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分岔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分岔】

你优雅地端着咖啡,不动声色地品味着,窗外的缕缕阳光,漫延到你身上。三年后阔别重逢,如今你别致的妆容,令我惊诧良久。

你蔷薇一样的脸颊,长长的睫毛上闪着金粉,衬托出你那双乌黑的眼睛,嘴唇也散发出瑰丽光彩,时髦的栗色头发,用丝带随意地扎在脑后,一袭流苏长裙,显得那么成熟高雅。

不禁让我感叹,三年的时光,让你那股朝露袭人的清纯已褪却得无影无踪。现在的你坐在我面前,我却忽然发现,已找不到面对你的方式。

与你重逢,是在你离我而去的三年里,我从来都不曾熄灭的信念。我以为我会跟你抱头痛哭,哭上三天三夜都不分离;我以为我们会一同去找回那些被岁月慢慢熔化了的奔跑的时光;我以为……然而事实却是,我安静地坐在你对面,看着眼前曾经熟悉而如今如此陌生的你,我竟慌张得不知该说些什么,倒是你一味地为我讲述外面世界如何精彩,你谈得眉飞色舞。却不知道,你已用你的唾沫敷衍了我们的友情,我只能不住地点头,看着你的眼底收纳着市侩。

暮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一同走出了西餐厅,繁闹的街区已华灯初上。路灯下,我们的影子很孤单,各不相干,最后我们不得不背道而驰,甚至来不及道别。

终于,在我转身的一刹那,隐忍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水汹涌流出。

思维飘飞到那个我们曾说要做一辈子知己的午后,我们一起豪言壮语,一起立志考上好大学,我们说好要好好回报父母和老师,要一起去旅游,去看大海……可是,你却丢下了甘心过轻松却平庸生活的我。

踏入社会后,你的单纯已褪尽,你似乎完全忘记了我们曾经的一切。我以为我们还可以回到当初最单纯的起点,但我错了,你用你的冷漠与陌生为我们彼此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我们心与心的距离,已相隔太远,太远了……

在过去那段共同打拼学业的日子里,你就像夏日繁盛的香樟,扎根在我温暖的心房。在那花样的年华里,你给了我生命中一段美丽的回忆。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手已经如冰一般冷了,和你的点点滴滴我都记得,但是,你呢?也许随着时光的沙漏,年轮一滴一滴被吞噬干净了,你把我们的往事也与细沙一同埋葬在瓶底了吧?但我永远都会记得,会在叫我名字时,总是千篇一律微笑的你;会在我困难时,不离不弃的你;会在我身旁不动声色默默支持我的你……

在以后学习的道路上,即便再多风雨,我还是会继续前行,只是这条路上少了你的足迹。小四说过,假如有一天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是啊!即便我以后的人生轨迹偏离你再远的距离,我也会载着我们曾经共同的梦想,继续前行。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仰望苍穹,看着浮云飘过天空时,会记起我在你记忆中留过丝丝痕迹。

【篇二:分岔】

借用本雅明提出的“小径分岔的花园”之概念,我想,读书的过程好比在此花园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自我陶醉。阅读,是一个顺藤摸瓜、遇见关联内容的过程。唐诺先生指出,一个读者的“下一本书”,往往是由正在读的“这一本书”中的内容引申开去的。譬如,读到书中提到的作家、作品,自然会有想去找来一读的心愿,从而不断地迭代,书就阅读越多了。

如此读书,书单中的待读书目自然是按指数级增长了。而阅读量则是按算术级增长,如此,我们似乎会离目标阅读数量渐行渐远,虽然指数级增长时,不少书目是重复的——譬如,可能沿着一本书的线索追到十本好书,而这十本好书中有三本提到了同一另一本好书,——这就是“小径分岔”的意蕴所在了。对于那些心仪作品中多次提到的书籍,我们自然会更有愿望加以阅读了。

如是,在不断地扩张阅读量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坐拥了一座书城。

君不见,多少作家、文化学人的家中,书籍汗牛充栋。这别样的幸福,或许只有书林中人更能体会罢。

按此读书法读书,有个好处——知识结构会更加缜密。

譬如,针对一个问题,选择一本书阅读;阅读中难免碰到新的问题,从而寻得相关的书籍加以揣摩。如此以来,这样的阅读成为了一个“问题导向”的过程。君不见,中国的教育,至少是基础教育,很少是“问题导向”的。举个例子,美国的小学生,会有“作报告”的任务——针对某一话题,组成小组,自行寻找资料,最终以课堂演讲报告的方式汇报、交流学习心得。而反观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多数情况是教师苦口婆心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甚至昏昏欲睡地接受知识。这种模式固然有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但问题是,如此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回答杨振宁之问呢。

当然,休闲化的阅读或许更加随意,不用采用如此强烈的“问题导向阅读模式”。但从本质上而言,问题导向阅读模式正是“小径分岔的花园”的一个分类。

在转角遇见自己喜欢的书,雪夜捧读,发现一个构造精妙的复杂世界,如同走入中国园林,该是多么浪漫的事情啊。

在黑夜中,挑灯书房,被书籍环绕的读书人,足以抵抗整个世界的喧嚣。行走在心灵的小径上,风雨只能砥砺我的前行。

长夜漫漫,征途天涯,用一本书,对抗世间的一切喧嚣。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