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行孝勿迟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行孝勿迟】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才有可能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负责。反之,一个人连尽孝道都做不到,可想他又能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做什么呢?可以说自我们懂事后,“孝”在我们的心中也隐约地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们会想:当我们蹒跚学步时,父母可以很耐心地拉着我们的手,一步一步地领着我们走,而当他们走不动了,我们也要耐心地拉着他们的手走;当我们很小还不会自己吃饭的时候,父母总是一口一口地喂我们,而当父母老了,生活无法自理时,我们也要一口一口地喂他们……这些概念已经潜移默化地占据了我们的认知,使我们对“行孝”的认知越来越概念化,然而我们是否想过,那样是否太迟了?

在马年春晚节目上,一首《时间都去哪了》唱哭了多少人,然而感动之余,我们也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是啊,时间都去哪了?的确,当我们的父母从成为父母的那一刻开始,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变了,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健康平安快乐地成长,而他们需要付出的却是一辈子的时间。当我们从出生牙牙学语,步履蹒跚到走入校门,再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父母为我们默默付出,无怨无悔,直到我们成家的那一刻才发现他们真的老了,这么多年的付出与关爱已经密密写进了他们的满头白发,就这样他们为我们付出了最宝贵的年华。难道真的要等他们已经满头白发时,我们才会想到要报答父母了吗?

那时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然而他们真的能等那么久吗?别爱的太迟,与其那时再后悔,不如把行孝放到每一天。其实行孝不一定是多么大的事,也可以在日常的小事上报答父母。比如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最好的行孝就是在学校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遵守校规校纪,不让父母担心,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在家里,我们要帮助父母做家务,为他们分担压力,我们也已经快成年了,这个家的压力我们也是时候该承担一部分了。最后,我们要学会关心父母,理解父母,经常关心一下父母,询问一下他们,也许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经意的小事,然而对他们也许是一种莫大的欣慰。我们可以关心的再多一些,更加细心,更加耐心一些,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爱那样细心耐心。

当我们踏出校门后,逐渐走入社会,那时也切记行孝勿迟,孝心更多的是关爱,是陪伴,他们的年岁逐渐老去,但不要让他们的心也老去,多一份陪伴,多一份呵护,不要吝啬你的关爱,就像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陪伴那样,对我们的意义是那么重要,其实父母也需要那样的陪伴,别爱的太迟。

总之,行孝要渗进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多一点,再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再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再多一点陪伴;行孝勿迟!

【篇二:行孝勿迟】

孝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断传承的美好品德。做人,孝是基本原则。

现在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有些人好像越来越不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传播了,孩子虐待老人的事情经常发生。为什么生活条件越好,孩子们反而越来越不孝了呢?

古代,学堂主要是教“做人”,传授的是儒家思想,而遵守孝道是“做人”的基础,必不可少的。现在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重视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精神品质、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育却不够重视,家长也多数一门心思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这些导致孩子不能了解且践行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个人如果只是知识丰富,但心里善恶不分的话,那么他的知识越丰富,对人类的危害就会越大!

我曾有幸听过黄一明先生的感恩报告会,他声情并茂地演讲曾打动过很多人,我当时感动得泪流不止,内心触动很大。他说:“父母是养育你一天天长大的人,是你一生的港湾,他们的恩情你永远报不完!但是,如果你连’报恩’这个基本孝道都做不到的话,你还有什么脸活在这个世界上?别忘了,连你的生命都是他们给的!”

他说得很对!饥饿的时候,如果有陌生人给口饭吃,我们也会连声道谢,但是父母养育我们十几年,有人却在长大后抛弃自己的父母而去,完全没想到应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甚至有人嫌弃自己的父母,经常打骂他们。我想问:“你们到底是是怎么做到堂而皇之弃自己的父母于不顾,心无旁骛远走高飞的?面对已经两鬓苍苍、行动迟缓的父母,你们举起伤害他们的手、张开呵斥辱骂他们的嘴巴,竟不会有一丝丝的愧疚么!”

现在,我们大多数同学总是想长大后有出息了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那现在呢?只管培养自己的能力吗?但是,万一父母没等我们所谓的“将来”怎么办?那时候,我们一定会流泪,不近是为父母哭,更是为自己哭,哭自己为什么当初那么愚钝,为什么没能让父母享受到儿女的福祉就走了呢?我们的确该认真反思了!其实,行孝很简单,行孝,不一定非让父母住进豪华别墅,不一定非让他们每天吃山珍海味穿奢侈品牌,我们只须每天聆听父母的话不让他们生气,刻苦读书考个好成绩回家让他们开心,父母疲累的时候尽力多干些家务活。

行孝,很简单!孝,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能做到,只要你想做。

【篇三:行孝勿迟】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在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远,相信在来日方丈,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所以行销在当前!

在新三字经里,有四句是这么写的:能温习、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黄香是汉代湖北安路县的一位孝敬长辈给而闻名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母亲过世了,从小孝敬父亲。夏天,他将蚊帐放好,铊带扇凉后才让他父亲睡下。冬天,黄香先睡到父亲床上,用体温取走寒气才让他父亲睡下。黄香不仅以孝闻名,还以博学多才闻名,当时有人称赞他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孔融让梨也是一个千古流传的好故事。讲的是东汉文学家孔融四岁时,一个客人送了他们一打筐梨。他父亲让他先挑,可他却挑了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他却说:“我最小,应该吃最小的苹果。怪不得他长大了那么有成就。孔融这种做法也是孝呀!如果说一个人不知道孝敬父母,我们可以肯定,那是做不好人的。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所以他们都是儿时尽孝的楷模,我们要学习他们。

曾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报道:家境贫困,父亲病逝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海药坚持读硕士生、博士生。是的,他的志向很远大,可他的母亲呢?最后只有去买血了!你认同他的做法吗?我反对!我认为他是一个极其自私的孩子!试想,求学的路很漫长,现在又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深造的理想,如边就业,边深造,一则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又可以贴补家用,一则可以实现深造的理想,何乐而不为呢?何必要依赖透支父母的健康生命来完成自己进一步的深造呢?很难想象,一个把自己的利益置于母亲的健康之上的孩子,又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呢,又有哪些方面值得其他孩子去效仿的呢?

再座的同学们,我想问你们几个问题:你是否有为你的父母洗过脚,擦过背呢?你是否有为你的父母分担过家务呢?你是否每天都在以自己的行动,减少他们的操劳,表达自己的孝心呢?或许你会问怎样才是为父母尽了孝心呢?也许,别人家的孩子会从远方给父母捎来获取高额奖学金的喜讯,而你只会在父母愁苦时给他们唱着温暖的童谣;也许,别人家的孩子献给父母的是大赛的金质奖章,而你父母收到的只是老师的一次次表扬;也许成年的孩子每月会给父母邮寄数以万计的钱款,而你只是将父母给你的零花钱悄悄攒起来,想着下学期的学费可以由“自己”来付……你不必为此感到难堪,因为在孝的天平上,他们是等值的!他们同样可以使你的父母欢心鼓舞啊!

最后,我想用一句曾经令我感动,并想代表所有的儿女对天下的父母说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

爸爸、妈妈,您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您的后半生我将陪伴到底。

【篇四:行孝勿迟】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这句话人人皆知。是呀,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的的确太多了。

妈妈是保姆,每天为我们洗衣、做饭、整理房间;妈妈是老师,教我们读书学习,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妈妈是医生,我们的头痛脑热全逃不过她的眼睛……可我们呢?每天都在和别人攀比,向父母要这要那的,有时,父母不给就和父母吵架、顶嘴,摔门离去。其实有时父母不同意,只是他们觉得那些东西对我们不利,所以才不给我们买的。

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在青岛工作,我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每次回来也只是住一两天。有一次他们回来,早上梳头时,妈妈对我说:“我们想你了,回来看看你,可惜时间不长你别怪我们呀!”我的眼睛湿润了,眼泪夺眶而出。心想:爸爸妈妈你们实在太辛苦了,在那么远的地方为了养家糊口打工赚钱,一得空闲还专程回来看我,我怎能怪你们呢?你们的好,你们对女儿的爱,女儿永记心间,我知道,你们付出从不图回报,可我一定要回报你们,孝顺你们,请你们放心,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老师常告诉我们回报父母不只是在未来,只要从现在起,我们做儿女的听父母的话,不惹她们生气;在外平安,不让父母操心;锻炼好身体,不让父母担忧;好好学习,给父母一个快乐的心情;帮父母擦擦桌子,刷刷碗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就是回报父母,这就是孝顺父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孝当及时,不要等我们的父母老去的时候因没有在父母面前尽孝、没有听父母的话而遗憾终生。

【篇五:行孝勿迟】

孝是风过后的几片落叶,是无法等待的匆匆;孝是春雨,润物细无声;孝是蜡炬成灰泪始干;自古以来,便有着“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如今也没有变过。

还记得《新春第一课》上的罗必炎吗?他非常的孝顺。他年幼时,自己的父母为了追求自由,把他交给年迈的奶奶一人抚养。八位父母,现在已经有七位老人相继离去,只剩下一位老人,他对那位老人的照顾非常认真仔细。他担心鱼刺会卡到那位老人的喉咙里,就会提前把刺挑出来;老人有什么事情,罗必炎绝对会第一个赶到;老人对他提出的要求,他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

再来看看自己,真是自叹不如,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父母,而是自己,父母提出的要求,既不会完成,有时还会对他们发脾气。是啊!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根本不知道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我的奶奶和我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我的奶奶对他的老父亲可以用一丝不苟这个词来形容,老太太年纪大了,眼睛不是很好,看东西容易老花眼,奶奶发现了这个问题,立刻跑下楼去给他买了一副老花眼镜,老太太甚是喜欢。

可我……

记得有一次,妈妈因为我吃饭时总会先抢一个好位子坐下,之后的端菜端饭的事情好像都跟我没关系,所以吃完饭后妈妈把我叫到我卧室里去,苦口婆心地教导了我好一会,可我不仅没有听进去,反而还跟妈妈大吼大叫。现在看来,我应该向罗必炎和我的奶奶学习,学习他们对父母的孝心,学习他们对父母的关心。

是啊,不要等失去后再来后悔,不要等破灭后再来珍惜,行孝不容一时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