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我看司马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我看司马懿】

司马懿此人,令人欣赏之处在于其超强的忍受力、耐心和对时局的把握能力。古人论书法时说:“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要藏得好,又要露得恰当而巧妙,是非常困难的。司马懿面对巾帼之辱受之,面对曹爽的一再刁难受之,面对“死诸葛走生仲达”的谚语“闻而笑之”。假若换位思考,很少人能够不动声色地做到这些。

引《老谋子司马懿》一书中举的一个改编段子:一只鸟不肯叫,怎么办?曹操会逼它叫,刘备会求它叫,司马懿会等它叫。

倘若稍微了解过一点历史,就知道司马懿的装病是极出名的。前后装了近十年的病。第一次为的是拒绝曹操的征辟,第二次为的是麻痹政敌曹爽。这两次装病都是成功的。成功源于两方面,一是拥有足够强的意志力和耐心,二是对时局和人心的洞察力相当好。此二者缺一不可。

试想,如果司马懿装到一半觉得累了,起来了,表现地完全不似一个风痹的病人,被曹操或者曹爽的密探发现;又或者曹操在七年后压根就没有想起七年前那个拒绝征辟的司马懿,曹爽根本不会相信司马懿将死,装病就不会成功,也就没有后来的三家归晋了。

更值得欣赏的是,司马懿在等待中并没有浪费时间,而是大量读书,修养身心。他将史书中所表达的都融入自己的人生中,如《老谋子司马懿》开篇所写,他的人生是摄敛式的,滚雪球般地凝聚别人和自己的经验教训。有一次父亲问我:“你知道为什么武侠小说中武林盟主这么厉害吗?”我支吾了半天,仅想出一个主角光环。父亲摸摸我的头:“因为武林盟主总是哪里的武功都学一些,取各家之精华,把别人的东西都拿来了,才会成为最顶尖的高手。”也是此理。

所以在高平陵之变时,年事已高的司马懿却行云流水般地调兵遣将,如同万丈夕阳般放出气势磅礴的光耀。而他身边的一干人等,或是同龄,或是前辈,那些拥有发泄式的人生,趁着年轻尽情挥霍自己的才华与青春,到年老的时候,只好吃年轻时的老本的人,只能似悬挂中天的一抹残月,宁静而幽远地看着这一幕。

司马懿不仅没有消极地等待,更是在等待的过程中取百家精华集一人之身,将等待的妙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篇二:我看司马懿】

文学是什么?是一本书吗?或是一句圣人云吗?恐怕都不是。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一个民族的独有的气质。既然谈到历史,就不得不谈三国了。

关于三国的书很多,例如《三国志》、《三国演义》。这些书中所述的三国皆热闹非凡。天下三分何等壮观,最后得天下的却是司马炎所创的晋。在司马炎之前有司马朗、司马孚、司马芝,司马一族的党羽遍布魏廷,这是巧合吗?显然不是,这是一场准备许久的计划,部署这一切的便是司马懿。

司马懿智不敌诸葛亮,武不如吕布、关羽,奸诈更是不胜曹操,那是什么将这位并不耀眼的人物推向权利的至高点呢?一个字:忍。

忍?忍谁?忍什么?忍又有什么厉害的?忍天下的英雄,忍受别人对自己的猜忌。忍,心字头上一把刀。一把刀在心上,都可以面不改色,故作不惊,那么得天下有何难?对会忍的人来说万事皆易。

光有忍可不够,有这样一句话: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司马懿所做的就是隐忍于朝中,但看人要看得全,成功是靠好习惯,好习惯要从小抓起。司马家世代食汉禄,能文能武,武则将军文则相,这么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肯定有着自己独特的家教。司马懿师从管宁、荀彧两位当世大儒,但是他没有一丝腐儒的气质,反倒是非常有灵气。

司马懿在曹操麾下当官,都是做些中等官职,是曹操不能慧眼识英雄,还是司马懿在人才济济的曹魏里显得太过平庸?都不对,曹操对自己的世子曹丕下过一道绝密遗诏:切不可让司马懿掌兵权。可是一代奸雄又怎料到司马懿竟是曹丕最重要的幕僚。

司马懿治理魏国时,以法家治国,推行屯田养兵的策略,使得魏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最后王霸天下。

纵观这部《司马懿吃三国》,虽然有些许虚构成分,但还是较为贴近史实。

若把司马懿比作一杯茶,细品之下略感心酸、略感满足……

【篇三:我看司马懿】

穿越时空涌流,漫步三国烽火,代代枭雄皆出于此。比起刘、曹的之智,我更欣赏司马懿。

司马懿,谈不上名垂千古,算不得平凡无奇。空城计中的司马懿,是进退有寸的。引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胜利在望,已连攻陇西诸郡的他却甘愿退军。世人皆以为司马懿生性多疑导致,却不知困住他的是家中妻儿父母,族中百余老小。诸葛亮虽为魏国敌手,但他若不死魏主必将仍重用司马懿让其攻蜀,一日攻不下,一日性命在。而亮若死,懿功高盖主,朝中又树敌无数,假以时日必死无疑,家族兴衰从此再无着落。忠于君主,却也败于君主。

困境中的司马懿,是隐忍谨慎的。在连中诸葛亮计谋,兵败回营时,司马懿多次遭到挑衅,若是常人,二话不说纵是身死也要一决雌雄,但司马懿却能按兵不动,甚至在诸葛亮修书一封并送来女人衣服时,心中虽大怒但仍笑应使者。要知道,当时给人送来女人的衣服,已是极大的耻辱,更何况是给一国元帅送的呢?由此看来,司马懿自知小不忍则乱大谋。

当然,司马懿也是珍视奇才的。第一百零四回,孔明归天,司马懿观天象后欲追赶,却因被诈回了营寨,当听见孔明身死的消息时,一时悲叹:"此乃天下奇才也!″短短数字,道的是与诸葛亮的惺惺相惜,是奇才已去的悲哀。回想初遇,两人可谓棋逢对手,而今一人已去,懿自知再无敌手,却悲哀。

我眼中的司马懿,是进退有寸的,是隐忍谨慎的,也是珍视奇才的。乱世将军,有此情怀胸襟,实在令人敬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