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西北之星——回族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西北之星——回族】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就像五十五朵艳丽的花,散落神州大地;就像五十五颗闪耀的星星,坠入在祖国的怀抱中。在西北就有枝艳丽的花、闪耀的星星——回族。

说到回族,首当其冲他的美食了,有手撕羊肉、臊子面、馓子……其中独具特色家喻户晓的是羊肉泡馍。羊肉泡馍虽不是回族人发明的,但回族人却把这食物改善得淋漓尽致,深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吃羊肉泡馍可是要自己动手的,要先把两块馍掰碎,越小越入味,把馍丁倒入烧滚得羊汤里,撒上葱、香菜、羊肉、粉丝,很快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泡馍便出锅了。青中带白的葱,青翠欲滴的香菜,晶莹剔透的粉丝,粉红粉红的羊肉,淡灰色的羊汤,旁边放着一碟甜蒜。这么美丽的外表不竟让人迫不及待地端起碗拿起筷子来,“呲溜”一声泡馍和羊汤一同游进了你的口中,汤与馍在你口中不停地翻滚翻滚,那馍丁十分有嚼劲,它筋中带韧,韧中带筋,汤鲜美无比,它鲜中带咸,咸中带辣,回味无穷!再吃上几片羊肉,顿时飘飘欲仙,腾云驾雾,让人欲罢不能。如此美食正是勤劳朴实的回族人民打造出来的。

回族的服装也是别具特色,他们男子头戴一顶白色的圆帽,身穿有许多图案的大褂。女子则头上戴着发罩,身披丝巾。服装的特点与他们信仰的“”有关。

回族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民族,古有胆识过人、七下西洋的郑和,有备官上疏、直言皇上的海瑞;今有口若悬河的撒贝宁,能说会道的曹云金……这些勤劳勇敢、智慧朴实的回民,用双手打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回族。

回族是一朵美丽的花朵,在神州大地尽情绽放;回族是一颗耀眼的星星,在祖国的怀抱闪闪发光。

【篇二:西北之星——回族】

回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古老文化的一个少数民族之一。

他们现在的服装大体与我们汉族相似,但头饰仍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男子一般戴白色无边沿的小帽,表示清洁不染。而妇女头戴圆撮帽口戴盖头(也叫搭盖头),少女戴的都是绿色的,媳妇戴的都是黑色,而老年妇人戴的便是白色的,妇女护头面的头巾是源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的影响,遮住两耳、脖子和头发。只将面孔露出。青年妇女的头盖一般比较短,只披到肩上,而老年的妇人的盖头则披到腰际。加上盖头上的一些精致小巧的花边和图案,更衬托出回族人们的朴素美丽。

回族人们的饮食习惯有些特别,他们的主食虽然以米,面为主,但肉食方面却禁忌颇多,如猫,狗,狼,虎肉等,还禁止食用自死之动物和禁饮酒。而这些禁忌都是因为回族人们按照伊斯兰教规定,杂食动物和食肉动物的肉是不干净的。在古兰经的第六章。一四五节中就提到了“血液,猪肉,自死的,以及未以真主之名宰性的,不可食用又说“你们不可以吃那未诵真主之名而宰的,那确是犯罪。”因此回族的人禁忌颇多。但他们的肉食是以牛肉和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还食用名种有鳞的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鲶鱼等。回族人擅长煎,炒,烩,炸,爆和烤等各种烹饪技法。在他们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回族人作工精细考究,不仅有色香味俱全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各式的小吃。西北地区的民族民间还善食腌菜。

我喜欢回族,喜欢他们美丽的家乡,更喜欢他们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去好好感受一下他们独特的民风民俗!

【篇三:西北之星——回族】

在我们班有很多个少数民族同学,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就给你们介绍一位回族的女同学,也是我的朋友。

她的名字就郝馨坤,长得略微有一点胖嘟嘟的,不过长得很可爱,她在我们班学习还算不错,做事也很认真,算是老师疼爱的孩子。她和我曾经在一个幼儿园,到现在真算是老同学了。

在一起上学久了,难免就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一天中午,准备在班里吃中午饭的同学们都拿着碗和勺子排队打饭,我拿着碗笑着对她说:“你看!这碗和你的脸差不多大。”

她本来还笑笑的脸顿时变了颜色,严肃起来。因为平时大家都喜欢和我开这种玩笑,所以我并没有发觉到,就继续和她开玩笑:“你看,你看着胖胖的,跟个小肉球一样!”当我说完这句话时,她两只眼里闪出了泪光,我才发现不对,正想着给她道歉时,她就冲出了教室。我正要跑去追时,就想:“她可能一会儿气消一消就回来了。”就开始打饭了。

晚上回到家时,我完全就把这件事忘了,谁知妈妈居然问起我这件事,原来郝馨坤的妈妈把这件事告诉妈妈了。妈妈说无论开什么玩笑也不能笑话别人,特别是女孩子,我羞愧地点了点头。

这件事过去很久了,不过现在偶尔想起来还是觉得很有趣,让我忍不住笑起来。

这就是我可爱的回族同学,我也想知道你们的民族同学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快告诉我吧!

【篇四:西北之星——回族】

中华民族,儿女千千万,他们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风俗特点,于是便组成了五十六个民族,他们像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家庭,团结互助。回族是一个特别的民族,他们信仰伊斯兰教,礼数很多。接下来,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回族的民风民俗吧!

回族基本信仰伊斯兰教,凡是有回族的地方一般都会有清真寺,供回族穆斯林礼拜真主。

回族都吃清真食品,忌食猪、马、骡、驴、狗、猫、猴等蹄子不分偶数且不反刍的兽类等,自死而非阿訇宰杀的牛羊驼家禽等,以及动物的血液等。同时禁忌饮酒。回族小吃众多,经常制作各种油炸食品,以及拉面、酿皮、烧饼、羊杂碎、泡馍等风味餐饮,西北地区回族喜欢喝八宝茶。

看完了回族的饮食,我们再看看回族的语言,回族普遍说汉语,各地回族说各地方言,言语中保留大量来自阿拉伯、波斯和突厥的词汇,尤其在解释宗教文献的时候使用频繁。回族见面问候常边作揖边说:“色俩木而来空”。尤其是对长者说,以表示尊敬,而回答的人则说:“瓦而来空色俩木”。

最后,再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回族的服饰。回族衣着服饰普遍和汉族相同,男性带白帽(也有黑、红、绿等颜色帽子),女性戴白色的大帽子将头发全部裹进去,也有在头上别手帕盖住头发,还有的女性戴盖头整个包裹头部只露出面部,云南和西北地区回族还穿长袍。

这就是回族的民风民俗,它的民俗不只这些,如果你对它感兴趣的话,就去了解它吧!五十六个民族是五十六朵美丽的鲜花。它们各有各的独特之处,各有各的无穷魅力与风韵。

【篇五:西北之星——回族】

初识五彩滩,游人如织,其惊艳与独特的雅丹地貌更是不必多说,但最吸引我的还是这条特立独行的西行河——额尔齐斯河。

常说“大河向东流”,可额尔齐斯河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成为我国唯一一条向西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作为在雅丹地貌中罕见的水源,额尔齐斯河将此地一分为二。北岸便是这悬崖式的岩石地貌,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岩石以红、白为底,以绿、灰为间,以紫、黄为衬,色彩绚丽,引得游人纷纷驻足,无疑是雅丹地貌中的天堂。而一河之隔的南岸则是另一番别样的景象。绿树葳蕤,枝繁叶茂,大片的绿树与远处的风车交错相融,和蓝天白云相衬,即使是站在远处遥望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北岸与南岸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遥相呼应,却意外碰撞出了奇特的火花。也许是为了感谢额尔齐斯河带来的独特美景,常有北疆人民称它为“母亲河”。但在我眼中,额尔齐斯河更像是一位不羁的少年,一位特立独行的西行者。或许正是因为它的少年意气,才是它出现在这里,成就了这般极具冲击力的奇异景色。

行走于形态各异的岩石间,我思索着这条“少年河”西行的种种原因。也许是它不愿与其他的河流融于一体;也许是它想一探北冰洋的景色;亦或许是它迫不得已,不得不放弃东流,改向西行……

思索着,我忽然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同行的伙伴,我们不也正进行着“西北之旅”吗?而我们踏上这片土地,没有太多的顾虑与困惑,踏上旅程也从未有过犹豫。西行,不过只是一次少年的旅行。也许额尔齐斯河与我们一样,西行是它选择的自由,但当它褪去少年的青涩,孕育了这两岸的美景之时,一切亦如当初,它终会汇入大海,成为大海的一部分。而我们的西北行,只是一次少年的旅行,磨砺自己,激励自己,同时也鼓励着自己,使之成为人生的一部分。

新疆西北行,少年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