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一抹秋色揉心境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一抹秋色揉心境】

一阵风儿拂过,我不禁蜷缩了一下身子。一片叶子从树上飘落水中,塘水轻轻地荡起一层层涟漪……

秋,是一个忧愁、惆怅却又是快乐的季节,但快乐在我的身上得不到表现,唯有忧愁在我的身上上演。而在这个忧愁季节里,我独自在异地他乡求学,只有我自己才能感受到这其中的酸苦,并独立地承受着。每当我看见叶子从树上凋零和着风儿旋转飘荡,我便有一股伤悲之情涌上心头。我只痛恨树的无情和风的不挽留。从不多愁善感的我,不知为何变得如此多情?想来也许是随着年纪的长大和独自在异地求学之故吧。

秋是悄悄地来的。不知是在第一片落叶翻飞时,还是在第一朵牵牛花吹起小喇叭时,亦或是在最后一声蛙鸣结束时。总之,它来得是不着痕迹的,不惊动一草一木。当迟钝的我们面对着漫天飞舞的黄叶高兴地说,秋来了。秋却早已爬上了树梢、躲在了草丛中,并在果实上悄悄探出脸来。

在这时节,搬一张椅子,捧着一杯香茗,听一首小曲,望一眼落叶,独自一人享受着这萧瑟的景色,实在是别有一番诗情画意的。在我的心中,秋一直是以悲美的形象出现的。我没有像刘禹锡那样的“我言秋日送春潮”的脱俗情感。我也找不出任何理由来证明我的观点,但我想这的确也不需理由来证明。因为秋就是秋,没有哪一年有所不同,这感受在我的心中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了。从古至今也有许多吟咏秋的诗词,可是我却认为秋是只能意会的。我不知何时会有这种情感,但我只愿,让美丽的秋色来装扮我的心房。

秋的到来使我觉得生命的短暂。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秋使原本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万物,刹时间变成了萧瑟、孤独。树没有了叶子的呵护而变得颓废萎靡;百草没有了花朵照映而变得无精打采。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才是真正的生命本质,这才是生命的真实,其他的一切都是虚渺的。人也是一样的,没有世俗浮华的人才是最最真实的人。然而,人往往过多地装饰了自己,以致于到最后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因为“自己”已经埋没在世俗浮华中了。人往往就是这样地无知,他们只会无情地批判、抨击、嘲笑别人。却看不清自己的模样,这就往往显得可笑、可悲。

我不会像诗人词人那样去吟咏秋天、不会像文人骚客那样去赞美秋天,也不会像画家那样去描绘秋天。我所能做的就是,搬一张椅子,捧一杯香茗,听一首小曲,望一眼秋景。独自一人坐在小院里贪婪地享受着这秋天给予我的馈赠。无需装饰,欣赏秋天就是这样的简单。因为只有这样,人才会看到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及生命的可贵。

一生浮华,独靠椅上,捧一杯香茗,看一剪流云。秋风吹走茗香,遗下朴实与平淡,在生命的原色里,我静观秋叶落下,放松心情,回归自然。

【篇二:一抹秋色揉心境】

夜深了,坐在书桌前马不停蹄,偶尔抬头望望窗外那无垠的黑,心中一片宁静。突然,明白,环境决定心境。

惬意

他,因不满当朝统治者的黑暗,不屑于那阴暗的斗争,不忠于为谋权不惜放弃一切的满朝文武,毅然辞官回乡,过起惬意、幽然的隐居生活。每日清晨,和着鸟鸣伴着花香从梦中醒来。卧长椅之上,望着那一片片菊海,饮一口清酒,飘飘然,便成了“采菊冬篱下,悠然风南山。”宁静,将自己解放于山清花香之中,心也静了。

悲愤

他,因自己当上翰林供奉后自傲得罪了大臣,他们只言片语便将他打入凡尘,过起漂泊、无助的生活。他本是难得才子,他的诗歌没有世俗,但怀才不遇,只得对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得对着大海“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镜中,那三千烦恼丝已斑白,想想自己那仕途,悲由心生,却不忘那豪放,张口便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扁舟依然在漂,看看江中的自己,以没有往日的潇洒,你再一次感叹“境遇!”悲愤,将自己沉溺在大海波涛之中,心也沸腾。

无奈

他,因想要北伐,国家统一,被投降派诋毁诬陷,之后官职被免,只得过着愁苦的生活。为什么愁?为什么苦?为什么无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忠爱的国家被瓜分,自己却无能为力,无法反驳投降派。他恨,恨自己已年迈,已进暮年,在病榻上,还“尚思为国戍轮台”。此时,已是秋风扫落叶,眼前一片悲凉,国家伴着秋风消逝在天边。有谁知得他的痛苦,在垂死弥留之际,告诉后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无奈,将自己与国家命运相系,心也悲凉。

虽是不同环境,不同心境,却也筑就三位诗人。他们的诗与诗风,往往告诉我们:

环境决定心境。

【篇三:一抹秋色揉心境】

月朗星稀的夜,月亮微微倾斜着,皎洁的月光如瀑布般倾泻而出,像一帘金色帐幔挂在虚空,从九天明月宫直至繁华大都市。

俄而,乌云缓缓爬过广阔的天际,遮住了九天灿烂的星光。

接着,几滴冰凉的雨点滴落在这个纷乱的世界。起初只是淅淅沥沥,尔后又成大雨倾盆。豆大的雨点伴着狂风袭卷了苍穹下的城和人。

世事总是变化无常,人生也是变幻多端。谁也无法预知命运的车轮将驶向何方,就像这晴夜里的急雨,来得忽然却不知何时能停。

没有防备的人们匆忙地躲着雨。

雨的声音噼哩拍啦如一曲悠扬的乐章;雨的形状如千万颗晶莹的珍珠织成的项链垂直而下。

等不及雨停的人在雨中飞奔着,朝着心中的目的地奔去,心中不断抱怨这倒霉的天气。有谁像童年时那样看见下雨而欢呼雀跃?又有谁能像高尔基那样喊出“让暴风雨来得更更猛烈些吧!”那样壮怀激烈的话语?

生活中,我们都太累了,生活早已将光彩夺目的梦想打磨得黯然无光。年幼的豪情壮志湮灭

在现实的废墟里。

这样的夜,这样的雨,这样的世界。

夜幕下的辉煌掩盖了城市的浮华,雨下得那么的大,那么的猛烈,风驰电掣,从高山倾泻下来似的,万紫千红都付诸流水,将尘世间的污垢一洗而尽,将泥土的馨香给冲刷出来了。

然而,如今的雨少了一种诗意的情怀,没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没有“小楼一夜听春雨”的快乐,没有“南朝六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人生感悟,没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情壮志。

如今的雨,算不上真正的雨,它只是残雨。只知从天上落到地上,冰冷地流淌着。诗意的人生情怀早已随波流逝。

但是雨还是那时的雨,它一点也没变,变的是我们各个人,各个人的心。

这场雨,匆忙地来,匆忙地去,转眼间恰如人生的一个缩影,一个人面对困难挫折如何地面对。有的人在晴处耐心等待,有的人则迎着风雨飞奔,有的人早有准备撑起了雨伞,而又有人却在雨中细细地品味这雨的万千滋味,或欣赏这童年时令我们欢呼雀跃的雨景。

无论用什么态度去面对这场雨,我们要学会改变我们能改变的,适应我们所不能改变的。积极去面对所发生的一切,换一种心情去看这场急雨,既然已经落了下来,又何必去怨什么,还不如用诗人的眼光、作家的感悟将它转换成隽永的诗作文章,或只是简单的快乐了。

一重心境一重天,人生的种种境遇全看你用怎样的一种心态去体会了。

【篇四:一抹秋色揉心境】

古时候的人们讲究修养。因为修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工作需要修养,教育需要修养,劳动需要修养。

爱迪生试验了无数次,最终研制出来了灯泡,因为他懂得包容自己的失败,去获得成功;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写出了不朽名著——《史记》,他又何尝不是包容自己的那颗浮躁的心呢?古今中外,其实这样的故事有很多。

古时有位修养很高的人,他家中的仆人有一天想看看他是否像人们说的那样知识渊博。于是他特意在中午的膳食中遗留了一点儿明显的灰尘。饭菜端上桌后,只见那人本来准备张口,但又似发觉了什么,于是将那碗粥推开说:“今天我不想吃粥,你再给我弄点别的吧。”面对仆人的“恶作剧”,他轻轻遮掩就过去了,这番心境的确令人钦佩。

亮丽的历史画卷中还有许多人有较高的修养。小时候,我就听爷爷讲起过这样一个故事。

战争年代里,一个军官带领他的手下攻下了一座城。令他感到惊奇的是这座城是他所占领的甚至是他见过的最繁荣的城池,但守卫却非常薄弱。城市的居民见到他们之后,只有少数人惊慌失措,绝大多数人井然有序地躲进了自己家中。如此奇怪的景象,给他带来了压力。

一座敞开着大门的房屋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走进去。一个老和尚正襟危坐在蒲团上,样子不卑不亢,看来在那里静默了许久。军官走上前,拔出枪对准这个和尚:“我要一枪将你击毙!”老和尚睁开浑浊的眼睛,从他那干枯的嘴唇里缓慢地说出三个字:“你走吧。”军官大怒:“我会让子弹带走你的生命!”老和尚答道:“的确如此,你的子弹能

够穿越我脆弱的胸膛,但我能够让自己的心脏穿过你的子弹。”听到这英勇无畏的话语,军官一时呆了,良久,他弯下腰,向老和尚郑重地鞠了一躬。

后来,军官和他的队伍撤离了这座城池。

爷爷问我为什么那个军官没有杀了那个和尚,我说一定是因为那个老和尚会法术,爷爷点点头:“那个老和尚在军官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包容的种子。”

心灵有多柔软,心境就会有多高,就算是一颗子弹,也会被轻松地包容。

【篇五:一抹秋色揉心境】

我家窗外不到一百米处,有一片属于我的蓝天,有一座可以停泊我心境的港湾。这是什么地方呢?这就是磐安县图书馆尖山镇分馆。

一走进图书馆一楼大门,就能看到磐安籍书法家陈心昌先生写的高尔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法功底深厚,遒劲有力。走上二楼,在图书馆的门口,贴着入馆前的告知指示,进入书馆后可以看到书籍整齐有序地归类为十种,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文学、艺术、历史和地理,最后一位是综合性图书。图书馆的布局很是精致,左边是图书,中间是服务处,右边是三张供读者看书的桌子和一排学习查找用的电脑,墙壁上挂着精美的书法作品,还透着淡淡的墨香。

有人说,图书馆是读者的精神家园,是生命的禅堂,我觉得很有道理。在这里,没有像大城市里的图书馆那样宏伟大气,但同样静逸而沉稳,同样不缺少前来看书的人,学习的人。在这里与其他图书馆一样没有喧闹的声音,只有轻轻的翻书声,只要你来到这里,总会有所收获,而这就是我快乐的源泉。我们知道知识就像是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而读书就像是登山,看得越多,就爬得更高,看得越远。在这里,一排排整齐而有序的书籍就像是一座座长城,每一页纸上都指引着我们登上更高的山峰。

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胆地吸取知识的甘露,不用担心内容是否健康,知识是否谬误,都是经过专家和管理人员严格把关的精品好书。这真像凯勒所说的那样,“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在阅读中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境界、文化修养,了解了许多未知的奥秘。我把这里作为课外知识的补给站,课内知识深化和巩固的加油处,每次来这里我都有新的收获。

有天放学后,我登上学校后山狮峰山,俯看图书馆的位置明明是在我目视的下方,但在我的心中却是无比的高大。在我的心中,它不仅仅是我停泊心境的蓝色港湾,还是最高的港湾。它虽然面积只有几十个平方米,也只在房子的二层,所处的位置也并不高,但承载着知识的高度和呈现着文明的力量!在那里,留下了我的脚印和我的梦想。

下山后,我来到了图书馆,不仅看到了它的高度,还体会到了它的厚度,有了它,我感到心有所依。再看一页一页的书本,一张一张的纸张,书架上一层一层的书籍,是那样的沉稳,是那样的厚重,真像一见门就看到的陈心昌先生写的高尔基名言一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的内心在呐喊:我爱你——尖山图书馆!

【篇六:一抹秋色揉心境】

校园里一到秋天就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世纪之林中的银杏树也成了秋色校园中的主角。在之前的季节里它们只是默默的站立在道路的两旁,为校园增加一片绿色,在树林中它们只是些跑龙套的,人们更愿意在那些参天大树下乘凉,或观赏那些结满果实的果树。

银杏树并不强壮,挺过冬天的狂风、夏天的暴雨,对它们来说并不容易,有些不那么坚强的银杏树被大自然的力量折断了躯体,为秋天准备的绚烂的金色都没有机会展示。

但是,大多数的银杏树最终成功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坚强不屈的毅力,永不言败的精神,逆祸横加,乐观面对,风暴中坚韧顽强,从不放弃。

寒意渐浓,深秋已至,默默的坚守,谦和的等待,银杏树们终于等到了展示自己展示自己灿烂风采的季节。满枝的金黄,那么明亮、那么高贵、那么热烈,在属于它们的季节里,毫无保留地挥洒着属于它们的精彩……

上天是公平的,付出与结果永远呈正比,美丽的东西来自不停的打磨、雕刻、修正,银杏树的灿烂来自坚韧、顽强、永不放弃。

我们的考试成绩何尝不是如此?令人羡慕的分数来自日常课上专心的听讲,课下认真的复习;来自一次次工整正确的作业;来自对小测验后发现的弱项的修正。当然,平时的散漫、懒惰与应付,甚至是小测验时靠“聪明的”技巧而得到的虚假的成绩,都会在考试分数充分中展示出来,天不藏奸,天不负人,让我们象银杏树那样,以坚韧、顽强、一丝不苟去赢得那份辉煌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