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猜灯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猜灯谜】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妈妈带我去参加社区活动,我忐忑不安地走进活动教室,只见教室门口上写着三个醒目的艺术字-“猜灯谜”,我一下乐开了花,猜灯谜一定很有趣。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个个都安静地坐好,竖起耳朵,生怕听漏了一个字,然后迅速地高高举起手来抢;有些想不出来的,听了正确答案后懊恼不已,失落万分。坐在后面的大孩子,则比较沉稳内敛,知道答案却笑而不语;不知道答案的也不懊恼失落,只是悄悄在心中记下正确答案。老师则活泼阳光,带动着全场的气氛。

突然,老师停了下来,意味深长地说:“接下来的这个谜语有点难哦,你们可要认真听好了。‘一个人喜欢出去旅游’打一成语。”说完,老师则得意洋洋地冲我们坏笑。原来喧闹的教室顿时安静起来,孩子们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向窗外的家长求助,还有的实在想不出索性发起呆来……突然,我脑中灵光一现,“喜出望外!”我大声喊道。“恭喜你,答对了!”老师笑眯眯地将奖品——一块淡紫色的可爱挂式擦手巾递给我,我喜滋滋地接过我的战利品。

旗开得胜,本想再接再厉,却发现一些还没得到奖品的小朋友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机会曾经拥有过一次就行,剩下的机会让给别人吧!于是,我按兵不动,看着那些一开始没得到奖品的孩子乐呵呵地拿到奖品后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和激动,我心里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活动结束了,可中华民族的智慧远没有结束,它一定会永远地传承下去。我觉得在创新开拓的同时怀念过去,重温传统,也不失为智慧民族的风度!

【篇二:猜灯谜】

在一个星期五,老师让我们举行了一个班队活动,叫我们一起猜灯谜!大家在准备灯谜时还准备了灯笼呢!

活动开始了,班长把大家的灯谜收上去,又发了其他同学的灯谜给我们。老师分了小组比赛和个人大比拼。我们组的有些组员看着灯谜,摸着脑袋,脸上有些失望了,但知道答案的同学面带微笑。我却不是那个面带微笑的那个,而是那个满脸失望的那个,但是过了一会儿,我笑了,心里想,啊哈,终于答对了一个灯谜,我得意极了!

到了个人比赛。也就是小组的组员互相猜。我看了一个又一个的灯谜,但一个也没看懂,即没看懂还看晕了。我们组只有彭雅文答对了一个,2组的刘景荣可厉害了。答对了三个。虽然我一个也没猜对,但我很开心呢!

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我是一个快乐的孩子,我的朋友也一样呢!

【篇三:猜灯谜】

我的家乡地处韩江下游三角洲平原,一座木棉花飘香的小城镇——澄海。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文化事业繁荣。2000年,文化部授予澄海“中国民间灯谜艺术之乡”称号。“灯谜”,这个词眼,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家乡情结。

灯谜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模糊的,认为它不过是在夜里点灯猜谜语,再传出一两声鼓声的娱乐方式,我觉得很枯燥,不愿意主动去接近。还记得今年学校举办“五四”灯谜竞猜的时候,我几乎看也不看一眼。可谁知,竟是这短短的半年中,我对灯谜冷眼的态度,竟然转变为热爱。

这源于2015年11月12日,那天下午,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去听灯谜知识讲座,使我与灯谜结下了不解之缘。说实话,这场灯谜讲座着实不是自愿去听的。可谁知,第一节课上完了,我对灯谜的看法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给我们上课的是澄海区灯谜协会副会长王老先生,他讲课生动有趣,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当然,王老师也介绍了澄海灯谜事业的繁荣,这也使我产生了自豪感,感受到了传承灯谜文化的使命感,因为我热爱家乡,也会热爱家乡引以为豪的文化事业。

当然,灯谜真正吸引我的是她的艺术魅力。王老师说,灯谜是一种“别解”的语言艺术,即不按字或词语的原意去思考,而是绕弯子地用别种思路思考。而“谜”在古代又称瘦辞和隐语。灯谜的结构分为谜面、谜目、谜底,有些谜还有谜格和谜号。可以这么说,如果把一道灯谜当作一道练习题的话,谜面就是原题;谜目是规定一个范围让你答什么,如“打一个字”、“打一口头语”等;而谜底当然就是答案了。猜谜要懂其法门,有会意、离合、象形、拟声等,要理解谜面中词语字眼的含义,有些字可进行“离损增合”,或“扣别解意”,如十二生肖就可扣十二时辰等。我感受到,猜谜真的需要有非常宽广的知识面。此外,王老师还不时会出一些灯谜给我们竞猜,这个过程既紧张,又刺激,也很快乐,很享受揭开谜底那恍然大悟的满足感。虽然一开始接触灯谜,觉得很难,不过王老师总是细致耐心地进行讲解和鼓励,让我们慢慢地有了信心。就这样,在不知不觉的连续几期讲座中,我喜欢上灯谜。

现在想来,灯谜确实妙趣横生,而且在灯谜课程中,我也积累了许多知识:如一些典故、一些古代名贤的别号、十二时辰、口头语、天文地理知识、古诗文等,可谓包罗万象。出于心中的热爱,于是我开始主动去了解澄海灯谜的历史,看一些灯谜知识书籍,在网上灯谜论坛、微信灯谜公众号,互动猜谜,互相交流。

后来,我被选为选手,要代表学校到区参加灯谜选拔赛。当时,我可真觉得担心,因为此后的每个下午都要进行猜谜训练,我感觉会增加课内课程的负担。虽然当时我已经掌握了不少猜谜技巧,但总是觉得自己仍然是“菜鸟”,怕辜负了老师的期望。不过,青春就是一场永不认输的拼搏,我还是硬着头皮应承下来。而经过几次专门的培训之后,我会解的灯谜渐渐增多,也树立起了自信心。在这次选拔赛中,佼佼者众多,我与晋级的名额失之交臂,但参与的过程,认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实在让我感到满足。

一次经历改变一个人。在今年学校的元旦灯谜竞猜中,我全程参与其中,也射中了不少谜题,拿到了不少奖品。当周边的同学为我精彩的解谜鼓掌欢呼时,我感到特别激动,非常快乐和满足,多么希望这场灯谜会再多进行几个小时。

以后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初中时期这段快乐的灯谜学习历程,不会忘记每一场鼓声喧天的灯谜竞猜,不会忘记我热爱的母校,不会忘记这个灯谜事业繁荣的家乡!我爱灯谜,我爱澄海!

【篇四:猜灯谜】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习惯,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风俗,而我们汉族的元宵节就要猜灯谜。

元宵节这天,好热闹呀!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灯谜大赛。我们心急如焚,窗外陆续传来同学们猜灯谜的欢呼声,心里很不是滋味,着急想着猜灯谜。忽然,广播响起了,我细细聆听,“请六年级的班主任带同学到操场”,班上同学们的心里早已小兔乱撞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操场。几乎是全级的同学都围在周围,你推我搡,却都没影响各自专注一心的态度。有的望着灯谜仔细思考,有的和同学在一起探讨,有的同学踱步思考极为苦恼……总之,操场上的场面十分吵,什么声音都听得见。

我越来越好奇了。走近人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挤到前面来。我看到一个灯谜是:“所有的甲鱼穿金衣(打一电影名)”,我想到,这绝对是用意思理解的灯谜。“甲鱼穿金衣?”那就是金颜色的,所以我立刻想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果然,我又猜对了。别提多兴奋呀。

还有一个灯谜是:双筷加个碗——警务名词。我想了一下,心想:这题目好眼熟呀?在哪见过呢?应该想错了,一般都不会重复考题的。于是,我看另一个谜题:两个人并肩有爱心——字一。我歪着头苦思冥想,用左手食指不断拍打着左侧脸。我心想:难道是恕字吗?心字肯定是,那两人并肩呢?没用到啊,那就是错的啦。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旁边的同学举手了,老师也叫她回答。她非常有自信地说:“老师!这个‘两人并有爱心’是怂字。”老师点点头,并拿出奖品递给她,她双手接过,说了声谢谢,便回到原位上。我看了一眼身边的学生,心想:这女孩不但聪明,还很有礼貌呢!”

可是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活动快结束了,同学们都带着“战利品”回教室。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篇五:猜灯谜】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佳节,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习俗文化。开学的第一天,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为了庆祝这个喜庆的节日,我们环城小学就在当天上午举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猜灯谜”活动。

放眼望去,学校一楼连廊上热闹非凡。妙趣横生的灯谜让全体师生不由得驻足流连,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谜语内容更是丰富多样,从猜字谜到猜俗语,从猜地名到猜日常用语,涉及知识面广、趣味性很强。我和小婵拉着手,兴致勃勃地逛着。谜语写在一些长条纸上,被夹在一根绳子上,地下离灯谜一米远的地方画着一条白线,同学们就站在白线外猜灯谜,有猜到的就举手告诉老师。

想不到,猜到灯谜的人还挺多。白线边的人群你推我挤,争先恐后地高举着手,生怕老师看不到自己。看着那些猜到灯谜的同学那激动的表情,我心里无比焦急,我逛了这么久,却一个灯谜也没猜到啊!就在这时,我无意间瞟到了一张灯谜,上面写着“料必分开不会斗”,我忽然灵光一闪——料必分开不会斗,意思就是说“料”必须分开不会斗,不会斗应该就是说不要斗,料必须分开,不要斗……把“料”分开就是米和斗,不要斗,就只剩下米……啊!这个谜底是米!我终于猜出一个啦!当我想到这个答案时,我的心里兴奋不已,就像一朵花骨朵儿忽然怒放,也满心欢喜地挤到白线边加入了举手的列队中。

老师转了一圈后,向我这边走了过来,看了一会儿,忽然点到了我!我心里一紧,一半是激动,一半是忐忑——万一错了怎么办啊!我向老师指出了我猜的那个题,然后决然地说出了我的答案:“谜底是不是米?”没想到,老师摇了摇头,说了句:“错了!”什么?错了?顿时,我的心就像被一盆凉水从头浇到尾,但也十分疑惑,料必分开不会斗,把料分开就是米和斗,去除了斗不就剩米了吗?老师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释道:“是这样的,把料和必分开,料分开是米和斗,必分开就是一撇和一个心,不会斗,把斗去掉就剩米、一撇和一个心,想一想,组成了什么字?悉尼的悉呀!”我想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我猜错的原因——原来是我把“料必分开”这四个字理解错误啦!不是“料”必须分开,是把“料”和“必”两个字分开啊!

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难忘,在智慧的比拼中,我们玩得兴高采烈,“满载”而归。

这次活动,虽然我没有猜对一个灯谜,但是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又开拓思维,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当然也收获了很多的快乐!

【篇六:猜灯谜】

今天是开学报名的日子,我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眼前人声鼎沸,到处人头攒动。咦?他们在干什么呀?哦,原来在猜灯谜。

放眼望去,今日的校园显得格外喜气洋洋,这边树上挂着灯笼,一串一串好似大荔枝,它们在同学们的讨论声中被争夺。瞧,小猴们也来看热闹啦!多才多艺的猴儿拿着闪闪发光的金箍棒,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臻美阳光猴儿安静地坐在角落里,显得非常乖巧;积极向上猴儿不停地朝我做鬼脸,令人忍俊不禁。那边,五颜六色的灯谜卡片形态各异,如蝴蝶翩翩起舞,又如许多在唱歌的小鸟:“沙沙沙,快快来呀,快来猜猜我是谁?”

那还等什么,赶紧去猜猜吧!我挤到人群前,左突右冲,杀出一条血路,来到了灯谜卡片前。我抬起头,认真地读着灯谜:“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略微一想,这有点难,仔细想了想,还是不会。于是,我双手托着下巴,又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想不出。用第二招!我用两手按着太阳穴,想来想去,可就是不知道。没办法,我只能喊同学帮忙,向右一看,看见了柳家宜,就赶紧把她叫到谜语前。只见她想啊想,想得脑汁都快绞尽了,也没想出来。哎,看来她和我一样,是菜鸟级的弱手。我只好请爸爸来帮忙,他看了题目,想了一会儿,突然,他眼睛一亮,答案脱口而出:“不言而喻!”太棒了!我一蹦三尺高。

猜完谜后,我左看右看,看见大家在校园里穿梭读谜,都猜得兴致勃勃。你瞧,这边一个男孩像一位小博士,想出答案后马上记在自己的本子上。你再看,那边一对父女同时手托着下巴在想答案。还有那边,3个小男孩在一起讨论着答案,不一会儿就猜出来了,真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啊!

今天的校园真是年味十足,喜气洋洋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