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心中有碧草时时春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心中有碧草时时春】

碧草,春天。宽容,春天。

纪伯伦说:“个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宽容别人就意味着善待自己,就意味着你时时刻刻有春天!但是,如果你不懂宽容,或许你就会因此而酿成大错,后悔一生,那么你拥有的就不是温暖的春天了,而是寒冷的冬天!

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你将感到时时刻刻在春天,身心都舒适,同时,也能让别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吴官正在任武汉市市长期间,常微服私访。有一次,在江汉轮船码头,他以普通旅客的身份到售票厅排队购票,以衣着待人的售票员有意怠慢。他说了她几句,几个售票员围了上来,对他恶言辱骂。轮船公司的领导得知后,多次问吴官司正道歉,还要那几位售票员登门向吴官正谢罪,且要从重处分这几位售标员。吴官正却说:“因为受气的是市长,所以不能处分他们。只要承认错误就可以了。要处分,首先应当处分我这个市长,我没有抓好教育工作。”

“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吴官正受辱不怒,正是因为他拥有一颗宽容之心,让自己和别人都感到轻松不少,别人亦温暖不少,我们也应当具有宽容之心,才会感到如春天般的温暖。

反之,那些心胸狭隘的人,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少年英俊,儒雅而多谋善断,20多岁便当上东吴的主帅。但他心胸狭隘,不能容人。他对诸葛亮耿耿于怀,嫉妒他的才能,并且多次暗藏杀机,要下毒手,而每次都事与愿违,弄巧成拙,甚至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他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终日在嫉妒的怒火中,最后为流矢所中的伤口迸裂,含恨死去。临终前,还叹“既生瑜,何生亮?”

若不是周瑜心胸狭隘,不能以宽容之心对待诸葛亮,又何至于落得个含恨而死的下场呢?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受罪。以宽容之心待人吧!你会时时刻刻感受到温暖,春天就在你身边!

【篇二:心中有碧草时时春】

我心中的大学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走近大学东侧的一个角落,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美丽清雅的世界。碧绿的小杨树,郁郁葱葱,就像一个个尽职的小卫士,手拉着手,守卫在绿丝绒的草坪周围。草坪李里的草儿格外嫩绿,春风吹拂,一片片草叶儿随风起伏,仿佛绿色的波浪。

草坪上,有两座假山。矮的那座,像一只小白兔正蹲在草地上吃草呢。我屏住呼吸,唯恐发出声响,怕惊扰它。高的那座,如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正低头沉思呢!紧挨着的是茂密的竹丛,一根根竹子亭亭玉立,连城一片。狭长的竹叶密密麻麻。一阵风吹来,竹叶随风摆动,发出轻快的“沙沙”声,仿佛演奏着奇妙又动听的乐曲。

草坪的北端,一棵挺拔的槐树,枝叶茂盛,就像一把绿色的大伞。那一根根弯曲下垂的枝条,如锋利的龙爪一般。草坪的南端,月季花开得正艳,仿佛一位位红衣少女正在翩翩起舞。一股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碧草、绿树、奇石、红花,犹如一副美丽的风景画!、我憧憬着在这美丽如画的大学里学习、成长。

【篇三:心中有碧草时时春】

人们常说世事沧桑,命运多舛。然而,只要有所坚持,有所祈盼,心中便有一株永不枯萎的碧草,不论遇到什么,心也始终是一片明朗的春天。

点点菊花点缀的南山,有人于淡雅青溪旁,繁花松菊间,吟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心中的那份闲适与怡然毫不隐藏的抒吐。挂印归园田,或许有人认为他傻,但卸去官位俗荣,他从此释怀,于是他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觉得今是而昨非。他坚守一份清高,于山水田园间寻一个春天。

碧草便是陶渊明坚守的那份高洁,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哪怕让他过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生活,他也依旧能品味出月下的闲逸,并于清流赋诗。

古色古香的案几旁,有人奋笔疾书,写着那部旷世之作。他将曾经的屈辱与嘲笑化作前行的动力,将自己的坚韧与刚正一一展示给世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他人的事迹一一评述,将那一段长长的历史压缩为毕生致力的那卷书。于是,当《史记》成为世人传颂的巨作,他的名字被载入史册,他笑了。淡去耻辱与讥讽,他于著书创作中造一个春天。

碧草便是司马迁心中坚定的理想,遭受宫刑而发愤著书。哪怕让他面对同僚的嘲笑羞辱,他也依旧倨傲不屈,屹立于历史的巅峰,成史家之绝唱。

他站在革命时代的前端,傲岸而决然。他对死亡的淡定从容,让敌人疑惑:他真的不怕死么?他只用轻蔑的冷笑回答。于他而言,死又有何所惧,为他所致力的革命事业而死,他无悔更无憾。漠视死亡,他于革命前途里创一个春天。

碧草是夏明翰心中执著的信念,“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哪怕让他的生命消逝于天地间,他亦不改颜色,坚信革命事业后继有人,革命终将成功。

【篇四:心中有碧草时时春】

前些天,有些人在网上说‘时代饿死诗人’许多人表示惊异,说诗人是精神发展的高端产物,怎么可能‘自春色’而饿死呢。可是事实却尴尬的摆在眼前。

当今社会,缺少像老一辈学术大师一样的人物,多了哗众取宠的半吊子作家和快餐文学;缺少了老一辈的沉稳,多了浮躁和功利色彩;诗歌缺少了深刻的思考,多了急躁和浮华。我们不禁要问,当老一辈文学大师陨落,我们该去往何方?

中国式一块不乏文化滋养的沃土。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唐宋的锦绣篇章,从清代的名人名著,甚至到民国时,也有无数的文学大师、科学巨匠。可是现如今,这些文化像消失了一般,取而代之的时各种流俗文化。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对现在的人来说,这句话未免有些奢求的意味。在这个‘水泥盒子’昂贵,物价飞涨的时代,诗意像三闾大夫一样,在汨罗江上唱着无赖的歌。

钱学森之问犹在耳畔,我们的素质教育却好似一块遮羞的布料,只在检察时拿出来糊弄眼球。

“映阶碧草自春色。”一千多年前,诗人杜甫从此感慨功臣被遗忘。现今,我们或许可以尴尬的用它来描述现今教育文化上的缺陷。

教育的功利化导致素质的低下哦,高端的正统文学似乎在渐行渐远,潜心钻研的沉静也在商业竞争中消磨将尽。于是便出现了高校比拼能力、商业杂志活动横行、高端人才的缺失、未富先奢愈渐火热……

我们不禁想问,受两千多年温文尔雅教育的中国为何在几十年的经济浪潮中迷失了方向?

一方面外国在不断吹捧中国威胁论,另一方面国人的自私意识膨胀。虽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仍像一匹黑马,不断往前冲,但如果没有国民素质与精神层面即文化的提高,这样的冲刺注定是浮在半空中、容易崩溃的表面繁荣。

故而,在这个社会思潮涌动的年代,需要专注学术、潜心学习的青年作为定海神针,需要有关部门和机构积极开展一系列提高国民思想层次的活动作为助推器,让正统文化、传统精神不仅‘自春色’,而且‘满园红’。

【篇五:心中有碧草时时春】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岳阳,洞庭湖畔。每逢假期,我都要跟随爸爸妈妈流连于家乡美景。且不说“天上接行杯”的岳阳楼,浩浩汤汤的洞庭湖,“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君山……单是洞庭湖三绝——蓝天、绿水、碧草,便足以悦目赏心。其中,以夏天的碧草最为美丽。那里的颜色,那里的味道,那里的温热,那里的天籁,熨帖着我的身心。

广袤连天的绿海,生长着修长的芦苇和柔软的绿草,芦苇秀挺、颀长,毛茸茸的顶部低垂,如临水梳妆的少女,微风拂过,如同一个羞涩的舞者,在那里跳一支舞蹈。

这里的芦苇特别多,随意拔出一根芦苇,一块雪白的根就出现了,把根放在水中轻轻一洗,就可把芦根放入嘴中,慢慢咀嚼,这种味是任何大厨都做不出来的,因为这是大自然的味道。

而我顶顶喜欢的,是随意找个草丛躺下晒晒太阳,经过太阳晒后,懒洋洋地躺在上面,如同一个小电热毯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

有时我和弟弟在草丛中穿梭,躲在草丛中,和爸爸妈妈捉起迷藏来;有时又和弟弟一起悄悄走着,偷偷的去抓昆虫,在草丛中那一声声的小曲儿,就是草丛中的小宝藏,而那些跳来跳去的虫子,是草丛中快乐的化身。

等到黄昏,那一束金色阳光照在草丛上,此时的草丛又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这时候傍晚的音乐会就开始了,可是当我们回头去找这些歌者的时候,一下子又鸦雀无声了。他们大多是些纺织娘和蟋蟀,他们哼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调,很是好听,这就是大自然的乐曲吧!

洞庭湖畔,碧草青青,我已醉倒在这片翠玉里。

【篇六:心中有碧草时时春】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离去。我们的手,都紧握着对方,眼里微微泛着晶莹的泪花。良久,我们才放开手,落到手上的泪水已经被感情的火花烧得滚烫。

大家面面相觑,回想着扣人心弦的马头琴旋律、那鲜美的手撕羊肉;回想那毛色油亮的枣红马奔驰在草原……我们走着,一步三回头,看着那点点水泡似的雪白的蒙古包;看着那蒙古族同胞们艳丽的衣裳;看着那些点缀着草原自由自在的动物和清澈的河水,与那一碧千里的草原……

汽车发动的声音打破了宁静,打破了美好的回忆,有一位年轻活泼的姑娘一边挥手一边喊:“朋友们,我们还会再见的!”我们回应道:“有空也到我们这儿玩儿!”夕阳映在姑娘的脸颊上,映得通红,微风抚过草原,那群被夕阳渲染成金红色的羊,也低低呻吟,仿佛要留住我们。

车,沿着那条如银丝带的小路渐渐远行,他们挥着手,向我们告别。

回家后,我们依旧惦记着在草原上的事,那美丽的景色,热情的主人们,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