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仿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仿写】

《从沙坡尾到演武小学》

不必说蔚蓝的大海、清新的海风、漂浮的船只,也不必说白鹭在泥间觅食,顽皮的跳跳鱼时不时从泥里蹦出,小巧的石蟹在石头缝里穿梭。单是一条石板路,就有无限趣味。凹凸不平的石头散铺在路上,石头缝里夹带着沙子,一些螃蟹可能就藏在其中,若用树枝去掏,说不定可以淘得到,就看你怕不怕它那钳子。石板路紧邻着一个斜坡,斜坡下面就是海了。渔船停在海里,渔民们用自制的木板搭在石板路上,方便上下船,然而我们却通过木板,到渔船上,再用“飞檐走壁”的功夫跨过几条渔船(当然是船上没人时),从另一条木板回到石板路上。我们有时还规定路线,比赛跑,看谁跑得快。最有趣的应该是石板路尽头,有一艘废船,也不能说是废船,就是没人要的船,已经放了很久,但是现在已经不见了。船上可站四五人,原本上面有些垃圾和水,都被我们清理掉了,船舵、船舱,还保存完好,被一根粗绳拴在码头上。若不是绳子太粗,若不是被死死系在铁环上,若不是我们太小力气不够,这船早就被我们划走了,哪里还会乖乖停在岸边。即使不能划走,这同样也是我们的乐园。这船停在一个角落,旁若无人,又有一棵小树在码头上,既没有大人干扰,又有一棵树可以遮阳,特别是下午或中午时,太阳比较大。上船只需从一个不到一米的码头上跳下去,船便近在咫尺。上了船,若是退潮就没什么意思,若是涨潮,上了船之后,几个人一动,船便会摇晃起来,在当时看来这是很有趣的事。船舱很矮,还很臭,一般不下去,但船舵的位置可是必争之地,船舵很轻,轻得好像没和水里的舵连起来一般,现在想想也许这舵是坏了吧。管他坏没坏,总之,这都是我们童年的记忆。

到了规定的年龄都要去上学的,我也不例外。我进了演武小学,开始了六年的小学生涯。第一天进学校的我对什么都是好奇的。嘿,学校有个池,池里也有只小木船,这让我想起我玩乐的地方,我是挺想上去的,但有一道大铁门拦住。第一天上学,我见到了我的班主任,是一位中年女子,温文尔雅,仪表大方。我当时还小,也不知道什么是好老师,只知道跟这老师学就对了。也记不清从何时起,有了作业,刚开始是没有的,于是我开始怀念我的乐园了。哦,我的废船!哦,我的螃蟹们和小伙伴们!

每天除了周末都要来学校,我虽然离开了乐园,但我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一样玩得开心,玩得快乐。我接触了新事物,交到了新朋友,不过,可能是之前太野、太任性了,一下收不回来。记得在一次因为小测还是作业,我已经记不清了,被老师留下,回家后被妈妈打了一顿,在阳台上哭了一晚上。不过,也好像因为这个,我的心貌似收了回来,之后我似乎有所变化,变得更乖了,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吧。

避风坞听说要改造时,我已经上五年级了,当爸爸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到避风坞拍了许多照,直到六年级改造完毕,现在已没了当年的味道了,只能通过照片来回忆当初、回忆童年。

【篇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仿写】

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觉得那百草园的描写真是趣味无穷,乐意融融啊。

那里的一草一木在儿童的眼睛里都无不充满了生机,无不透着灵气。你看,百草园的描写: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由低到高,形成一个阶梯样式分布结构,具有文学艺术中的建筑美。作为一个儿童由低处向高处一层层向上爬就象爬楼梯一样,逐一去欣赏真是“乐”于其中。

另外,本文的色彩美,也独具一格,譬如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色彩鲜艳,红绿相间,将百草园勾画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将一个儿童放置在这样的环境中让他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真是妙哉啊妙哉!

百草园里好吃的有桑葚,何首乌、覆盆子,这些吃的怎么不会激发天真的孩子极大的“乐”趣呢!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如他“好奇”去寻找人形何首乌根弄坏了泥墙,也符合儿童的心理。百草园里的动物对鲁迅更有极大的诱惑力:由于好奇心引诱,他才在认真地观察之后,写出了“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窜”向云宵里去了。蚰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斑蝥从后巧喷出烟雾“等优美的句子。并且鲁迅先生还在描写中充分调动了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器官,把百草园的行、色、味描写得一应俱全,怎能说不是一个“乐”园?这也足见他对这些动物有着多深厚的感情。

哪怕是生机灵性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的冬天,百草园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也是个乐园,在这里不仅可以拍雪人,塑雪罗汉,雪后还可以去捕鸟,那个乐啊自然不必形容。

啊!百草园,真是一个儿童“吃喝玩乐”的理想天堂,这是其乐无穷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