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瞻仰陵园山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瞻仰陵园山】

寒假里,在回苏州之前,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陵园山。

中饭过后,尽管太阳已经破云而出了,但天气依然还有点冷。迎着料峭的春寒,我们三人沿着宽宽的台阶,一路往山顶走去。

当我们来到山腰时,正觉得有点热的时候,眼前豁然开朗起来,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阔的广场,那儿的景色美不胜收。最吸引人的是广场中央一个如翡翠般的池塘。塘里的水异常清冽。驻足许久,我忽然有了一种想与之亲近一番的冲动,情不自禁地蹲在水塘边,轻轻的捧起水洗了把脸,霎时间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洗罢脸我四下环顾了一番,池塘的周围被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树围绕着,虽然这些树已经是树叶凋零,但那些枝枝桠桠依然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梳云拨天般的直冲云霄,那伟岸的身姿就好像一个个魁梧的士兵保卫着自己的家园。看到这壮丽的情景,我不禁从心中油然而起一股生命的豪情。

在那里我们滞留了片刻,然后又沿着山间的石阶,往峰顶而去,一路走去,空气愈发变得清新了,而台阶也是愈发的狭窄起来。

当我们快到山巅时,烈士陵园已经出现在眼前。陵园的中央有一尊高大的烈士塑像。抬头仰望,只见他身穿军服,手里紧握着一把枪,骑在一匹矫健强壮的马上,虽然我不知道这位烈士的名字,但是我知道,他的牺牲是为了国家与民族。

在这尊巍峨的雕像后面,有一组烈士群塑。此时,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跟随着爸爸妈妈一起默默地从陵园的小径上走过,脚步轻轻的,怕惊醒了那些沉睡着的伟大的灵魂。

我一一着这些英雄的形象,他们有的看似已四五十岁了,有的大概才二十出头,有的身体站得直直的,满腔热枕;有的双眼炯炯的凝望远方……

看着这些伟岸的身躯,我百感交集,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想:烈士们,你们真伟大啊!不惜用生命来保卫国家,如果没有了你们,我们可能就不能安心地生活。

想到这,我不禁眺望四周的一片青山碧岭,广袤蔚蓝的天空中白云悠悠,山势或高或低,连绵不断,蜿蜒起伏。此时,我学着父母的样子,将一直捧在胸前的一束野花献给了烈士,并向他们恭恭敬敬行了一个队礼,尽管,我没有佩戴鲜艳的红领巾。

此时,冷风呼呼,树涛阵阵,放眼群山,直觉得世界上最瑰丽的宝石都埋葬在着了这巍巍青山之中了。

【篇二:瞻仰陵园山】

秋天的陵园让我暮然回首,我漫步在这其中,被这光彩夺目的陵园秋色深深地给吸引住了,仿佛让我爱上了它。

只见花丛中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抢尽了眼球,光彩迷人,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白的像雪,绿的似玉……各种各样的花交织了在一起,真是色彩缤纷,让我应接不暇,再多的眼睛都不够用。花儿中,唯独那野菊花最为美丽,最为动人。只见它们有的像害羞的姑娘微微低着头,满脸通红。有的仿佛像女子那一头金灿灿的美发,显得格外耀眼。有的露出了它那笑脸式的花朵,光鲜多彩,亭亭玉立。在这美色中的我,有迷人的风景为我作伴,我吟诵起了一首首关于秋天诗篇,赞叹着这陵园秋色的美好。

我迈着轻盈的脚步,踏上了陵园的小路里,沿途一路欣赏四处的风光。这浓浓的秋色风光打动了我,让我感动得落下了欣慰的泪水。我看见了杨树落叶的情景,纷飞着的落叶轻轻地落在了我的肩上,我现在对我诉说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秋天真理。看见了柏树依然青绿,依旧坚挺地挺立在大地上,显得尤为突出。突然,从我身边吹来一阵习习的秋风,秋风中带着丰收的气息,枫叶接受了秋风的吹拂,纷纷飘飘荡荡地从枝头落到土里,就像那纷飞着的蝴蝶落到了土地上,开始了它们新的征程。在旁边松柏与红似胜火的枫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与众不同,独具魅力,它们那么苍绿,那么坚挺,就像一位位英勇无惧的战士伫立在陵园的土地,守护着这个充满美的陵园。朝东边一路走去,一个微波荡漾小池塘便进入了我的眼帘,这小池塘就像一面碧绿的明镜,倒映着周围的风景,俯视于池中,能看见瓦蓝瓦蓝的天空,洁白无垠的云朵慢慢地移动,还有池岸边上那狂野的野花野草。突然,一袭的秋风慢慢地轻吹,激起了水中道道涟漪,粼粼微波。在又高又远的天空中忽然出现了大雁的身影,它们三五成群地向温暖的南国之都飞去,排成了"一"和“人"的字形,让我感受到了它们的大大的智慧。飞着飞着,它们停下了飞行的脚步,在空中萦绕着不停徘徊地来回飞行,好像在临行的最后一次欣赏这北国的人间美景,表现出一副极为留恋的样子,在围绕着飞了许久之后,它们才恋恋不忘地继续飞往南国之都的旅途。

啊!带有诗情画意般的陵园秋色,你永远都是那么美,而我永远都会被你的美深深地吸引住了,也许这是上天的安排,我永远都是欣赏你的过客。

【篇三:瞻仰陵园山】

哀伤悲壮的音乐缓缓响起,我们肃穆又安静地站立着,凝视着前方高耸的丰碑。这就是带给我们幸福生活的先烈们,您们在这里甜美地睡吧!一位学姐颂唱着誓词,激情高昂,久久不散。

庄重地三鞠躬后,我们又去了革命烈士纪念馆。看着3D电影里杀戮不绝,烽火漫天的战况,深深地震撼了我的灵魂。六十年前的抗日解放战争里,牺牲了无数烈士。朱镜我,李敏,陈晓云,赵如翰,毛明孝,他们一个个无不视死如归,无不忠于革命,无不为理想而奋斗,他们是真正的铁血英雄。鄞县抗日战争中,多少男女怀揣救国大志,不屈严刑,不惧死亡。他们是共和国的英烈,是中华民族的精英!

讲解员动情地讲述着当年他们的事迹,我们似乎看见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一个个复活于高入云端的丰碑中,再现于苍茫雄伟的四明山。他们微笑着,挥着手,笑对祖国。

让我们静静的缅怀他们。

青山怀抱,丰碑入云,松涛阵阵,如诉如泣……

【篇四:瞻仰陵园山】

知了在鸣叫,多美好的一个夏天呀!这个暑假,我去南京走了一趟。在南京,有很多景点,比如总统府,南京大屠杀馆,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美丽的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江苏南京市的紫金山上,顾名思义,指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原本我只知道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伟人,但并不是特别的了解,今天我就想探究性观赏这个神圣的地方。

刚进山不久,看到的是一旁的杨柳,它们吹着发丝,弯着腰,似乎在悼念。湖中的荷与莲,紧挨着,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我不由得感叹,像这样的地方,如同隐居故人的故地:清幽,与世隔绝,安宁……

进入中山陵,走过博爱坊,从低往上看,全部都是台阶。我从最底下的那一级台阶往上数,每一个数都包含了,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一共392级,一级不少。我带着严肃的神情,跨进大门,里面有孙中山先生威严的坐像。当我环顾四周,发现这四周的墙壁上都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遗著,当我细细阅读这些遗著时,我似乎看透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却说不清。我又忍不住回眸看了一下这位只为追求国家独立和平和民主的伟人。

走出门,微风拂过脸颊,我凝望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我一次又一次的回忆起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当时的心愿:天下为公!

在台阶上漫步,望着远处的山峰在白云间蜿蜒起伏,望着这片风景如画的土地,我不由得低下了头……

走出中山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孙中山先生,虽然早已与世长辞,但是他一心为民的形象,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中国人民也永远会怀念他。

在这个知了鸣叫的夏天,我感受到了这里的美。但更美的是一种精神,是孙先生一直渴望得到的和平精神。希望以后这里的一丝念想,一丝精神,一丝希望,能传递给更多的人!

【篇五:瞻仰陵园山】

抚着他石质的衣角,我不禁停住了脚步,抬起头仰望他高大的身躯,肃穆的容颜。他深邃的眼瞳是在凝望深海之渊的鲲,还是九天之上的鹏?他微启的双唇是在感叹“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还是在追问“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我仿佛看到他在池塘前问鱼,在墓道里问骷髅,在梦里问翩翩飞临的蝴蝶,他的问题穿过了茫茫千年的光阴,依然在我们灵魂深处回响。

他一生自生自化,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达到了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

他看待世事淡若云烟,却又对世情洞察入骨。当做梁国国相的惠子害怕被他取代,大肆搜捕他时,他坦然现身,笑问惠子:“你知道一种叫鹓鶵的鸟吗?它从南海飞到北海,非梧桐不栖,非青竹的果实不食,非甘甜的泉水不饮。一只鸱拾到一只腐鼠,害怕鹓鶵来抢,忙大声呵斥。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国相之位来呵斥我吗?”他词锋如刀,把地位权势视为腐鼠,把国相惠子视为鸱,损人实在辛辣,语气实在狂傲,偏偏在这辛辣狂傲之中,又透着七分风趣,十分洒脱。

的确,他活得不够风光煊赫,但是,他舒逸浪漫。灼人的烈焰是他的内核,绝对的洒脱是他的灵魂,嶙峋的怪石是他的风骨,碧空的游云是他的情怀!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存在,逍遥游于人间,甘心寂寞于荒野。不谋一官半职,不求功名利禄,不守俗礼陈规。

妻子去世时,他鼓盆而歌,世人不解,斥他无情。谁解他歌中的旷达和智慧呢?他认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将生死视为四季的循环,坦然面对生老病死的烦恼和恐惧。这是一种自由的哲学,也是自然的哲学,在精神领域引领人类从苦难的深渊走脱出来,拥有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一个“寄忧愤于悠闲”的人生。

他另辟奚径,以自然界中物相互转化的各种神奇瑰丽的故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逍遥游》开篇就讲此神奇的物化:“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其独特的想象力,斐然的文采,让人感觉到那份神奇力量的存在——“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在他看来,世间的一切都存在相互间都有联系,正是有了这种内在的联系,物物间就可以相互的转化,生与死也不过是自然的循环。

万物皆来自于有,有来自于无。无和有之间,人生百年如蜉蝣般短暂,也许只有如他般万千生命中的智者,才能在昙花一现的生命中顿悟。当然我们能看到的,只不过是他的衣角,他的精神和思想,还在高天之上,俯瞰着众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