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包汤圆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包汤圆】

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鲜爽可口,所以我特别喜欢吃汤圆。

那天,妈妈对我说:“今天我们做汤圆,我高兴地跳起来。我们从超市买来了糯米粉,还有芝麻陷,准备开始包汤圆。只见妈妈先把白花花的面粉倒进盆里,再加点水,把面粉揉成一个大团,再从大团里分了几个小团给我。我把那些小团放在我的小手上,我在小团的肚子里按了一个洞,再把芝麻陷放进洞里,将手用力一合,汤圆的洞口被我封住了,我把刚封好的汤圆在手掌上滚来滚去,不一会儿,它就变得又白又胖了。看上去真像白色的珠子。这时,我看到妈妈手中也包出了许多汤圆,摆在桌上,真像一个个乒乓球。

汤圆要下锅了,我把汤圆轻轻地放在我的手掌上,汤圆真像一个个跳水健将,在我的跳板上来了一个转体360度侧身翻跳了下去,刚刚开始,它们像在泳池里热身,后来热得就打起架来,你一拳,我一脚,打得真痛快。有的头也被打肿了,有的脸被抓破了,有的连肠子也流出来了。力气大的汤圆身体没受伤,完整的很呢。我看它们打得这么起劲,就对妈妈说:“妈妈,让它们别打了,要不我们把它们请到盆子里来吧。于是,妈妈就把那些汤圆用一个大勺子请到了盆子上。我们围在盆子旁边欢呼起来。

我看到一个个汤圆尽管皮肉不堪,但香味真让人直流口水,里面的猪油芝麻被赶出来后,我拿起小勺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心里美滋滋地想:这汤圆里不仅仅包进了芝麻陷,还包进了我无穷的快乐。

【篇二:包汤圆】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元宵是中国新年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里,吃一碗热热的汤圆,预示着来年会团团圆圆!今年元宵节,社区举办了“微心愿”的活动,为孤寡老人送汤圆。一听说有这个活动,为了献出属于自己暖暖的一份爱心,我们小队立刻就报名参加了。

早上9:30,我们小队在公园集合后,发现报名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们只好分成了三个小队,每个小队设立一位队长和一位摄影师。然后将孤寡老人的名单和志愿者服饰分发给了三位队长,等大家穿上统一的服饰后,我们浩浩荡荡得向老年食堂出发了。来到了社区老年食堂门口,大家排成一条笔直的队伍,轮流前去领取那份充满爱心的汤圆。在排队的时候,我看了下名单,共有6位老人,住的地址有遥祥寺巷4位、横燕子弄1位、双眼井巷1位。我思索了一下,然后对队员们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先送横燕子弄,再送遥祥寺巷,最后送双眼井巷,这样正好是一个弧形,比较节约时间,你们说好不好?”“好”队员们都同意了。

我们来到了第一位82岁高龄的石爷爷家门口,我轻轻地敲了下门,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给我们开了门,我们齐声说:“爷爷,今天是元宵节,我们来给您送汤圆了,祝您元宵节快乐!”石爷爷激动万分,连连向我们道谢,这时候同队的社区管理人员对爷爷说:“大爷,您慢点吃,一次不要吃太多啊”石爷爷点了点头。下楼后,我问社区叔叔为什么不能吃太多啊,叔叔告诉我:“照顾老人要非常细心,耐心,爷爷年纪大了,消化系统不太好了,汤圆是糯米做的,难以消化,如果一次吃太多,对身体可不好哦。”我听了,心里暖暖的。送完6位老人后,在回社区路上我们看到了一位环卫工人顶着寒风在扫地,也不知道小队里是谁提议了一句:环卫工人工作真辛苦,我们也给他们送一份吧。就这样,一路上我们遇到的环卫工人都收到了汤圆,整个小区弥漫着谢谢声,我看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也许这笑容就是我过节的最大的收获吧!

【篇三:包汤圆】

冬至即将来临,为了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小水滴培训中心送给我们一个惊喜——搓汤圆,过冬至。

据说在周朝的时候以十一月为岁首,所以第一个节气是冬至,民间的老人都说:冬至大过年。这一天很隆重,要搓汤圆,还要祭拜祖宗。

老师端来一盆准备好的糯米粑粑,把它弄成一小节一小节的,分给同学们搓,我们兴致勃勃地开始搓汤圆了。老师拿来两个竹筛摆在桌子上,让我们把搓好的汤圆放在竹筛里。我们小心翼翼地把一个个小团搓圆,搓好的汤圆就像珍珠一样。老师说:“一会煮时还会放一些包芝麻的,吃到有馅的运气会更好哦。”

汤圆煮好了,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分了一碗,我把盛着汤圆的碗拿到座位上,发现刚才雪白的汤圆变成金黄色了,色香味俱全。我忍不住把汤圆放到嘴里,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太好吃了,又软又甜,QQ的,这一个里面还包着黑芝麻,太香了。我恨不得一下子把整碗汤圆都吞到肚子里。

我觉得今天是最快乐的一天。老师说,汤圆圆圆的,象征着团圆,汤圆甜甜的,寓意着今后的日子甜甜蜜蜜,我希望以后生活都可以甜甜蜜蜜。

【篇四:包汤圆】

我家乡的小房子的后头,有几座连绵的小山丘。这是一片被桂花树所占领的小山丘。每年秋天,这几座小山都会褪去一身青衫,染上满地的金黄,浓浓的桂花芳香,飘出了十里山地之外。

秋天也是我们全家一起出动的好时节,拿上几个大竹篮,雄赳赳气昂昂,一起上山采桂花。外婆把这些桂花挑去花颚,,晒干,盛在一个瓶子里,放上砂糖,腌制成糖桂花,然后封存起来,待冬天到来时,就是一道可口的甜点了。

那时的我,最喜欢桂花的清香。家家户户都晒桂花的时候,满村的香气惹得我心绪不宁,非要到处逛逛才能平静。我便在村子里到处跑,每见到一个小筐,都要拿一点桂花,偷偷放进嘴里,然后立马逃得无影无踪。那还未晒干的桂花散发着淡淡的清爽的甜味,伴着若有似无的香在我口中荡漾开,久久没有散去。

过年了,家人们都团聚到了一起,吃年夜饭。而这个时候,我最期待的还是那美味的汤圆。

做汤圆是外婆的拿手好戏。和好面粉,准备好一切,便唤来一家老小开工。而我只是一个纯粹的吃货,只会享受成果,好在因为年纪小,坐享其成也不会被批评,于是便心安理得地看着大家包汤圆。外婆的手最巧,她舀一勺芝麻酱,揪一个面团,双手像蝴蝶一样上下一阵翻飞,一个圆滚滚的汤圆就诞生了。

没多久,白白胖胖的汤圆们都下了锅,它们慢慢地又调皮地浮到水面上,外婆用勺子翻动几下,再静待两分钟,就是激动人心的出锅的时刻了。

外婆把汤圆盛到一个个小碗里,然后拿出那让我期盼已久的桂花,洒在那些汤圆上。桂花的香气立刻弥漫在整个屋子里,蔓延在我们心田。

不等外婆拿过来,我已经去偷了一碗品相最好的桂花汤圆,抢先品尝到了那份甜蜜。那甜甜的汤圆在我的嘴里融化,很快滚落到我的腹中,唯有那淡淡的桂花香气还停留在口中,像是要永久地刻入我的记忆一样,不愿散去。

现在,我也常在外面的小吃店里吃汤圆。汤圆还是那么甜,只是没有了那熟悉的桂花香。

【篇五:包汤圆】

元宵节快到了,家家户户都做起了汤圆,我家自然也不例外,这包汤圆的活就落在了我和奶奶的身上。

说干就干。我们准备好糯米粉、菜馅和热水。

奶奶拿来一个平时烧粥的锅,把糯米粉和水按比例分配好,再用筷子搅拌基本成型后,奶奶就开始揉面团了。奶奶将双手洒满糯米粉(防止面团粘手),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用力地揉捏着。渐渐地,面团的样子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伸出手,轻轻在面团上一按,暖呼呼,软绵绵的,很舒服,我将手移开,一个小手印便出现在了面团那光滑的表面,一眼瞧去,多想一个刚出炉的大大的包子。

面团揉好后,奶奶掰出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小块,拿起一个,用左手的大拇指摁在面团的中间,左手转圈,右手摁窝。转完后,原来的不规则图形的小团块变成了白色的小碗,很是可爱!

奶奶把馅灌入小碗中,左手托着小碗,右手压着馅,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的皮向上拉,再揉到一起,将多余的扯下来,包好的汤圆放在手上再一次揉圆,这样一个汤圆就完成了。

我看着奶奶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忍不住也想动手试试,我笨手笨脚地学着奶奶的样子做,结果,不是皮破了就是包了个四不像,与奶奶包的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有点气馁了,皱着眉头,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慈祥地说:“你每次转成碗状时,底面都太薄,所以你每次包的汤圆总是破皮。”

“你看。”奶奶边说边做起的示范。

“你在转成碗状时,只要将外边的面皮向上拉,底部就厚实了,包出的汤圆就不那么容易破皮了。”

我若有所悟地点点头,照着奶奶的说法再包了一次。我再一次拿起了一个小面团,笨手笨脚地用手将面团捏成一个白色的小碗,我双眼紧盯着手中一步一步成型的汤圆,眼中充满了害怕和期待。我小心翼翼的把菜馅灌进小碗里,下面就剩最后一步了。我小心又仔细地把汤圆两边多余的皮向上拉,遮住了露在外面的菜馅。我长嘘一口气,“终于做完一个完整的了汤圆了,哈哈。”

这次皮没有破,外形也好看多了,我看着自己包的汤圆像样了许多,不禁嘴角微微上翘,开心地笑了。有一次成功的经验我又信心十足地包了起来。

时间渐渐过去了,我包的汤圆也越来越多,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栩栩如生地站在了我的面前。

我和奶奶把汤圆倒入烧好的开水中煮,过了一会儿,掀开锅盖,一股浓郁的糯米香扑面而来,我看着我的成功之作,一股自豪感在我心里油然而生,笑容也浮上了我的脸庞……

【篇六:包汤圆】

元宵节要到了,我和阿婆阿爹一起包汤圆。

阿爹拿出一包糯米粉,阿婆拿出一个大盆子,阿爹把粉倒进去就开始加水和面。我也学着阿爹的样子不断捶打面团,直到它更结实、更有弹性。和完了面,接下来该准备馅了。馅分为两种,甜馅儿和咸馅儿。甜馅儿是黑芝麻馅儿的,阿婆还在里面加上了糖腌的冬瓜条、适量的桂花糖、熬香的猪油,还没下锅煮就有一股浓浓的香味;咸馅儿是猪肉馅儿,阿婆将猪肉末加上剁碎的萝卜丝搅拌在一起,淋上橄榄油,油光光、香喷喷的,让人垂涎三尺。

该怎么包呢?阿婆让我自己开动脑筋。我掐了一小块面团,用大拇指插进去,捏成一个碗形,然后舀了一勺猪肉馅放在里面,哈!可以封口了!我用力一捏,结果馅漏了出来,只能重包了。我学着阿婆的样子,双手将面团来回传递、揉捏,只觉得手中的面团渐渐柔韧,然后左手托住面团,右手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压住面团,左手不断旋转面团,右手五指不断轻轻揉捏,不一会儿,面团就变成了一个雪白粉嫩的“白玉碗”。加入准备好的馅儿,又要封口了,我在阿婆的指点下,一边旋转“白玉碗”,一边用我的“虎口”不断收紧“碗口”,只见“碗口”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全部封住,“白玉碗”变成一个圆滚滚的小球儿,只留下了一个小尖头,我轻轻一点,将小尖头压进球身。看!一只精美的汤圆就包好了!我用这个方法又包了好多只,阿爹阿婆直夸我心灵手巧呢!

汤圆都包好了,就等着下锅了。“扑通扑通”,阿爹把包好的汤圆丢下了锅。过了一会儿,香喷喷的汤圆就出锅喽!

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给自己盛了一碗,大大小小的汤圆像精灵一样诱人,我赶紧趁热吃,刚咬开一小口,浓浓的汁儿就迫不及待地流出来,甜的香糯丝滑,咸的鲜美可口,我一连吃了好几个!阿爹说,吃一个叫一定如意、吃两个叫好事成双、吃三个是桃园结义、四个是四季平安、五个是五经魁首、六个是六六大顺、七个是七侠五义、八个是来年大发、九个是天长地久,十个,当然是十全十美了。哈哈,无论吃几个都可以讨个好彩头,真是应了新年的景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