滑落指尖,掉入杯底。

滚烫的开水入杯,杯底的茶叶顿时翻滚起来,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茶叶慢慢舒展开来了,这群可爱的小精灵正在游戏呢!蓦地,一阵清香钻入鼻中,深深一吸,啊——一切烦躁被抛到九霄云外,轻轻地啜一口,感受暖暖的茶汤滑入喉咙,咂咂嘴,苦涩过后是丝丝的甘甜。

双手捧着一杯暖暖的茶,静静地聆听老师向我们讲解茶的制作工序与中国的茶文化,时不时呷一小口,那味道,是我从小到大不曾感受到的。绿茶分烘青、炒青两种。烘青绿茶初制工序有3道:杀青、揉捻十干燥。炒青绿茶初制工序有:鲜叶→杀青→样捻→炒干。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望着手中这杯香茗,不禁陷入沉思:一包好茶,经过了数道复杂的工序,起起伏伏,这不正像我们的人生吗?时而成功,时而失败,时而喜悦,时而烦恼……“王不琢,不成器”。人生,只有经过无数次的磨练,你才会成为人生的赢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