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碰瓷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碰瓷】

“碰瓷”一词,据说是个北方方言,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近些年,关于碰瓷的新闻屡见不鲜。

上星期某天中午,我与佳逸兴冲冲跑去吃饭,却来了块“绊脚石”,李俊彦挡在前面就是不让我和佳逸过。这情况很像某位同学曾经造过的那个句子:×××挡在前面,我很难过。最后实在受不了啦,我伸手推开了李俊彦,没想到他竟连摔带滑地飞出一米之外,匍匐在地板上,一脸痛苦状。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我的“洪荒之力”回归了?

次日,同样时间,同样地点,同样人物。我本想为昨天的事向李同学道个歉,话还没出口,李俊彦又像一块移动的“绊脚石”挡在我们前面,嘴里还噼里啪啦说个不停。这一回,连一向好脾气的佳逸也受不了了,她用那嫩嫩的玉指轻轻一碰,李俊彦换个姿势又飞出了一米之外,结结实实躺在地板上。

这回我终于看透了李俊彦那副嘴脸,就毫不客气嘲笑道:“哼,碰瓷?也不看看老姐我是谁?”佳逸也说:“再碰几次,今天拖地阿姨都不用上班啦,要不要再来?”

说着,我和佳逸迎上去,再给他制造碰瓷的机会。李同学见势不妙,脚底抹油——溜了。

第三天,我和佳逸前面再无“绊脚石”。

【篇二:碰瓷】

我原本以为像碰瓷这种职业只出现在影视作品或者小品当中,可今天却实实在在的发生在了我的身边,而且是把黑手伸向了我们学生。

今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旁边一个女孩戴着耳机骑着自行车,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突然一个黑影从我身边一闪而过,扑倒在女孩面前,吓得女孩急刹车,也因为惯性被摔了下来。当这个女孩土头土脑爬起来时,那个男的就叫道:“我的手呀!不会动了,撞人啦!”这个女孩还没反应过来,反而关心道:“你怎么样了,碰到哪啦?”那个男人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一个劲的叫:“手疼呀手疼。”女孩说:“要不我们去医院吧”听到这话,那个男人眼中闪出一丝笑意,呻吟着说:“赔钱,赔钱,撞人要赔钱。”我忙给女孩使了个眼色,那个女孩顿时明白我的意思。眼中的关心变成了幽怨。她机智地说:“不去医院我就走了。”那个男人连忙伸手拉她不让她走。女孩说:“你不是手不会动吗,这下怎么这么灵活?”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对那个女孩说:“要不我们报警吧,让警察来解决。”这个男的听说报警,就脚底抹油,溜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几个道理,第一,不管是走路还是骑车开车,都要专心,不能给这些人渣可利用的机会。第二,对于这种人我们决不能手软和迁就,这样职能助长坏风气。

我们的社会是美好的,但也有社会的一些蛀虫,我们必须严惩不贷。

【篇三:碰瓷】

以前听到老年人碰瓷的新闻:即老年人被摩托车或机动车带倒的时候,会对指认施救者就是撞人者。

以前听到许多分析,诸如社会信任度不高、世风日下等等说法。甚至同情老年人的群体,有许多人也是对老年人的这种行为作“有罪推定”的,认为老年人的这种“碰瓷”行为存在主观故意。且不论事实如何,或许我们都该听听齐泽克怎么说。

齐泽克在《有人说过极权主义吗》这本著作中,谈及了一个精神分析中的现象。在我看来,这种现象有点类似于遭遇变故后的“认知失调”。且听齐泽克怎么说一件类似的事情。

原文摘录:“……这个故事的主旨是男权社会的‘真相’,用黑格尔哲学中的思辨判断表达出来,将侮辱者的身份假设为救命恩人,其作用是保护妇女免受侮辱——或者说,还是黑格尔的思想,在表面上与外来力量作斗争的时候,主体是如何与自己、与自己误认的实体作斗争的。”

在所谓的老年人“碰瓷”的事件中,外来力量是撞车事件,主体是老年人,老年人在社会大环境下(或许并非男权社会,而是当下社会),经历了与自己、与自己误认的实体(施救者)的斗争过程。与自己的斗争是:要不要赌一把,咬定这个施救者就是撞人者;与施救者的斗争是,把他看作敌对的一方。

书中还提到了与应激障碍相关的背景。总体而言,应激障碍对于社会而言是有负外部性的。

或许,老年人的所谓“碰瓷”,真的不怪他们。可能需要怪罪个人的自我防御机制吧——如果非要寻找到一个凶手的话。

与一种心理状态作斗争,人类何时真正地“胜利”过呢,得到的不过是“解决”或者是“缓解”而已。在面临心理、胜利最原始的规律的时候,少一些道德谴责,不作道德批评家,多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预防性与补救性的工作,比旁观指摘要更有“公民精神”。每个人,在所谓的老年人“碰瓷”中,都充当了一个社会中的“他者”式的“外来力量”,实际上,没有谁,能真正置身世外。

给老年人一些安全感,完善社会福利,建设和谐社会,共营淳朴民风。或许这是我们当下最该做的。

而不是指责“碰瓷”的老人。

【篇四:碰瓷】

一大清早街上便已吵吵嚷嚷,使我心神不宁,棋法大乱,周公见我棋下得太臭,一挥手,毫不留情地将我赶了出去。刚起床姐姐就给了个篮子:“去买一斤青菜两斤土豆”。无奈,我只能空着肚子先去买菜。

到了街上真是人山人海,街边的小贩在大声叫卖,我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一不小心,踩碎了地摊上一顶小茶壶。摊主立马跳起来喊道:“你踩碎了我的茶壶,快点赔钱赔钱!”

我明白责任在我,低声问道“多少钱?”

“这个我进价是九十元,看在你也不是故意的份上,你就把进价赔给我吧!”

我心里一惊:这个小茶壶虽然看起来挺精致,但也值不了这么多钱吧。为了知道这个茶壶究竟值多少钱,我趁摊主不注意,捡起茶壶底片,上面贴着零售价十元。这下,我知道遇上碰瓷的了。我掏出手机打开拍照功能却假装打电话说“你说多少?100太贵了吧?”

“给谁打电话都不好使,今天你必须赔一百元,快叫家里大人送钱过来,不然你休想走。”摊主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呵呵,叔叔,姜不一定是老的辣,这破茶壶可是明码标价十元的哦”。我一手拿着贴有标签的碎壶底一手拿着拍下的照片,向四周围观的人群展示。围观群众看了纷纷指责摊主过分了。

“要么你收下十元放我走,要么把警察叫过来,当然我可是会告你哦。”我顺手给他看了眼我刚才偷偷拍下的照片。

摊主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嚣张的气焰瞬间不见了,他看了看四周围愤怒的群众,弱弱的说道:“10元就10元吧。”

我给了摊主10元钱,转身向四周仗义执言的叔叔阿姨们连声道谢。

社会给我上了一节学校里没有的课,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世上总是好人多!

【篇五:碰瓷】

一天晚上,大约六点钟,我写完作业下楼去玩。没多久,同一栋楼四楼的小孩也下来了。他在那儿用石头砸砖头,在他旁边会被崩起的砖头一顿“扫射”,所以我不想和他玩,而是找了一根木棍,玩起了平衡木。

过了一会,那个小孩突然丢下石头,向我走过来,于是我就把木棍往地上一支,站在平衡木上。不料他走到了一半,突然跪下了。我愣住了,心里想:他这是要求我吗?求我也不用这么诚恳吧。可是我想多了,他“嗷”的一声哭了起来,说我用木棍打他脚了。我靠!他这是仗着小区没监控,光天化日之下敲诈我啊?这小孩不会小小年纪不学好,学会碰瓷了吧?他看我没什么反应,就威胁我,说要找我爸。我心里想:他爱找就找呗,反正我也没打他,所以我还是没动地方。

没想到,他真把我爸找下来了。因为当时天已经黑了,爸爸看不太清,只看见他的袜子上有一块黑的地方,看起来是血迹透过了袜子。然后爸爸就转过头来用严肃而又温和的语气问:“你到底打没打他脚?”我回答没有。“那他的脚怎么出血了呢?”我爸又问。“反正不是我打的,他刚才玩砖头来着。”我回答。与此同时,那小孩竟然自己跑上楼把他姥姥也找下来了。爸爸让我先回家了。我在家里听到了小孩姥姥像骂街一样大声争吵。就在这时,妈妈走到窗边,把窗帘拉上了。我十分担心,想出去帮帮爸爸,被妈妈阻拦了。我就只好回屋里看书了,可是怎么也看不进去,总是担心爸爸,感觉时间凝固了,一分钟好像一个世纪那么长。

过了一会,爸爸回来了,我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放进了肚子里。爸爸只说了一句那小孩姥姥推了他一下,就被妈妈推进了卧室。他们之后说的话我就无从得知了。

没想到后来那个小孩家竟然真把警察找来了,警察叔叔问了我事情的经过和几个问题,大概就是我到底砸没砸他的脚,我很肯定地回答没有。警察叔叔问完就走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篇六:碰瓷】

风“呼呼”地吹着,把柳树的头发吹得来回摇晃,也把人们的头发吹乱了。

同学们坐在明亮而又干净的教室里,正在认真学习。不一会儿,风又大了,一下子把一些同学的本子都到了地上,大家纷纷弯下腰将本子捡起来继续上课。

只有我旁边的一个同学不知道在干什么。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想“碰瓷”。

他捡东西的时候,故意坐到了地上,把板凳放倒在地上,说:“呀!是谁推我板凳了,把我摔了一跤”。他假装怒气冲冲的样子,“是不是你呀!”他指着他的同桌说。

“不是我干的,我都没动,不信你问问他们”。那个女生小心的说道。

“那是谁把我……”他话还没说完,老师的目光已经落到他们那里,说道:“你们两个人在干什么,每人抄一遍概念。”老师说完后,我旁边的那个同学长长的叹了一声,然后就立刻把板凳扶起来,认真听讲。然后,我把目光投到了他的同桌身上,我想他的同桌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吧!

我想,希望下一次上课他不要再这样了,我希望他能上课认真听讲,不要再干这种事情,因为他还是组长,应该起一个带头的作用才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