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己之尺度 勿施于人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己之尺度 勿施于人】

孔子曾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历尽万千,心已足够宽阔方能达到的境界。当今社会亦是如此,请勿让你的尺度成为衡量他人的标准。

无论是木匠为孩子脱衣,还是预言中怕水的山羊将鱼扔入河中淹死,都隐含了一个道理,他们都错误地将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尺度强加在他人身上,才有了此类啼笑皆非的结果。

因此,也许我们所有人都应当铭记:己之尺度,勿施于人。

古希腊哲学家曾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我们不可否认其思想开启了希腊民主思想的新时代,但我们也应思索,普罗塔戈拉的人文滥觞是否一定程度上与“己之尺度,勿施于人”的理念相悖?如此放大人的尺度,又是否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沼中难以自拔?

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诸如网上流传的段子一般,“穿秋裤不是你觉得冷,而是你妈觉得冷”。诚然,在此中调侃可见母亲对子女的关切之心,可若关切过度,将自的尺度强加在孩子身上,最后产生了如名牌毕业生食指不沾阳春水,自己能力不及幼儿的结果,我们是该哭还是该笑呢?

由此观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思想与行为,只有勿将自己的尺度施与他人之身,个体才能更好的成长。

个体如此,国家亦是如此。当西方一些国家散播“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之时,我们用事实回应了他们的猜测与质疑:第二届一带一路召开,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表明中国支援他国的决心。主场外交,联合会议,我们一再重申着孔子千年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不干涉他国,以和平方式发展壮大。以勿施于人的自我尺度,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实现共同发展。

或许这便是当下我们应遵守的原则,凭借不施与他人的自我尺度,在自身的位置上焕发光与热,在自己的尺度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如今,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你我一同在一条命运的船上,你我共同在一辆疾驰的车上,生死相依,休戚与共。唯有我与你——每一个个体都守好自己的尺度,不去随意衡量他人的尺度,这个国家才能永葆青春的容颜与活力。

己之尺度,请勿施与人。

【篇二:己之尺度 勿施于人】

火车与铁轨多么鲜活的一个比喻!我就是这列火车,我的父母就是这条铁轨。然而随着行驶的历程日渐增多,我不再是那个循规蹈矩的我了,在前行的途中总想着挣脱这条轨道,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桥,想着去看更多的风景。

从出生到呀呀学语,到健步如飞,父母为我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他们用毕生的精力来抚育我,无论是在精神上或者是物质上的帮助与给予,是我一生都无法偿还的。打从懂事起,我与父母如影相随,没有见解,没有吵架,今天吃什么明天穿什么后天玩什么,在他们的安排下我只有一味地顺从,在父母眼里我算是个听话的孩子,在别人心中我也是个文静的女孩。这看上去似乎很好,但不知从何时起我心中那股叛逆之火已悄然地萌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有了更多自己的心思,和父母有了更多的且对立的想法,没有沟通,没有反抗,只是父母的安排已然成了耳旁风。“刷好牙洗完脸,赶紧下来吃早饭,吃完学习去。”“给,这些练习你每天每课目各做一篇,这样可以巩固知识。”“你今天有温过而知新了吗?”……对我来说这些成了烂调陈词。“哦”字已然成了我回答父母最好的口头禅,阳奉阴违成了我应付父母的好把式,面上我做着父母安排的一切,心中想的却是我另一翻天地。

从小到大父母为我把一切都包办好了,生活上物质上给我的都是最好的,生怕我吃一丁点苦,受一丁点罪,但却很少有来过问我的意见,他们认为只要我沿着他们的轨迹行走就会有好的成就,好的未来,不管我是否乐意。我明白父母望女成凤的心切也懂他们的良苦用心,可这样爱使我们的关系在不经意间造成隔阂,再伟大的爱也不能没有尊重。他们可曾知道驰行在你们的轨道上我最想听到的是鼓舞,一句“孩子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吧。”“让她自己来吧,她知道该怎么干”……胜过千言万语。其实面对父母强加给我们的意愿,通常我们会从顺从和走向反判,适得其反。要想到达终点首先我们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没有这些保驾护航,即使你们铺的路再好再平顺也无法远行,总有一天会在中途刨锚。多少名人名家的孩子踏入泥潭,他们的父母不是不爱他们,才疏于管教的,而是因为爱到了没原则,没了是非对错,这样的爱,只能称其为溺爱!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条件的,但也要讲原则。没有经历过“作茧自缚”的困境,哪里能有破茧而出的美丽?

马儿总有脱缰的那天,他们必须学会奔跑;做雄鹰就要学会展翅高飞。把握好爱的尺度,不要让它变成溺爱和纵容,不要让爱变成一种负担,否则这样的爱只会让我们感到窒息。兴趣促就未来,全身心投入只会离终点更近。

驰行的火车在途中如果没有润滑剂适当的滋润又怎能保证它的认真运作;出了故障的零件没有及时修复又哪来的一路顺风;无法欣赏沿途的风景在到达终点之时又怎能口惹悬河;没有面对挫折与磨砺又怎会有更上一层楼的勇气。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爱,不是说出于真心就好,即便做不到深谋远虑,但却可以做到不纵容,不包办,不占有。爱需要尊重和理解,讲原则!我们的成长,你们可以指点迷津,陪我们总结经验,但请不要抹杀我们的思想,关上我们向往的那扇窗。亲爱的父母请把握好爱的尺度,让我们得到自我成长的机会。

【篇三:己之尺度 勿施于人】

鸟儿飞翔,因为它懂得天空是它的归宿;鱼儿游泳,因为它懂得浩瀚的大海是它的追求;花儿绽放,因为它懂得它的存在就是为世界添一点芳香。在我们的心中都有一把标尺,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像鸟儿知道它只能飞翔于天空却无法遨游在大海之中,鱼儿知道它只能自由地在水中却无法飞向深蓝的天空。

人生是一段旅途,亦或是一场游戏,精彩绝伦却也难免身不由己,有时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才发现我们失去太多太多,我们早已忘了心中的那个尺度。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间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停止,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匆匆而过的片段。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么一个人:他,一生向往田园生活,却因势所迫,不得不走向艰难的仕途之路。可是在那暗无天日的生活中,他找不到心中的尺度,最终他以“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气魄,发出了“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的感叹,毅然决然的离开了黑暗的仕途生活。从此他过上了“采菊冻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或许有人认为陶渊明是个懦弱的人,只会逃避。在我看来,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做出这样的选择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而他的可贵就在于他了解他心中的尺度,知道内心的需求;他懂得把握心中的尺度,懂得自己该如何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像陶渊明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在我们走过的路途中,有些人丢弃了善良、诚信、自由,还有那份可贵的纯真。每天把自己禁锢在金钱的世界里,贪污、贿赂、赌博。他们已把尺度丢在一边,甘愿为这些身外之物沉沦,成为金钱的奴隶。而丢了尺度的人在前行的路上,牢狱之灾就已经在等待着他们。

心中的尺度我们无法看见,但它绝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心中的尺度没有法律法规的形式教条,也没有过多的“禁止”与“不可能”,而它却能把握我们人生前进的方向。

如果失去心中的尺度,请倒溯时光去寻找。找到后好好把握,让尺度永远长在我们心中。

把握心中的尺度,不要让自己的人生有所遗憾;

把握心中的尺度,让自己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把握心中的尺度,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篇四:己之尺度 勿施于人】

那是一只颤抖的生灵。在茂密的草丛中,它不知所措地拍打着小小的羽翼,低低地鸣叫着。那一瞬,我的灵魂似乎被什么击中了,我战栗了一下,把它带了回去。

它是一个如此疲弱的生命,为了求生,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我小心翼翼地为它治疗,并且把它安置在一个柔软的小窝里,它并没有反抗,静静地待在窝中,好奇地环视四周,时而小声地鸣叫,时而安然入睡。

我那犹如铁笼般的牢房因这位新成员的加入,不再显得索然无味了。为了它,我宁愿整天呆在那儿,看着它的伤慢慢地痊愈。没有一种快乐比这更美妙了。我似乎可以听到它伤口愈合的声音,还有片片小痂脱落的声响,似乎生命便是这般奇妙,让人变得敏感多情。

我天天伴在它的身旁,看着它用小小的嘴整理着羽毛,看着它站着抖抖双翼,看着它蹒跚地走上两步,便跌倒了。我巴不得自己可以成为它的同类,跟着它一起抖擞抖擞精神。

渐渐地,一个自私的念头在心底形成了,并且把我困住了。看着它一天天痊愈,我越不愿让它离开。

我的天空渴望有另一丝生命在徘徊。我希望它能够伴着我在这小小的房间中呼吸着一样的空气,一如它只能在我的世界中飞翔一样。

它终于痊愈了,比过去还活泼好动,常常伫立窗前,跃跃欲飞。

我会放它飞翔,但前提是所有的门和窗早已关好。固执如它,总朝着蔚蓝的天空展开双翅,即使被透明而坚固的玻璃阻挡了无数次。它似乎毫不眷恋我的溺宠。可那又如何?同样倔强的我,也能毫不在意地把它锁在房间里,甚至铁笼中。美丽的它开始病了,郁郁寡欢,没有了欢快的舞蹈和婉转的啼唱。

生命不适合关在笼中。

所以它最后静静地躺在笼中,一动不动。我很难过,因为它再也无法为生命歌唱。

后悔把我淹没了。

我是那样厌恶被囚锁在铁笼中,但偏偏是我无视一个生命的意愿和向往,把我的快乐建立在它的痛苦之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篇五:己之尺度 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典型的换位思维方式。其意思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将心比心,自己不情愿的、不接受的事情,就不能推给他人,让他人去接受,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这就要求我们凡事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要学会多体谅他人,这是做人和处世的基本原则,作为青少年,我们也应该坚持这一原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和谐相处

其实,人难免有自私思想,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小而已。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不受欢迎。社会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人的一辈子都处于与他人的交往之中,如果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完全不懂得为他人着想,就不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战国时期,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不理瓜事,瓜秧又瘦又弱,与梁亭的瓜田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觉得没有面子,有一天,乘夜无月色,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凉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扭断好了。宋就说,这样做当然很能解气,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还要翻过去扯断别人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更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能让他们知道。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过一天,仔细观察后发现每天早上瓜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赶到十分惭愧和佩服,于是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楚王。楚王听说这件事后,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给梁王,既以示自责,也用来表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由此可见,以己度人,推己及人,这样处理问题和与人交往,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才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甚至能够化敌为友。世间万物是相通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受人钦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利益分割问题,我们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多替别人考虑,学会替别人着想,长期这样就会形成习惯,养成美德,受人尊重。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到了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过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完全是基于两种不同的思想,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考虑别人,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值得钦佩和效仿的。所以,大禹治水自然成了千古佳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少犯错误

平常我们有一些人由于缺乏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经常不公平待人。其实,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他人,但你这样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因为,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这种思想,经自我暗示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种潜意识将使你形成不平等待人的坏习惯,而最后的结果将使你错误不断、人格变坏、人际关系恶化、学习或事业的失败。

在社会上,特别是对于初涉世事的青少年来说,由于对社会的茫然,总是时时处处小心翼翼,左顾右盼地想找出参照物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这种反应当然是正常的。但有时以此为原则,反而会导致初衷与结果南辕北辙。因为在每个人眼中,自己的位置是各不相同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提供给你。这时,你就可以采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问一下自己:我做这件事产生的后果自己觉得如何?假如自己能够接受,那么别人也大概能够容忍;如果自己都不能容忍,那么别人肯定也不愿接受。如果能够这样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我们就会少犯错误。

美国的欧文梅说:“一个人若能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了解别人的心灵活动,就永远也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所以,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别人着想,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只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别人才同样会为你着想,才会乐于接受你。这样,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和冲突就会减少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摆在你成功路上的障碍也会越来越少,你的成功之路自然也会变得更加平坦。

【篇六:己之尺度 勿施于人】

名言警句指的是名人所说的富有哲理的话和能够警示人们的句子。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启示最大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的“至圣先师”孔丘的一句名言,意思是:你自己所厌恶、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我就曾经遇到过一件事情,引发了我的深思。

有一天,我去好朋友家里玩,他热情地招待了我,还分给我麦当劳的薯条、汉堡、鸡翅……一大堆好吃的。我正愁饿肚子呢,看到这些东西,我高兴得跳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将它们消灭得干干净净,美美地打了个饱嗝。

吃饱喝足之后,我们将游戏机和电视连接起来,一人手握一个游戏机,开始足球比赛游戏。最后,我们打成了平手,我心里很不痛快,于是打了他一拳。就这样,我们打了起来,友情四分五裂。

回家后,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你怎么能这样!如果你是对方,你招待好朋友吃东西,玩游戏,他却无故打你,你会是什么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不懂?要换位思考,考虑别人的感受,知道吗?现在去道歉,态度诚恳,不许胡闹!”妈妈的话让我心悦诚服也感到羞愧万分,于是我去向好朋友道歉,友谊的小船才继续向前航行。

许多名言都能引导人们的行为,许多看似平凡的语句里,都蕴含着深奥的道理。我会永远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