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红楼空梦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红楼空梦】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題记

回首“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的高潮,到头来“树倒猢狲散”的景况……虽则最后家道重兴,到底教“门庭依旧,面目全非”的荣国府如何再续这一场华美至极的荒唐。不能了,只因那一群主宰灵魂的女人早已香消玉陨。

大观园的女人,荣国府的女人,那个时代的女人,都修得了怎样的正果?林黛玉的为情而死,薛宝钗的孤寂终生,王熙凤的含恨长辞,贾惜春的青灯黄卷……我所领略过的最完美,最彻底的悲剧!仅仅是女人的悲剧吗?还是整个时代,整个历史,整个人类的悲剧!折射的又是谁的思想?

阅毕,竟无言以对,没了想法。欲哭无泪,实感空虚,好似被人将魂儿掏了去。曹雪芹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写出此千古绝唱“还泪”之说,引出此风流孽帐。不知多少痴男怨女,梦断红楼,泪洒黄泉。曲尽人散,曲中所唱之人,又有谁逃出这宿命的安排?纵是一场空梦罢了。

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没有曹雪芹史诗一般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哪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让她别了宝玉,如此甚好。

非我生来残忍嗜好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柔弱的生于封建时代的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亦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当她在地下安静地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是幸福的。

宝黛二人都是干净浪漫的,他们不该相遇,只因生活不适合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

宝黛浪漫的悲剧感染人心,然而,宝钗却是我最喜欢却又最为之扼腕叹息的。

不是么,颦儿起码能在生命中最美的时候停留,无数的人替她惋惜痛心。然,宝钗呢,委曲求全、虚怀若谷、郁郁不得志的宝钗呢,终归是落得个空名分,困于深园中小心翼翼地老去罢了。颦儿是悲壮的茶花,而宝钗却是可悲的蔷薇。一个灿烂地凋谢,一个无奈地用坚韧的枝蔓依附于墙。

表面上她也许是最完美的,但她并不快乐,出卖了自己的心,自己的灵魂,毫无完美可言了。也许是家境关系,家有薛蟠这酒囊饭袋,虽有薛蝌,可毕竟不是亲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时,时机成熟后,便可寻回自己,可到时到何处寻回自己?即使她身为强者,懂得隐藏,可她终不是最后的赢家。

常听人讨论,是宝钗抑或黛玉凄惨?纵观全文,细细评之,回味痴梦,这个问题已不重要了。

美梦终究一场空,韶华散尽容颜衰。独坐前灯痴痴叹,才觉泪痕爬满容。过往如云不可及,镜中双鬓已成霜。膝下遗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闲来无事仰望月,无语能诉,唯有泪空流!

一片白茫茫真干净。又抑或这是最好的结局?

【篇二:红楼空梦】

如游鱼热爱碧水,如白云依恋蓝天,我爱恋阅读,我愿沉醉在那书的馨香里,长醉不醒!

——题记

独坐在我蜗居的露台上,静静地享受着阅读,很喜欢一种这样的感觉,所有的烦恼仿佛都离我而去,沉淀下来的,是心灵的慰藉。当花瓣离开花朵,那是春落泪了吗?但仍有暗香残留,对着微风,我畅然一笑,轻轻地翻开《红楼梦》的扉页,我已沉醉其中,寻梦,向红楼深处漫溯……

享受阅读,我认识了你——黛玉。水做成了女人,宝玉如是说。你就如那一池流过沁芳闸的活水,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于是,一泉清流被你演绎到了极致。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给人一种美感,更有的是,那眼神底下蕴藏的无奈与哀伤。水边,你写下了《葬花吟》;水边,你赋出了《唐多令》。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飘絮。“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每次默默吟诵你的诗,都有一种莫名的悲伤涌上心头,你的才学,你那坚持理想,宁死不屈,封建贵族阶级叛逆者的超凡品质,多少次让我如痴如醉。

贾府并不是一个任水自流的地方,你觉得你被束缚,于是,你不屈地与命运抗争。那次,海棠诗社,当你在众人面前写下“碾冰为土玉为盆,半卷湘帘半掩门”的时候,你的灵动已无可变更地展现在那一尺白昼之上,可李纨却依旧把胜利的皇冠挂在宝钗的头上,无庸置疑,宝钗用她特有的淑女风范展现了大家闺秀的自重与懂事,可是黛玉,你又输在那里?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句“月窟仙人缝缟初,秋闺怨女拭啼痕”,试问你输了吗?没有,恰恰相反,你争得了众人的心。阅读红楼,我读懂了黛玉的无奈与忧愁。

享受阅读,我认识了你——宝钗。当我第三次合上《红楼梦》后,你的形象在我的心中也愈发的高大。你,艳冠群芳,文墨不输黛玉,相貌可比可卿,才能不输凤姐,女工可比袭人。你,安静,沉着,有人说过,沉默是一种境界。你在沉默中冶炼性情。纵观红楼,你不同黛玉的孤傲,在大观园中,你从不多管闲事,处事隐忍,适时展现,赢得贾府上下的一致好评。是,我要说,你表面的“冷”,冷得精彩!古语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不正是你真实的写照吗?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你对生命的承诺;“不语婷婷又黄昏”,这是你的心声。透过笔尖,你蕴藏了多少绵绵不断的情丝。那一回,抽花瓶签,你抽到了牡丹,下边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你是“无情”,因为你有着自己的执着与坚定,而这,一定是世界上最为动人的“无情”!阅读红楼,我读懂了宝钗的坚定与信念。

阅读书海深处,沉醉不知归路。快乐阅读,享受阅读,我醉在那无尽的书香中。阅读《红楼梦》,就仿佛阅读人生,书中百态,让我反复沉吟;阅读《红楼梦》,让我这样的读者目似蒲柳,望秋而落……红楼梦,梦红楼呵!

如绿叶依附树木,如阳光眷恋湖面。我爱阅读,阅读引导我走进一个美不胜收的世界,帮助我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书故,沉吟至今,我愿为阅读守侯终生。

【篇三:红楼空梦】

隔过层层叠叠的绿荫,一栋红色的三层小楼便展现在我眼前,这就是北大红楼。这栋简朴的小楼,承载着半个世纪以来、知识分子们不懈的努力与拼搏。暑假,我终于来到了这里。

北大红楼修建于二十世纪上半叶,在那个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在这里,知识分子们仍然不懈地学习着。面对列强的侵略与剥削,他们勇敢地站起来,以笔为剑,召唤着全中国的人民。他们那种忧国忧民的博爱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心里升腾起无限的敬意。

步入小楼,两旁是狭长的走廊。虽然已经装上了电灯,仍然是昏暗的。推开沉重的木门,是一排排高高的书架。书已经很老了,纸页泛黄,全都塑封了起来。书架上都落了灰,大概已经有很久不用了。

阅览室对面,就是鲁迅先生的教室。教室已是翻修过的,从墙上的老照片看来,当时的环境要艰苦的多。教室里挂的还是油灯,桌椅也是很旧的,一切都弥漫着暗色。此时,我仿佛看见了一盏摇曳的油灯,它用它那微弱的光抵抗着黑暗。几个青年围坐在灯下,或坐或卧,或奋笔疾书,或激昂地、愤慨地发表着言论。不远处,是一个干瘦的,穿着黑布褂的老人,他手中的烟斗犹自闪着火星,剑眉抽动着,还在不停地翻着一沓沓信件……那时的环境是多么的艰苦,而他们还在坚持不懈的学习,这种毅力,是多么的强大啊!现在,我们有宽敞的教室,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多媒体来帮助我们学习。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

现在,我仿佛置身过往,所见的是青年不懈地呼喊,所闻的是青年激昂的演讲。敬意油然而生,我看到了青年一代忧国忧民的奋斗,他们不顾自己,废寝忘食,想的是国家的前途,思考的是人民的出路。所以,“新文化运动”在这里开始了,无数知识青年,不断地向旧时代的封建守旧思想发起进攻,他们希望在精神上解放人民。作为一位新时代的青年,我也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面对前辈们的努力与奋斗,敬意从心底涌出。

步出红楼,我仍然沉浸在一个世纪前的此时此刻。北大红楼,让我心生敬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敬意,推动着我继续奋斗,努力成为社会、国家的栋梁。

【篇四:红楼空梦】

任是无情也动人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个朝代,腐朽的王朝在堕落,这里没有亲情,没有仁义,却有着凄凉无情但又纯美如水的爱情。

黛玉是水,这已无可非议。即是从姑苏水乡走来的女子,是为白甘露之恩的降珠仙子下凡投胎,她自然带着股清甜的水气。“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她有着喜怒无常的性格,爱哭的脾气,与那作诗作词的才情,无一不带着水的特征——柔美,空灵,变化无常。然而黛玉有她坚守的一面:对宝玉的爱情,用情之深深至泣血。我觉得,这种爱情视富贵官爵为泥土,建立在互相欣赏,心有灵犀的基础上,干净飘渺。但,它始终是空虚的,如肥皂泡一般,会随时破灭。“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宝钗则不然,她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纠葛体,且不论她在“宝黛恋”中的角色,看她为人处事:和气中带着坚强,待人接物亲厚、一视同仁,在被言语冒犯后一笑置之,是一个委婉内敛的人。她从小受到正统教育的熏陶,深受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毒害,为人行事遵守三从四德,纲纪伦常。宝钗如山,稳重,守分,才知。她的柳絮词更托出她的沉稳,贾母不也如此夸她!“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他们的爱情是大家认定的金玉良缘。

只可惜宝玉是个情种,他只看到山水各自的好,看到钗黛各自的美,最终选了一瓢水。也许曹雪芹想歌颂的就是如此干净纯美的爱情。为了真爱的人可以抛弃一切世俗名利,甚至可以背上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罪名。但这并不现实,在封建社会里,把握如水的爱情是很难的,纵然它灵动纯洁美丽,也只是从人们的手中一点一点滑落罢了。曹雪芹曾惨痛地写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繁华,写尽了豆蔻年华的热烈,亦写尽了在这所有繁华掩盖下的因男尊女卑引起的重重悲剧:被折磨至死的迎春,青春守寡的李执,远嫁的探春,跳井而死的金钏……想到那些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女子,最终都逃不了的凄苦命运,真觉得造化弄人。有貌怎样?有才怎样?有家世又怎样?那些曾经拥有的一切竟然无法换取一个简单幸福的生活,这才是她们最大的悲哀。这样的红楼,是对这个人情冷暖世间的社会的无情的鞭挞。但,任是无情也动人!

【篇五:红楼空梦】

一个是阆苑奇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题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翻开那本页脚泛黄的古典小说,我仿佛是一个行者,走进了大观园,我默默注视着大观园里发生的一切……

手把花锄,步履轻盈,不忍踏花,欲行又停。看到花满地遗体,魂消黯,泪长流。她柔弱地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玉断有谁怜?”春风裹着她那娇小的身子,卷起那和黛玉一样娇小的淡粉色花瓣,霎时间飞红漫天,黛玉轻轻落泪,倚花锄,痴痴望。“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乱,乱?乱!她心结难解,更心力交猝,只能空待花落两亡人不知和与生俱来的孤独。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观园里竟热闹起来,人们忙着筹备宝玉的婚事,我想着宝玉终于和黛玉成亲,他们本就情投意合,两情相悦。没想到,凤姐的一出偷梁换柱让宝钗和宝玉成亲,只是因为黛玉的孤傲,倔强,和贾母的疏远。黛玉含泪焚诗,在绝望中带着爱,带着恨死去,这偏偏就是生命的绝唱,爱情的悲歌!黛玉的悲剧,始于封建社会的黑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愚蠢,错,错?错!凤姐错了,贾母错了,他们都错了!那是宝玉的唯一知己,那是宝玉魂牵梦萦的人。

宝玉带着遗憾,带着未了的爱,走了。

曾经的大观园,那么辉煌,那么繁荣的大观园去哪了?黛玉的亡,宝玉的走,还有好多人的离开,这不就是封建社会吗!我曾感叹结局的悲惨,黛玉的伤感,宝玉的遗憾,更疑惑曹雪芹为何不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世间的人为何天天以泪洗面?

我在书中品味红楼,却认清了红楼的真面目——含笑的悲剧。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尾记

【篇六:红楼空梦】

忘了第一次看《红楼梦》是什么年龄,四岁或五岁?当时,只是单单纯纯地被书中的美食吸引:酒酿清蒸鸭子,洁粉梅花洋糖,鸡髓笋,奶油小苏卷,胭脂鹅脯……幼小的心里只觉得那些东西听起来真是好吃,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尝一尝。

待到大些,爱看宝黛吵架,吵了好,好了吵,不折腾的天翻地覆誓不罢休。对书中关于其他人的描写,只模糊觉得有趣,有一种隐约的气质在里边,却讲不出它到底是什么。

到了十七八岁,学的,懂得多了才明白:一部《红楼梦》概括了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世态风情。

红楼人物一举手一投足,无不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礼仪积淀。贾母命宝玉给贾赦传话,贾赦见到侄子宝玉“倒先站起来请了贾母的安,宝玉方向贾赦请安”。因为宝玉是贾母的使者,所以贾赦要先向代表自己母亲的人行礼。管家娘子在主人面前只能站着回话,命坐下要先谢坐。宝玉见到母亲的侍女,要称“姐姐”且让座倒茶。这又是清朝贵族一种传统礼仪:看佛敬僧,服侍祖母的人视如庶母,服侍母亲的人视同姐妹。一种礼仪—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红楼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红楼同样集传统文学手法之大成。最具美感的莫过于以物,以居喻人。高洁清冷的林姑娘,所居潇湘馆外千竿翠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谨守礼教,外表沉静内心仍有热情的宝姐姐,所居蘅芜居外观上“无味的很”,但进院之后“奇花异草,清香扑鼻”;吃斋念佛,不问世事惜春,居处叫做“藕香榭”,藕能发出多少香味呢?一如他的不引人注意。借物喻人在曹公的笔下把玩到了极致。

伏线千里更是红楼的一大经典手法。中国传统文学讲究借喻暗喻,一语双关。草蛇灰线,伏线千里也处处皆是。一次吵架过后,宝玉“抬身便走”,黛玉“向外冷笑到:‘阿弥陀佛!赶快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读过《红楼梦》原本的脂砚斋在旁边批曰:“何苦来,余不忍听!”据说原作中,宝玉离家避祸回来时黛玉已病逝,正应了“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可不正是伏线千里之外吗?

展卷捧读红楼梦,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中华传统深厚而空灵的文化气韵所浸染,你的情,你的梦亦会在红楼中轻舞飞扬!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