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一“纸”情怀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一“纸”情怀】

简单的东西被赋予了情怀,它就有了令人惊叹的灵性。那么一张白纸,你会赋予它怎样的情怀呢?我想我已有了答案。

——题记

一纸相片

一张照片由一张光面的相片纸和各种颜色搭配而成,它的材料十分简单,并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但就是这样一张纸,它藏下的不仅仅是颜色,还有……

我有一本相册,在柜子里存放几年了,有一天心血来潮整理东西,这个不显眼的“小古董”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好奇地翻了翻——那个洗着澡的小胖墩儿,骑着单车的小人儿,对着镜头傻笑的缺牙儿,她是谁呀?我从中抽了一张出来,只见背面密密麻麻地布满着熟悉的字迹,它向我诉说着这照片中的女孩儿成长的故事。从呱呱坠地哇哇大哭的襁褓婴儿,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天真孩童……走过的路依稀地浮现在眼前。这段路很模糊,不知是我的记忆模糊了回忆,还是这满纸文字遮住了我的视线,让我回首来路时眼里总是噙满感动的泪水。

在这本差点儿遗忘的相册里,都只是纸吗?不,这纸上分明还有着,父母爱的字迹,我成长的足迹。

一纸箴言

纸,只是一张薄薄的、用树木做成的白色张面,就简单的纸张而言,无法言及美感。但当它被升华,变成了灵感,变成了见证,变成了生活,这美便得以释放——幻化成了一句句掷地有声的箴言。

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们除了拥有眼睛可以看见的大千世界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丰富的世界。在每一个黑色方块字里,藏匿着朵朵妙笔生花的触动;在每一张醇墨溢彩的扉页里,静卧着一叶芳香馥郁的书签;在每一处如群蚁排衙的笔记里,勾勒着满腔心仪神往的共鸣。

这便是纸质书本赠予我们的小确幸。这纸上承载的,有过来人的箴言,还有后生们的精神蕴藉。

一纸书信

温暖人的方式有千万种,古人远隔千山万水,一纸书信,只言片语,却饱含深情。数月辗转,方可送达。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

我们的时代,一切如此方便快捷,分秒之间,即刻往来。但我仍然追寻那份书写的欢欣愉悦,等待的翘首企盼,看到手迹的心满意足。这是信息时代所不能比拟的。

每当收到来信之时,我总是求之若渴地匆匆浏览第一遍,而后再找个僻静的角落,细细咀嚼品味。在那些深深浅浅的字迹里,写信人的音容笑貌如出其间,举手投足如出其里。白纸黑字犹如重重叠叠的青山绿水,其中镶嵌着谈笑的火花,友情的光芒。

这一张张纸,上面凝聚着父母的目光,智者的低语,友谊的温度。即便它老成了一张发黄的枯纸,也沉淀着岁月的情韵,向我诉说着关于光阴的故事。

【篇二:一“纸”情怀】

当信息科技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恐慌,是否有一天会被机器取代,我想这是不会的,我知道我们的体内一直有一根透明的,蓝色的骨头,招引我们一直向前,那根骨头唤作“情怀”。

表弟满月,我前往城隍庙,找打铜器的老师傅做个虎头纹的铜铃铛。没想到他的店面还是隐藏在旮旯中,窄小的屋舍里,满满当当地摆放着铜壶,碗碟,以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工具。另一边的墙上则挂满了书法,他的字苍劲与柔情并济,潇洒中有大气,令人可敬又可亲。

他对铜器的深情从一而终。执着便是情怀。

老师傅在铃铛上一沟一壑地描出虎头的纹路,用一根细细的红绳穿过,挂上一颗藏青颜色的小玻璃珠,打上绳结。他把铜铃放在耳边摇晃几下,发出了清脆的叮当声,这才装盒交给我。这是他特有的习惯,每做完一个铃铛,总是放在耳边听一听声响是否清脆。他说“这声音差了一点都不是我的手艺。”他的铜器都像是艺术品被珍爱着,而他是那个有古道心肠的手艺人。

老师傅看似朴素,却实实在在具有匠人精神。他待光阴、铜器、书法都如待日月山川,每一个细胞都热烈跳动,那样热的衷肠,那样令人心动。

他拿着细小的刻刀,在还未制成的黄铜表面,用隶书一笔一划地刻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他看似孤独,没有懂得铜器的知己,但我知道,当他抚摸过铜器表面时,他已沉浸在自己一手打造的世界里了。那份拙朴、厚实,是情怀。

中国千年的风雨烟尘倒映在历史的长河中,过往的故事早已被遗忘,唯有中国人特有的情怀不会消逝。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世界的广阔,心里依旧装着祖国的好河山。老师傅身上具有许多以往在社会中慢慢消退的品质,这些令我敬佩,令我为之动容的品质,亦可称作情怀。

有情怀的人,总是自带光芒……

互联网塑造了一个抵御孤独的防空洞,涵盖了光纤所及的所有社交关系,借此抵御生活中真实的孤独。我们的社交能力正在慢慢退化,人与人之间好似缺少了一种婉约的珍重感,“匠人精神”被社会推行正是因为很少有人再专注于做一件事。网络上的“键盘侠”肆意地用言语伤害别人,人们好像很难再被感动,对陌生人失去了善意,价值观也逐渐偏离。

像老师傅一样的匠人是如此之少,因此他虽渺小却又伟大。因为美好是如此珍贵,所以每次感受总能让我动容。在这个新闻总是反转,信任总被欺骗,善良总被利用的年代,让我们保持赤诚,摆正价值观,富有同情心,做有中国情怀的新生一代。

回望过往,沈从文的“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是情怀;林微因的美貌与才情,对建筑设计的热爱是情怀;毛泽东能写下豪迈的《沁园春雪》是情怀;中国绵延了五千年之久的传统礼仪更是中国特有的情怀。

更多时候,情怀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是爱自己,爱生活;爱这鲜衣怒马,也爱那时光惊雪,繁华不惊。面对无常逐一升起和熄灭,我赤子之心永存。

城隍庙依旧熙熙攘攘,我看见的世界仿佛更加温柔,路边杨树的叶子闪闪烁烁,这短暂的闪灼从我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会留下些什么吗?我想会的……

科技的发展,是令人为难的方式,但我相信,我们永远不会被取代,因为我们的身上是特有的“人情味”。

如此沉重又如此轻盈,那情怀明显有着中国的温度。

【篇三:一“纸”情怀】

窗外别样的寂静,晚风微微荡漾,我的思绪绵延千里……

乡村的桥,如此秀美,桥的影子,藏在水底里,若羞涩的女孩,有时又觉得如陈年老酒沉淀了太多的故事。任凭河水潺潺流动,桥在同一位置,亘古不变。

小时候每次和爷爷到上坡上放牛,都会经过那座小桥,然后和爷爷聊天,听他讲那古老的故事,在桥上,看着远方,呈现在眼里的是满眼的绿色。夕阳西下,回家时站在桥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舍不得离开。上中学后,便不能再像童年那样每天都跑到桥上玩了,在学校的日子里更多的只是对桥水深深的四年,魂牵梦萦中,我对桥水多了几分感悟。

桥水是友情,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友谊,我仿佛看到汪伦与李白依依惜别时深邃的目光与不舍的情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送孟浩然书法的无尽感慨。流水不因石而阻,朋友不因远而疏。急水急冲桥下影,高山阻隔友谊情。在桥的映衬下,水依然故,自古多少友情寄桥水!

桥水是爱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典的女子,窈窕妩媚,如芦花在风中摇曳。水是绵绵的愁怅,是寄情的依托,桥是爱河两边情系的纽带。喜鹊为牛郎织女搭建天桥,编造了天造地设的一对鸳鸯。前世黛玉欠下宝玉的几滴琼浆玉露化成他们今世的姻缘之桥,演绎着动人的爱情,让人迷恋,让人神往,让人痴迷!

桥水是乡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似水柔情凝于故乡土,那是一种怎样的深情啊!人都有怀乡情结,那份惦记永远是真实的。美丽而善良的昭君出嫁时,她忘不了故乡的桥水,因为正是那桥水赋予了她植根于灵魂深处的柔情与刚毅,最美的音容与笑貌。她带走的,不仅是故乡的一瓶溪水,是生活的真谛,是无限的眷念,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那一瓶来自故乡的水,便是她生命的所有。

桥水是别在任何情怀中的一枚徽章,是扎根于我体内的血脉,是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亮丽风景线。

我轻轻地推开窗户,尽情地呼吸着晚风吹来的乡间气息,沉浸在桥水情怀中,让心中无限的遐想飞翔!

【篇四:一“纸”情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故乡与我的中文情怀。

我是个潮汕人,我听着戏曲长大,是的,潮剧是潮汕人的骄傲,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还记得那时候戏班来我们村招收演员,当我穿上戏服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站在舞台上演员,那声声含泪含情的唱腔,那一句句古典的诗词歌曲,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衣袖飘飘的时代。可是,再三抉择之下,我最后还是没有选择那一条路,但是我从此与文学订下了永久的契约。

正是这样特殊的成长环境,让我从小就非常喜欢书香弥漫的生活。我一直觉得书里有一个世界,那里有海的动静,星月的隐显,节气里的风霜雨露,甚至是一片花瓣偶然的归处。书中一定有另一个我,她在替我感知另一种生活,就像在舞台上一样,我扮演的不仅仅是她的造型,我唱出来的更是她灵魂的声音,即使穿越千年,依然通过这些古典戏曲,这些诗词歌赋,让人们知道她的存在!

其实,说实在的,我的故乡,是一个非常朴素的地方。这里朴实的农民,他们没有给我知识和财富,但是他们给了我一种力量,一种破茧而出的力量。每当我拿着书在院子里读的时候,耕种归来的农民叔叔总是会很欣慰,有时会给我一个番薯,或给我一些豌豆黄。他们觉得书就是这个故乡的希望,他们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都寄托在我们身上。我忽然明白了,自己读的那些书,农民们或许谁也不懂,但是,他们希望我读,鼓励我读,帮助我读。我隐隐约约感到,自己已经得到了一种真正属于人民的默契,为人民找回自己的文化的精华,他们无法改变的,让我们,去实现!

在寂寞的夜里,在一盏孤灯下,我不止一次问自己,是否愿意忍耐寂寞?是否能够吃尽苦头?当我看到父老乡亲们在欣赏我获奖的文章的时候,当我看到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的时候,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因为,那些我亲笔写下的文字,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下定决心要用一生去精心呵护它成长,不管前方如何风雨兼程。

这,就是我的中文情怀,它深深地扎根在潮州的土地,让我的文字得到一种有根的生存!

谢谢大家!

【篇五:一“纸”情怀】

诗歌,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诗人真实情感的吟唱,是心灵对现实的应答。

诗歌总给我带来一种淡淡的美。这种美,犹似绵绵细雨滋润干涸的喉咙;如同丝丝微风拂动凌乱的长发;好像一湾潺潺的清泉涌过沉睡的灵魂……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我尽情的享受着万种风情,欣赏着不同派别的诗人将各自别具一格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林静鸟无言”的清澈;有“溪桥渡晓霜”的秀气;有“玉人和月摘梅花”的温柔;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浑;有“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豪壮;有“林空鹿饮溪”的惬意……读之或心潮澎湃,或扼腕叹息,或心旷神怡,或如沐春风,或如酌清泉。

最初与诗歌结缘,是小时候受到爸爸的熏陶,那时候爸爸一句一句地念,我便一句一句地学,虽不解诗中内涵,却喜欢它琅琅上口。在诗歌这盏明灯的照耀下,我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不知道什么是诗歌的童年迈向能够欣赏诗歌的青少年。我用心体会诗歌的内涵:诗歌是风,轻抚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让充满爱的空气萦绕在你我身旁。诗歌是火,点燃大雪纷飞的黯然季节,让冷漠无情的寒冰在瞬间融化。诗歌是水,洗去心灵的创伤,让暗淡的生命之光闪烁新的希望。诗歌是阳光,无论夜的漆黑多么漫长,也无法掩盖它耀眼的光芒。

在春天,诗歌让我体会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大自然旖旎的风光。到炎夏。诗歌让我置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在秋日,诗歌让我体验诗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豁达胸怀。在严冬,诗歌让打小生长在南方的我领略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雪景。年少的我,在这片诗歌的天空中经历风雨,走过春夏秋冬,感念诗歌的美丽,体验生活的真谛!

诗歌,就像一湾清泉,流成小溪,汇成江海,让我们读到魏晋风骨,汉唐气象,宋明情怀。是屈原的悲愤,是李清照的温婉,是李白的浪漫,是苏轼和豁达,是陆游的忧郁,在诗歌中流淌着千古绝唱,万载风流!诗歌维系着我心中憧憬着的一腔单薄也飘渺的纯真情怀!

【篇六:一“纸”情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12月9日,也是”一二·九”运动纪念日。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6000余人涌上街头,向国民政府请愿,呼吁停止内战,共赴国难,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抗日救亡的怒潮,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在这民族危亡的关头,青年学生们勇敢地担负起“抗日救亡,挽中华民族于危亡”的历史重任,谱写出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青春战歌。

时代的马达飞速运转,弹指间,抗日先辈的那些峥嵘岁月已被轻轻翻了过去,如今的中国正处在难得的历史的发展机遇面前,中国在崛起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而这一切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靠的是人才,要说爱国,“一二·九”运动时学生的爱国内涵是救国!今天学生的爱国内涵则是强国——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在极端事件中的偏激行为,爱国更多的常常是体现在我们身边一个个细微的地方。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如果我们人人都说:班级管理不好,是我的责任;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是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哪有不团结的集体?哪有不强盛的国家?”

然而,在我们身边,不时还会出现这样的不和谐场景:地弄脏了,有人会说:“这是别人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水龙头漏水了,有人会说:“那是总务处的事。”随手扔垃圾,以为是小事一桩;随地吐口痰,应该是无伤大雅;等等。殊不知,恰恰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爱国情操之缺失。

同学们,让我们把抽象的爱国情怀与具体的行为规范融为一体。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一二·九”精神,将她那强烈的爱国情怀升华到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学习、我们的思想当中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