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被搁浅的梦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被搁浅的梦】

时光总是在悄然中消逝,在这空虚的岁月中,我们似乎丢失了一些本质上的东西,它跟随着河流的流逝离我们远去。然而,当我们停下来沉思时,谁又能一时间想起那早已被岁月搁浅的梦呢?

日子的变化就犹如白驹过隙,让我们喘不过气来。生活的环境变了,身边的朋友变了,连以前熟悉的世界都变了。小学时的我们,每天活在舒适的校园里,有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有同学玩闹的欢笑。到了初中,每天的课间都有着同学大声呼喊的声音,初二为生地会考的拼搏,初三一起为中考冲刺的努力。一切的生活都过得那样惬意。但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一场完美的梦,一场让我深陷其中不愿醒来的美梦。

是美梦就会有醒来的一天,正所谓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会有被利用的价值。就像我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当我们赢了时,成就感就会铺面而来,内心的那一点点小小的欲望也会随之得到满足。可当我们输给时间时,接受的将会是被时间的吞噬,一辈子活在迷茫中,不再相信自己。或许人生就是一个奔跑的过程,让你在奔跑中看清自己的未来。

一年四季都会有花在绽放和掉落,当它们绽放时,是那样的美丽动人。可当它们凋零时,又是那么的凄凉无奈。我们成长的脚步总是匆匆忙忙的在一年四季中流逝,从春季的懵懂,到冬季的成熟。外界的诱惑总是使我们在行走时停留。我们的梦终究是遥远而又耐人寻味的。

梦想的花是与众不同的,当我们在成长中丢失了自我时,它还是依然的开放。当我们在成长中接受他人的质疑的,它还是依然微笑绽放。所以我们在成长中,重要的不是受了多少质疑,而是收获了多少成长。只有在坎坷中前行,才能成就更好的梦。

青春总是短暂的,而梦,就是我们生活中新的追求。它能让我们抛弃旧生活,在新的生活中重新认识自己,成为更加努力而又成功的人。

当我在为未来生活沉思时,我一定会第一时间想起那被我搁浅的梦,在它悄悄的流走过程中,紧紧的握住它,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充实的同时而又充满乐趣,收获那不一样的,属于我自己的成长!

【篇二:被搁浅的梦】

下一次再相逢,我知道,一切都将不同。

流年似水,蓦然回首,往事如风,时间在路上。

那载满童年时光的木舟,在岁月的长河里渐行渐远,搁浅在回忆的港湾。

童年,搁浅在院中的“过家家”。

小时候,最爱和同龄的小女生一起玩过家家,即使玩得满头大汗,也丝毫不觉得累。记得有一次,和表妹两人蹲在墙角里,竟有模有样的烧起了“饭”。我们先找来几块大而平整石头堆砌在墙角,这就是我们眼中的“灶”。然后便去田野里、路边找了许多“食材”——随手采摘的野花野草。我系上外婆的围裙,举手投足间是有几分烧菜的样子。我做主厨,表妹做服务员,嘴里边念叨着:“韭菜炒鸡蛋来喽!”边用手将“饭菜”“盛”入事先用泥巴做成的“盘子”里。

到了真正要煮饭时,外婆找不到围裙了,一看,原来在我身上。外婆看着我们满手脏兮兮的泥巴,顿时又好气,又好笑,打趣着我俩。听了之后,我不禁与表妹相视一笑。

童年,搁浅在巷口的麦芽糖。

第一次尝到麦芽糖的滋味,是在小镇赶集的时候。一位清瘦的老爷爷,推着一辆“兹拉兹拉”响的老式三轮车,倚在巷口,那就是他的摊位。他从不像其他商贩一样走街串巷,只是待在一隅,轻摇着拨浪鼓,叫卖着麦芽糖。老爷爷坐在矮矮的板凳上,面前摆放着两个四四方方的箩筐,箩筐上放着一块厚实的木板,堆砌着奶白色的麦芽糖。老爷爷的摊前总是挤满了一群孩子,却大多只是不停地吮吸着自己的小手指,眼巴巴地看着老爷爷慢慢地制作麦芽糖,垂涎欲滴,都恨不得伸出舌头扑上前去舔上一口方才尽兴。

制作麦芽糖的老爷爷真是心灵手巧,简直成了我们眼中神话般的人物。他那双粗糙的结满老茧的手,团一团,捏一捏,三下两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糖人儿便诞生了。糖人虽只是简单的乳白色,但人物的轮廓却是清晰可辨。每到这时,孩子们总是吵着闹着请老爷爷捏出自己心中的最爱的动画人物,通常摊上摆的最多的便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无所不能的叮当猫,可爱呆萌的皮卡丘……

人生有很多的港口,搁浅着不同的木舟,其中有支木舟,叫做童年。童年的木舟,静静地搁浅在了记忆的港湾,船上,装满了童年的种种,是稚嫩、是率真、是乐趣、亦是烦恼。重拾珍藏的记忆,又一次的回味童年,那些时光恍若就在眼前,从未走远,等待着我再去追忆。

但我深知,童年的搁浅,并非停泊,每一阶段的搁浅,都意味着不久之后的扬帆起航。面对漫漫人生,我扬起青春和希望的风帆,再次出发。回首童年,我挥一挥手,整整衣襟,转过身,走了。

下一次再相逢,我知道,一切都将不同。

【篇三:被搁浅的梦】

青春时代,是一生最热血任性的时代,如果说孩提时代是一碗温热如软的粥,那么青春时代便是一堆热腾腾的烟火。这个时代,承载了多少的梦想,烦恼,期望,笑容。那个时候,我们曾经向大海起誓,一辈子也不会放弃自己对梦想,我们曾经扬言,一辈子都像口香糖,粘着闺蜜一辈子。却不曾想过,一辈子,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词。

长大以后,那些如火如荼的梦,不知不觉在烦闷的工作,领导的批判,职场的沉浮,生活的繁琐中像一缕尘烟,渐渐飘去。可是,如果说梦,只是一朵绚烂的烟火,转眼即逝,那为什么,却像一颗朱砂痣,永远地在我们的心中驻藏,为什么,想起那些被搁浅的梦,心中还会顿生波澜?

这些梦啊!就像一只只小小的,金色的船。我们本该驾驶着这些船,走向更远的彼岸,可是,这些梦,却像泡沫,灿烂一时。我们曾无数次想追随自己的梦,但是,现实永远那么残酷,让梦一次次从我们的手中流过,直到,我们不再傻傻地追着这些梦想的船,直到,这些船,从金碧辉煌,到落满灰尘,沉寂无声。

到底,是谁?是谁这么无情的斩断最后一丝追随梦想的希望?是谁把梦的痕迹不停擦拭,抹去,直至彻底消失?又是谁,让我们收起肆意妄为的火焰,慢慢沉寂无声?

那些被搁浅的梦啊!我们终究愈行愈远,从此,成陌路。

【篇四:被搁浅的梦】

从小就盼着夜里停电。

因为,这样就能点蜡烛了。

夜幕已降临,没有灯光的晚上,妈妈就会从木抽屉里翻出一包用灰色纸片裹着的蜡烛,逐一点燃放在各个地方,刹那间,黑暗便被光明所吞噬。

记忆中的蜡烛,有着挺拔的姿态,雪白的肤色,当头顶的棉线被点燃时,如珍珠般的泪儿便一滴滴滑下,冷却,凝结,直到生命的结束。

如此容易让人产生无数遐想的蜡烛在我国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最早的蜡烛是由牛油做烛,以苇棍卷棉纸做芯,制成百姓常用的牛油烛的,因此,蜡烛总会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情感寄托者。不说最让人朗朗上口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有张继的“重门敞春夕,灯烛霭馀辉”,杜牧的“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以及陈叔达的“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这些曾经的烛光,照亮过诗人的黑夜,也照亮过他们的内心。

那时的百姓是可以从烛光里得到幸福的,点燃一根蜡烛,便能驱赶黑暗的恐惧,带来光明的喜悦,他们爱惜这夜幕里的光明。可如今,电气已遍布全世界,黑暗中的光明已变得不如以往珍贵,凿壁借光在今天看来已是笑柄,因为只要你轻按开关,灯光便能让你的房间霎时明亮如白昼。

正如因为灯光的普遍存在,人们不再对黑夜里的光明有所感激,对烛光更是不值一提一样,我们开始对新科技过分的追求,摒弃了所有承载历史印记的古老文明的事情,那些值得让人细细品味的回忆,似乎全在都市的喧嚣中湮灭了。

人们只知道iPhone、微信沟通的快捷,却不知到对千里信封的期待;人们只知道飞往地球的另一端要花费多少个小时,却不知为对方可以把跋山涉水的那份承诺;人们只知道方便面、麦当劳的节省时间,却不知道粮食从种子到成熟之间收获的喜悦……

现代人快了,省了,方便了,于是烛光被搁浅了,人们不再对黑暗中的光明有所敬畏,有所期待,有所感悟了。

我所爱的烛光啊,你包裹了多少代人寂寞思亲时的眷恋,伤心苦楚时的泪水,惜惜相别时的叮嘱,苦苦劝导时的良言,发奋读书时的决心?你的存在,让多少苦苦思念的心得到平复,让多少绝望的内心重燃振奋的火苗?你的无言,你的无私,非但没有让你因此足遍万家,反而令你由灯光所取代。

不过幸好还能在大大小小的商品店里找到蜡烛的安身处,还没有被世人所遗弃。毕竟,有很多的东西,灯光给不了,而烛光却能为你献上。

【篇五:被搁浅的梦】

扬帆起航于人生的港湾,旅程中有激流,有险滩,可能命运的激流会打湿我们的风帆,可能邪恶的飓风会吹折我们的桅杆,但我们带着善良出发,就别让它搁浅于舆论的险滩。

难道说因为怕被鱼刺扎到喉咙就再也不吃鱼了吗?难道说因为怕被凉水噎住就再也不喝水了吗?难道说因为某一次的善良被曲解,就再也不存善心、行善举了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有以及人之幼。”几千年前老子发出呼吁,难道今天我们因为担心被人误会而停住积善行德吗?

不要让风雨阻挡行善的翅膀,不要让流言湮灭存善的本心,不要让巨浪搁浅善良的行动。

不要将善良搁浅,果断担当吧!

面对现实种种无奈,许多人选择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然而,我们生活在人与人构成的社会中,如果人人都是遇事能躲则躲,不能够躲也想办法躲,那么我们的社会岂不是太冷漠太没人情味了?如果大家都心存戒心,那么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信任可谈?

不要将善良搁浅,积极行动吧!

如果杭州市民中有一人伸出援手,跌倒的老人也不会独自在地上躺二十分钟;如果上海市民中能有一人把李成斌送到医院,他也不会被活活冻死;如果能有一人把买菜晕倒的老太太送进医院,她也不会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撒手人寰,如果——,有太多的如果,过去的已经过去,但为了别让我们身边的人等的太久,积极行动,参与行善吧!

不要将善良搁浅,勇敢斗争吧!

方舟子不是一个传说,他只是一个心存正气、不畏邪恶的人;不是一个传说,他只是一个心存善良、乐于奉献的人;李成玉不是一个传说,他只是一个眼中不容沙子、为民请命的人;任长霞不是一个传说,她只是一个心存百姓、为民奔走的人。面对人生的坎坷,他们不畏流言,不惧险象,勇敢的与邪恶斗争,无私的奉献自己。

不要将善良搁浅,踊跃参与吧!

“微尘“不只是一闪即过的名词,感动过了,要积极参与!“红丝带”不只是宣传防治艾滋的标志,了解之后,参与其中,奉献爱心;徐本禹不只是让人感动之后便可忘记的称号,积极参与,让奉献渲染山区美丽的天空!

“人之初,性本善”,满载一船善良出发,在风雨中看海燕勇敢搏击,在星辉斑斓里倾听正义之声奏响的雄壮乐曲,冲过激流,躲过险滩,不要将善良搁浅在心的港湾!

【篇六:被搁浅的梦】

四月的春天,并没有像往日的春天般来得耀眼、温暖,寒意未减的春风拂起轻枝在空中漫漫起舞,摇摆间留下一道深刻的线影,别是一番情趣。

虽然,我们生活在大陆内地,离海湾很远,但在印象中那波波白浪、阵阵风起并带有湿润温和海风的海滩却在脑海中很难忘怀。眺望着未来,站在海滩上,张开双臂,闭上双目迎面海风的画面,将会是一种无法言语的宁静,无法比拟的自由。

在现实中,我们是为了高考、为了大学不断努力奋起的学生,似乎早已习惯嘈杂,习惯在欢笑、叫喊声涌起的世界宣读自己的理智篇章。在学校里,面对形形色色的同学,面对挤满学生的教室,面对可以把老师的声音全部淹没的说话声……即便心湖再平,也会被不断击打的石子震得波光粼粼,当“喧哗”变成生活、学习的一部分,也不会再对它排斥,因为它已融进身体的每一处角落,像病毒般迅速扩散,直至被它驯服成为它的一份子为止。

完成了一天的作息,独自走在昏黑的人行道上,穿过路灯,走进黑暗的角落,没有了争吵声,没有了鸣笛声,瞬间发现此时才是自己向往的宁静与安逸。如果可以永远待着这里多好,没有声音的争扰,没有同学之间的攀比和较劲。好希望蜷缩在这里,逃离烦恼的街市,逃离杂乱的一切。

但,我很清楚这一切可能连乞丐都很难做到,“犀利哥”就是很好的例子,越是渴望平凡的寂静,越是会被人挖出来仔细观摩。这就变成了人生的“杯具”,自己的“杯具”。

海风吹过,带动了海浪的冲击,铺平了凹凸不平的海滩,原以为这就是结局,但当人群熙熙攘攘走过后,深浅不一的脚印又打破固有的平静……随之,海浪又吹过,又铺平了深陷的脚印……周而复始,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和习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理想过度,在我心中的天堂就是那抹金黄的海滩,可以承受住无数踩踏仍尽力、耐心抚平伤口的海滩。但我明白这一切也只能是空谈的幻想,从梦想中搁浅了那片海滩,又回到了充满斗争,充满苦与乐的现实……路中,迷失了耳边响起的风声,遗忘了平如镜面的心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