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我爱古典诗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我爱古典诗词】

那一缕墨香,带着木质的芬芳,以给我力量和知识。

——题记

无论是在破晓的黎明,还是在满天星斗的深夜;不管是在万紫千红的春天,还是在大雪纷纷的冬天,我都愿翻开那一本古老的诗词书……

二零零八年,北京奥运会的瞩目成就让世人惊喜,惊喜之余,我翻开那些忧国忧民的诗词,去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兴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在自己无落脚之地时,依然希望其他的人过得更好,。在国家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在官衔金钱的诱惑下,他不屈地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谁?他是文天祥。谁说女子不如男,她——秋瑾豪气地写到:“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当别人不支持她时,她淡淡的回了句:“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在诗词的字眼中,我看到了中华的成长,看到了中华摔倒过,坚强过,哭过,笑过,失败过,成功过,最后,中华有了故事,有了富强。我爱诗词,他让我了解了我的祖国。

十二岁,去远方读书。对着陌生的老师和同学,走在陌生的校园里,时时感到无助,还幸好,有诗词陪着我,当我想家时眺望明月时,有人告诉我,他曾孤独地问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当我想放弃时,有人又唱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我想把所有的学业都推到明天时,有人教育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些伟大的诗人、词人用他们的杰作陪我长大,见证了我的成长,我爱这诗词,因为它从曾经到现在,始终对我不离不弃。

我爱诗词古典,爱它的历史,爱它的一切,曾经,它陪我成长,现在,它教我知识,愿以后它依然可以让我领悟人生。

亲爱的诗词,你陪我长大,也陪我变老吧。人生路漫漫,你和我一起走吧。

——后记

【篇二:我爱古典诗词】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共同驰名于世界。火药、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皆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产物。甚至,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中国仍有许多古人留下的未解之谜。不仅如此,中国所独有的诗词才情,也从古流传至今,韵味悠长。

《诗经》有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首《关雎》抒发了青年男子对一位姑娘一见倾心的绵绵爱意,公子才情四溢,少女倾国倾城,可谓是才子佳人,天作之合。短短十六个字,便让人不由联想到了初见时的场景和那份美好的情愫,诗词的魅力,可见一斑。

唐朝盛世,众多诗人相继而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无一不是满腹经纶,清词丽句,流泻于纸上。万国来朝,正如王维笔下的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那是何等的雄伟壮观!九重宫门层层打开,万国使节,朝见天子,威武庄严。雄厚的国力,和平的盛世,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正因如此,才使得中国的诗词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累,不断衍生。

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阙《水调歌头》,将他对弟弟深切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上到白发老人,下到黄口小儿,无不知晓这千百年来留传下来的一阙思念。

唐诗,宋词,元曲,随着历史的河流一路流淌,带给后人无限遐想与感触。

古有唐诗宋词三百首,今有诗歌散文若干篇。中国的文学,又通达到一个独特的境界。它是徐志摩的感慨“人生不过是午后到黄昏的距离,茶凉言尽,月上柳梢”;它是林徽因的微吟“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它又是萧红的遗憾“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么悲凉”。

在这个回首只剩滚滚尘埃的世界里,在这个到处散发着奢靡之气的俗世中,我们惦念着盛世唐朝的馥郁才情,惦念着文雅大宋的清丽词句;我们努力捕捉着那些残醉余芳,却在这时嗅到一缕沁人心脾的花香。这些近现代的的诗人们,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享受,犹如荒芜的崖谷边开出一束清香的百合,慢慢繁衍,终于遍布谷底,引人流连。

中华的诗词,是一种永远的韵味,是唯独炎黄子孙所能领略到的一份旖旎。它在历史的长河中随波逐流,或是落了灰尘,一番风浪,便如落叶,不慎被拍入水中,隐匿了身影。但不同的是,在这个有傲然风骨的民族里,总归有那么一些人,不安于它的销声匿迹,重新寻找,将它再次投入河流,让它带着又一番风情,踏上旅途。或许善良的人,将它的残缺的原身替换,但它所承载的那份风骨,那份哀思,那份传承千古的诗情画意,却永远不会改变。

这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角,折射出一个满腹经纶的国家。我们或许没有大文豪那般丰富的思想与才情,无法给沉没的它注入新鲜的血液。但至少,我们可以永远的铭记,一代一代地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文化底蕴,让它永远不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篇三:我爱古典诗词】

静静地躺在草地上,静静地手捧一本诗词集,静静地望着满天星辰,会觉得一首诗就如一颗星,点缀着历史长河,点亮了无边黑暗。

每首诗词总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总会令人无比感慨,会觉得诗词总是带着一双随想的翅膀。

小时候,诗词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低头想去把握那似霜的月光,却发现它是那么若隐若现,想仙女的裙衫,像微风拂面的一瞬间。走到窗台便看见那月又大又圆,像一块镜又像美玉无瑕,便忽然会想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咯咯”一笑,笑当时的纯真年少。

长大一点,诗词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像是亲身经历了那些困难一样,就像我就是诗人,坚持不懈地追寻目标,克服一道道艰难险阻。最后终是成功,顿时眼前无比敞亮,又如来到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山村。可我不是诗人,却比诗人还兴奋,却也悟出了那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毅力,那种乐观对待人生,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

后来,每一登高,每一次远眺,虽不是泰山也如泰山,都会由感而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种高远使人心境旷达,那种“连峰去天不盈尺”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这些山峰高却没有泰山那么高,险却没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人生也如此,不需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需安分守己,做好自己本身足矣,物极必反必有一定的道理!

现在,时间一点点地消失,年华一点点的开始褪色,就像握在手里的沙一点点地溜走,忍不住感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虽不似李清照那般“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可心中还是难免荡起一丝丝愁绪,我们能做的也许也只有把握好自己的青春年华,做一些让自己觉得开心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让那些大大小小的忧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吧!

看到那些清澈的溪流,便会想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看到远在异乡的游子,便会想到“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看到明月也会感叹“明月明月明月,争乃乍圆还缺”,想到一些往事,也不禁会“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一首诗如一颗星。只希望这星永远明亮,永远高挂在上空。

【篇四:我爱古典诗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听!是谁在朗诵那优美的诗词,没错,这就是我,爱诗词,乐观开朗的男孩。我叫韩毅霖,今天十岁了,在三林小学读三年级。我长着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好像会说话,高高的鼻子下有一个樱桃似的小嘴。圆圆的脸蛋像一只红彤彤的大苹果。可帅啦!

我平时乐观开朗,心中永远充满了快乐,这份快乐滋润着自己,也滋润着周围的同学,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诗人都遭遇不幸,但他们用诗词来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记得诗人高适送他的琴师董庭兰时,虽然他当时不得志,但他却以乐观开朗的胸怀道出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情壮志。诗词给予我生活的快乐!

我喜欢诗词,是因为它给我带来无限的欢乐与遐想。它是我休憩的后花园。每一次读诗,每一次让我我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一个个历史人物在我眼前出现。诸葛亮本是一位野夫,因为他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所以才六出祁山;木象一计巧退司马,奇思机智三气周瑜,欲情故纵七擒孟获;神机妙算巧布阵图,这一个个历史人物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诗词赋予我学习的能量!

这就是我,爱诗词,乐观开朗的男孩,你喜欢我吗?

【篇五:我爱古典诗词】

文化,什么才是文化?中国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给我们这样讲述:“文,乃文采,文藻。化,即造化大自然,讲究大自然与人和谐相依。”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文化啊!想到这里,不禁再次翻开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嗅着空气中弥漫的墨香,再次沉醉在这古典诗词中的漫漫柔情里。

沉甸甸的梦中,又见我爱慕的他,站在骊山下,天空中朦胧的细雨,更昭显了他忧愁的目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容若这两句词,参透了世情,问懵了苍生。初见即是收梢,不用惋惜,不要落泪。留得住初见时心花无涯的惊艳,才耐得住寂寞苍老。如若,人生只如初见,那些世事沧桑,不必再去理会,只留这绝美的回响,留于世人留恋。所以安意如说:“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故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惊魂。

辗转到小轩窗边,见爱妻正梳妆,本想举案齐眉,疏不知猛地一惊,那只是梦境啊!它洗润了眼眶,抱头痛哭的,是东坡啊!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爱妻魂归,独留他于人世间,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啊!苏轼,是至情至性之人,它的豪放文迈之辞,至今无人能与之媲美。可以说,他是诗词中的一朵奇葩。在追逐名利的社会中,他却不为之所动,淡然处世,也许这就是他的异人之处吧。

泪眼朦胧中,有隐约看见惆怅徘徊的李后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国破!他是一国之君,如今却被俘在这小小的阁楼中,他痛,他狠。本不应是帝王身,若成为像李太白那样的闲云野鹤,定当成为一代文豪。可惜命运弄人,生来就是那高高在上的权位。也许他会在心中呐喊:我想要的不是那样的生活!他有那么多人艳羡的权力,也许可以这样说,该有的他什么都有了,但他的世界却存在一个缺口。自由,他渴望的是自由!李煜,一个本不应该这样度过他一生的男子,最后残留着一丝尊严,引颈自杀,英年早逝,可悲至极!

这是我爱慕的诗人啊!这是令我悲痛,令我感动的诗词啊!温飞卿、黄庭坚、晏几道,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文豪啊!现在却沦落在这充斥着铜臭味的世界里,受着所谓物质生活的熏染。励志,言情这类的小说摆满了货架,纯粹的文艺书类早已无人问津,为什么?只有低微的人才能写出那样低俗的小说,也只有庸俗的人才能沉迷于那样庸敝的文字里。

我也许诠释不了诗词中的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但这是我执着追求的,是我爱的。而现在,我却眼睁睁的看着它被执着于功利的人们践踏,被那种低俗的文字压迫,我不甘!

文化仍那样呈现在我们面前,只是它的根被慢慢腐蚀。总会一天,它会如同一棵饱经沧桑的树一样,在微光下那样灿烂的地平线上,轰然倒下,留给我们的,只剩下残渣。

【篇六:我爱古典诗词】

晚风习习,吹过枯黄的大地,连树枝上后一点微光都熄灭了。我习惯性的走到床头,捧一本泛了黄,卷了角的书,走进那个保有一份“真”的世界。

江南庭院中,是谁在轻轻啜泣,暗自伤神。即便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她的名字,但我们都会记得,曾经有一位女子,一直在等待她的夫君归来。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她的愁苦与无奈,除去自己,怕是没人知道了。院里有她与夫君亲手栽下的芭蕉与丁香,到现在,也该开了。只是,这芭蕉的叶子却像卷了几千重,总也不愿打开,即便是迎着这蓬勃的春风,也只是徒增了几分哀愁。

天上落起了雨。正是黄梅时节,雨下得很是频繁,一缠绵便是几天,雨打芭蕉,便会发出嗒嗒的声音。她信手拈一把木梳对着铜镜,有一下没一下的梳着。痛铜镜已经很老旧,镜面早已不再光滑,但她还是可以清晰地看见自己眼角多出的鱼尾纹。韶华不为少年留,她不是没有恨过,可这悠悠的恨意,几时才能休了?

她想起了昔年与君共游的情景。

碧绿的田野,朱红的桥头,月老拉了红线将他们系在一起。那时的柳枝更是抽了新芽,有如女子的纤腰一般不盈一握。

那时的情形,繁华三千,想来还历历在目。还有那信誓旦旦的诺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如今却只化作了江中瑟瑟的水。

凭栏而望,江上停泊的渔船有几十只,却无一是她所等的。院里的花香酝酿了几朝,也愈来愈浓,竟让人不知不觉沉湎……

雨还在下,她伸出手,试图接住这雨,却总有雨水从指间流下。她抬起头望向碧落,忽的发现,这落下的不是雨,是点点离人泪……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