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走过青涩的代价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走过青涩的代价】

又一只嫩芽从树梢上探出,惊奇地看着这个世界。她看到了头顶的蓝天,嗅到了萦绕的花香,听到了身边的鸟语,感受到身下那源源不断的养料。原来,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妙。

突然,她发现身边多了一点突起,放眼望去,枝梢上,这样的突起有好多。她很好奇,这是什么啊。于是,每天清晨,醒来后的第一束目光总会投到身边的那颗小小的突起。观察,观察。

又一天,她无意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嫩绿,与突起一模一样的颜色。她恍然大悟,原来,那是自己的弟弟妹妹。她万分惊喜,终于不再自己一个。她更加盼望着突起的长成。甚至,她可以看到那一点点,一点点的生长。怀着期待,她从早到晚一分一秒都没有移开目光。

终于在一天的晚上,筋疲力尽之后,她看到那一束期待已久的目光。兴奋冲走了疲倦,她没有着急去打招呼,她怕吓到这幼嫩的小生命。她带着笑,慢慢闭上眼睛;带着笑,缓缓进入梦乡。

第二天,她迫不及待的睁开双眼,却发现那株小芽仍在睡着,小小的面孔上透着可爱。她竭尽全力的弯过去,近一点看清透着稚嫩的面孔。似乎都快中午了,小芽才睁开惺忪的眼睛。她故作老练的介绍自己,带着茫然的芽儿去看天空,去听鸟语,去闻花香,去和过往的风儿打招呼,她教芽儿如何从脚下的枝梢中获得营养。似乎一切都好起来了,黑夜都不再黑了,树梢上萦绕的只是她们的欢声笑语。

又一天,更多的芽儿冒出来了,更多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玩耍,欢快的度过一个个上午下午。在晚上,疲劳的她却发现自己所分到的营养少了好多,她得不到好好的休息。第二天,疲惫的她又带着弟弟妹妹欣赏世界,可是心里却多了好些烦闷,天似乎黑了些。

时光流逝,她渐渐长成一颗叶子,这枝上第一片叶子。她骄傲的笑着,笑着,伸展着自己,去接受更多的阳光。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芽儿,越来越多的叶子,她却惊恐的发现,自己竟然是最小的一片。所有的芽,都比她晚,可是,所有的叶子,都比她大。那些更加骄傲的叶子,似乎忽视了这曾经的大姐,遗忘她在那枝梢,只顾展现自己身上的纹路,只顾和路过的风打招呼。

她呆呆的站在那里,白天呆呆的接受阳光,晚上呆呆的想,她不能接受自己的落差,凭什么?终于,一只路过的小鸟告诉她,养料越多,长得越茁壮。她开始回想自己的无私,遗憾自己的无私,痛恨自己的无私。她觉得天一直是黑的,自己都看不到阳光了。她痛恨这一切,她拒绝接受枝的养料,于是,她愈加弱小。

秋天到了。

那些大大的叶子,一片片飘落。

渐渐的,枝上只剩了她,一片弱小的叶子。

她看着熟悉的孤独,心里的结似乎解开了。再大的叶子,也挺不过秋天,再多的营养,也支撑不住那脆弱的生命。能做的,只有叶落归根,那些营养什么的都只是过程,我微小,因为我无私。我微小,所以我坚强!

终于她也要落下了。随着风,划过世界上最完美的弧线。她明白了,她成熟了。可是,她也要落下了。她用自己的一生换来了这最深刻的领悟。

【篇二:走过青涩的代价】

任何的事物都有两面性,再完美的事物也不过如此。正是因为大多数美好的幸福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使幸福比其本身更加美好。

有这么一个奇妙的故事:一个人问花园中的玫瑰:“你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色彩,单调吗?”玫瑰笑答:“向人间传播芬芳是我生长的理由。”人又问树上的蝉:“你长期生活在黑暗中,只能尽情歌唱一夏,遗憾吗?”蝉笑答:“绽放生命的灿烂是我唯一的愿望。”人问山间的小溪:“你一直朝着不变的方向寂寞地奔流,孤独吗?”小溪笑答:“奔向大海,成就浩瀚是我毕生的追求。”

玫瑰、蝉、小溪,都有着它们所认为的幸福。但为了幸福,玫瑰只能开出同样色彩的花;蝉要长期生活在黑暗中;而小溪也朝着不变的方向寂寞的奔流。它们实现了自己的幸福,也付出了代价。但它们还是感到快乐、无憾。

中国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曾提出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观点,这告诉我们事物没有完美的,得到一些东西就会失去一些东西。从一个意义来说,享受幸福就要承担代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和“义”似乎难以两全,于是便要舍生取义。有些人认为“生”是幸福,于是放弃了“义”,尽管他们遭人唾弃,但不得不说他们活得很好。更多的英雄好汉、仁人志士,为了真理,选择了“义”,从而放弃了“生”,对他们来说这固然感到幸福,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失去自己的生命。因为那些沉重的代价,英雄们的幸福得到升华,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也许,代价更能体现幸福的可贵。

现如今,少了些生生死死的民族大义,但多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大多数人以为国家做出贡献感到幸福。看看那些为建设而倾注一生的工程设计师,每一个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也感到深深的幸福。如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坚守在施工一线几十年,一次又一次被推上手术台;再如“天眼之父”南仁东,为建望远镜,积劳成疾,病死美国。他们建设起了震撼世界的超级工程,实现了源于他们职业的幸福,实现了人民的幸福。却也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这些代价给予了他们幸福更深一层的含义——奉献。

幸福,有它的正反面,正面是本身,反面是代价。正是由于代价的存在,才更衬托出幸福的美好,才让我们更加珍惜幸福。或许,是代价成就了幸福。

【篇三:走过青涩的代价】

''任性''我成长道路上还未成熟时的标志,但长大后,随时光而悄悄逝去,留下的代价却还未能依时光消退!

——题记

女孩的右眼与眉毛处有一块伤疤,那便是曾经太任性的代价!

十年前——

东营的夏天烈日炎炎,一对老夫妻身边伴随着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小女孩不文静,十分任性。只见,她在奶奶的不注意时,爬上了一个两米多高的栅栏。当爬到最高时,她害怕了,不停地哭闹。她用尽浑身解数,可依然无济于事。而,一瞬间,女孩从栅栏上跌落。她磕到了眼睛。知了声声中,一声惨叫刺破了长空。女孩的奶奶迅速将她送至医院。

医院——

充斥着消毒水的房间,医生护士忙碌着。走廊外,老夫妻徘徊着,女孩的父母也匆匆赶到。一番诊断后,医生沉重的说:“这道伤疤因距离眼睛过近,有可能导致患者失明。我们准备缝针,请监护人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原本靠着墙才得以支撑下来的女孩的母亲,仿佛听到晴天霹雳,顺墙滑落在地。女孩的母亲喃喃自语。许久,走廊外产生了激烈的争吵。女孩开始反省自己的任性,让原本一向坚强的母亲失声痛哭,让家人担心不已。

十年后——

女孩眼睛上的伤疤已然伫立在那里十年,虽然在淡化,可她给女孩的提醒仍铭记于心!

想必,你们大概才出来女孩是谁了把!没错,她就是——我。

从小到大,我身上伤疤累累。小时候我就是妈妈口中的“假小子”,每一次受伤都只有短暂性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任性让我付出代价,岂止是那数不胜数的泪水,还有那身上再也无法消灭的道道伤痕。同时,我感谢曾经的任性,它让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

代价在慢慢减退,我在慢慢成长……

【篇四:走过青涩的代价】

古人云:人人生而平等,是呀!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一无所知,我们的知识和修养也都是后天练出来的。可是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上帝对他不公平,别人生来就有超凡脱俗的才华、美好的容貌、很高的悟性等,而自己没有。那么,你想要吗?那就付出吧!没有付出哪来的回报。

苍鹰是自然界中最长寿的鸟类,它们通常能活到70年。然而,当苍鹰活到四十年时,它的爪子就开始老化,以至于无法有效的抓住猎物;他们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能碰到胸膛;翅膀异常厚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这时,它们面对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蜕变过程再获新生。通常情况下,它们都选择后者,走最艰辛的路。

苍鹰的锻炼很辛苦,首先它们必须竭尽全力飞到悬崖上筑巢,并坚持用喙不停的打岩石,使喙完全脱落下来,等到长出新喙后,它们再用新喙把爪子一根根拔掉,接着拔掉一根根羽毛,经过差不多半年的时间炼狱般的锻炼才能获得新生,重新遨游于天际,获得新的生命力,实现和个别动物一样平等的寿命。

动物这样,人亦如此。

著名语言大师侯宝林先生非常喜欢看书。有一次,他为了买一部明代笑话《谑浪》,跑遍了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没如愿,后来听说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于是就决定把它抄下来。时指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跑到图书馆抄书,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正是凭着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使得侯宝林终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

如果他怕冷、怕冻,没有这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能成就他一代宗师的美名吗?

民族的平等也要经过斗争才能获得。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族人民反抗剥削压迫和外国侵略的斗争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时期,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平等,那么我们就应该用不懈的努力,艰苦的奋斗,无悔的付出去实现!

【篇五:走过青涩的代价】

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小时候,我经常听别人说农村是一个静谧的世界,它不像城市那般嘈杂,或许是因为年幼无知吧,这句话就像一个定义一样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中十多年,直至今天,我终于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合理的观念。

摩的是一种类似于的士的交通工具,每每公交车刚进站,一大簇的摩托车便蜂拥而至,一下子围住了各个出入车门,时刻准备着接纳下车的游客,经过一番穷追不舍的询问过后,没接到的人便一哄而散,载到乘客的“幸运儿”一边询问乘客要去的地方,一边将车后的音响调到最高音量,接着,不顾一切的向前冲去。发动机飞速运转的声音伴随着高亢的摇滚音乐,虽然,让人感受到有一种别具一格的韵味,可是每当其载着乘客安全的穿过一个个让人惊心动魄的十字路口时,总是让人为他捏一把冷汗,果然,天公不作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终于发生了,在一个十字路口的转弯处,只听“咚”的一声,两辆摩托车撞了个正着——两辆摩托车均在冒烟,车后座的乘客缓慢的从地上爬起,另外两个前座的驾驶员趴在地上,边上的血在白色的水泥路上已流的很远。“嘀嘀嘀”不一会,远处就传来了刺耳的警报声,警车,救护车急速驶来,警官封锁了现场,伤员被抬上救护车,望着那两个躺在担架上的两个纹丝不动的青年,望着那两条长长的轮胎印,我不禁为他俩地遭遇感到万分的同情与悲痛和同情,夕阳西下,粉色的晚霞装点着远处的天边。随着时间的流逝,天空暗了下来,像是被乌黑的油漆泼过一般,不一会儿,黑色笼罩了整个天空,可是天空再暗也改变不了事情的结局,更无法抑制人们悲痛的心情。

几天后,结果出来了——两名青年因抢救无效,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一个小小的失误,却无情的剥夺了两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的生命。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不要让我们的社会变得危机四伏。

【篇六:走过青涩的代价】

十二个春秋,日日夜夜,伴着我一点点长大,蓦然回首,发现曾经的足迹也如沙滩上的脚印,在记忆的潮涨潮落中变得模糊……

一个普通的周末,在家里打扫卫生,不经意间,从床底拖出了一盒儿时常玩的积木,我愣住了。

这是一个怎样的纸盒呀!鲜红的色彩已抵不住时光的侵蚀,变得只剩下了一抹淡粉;覆盖在上面的厚厚灰尘是那样卑微与苍凉;盒上的棱角明显因潮湿而变软——一切,都是那样驳杂。

拂去灰尘,掀开盒盖,一块块积木安安静静、整整齐齐的躺着。它们已经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好几年了吧!形状依旧,颜色依旧,大小依旧,什么也没变。随手拣出一块,放在眼前。“等腰三角形”几个字在我脑海中闪过,我不禁吃了一惊。手里明明拿的是一个房顶,色彩鲜艳、图案美丽,但此刻我的第一个感觉,却是一个简单的三角形。再看看别的积木,也不再是楼房的砖砖瓦瓦,而变成了书本上的几何图形了。再看看说明书上的图示,竟会对其中的造型感到幼稚可笑。

猛然,我发现自己的意识与儿时大不相同了。

面对同一盒积木,以前的我对他充满想象,挖空心思用它拼出各种各样的造型。而如今,我眼前的只不过是一堆几何形状的方块,再也没有了搭建他们的激情与灵感。

意识到这点的我试着用幼儿的心情去寻找那逝去的光阴,却发现早已没有当初的感觉。也对,怎会再有当时的感觉呢?儿时独特的想象力已经消失了;儿时那种纯真的快乐、原始的感觉没有了;儿时本真的兴趣亦无影无踪了。

也许,真的是往事如歌……

虽然说不清这种丢失意味着什么,但我觉得,这该就是成长要付出的代价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