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落花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落花敬】

每一抹消逝的美好,都印着昨日红日初升的希望——题记

青了,红了……开了,落了……

所谓开落,是每一朵枝头盛放之花可悲的命运。世人常赏花开之喜,叹花落之悲,笑白到透明的花瓣,被雨水揉进泥里的样子。却无人能怀着哪怕片刻的敬意,去看一花的开落。

芒种时节,花开正艳。我随母亲上山。家里有习惯,每年有固定的日子,要去庙中拜佛以求平安,我并不感觉迂腐或迷信。人,总要怀一份对万物生命的敬与信仰生活。

山上桃花开时早晚不一,有春分之时就已含苞,也有到现在才吐露芬芳。路过一小片桃林,母亲喊我看花。树上的花晶莹似粉玉雕琢,半弯着嘴角,笑出了凡间仙子的娇羞与精致。

我用手轻抚着下过雨尚湿的枝干,花尖颤了几颤,几滴水珠落下,砸在地上,我的注意力,便被地上厚厚的一层落花吸引去了。

最上面的花尚新,隐隐能在泥泞中泛出粉红,我捡起一片,放在清水中洗濯,大片的粉红却是早消散了,花脉苦苦支撑着透明的花瓣。我又望望地上,花瓣一层叠着一层,更别说那揉碎在泥泞中的了。

我的心中,竟生出对它的敬来了,我没有感到对它风光不再的惋惜。都说“不伤花谢,不羡柳青”,可世间多少人,却把眼泪,洒向了年复一年的落花上。

落了,就无价值可言了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小小的一片,却在源源不断的汇向那个养他的树,用生命,去回馈它的恩情。

它不应让人悲,而应让人敬。

那人呢?那些曾光鲜而已风光不再的人呢?我们总因一点的过错或一时的无能为力而去否定一个人的所有。可哪个人的美不会失去?容颜易老,这是世俗中,每一个人不可逃避的命运。我们在这生命里,会见形形色色的人,有人洁身自好,也有人阿谀奉承,我们自己抛弃了生命中一个又一个无用之人,我们总说:“他们有什么可敬?”

我们敬天地,敬苍生,敬用餐时的每一粒米,敬冬日里给予温暖的每一丝火苗。古人说,“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我们看淡了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叹失意时他人之离去,却忘了自己,可曾也做过那失意之时离去的人?

仿佛给与,才能换来敬,仿佛不再光鲜,和不再能担大责就是不敬的理由。

生命中的人,如花一般易逝。我们不是失去了才知珍惜,而是有时连失去了都不知要珍惜与敬重。

昨日的夕阳余晖或许不再光芒万丈,但它至少将一天的光明带给了世界一天,我们和命运斗争,却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斗不过那注定的命。此生或许是浮生,此情或许是虚情,可我们仍要敬,敬落花,敬夕阳。敬耄耋之人,敬曾闪烁和温暖过的每一个灵魂。

落花之敬,可谓对生命的大敬。

我将我拾到的片片碎花,带去了寺庙中,我和母亲跪在殿前的跪枕,为我所敬的每一个生命祈求平安。我将那花在风中散去,虔诚的伏下,又伏下……祈求天风可将它的性灵,带去那离了俗世浮生的山海之中去。

【篇二:落花敬】

那年七月,正值繁夏,我与母亲共同漫步于海棠小道。

微风抚面,伴随着海棠的香味。片片花瓣随风而舞,一抹抹,一簇簇,拈得一身的香味。

母亲似乎很开心,便哼起了小曲儿,我细细地听着,那似乎是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我不禁一阵厌恶。

“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唱邓丽君的歌!”我嘟着嘴喊道。

“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是流行邓丽君的歌呀!”妈妈笑着说道。

我顿时语塞。母亲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她平常最喜欢做的事便是打开回忆那坊间的门,细细品味旧时那些灰色的记忆,或许我不该那么说母亲!

都说一个人衰老的特征就是回忆,母亲她是老了么?我突然间心疼起来,妈妈也曾年轻过,她或许也曾和我一样,追随人风,追随潮流,她或许也曾和我一样,瞧不起一切大人们喜欢的老土,她也曾沉浸在青春的温暖中荡漾,转动着美丽的裙摆,骄傲地甩着长发,在绚烂的青春之歌中飞扬,她也曾年轻过。

正当我打算与她一起哼唱《小城故事》时,她却唱起了周杰伦的《菊花台》,我正纳闷儿,她便突然对我说:“我也要跟上时代!”

“你都徐娘半老了,还跟上时代!羞不羞呀?”我嘲笑着对她上下打量。

“你妈妈我正值女人一生中最有女人味的时候,你以为只有十八岁的少女才是一枝花吗?三十八岁才是真正绽放的年龄!别以为喜欢回忆就是衰老,其实是由于回忆太过美好!”母亲坚决说道,随后跳着向前走去。

一阵微风吹来,吹落了许多艳丽的海棠。我看着母亲的背影,如此年轻的背影!“喜欢回忆不是衰老,是由于回忆太过美好”多么有说服力的句子!我年轻,不过只是肉体而已。

的确,母亲也曾年轻过,她喜欢回忆,是由于年轻太过美好,但她如今依旧年轻,行走在落花深处,哪能不拈得满身清香?母亲走过了那样多的繁花美景,却依旧拥有自己的味道。

我以后如果有了儿女,我也会同她说:“年轻固然美好,但回忆更美,落花固然清香,但我们不能忘了自己的味道。”

现在,我也开始喜欢回忆了。

【篇三:落花敬】

驻足幽径,望苍穹浩宇,怅寥廓,何时一片落花悄然凋落。

惆怅,问世间何物能使我所动,我看尽离愁,睹友人渐远,纵使知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亦不能释我心结。“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独倚一颗樱花树,思绪随风飘去,飘往那极乐净土。

胭脂落,樱花殇,看潇潇暮雨,不觉落花有何意义,花的陨落,只是勾起人内心的忧愁,正如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蓦然回首,又是黯然神伤。枯叶已堆砌一座山丘,覆盖在我的心中,红尘碎,我君醉,天涯之友,你是否如我一般伤怀。噫,落花,如此凄清。

衔觞赋诗,已忧其心,闻水声潺潺,不复回。一片落樱花,飘落于杯中,不晓,一杯苦茶,却能使我释怀,展望天空,萋萋云,樱花缀,我仿佛又觅得一知音——落花。

拾起一片落花,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轻抚一方泥土,我领略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真谛。一片落花,渺小,却无私,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我愿像落花一样默默,落花一样奉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光长逝不归,落花之唯美永不谢。秋风湮没了一切,却贮藏了落花,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铺上一层面纱,待回眸,又是一片樱红,又是一阵花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花,引得千古诗人竞书之。李商隐为落花心动,留墨与之“落花犹自舞,扫后更闻香”;李白焕发出的壮志,正似“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杜牧的诗句更是写出了落花的意境“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还记得那年杏花微雨,忘却了愁与泪,弹指一挥间,忆得犹昨日之感。今日之往,只为一睹落花的伟大,林壑尤美之壮阔。落花无私的奉献自己的一生,一场落花,已然是一路阡陌。如烟往事,不知谁飘落了谁的相思,如梦的回忆,飘散了离愁的凄凉,我愿像落花一样默默。

曾几何时,我与友人相见,落花见证了彼此;曾几何时,我因离愁而忧郁,落花诠释了我的内心;曾几何时,我与你独坐月下,落花与我相伴。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落花的精神,在于无私;落花的精神,在于友谊;落花的精神,在于为春光冉冉而零落。

“春欲暮,满地落花红带雨”,枯荣不须臾,青春不再来,雨落花落,只为明朝芬芳,散去自己的光泽,在戴青色的天幕下,葬在了寂寞的天涯。君去,落花,遗留在吾心。

落花,令我陶醉,……

【篇四:落花敬】

星期天早上,我到公园里散步。已是初冬了,一阵风吹过,又有好几片黄叶悠悠地飘下树来。我沿着铺满黄叶的小道走着。前面是一座花坛,昔日争艳的白花,差不多都凋谢了。一串串红失去了往日的艳姿,枯萎了,凋谢了,花瓣不时地从杆上落下来。几天前还英姿怒放,发出阵阵幽香的菊现在也在寒风中剥落下来,陷入泥中。看着这番景象,我迷茫了。记忆中那一片花的世界,红的、粉的,花团锦簇,生机盎然,是那么美!然而,我又想,难道它不该落入泥中而应该永远留在花杆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花多么可怜啊,给人们带来金色的秋天后,又默默地凋谢,在泥土中消失。”我自言自语地为落花叹息。

“不!”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不由吃了一惊,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满头银发,脸上布满皱纹的老伯伯,他那饱经风霜的脸却显得精神矍烁。“你知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佳句吗?”

“这不是袭自珍写的吗?”我脱口而出。

“对,”老伯伯对我说:“旧时人们对落花不是愁,就是悲,写到落花,凄凉忧愁的诗句比比皆是。像‘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花无数’呀,多得很。《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不也是怀着悲哀的心情而去扫落花的么?其实——”我一下子悄然大悟了,落花为别人着想,不留恋花杆,心甘情愿地覆盖在冬日的泥土上,终于化入泥土中,它却没有丝毫悲哀,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它只是耐心地等待春天把阳光和甘露洒向大地时,落花用自己的生命充当绿,滋养和哺育着百花,使太阳大放异彩,给经受严冬风霜的人们带来温暖,带来了美!

“啊,可贵的落花精神!”我尊敬地望着伯伯说。

老伯伯笑了,满脸的皱纹舒展了,这不是一朵正在凋谢的花么!

【篇五:落花敬】

在秋天来临的时候,你可曾看过这么一幅壮观的景象?百花凋零,万物归为原始,一切都再也不复往日的繁荣茂盛之景,短短几天,这个世界就变得这么萧条、凄凉。秋姑娘轻轻一挥她手中的魔法棒,整个世界便迎来了沉睡,万物回归沉静,做好了入冬的准备。秋姑娘,或许是冷漠的、忧伤的,亦或是说那是另外一种美好的气质。

秋天,一个多么奇妙的天气,短短几天能让原本怒放的、穷尽繁华的花朵尽数凋零,成就了世界上最壮观的景象——身处在公园中,静静看着木棉花树上的花朵掉落,步入这林间,花瓣和香气洒了一地,仿佛是这些花儿最后的泪水和哀伤地诉说。或许此时此刻花儿的心情是悲伤的,但我相信,到了以后,这份悲伤未必会一直持续,我相信,花儿总有一天会知道秋天是不凄凉的,因为它们还可以去期望鸟语花香的春天,这种希望会一直持续着,做它们温暖的依靠,做它们努力活下去、努力前行的动力。落花之殇,或许不仅仅是“殇”,也是一种重生!

落花啊,请不要悲伤,请去相信,春天很快就来到……

【篇六:落花敬】

夏末之际,地下随处可见零落的花瓣。片片花瓣层层叠叠,连成了一条绯红的地毯,那么刺眼,那么夺目,点点水珠又像是花瓣们的滴滴眼泪。

提起落花便是无尽伤感,古有黛玉葬花,“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这位贵族小姐怎样的感伤?落花中也有太多的悲伤和茫然,孟浩然怜惜昨夜被风雨打落的残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是这位南唐后主李煜对旧国的追思;文天祥面对元朝的统治发出了“似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感叹。

于是落花便在这样情怀的比拟下,变得更加失意,更加寂寞。继续细细品味,在落花中,我们还能读出古代文人墨客的许多别样情感。既有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恬静;还有杜牧“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欣喜。

带着热情和激情来品读落花,我读到的更多的是龚定庵“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是“落尽残红始吐春”的高尚情操;是“落红辞树虽无语,别情黄鹂告诉春。”的无私;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却又“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对新的生活的希望;落红,也正是新生的标志。

细细品读落花,怀着一颗积极的心态去品读落红,你为之震撼已不仅仅是这片壮观的落花景象,更多的是那永不停息的前进脚步和永远追求的希望……

爱落花,爱落花情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