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寻年味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寻年味儿】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我饶有兴致地寻找起年味儿来!

年味藏在春联里。每到春节,妈咪与我总是拿起毛笔,镌刻出一幅幅的精美的春联,今年也不例外。我拿起毛笔,因为已经几天没碰了,所以略显生疏。妈妈看我那拿着笔的手略微颤抖,便一边微笑着,一边俯下身子,用她那纤细的瘦手包住我幼小的嫩手,一笔一划的教我,我顿时觉得写下的字,是那样的充满爱,充满温馨与祥和。幅幅春联,镌刻出了母爱的年味儿!

年味躲在年夜饭上。除夕那天晚上,家人们团圆在一起,围在餐桌旁吃年夜饭。你听!耳边不时传来阵阵祝福声:“曾祖父啊!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小侄子啊,我就祝你学业有成,长得也来越帅!”我见大人们一个个都举杯敬酒,便耐不住性子,高高举起红酒(嘻嘻,其实是葡萄汁,只不过颜色很像),脸颊绯红的说:“阿婆,我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哦!”“哎呦!阿婆也祝你志存高远,在学习的道路上,勇攀高峰!”我又向妈妈敬起了酒,装出一副酊铛大醉的模样,摇摇晃晃的举起酒杯,曰道:“妈咪也,我祝你工作顺利啊!”“呵呵,妈咪也祝你新一学期,学习更上一层楼,在学习之路上自由驰骋!”“谢谢母妃大人的恩赐!小的定会努力!”我话还没说完,爸爸妈妈们都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句句祝福,诉说出了温暖的年味儿!

年味也藏在红包里。在大年初一,人们都前去亲戚家拜年。我兴高采烈的去了姑姑家,一踏进家门,姑妈就拿着一个厚厚的红包,笑着递到了我跟前,说道:“哎呀!娇娇,我给你的压岁钱,收好了呀!”“来,娇娇。姑父给你一份大红包。要吗?”“姑父啊!你人长的帅,又有内涵,你就把红包给我吧!”我嬉皮笑脸的凑近姑父说。“好啦好啦,不跟你玩了,给你吧!”我们一大家子人都坐在沙发上,个个抓着手机,一副紧张兮兮的模样。咦?这是干啥呢?凑近一看,哦!原来是在手机上抢红包。我便兴致勃勃的拿起手机,等待着第一轮的红包。过了几分钟,倩姐发了一个大红包。我急忙点开一看,啊呀!我抢了个15块97,这是个大数啊!于是,大家都嚷嚷着让我发红包,我神秘一笑,悄声说:“嘻嘻,我来个100元!”大家见红包已发出,便争先恐后的打开红包,我的耳畔传来了阵阵惊叹声:“姑父,你真厉害,抢了个55块3啊!”“呵呵,姑父,你得发红包了”……大家其乐融融的继续进行抢红包大赛,不时传出欢声笑语。个个红包,传递了爱的年味儿啊!

当年味儿不只缠绕在一片繁华的商业街里,当年味儿飘在每一个人的心上,你是否有一股暖流融化了心底的那座冰山?2018的每一天,我们都努力地拼搏吧!

【篇二:寻年味儿】

新年过去了,是不是感觉年味儿越来越淡,春节越来越没意思了呢?确实,在不经意间,年味儿真的变淡了不少。让我们看看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人情变淡了

以前每到过年,妈妈就会带着我出去拜年,这儿走走,那儿串串,几乎把整个村子给转遍了。互相说说祝福的话语,唠唠一年的收获,谈谈今后的生活,就像亲人一般。

现在呢,大家都住进了高楼,大门紧锁,即便在楼道见到也只是点头微笑而已。就算和亲戚朋友拜年,也只是发条微信或发个红包,传递祝福,少了那份亲情与温情。

激情快没了

以前,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穿,只有过年才能吃一顿好的,只有过年才能拿到薄薄的压岁包。所以呀,一到过年就特别激动,期盼着春节的到来。

现在呢,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想穿新衣服,随处都能买到;想换换口味,随时都能尝到;想要零花钱,更是小菜一碟。天天都是吃好的,穿好的,每天都在过新年。所以,也就没有了那份期待与激情。

烟花少放了

以前,只要过年总少不了烟花爆竹。不管条件怎样,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爆竹,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味,以此营造出那股浓浓的年味。

现在呢,空气质量那是越来越差了,雾霾的滋味大家已经尝够,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正在逐步增强。所以你看呀,今年的烟花爆竹明显感觉少了许多,多了份安宁与清洁,少了些嘈杂与污染,自然也使得年味淡了许多。

年味变淡,有着许许多多的原因。但大家不必忧国忧民,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后会有更好的年俗发展起来,过年会有新的意蕴!

【篇三:寻年味儿】

“寒梅落尽把冬了/衔春的燕想归巢/沿途的景/牵挂的人/两情迢迢”——《燕归巢》

这个冬天,非常非常地想念重庆。生长在武汉,对这座城市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但因为年年春节都回母亲的故乡,使得对重庆有了特殊的印象和情怀。

重庆的年味儿是滚烫的,除夕将近,一个大家族从全国各地又汇集到母亲的故乡重庆小城—梁平。从香港、武汉、成都等地,经过漫长的旅途,这群候鸟在血缘的牵系下重聚桌旁,举起酒杯,而乡音未曾改变。黄酒是滚烫的,火锅是滚烫的,绯红的面颊也带着滚烫的醉意与笑容,驱除了隆冬时节一切寒冷潮湿的雾气,重庆人和武汉人一样,嗓门儿大,方言带着一股子辛辣的豪情,又带着让人无法抗拒的狡黠和俏皮,言语之间便教人感受到这座城市与人的迷人魅力。

重庆的年味儿,是用味蕾去感受的,四川盆地恰似一个聚宝盆,聚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成就了美食扬名天下的天府之国,每逢春节,家家户户灌好了香肠晾在阳台上,深红发亮,香气直勾得馋虫蠢蠢欲动。吃饭时切成薄片摆成小盘,忍不住拈起一片放入口中,麻辣咸香一应俱全。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排骨香肠,取材自上好的排骨直接灌制成香肠,拌入二十多味调料,肠衣薄而发亮,透过了它就能依稀看见里面的排骨。刚出锅时油光四溢馨香扑鼻,饱满诱人;咬一口肉质柔韧筋道,鲜美异常,再烫口也舍不得松开。

火锅就更是名闻天下了,光是底料便包含豆瓣豆豉牛油花椒冰糖老姜牛肉汤醪糟,配上蒜泥香油芝麻酱和爆炒过的白芝麻,每个人都能找到最爱的一款。火锅讲究麻、辣、鲜、香,一锅沸腾油亮的红汤不知迷倒了多少中外游客,哪怕吃的大汗淋漓嘴唇翻肿也舍不得放下筷子!再配上梁平特有的萝卜汤,放入一把金黄鲜脆的酥肉,洒下一把青白相间的嫩葱,煮起田间刚刚采摘的翠绿豌豆苗,清香扑鼻望而生津,水灵鲜润一口便融化在了唇舌之间。

重庆的年味儿,洋溢在整个城里。夜晚的山城点起霓虹灯,点亮了每个游子回家的路,乡镇中的田野收割完毕后就像个疲惫的母亲,孩子们用打火机点燃了枯黄的野草,浓烟烫红了冻僵的双手和脸颊,农人们开始年前的赶集,吆喝着,簇拥着,因辛劳而布满沟壑的脸颊舒展开,生出一个个久违的喜悦的笑容。除夕夜里万家灯火诉说着团圆和重逢的欢乐,暖黄的光照耀在每一张幸福的脸上。终于在门前引燃了那串沉重的盘龙鞭,和漫天烟火的炸响声一起迎接满载希望和祝福的新年。按住耳朵,吃力地笨拙地抬头,仰望着满天的璀璨,总会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人欲归乡,燕须归巢,中国人的过年早已不仅仅是仪式,而是刻于骨溶于血的乡思与情怀。白雪皑皑,年味悠长,我那烟波里久违的故乡,别来无恙。

【篇四:寻年味儿】

早已盼望的春节悄然而至——今天已经是大年三十了。街上似如往常一般平静,并非如爷爷奶奶所说的那样锣鼓喧天,炮竹声连连,行人的脸上也多了些匆匆。这就是所谓的年味儿。

是少了童真,还是多了寂寞?感觉连天上的烟火都是冰冷和孤独的化身。年夜饭的餐桌上,少了的那几双筷子的主人是整桌人的心结。

手机在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但它不仅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隔膜。

菜上齐了,最先做的不是动筷子,而是掏出手机,拍张图片,在朋友圈里秀一秀,再发表一个评论,点个赞,紧接着便是一条又一条的回复……短短的二十几分钟,就在这手指的划动中流走,菜凉了,可凉的岂止是那些佳肴,更是那些忙碌了好久的家人的心呀!

因为有了手机,年味儿似乎没了,可真的是因为手机吗?难道年味藏在手机里?

不知从何时开始,过年开始演化成一张张渴望而不可及的车票,一个个寄往家乡的包裹,一条条群发的短信和空有几句祝福的通话。老一辈们辛辛苦苦准备的年饭变成了一盘盘热了再热的家常便饭,拿着话筒却不知如何将手中的红包交给可爱的小孙子。穿着儿女寄来的新衣,呆呆的看着寂寞的烟火离开地面。给小孙子买的擦炮和小烟花堆在家里,灰尘为它穿上了新衣……过年,真的应该如此吗?年味儿哪去了?

本该热热闹闹的年夜饭变成了三口小聚,各自宴食,本该有的围炉夜话,守岁过年变成了孤单只影看电视的冷清,本该有的欢欣却在烟花绚烂时悄然退场……

究竟是生活的变化太大了,还是人心越来越冷漠了?为什么连过个年都那么不尽人意?

话说,年味儿哪去了……

【篇五:寻年味儿】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这一天,不仅可以品尝到种类繁多的美味,房里房外全是浓浓的年味儿。

在我的记忆中,我家的春节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家家户户都得祭灶王爷,求他在天庭上美言几句,给家中带来好运。外婆在灶王像面前的供桌上摆上糖果、清水、秣草,然后召集全家人都来拜见灶王爷,见过礼后,大家又七手八脚地在灶门上抹酒糟,这叫“醉司令”,灶王爷吃醉了,也就不会乱说话了。

过完小年,我们又紧锣密鼓地进行大扫除,为的是辞旧迎新,来年幸福。“除尘”之后,大家得去买年货。大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年货买回家,又得苦思冥想除夕夜的菜谱,一年一个样,不许重复,才显示出万象更新。

除夕在鞭炮声的迎接中到来。按照传统,出差在外的舅舅也得回家吃团圆饭。除夕晚宴上,酒肉香气袭人,大转盘上摆着主菜——腊猪蹄,还有一些配菜,如扣肉、酸渣肉、红烧肉、老鸡汤以及一些小点心,焦黄的鸡柳、金黄的鱼排、褐色的五香扒鸡等,年味儿十足,大人小孩猜拳行令,互相夹菜,诉说一年来的喜怒哀乐。桌上,红的肉,绿的菜,白的汤,喷香扑鼻,香味四溢,每个人手中的碗里都盛着五花八门的菜,堆都堆不下了;每个人的嘴里都塞满了各种美味,筷子还不时夹几块肥腻腻的大扣肉。家人们都红光满面,嘴角流油,手中杯里倒着红红绿绿的饮料、酒。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其乐融融。

农历正月初一,回到群山环抱的老家,又一场舌尖盛宴接踵而至。告别世俗,老家的“接风宴”主料多为牛羊肉。大家将骠肥体壮的牛羊宰杀,又捉上几只山鸡、野猪等野味加以“辅佐”,一场别出心裁的盛宴悄悄来到。等菜上桌的时间较长,我们不得不嗑嗑瓜子,吃点小吃来安慰饥饿的肚皮,小孩子们趁机玩上了自制的“地雷”、危险刺激的鞭炮、火柴枪、冲天炮等,待开饭声响起,大家又一窝蜂地拥入客厅,庄严坐好,等老辈们祭拜完祖先后,才敢甩开膀子狼吞虎咽。一味牛蹄炖菜,一味酸菜羊肉;一味青椒鸡丁,一味老鹅汤;一味“神豆腐”,一味红烧野猪肉……虽然花样不如城市多,但这些朴实的菜肴却格外爽口,酸菜羊肉开味,让人食欲大增;滋滋冒油的青椒鸡丁,辣味又别有洞天;用小火椒、朝天椒炖成的牛蹄的辣又有不同,人人都是“辣妹”,眼珠发红,鼻涕流也,但吃得有滋有味。吃完“火爆菜”,来口清香甘甜的“神豆腐”,心中那焦躁、火气顿时能压一压。屋内青烟袅袅,三姑妈又端来自制的肉包、馒头,即使再饱再撑的人,也情不自禁地想抓一个送入口中。残宴撤下,又摆上甘鲜果品,大人打扑克、打麻将,小孩在屋外放鞭炮,也时不时进屋“蹭”食物。

由于爸妈工作原因,十五的灯只能在屋中欣赏。在阳台上,只需一张藤椅,一盘点心,一面听评书,一面赏月。睡意袭上心头,只好放下这一切,回屋休息。我家的春节也要结束了。阳台上,瓜果之香,是这最后的年味儿——清香、淡雅……

春节,在浓郁喷香的饭菜中赶来,又在日夜不绝的爆竹声中离去,但我们的日子,哪一天不是沉浸在浓浓的年味儿中的呢?

【篇六:寻年味儿】

“嗡”,手机鸣了一声,亮了。一只可爱的卡通粽和几句喜庆的祝福语在屏幕上显现。呵,若不是网络上的这些系统提示,我恐怕会忽略这个给我们带来一天假期的节日——端午节。微眯双眼,时光的火车似乎走错了轨道,“呜呜呜——”又把我带回到了十年前。

“外婆,您是不是准备包粽子呀?我来帮你吧。”外婆笑了:“好,好,那先帮外婆把粽叶洗了吧,外婆去把糯米拌上。”“行呀,行呀,我这就去,啦啦啦……”我跑进了厨房,拧开水龙头,一串紧凑连续的水流在翠绿的粽叶上,一颗颗通透的水珠在叶片上滚来滚去。

“洗好了,外婆。”“好,来吃几口糯米饭吧,咱要准备包粽子喽。”于是,我丢下粽叶,吃糯米饭去了,外婆紧锣密鼓地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待我吃完,外婆已包了几个小巧可爱的粽子了。我心里一阵欢喜:“快教我,快教我……”迫不及待地洗了手,凑在外婆身旁撒娇。

外婆乐了:“行,你看啊,像这样把粽叶卷起来,放入糯米,用手指压实;然后捡一块排骨放上去,继续加些糯米;再拿片粽叶盖上,像这样包上去,就可以了,最后扎紧。”外婆说着,手没停下。我看得一脸茫然,不说会,也不说不会。只是自己拿上粽叶试着包了几个,结果不是露馅了,就是散架了。外婆又指点了一下,我还是不会,最后我们放弃了。外婆继续包着粽子,而我也不学了,心想等自己长大点再学吧。

门外的艾草香溢屋内,可我不喜欢艾草味,便跑进了厨房,闻着外婆新煮下的粽子味道,让这诱人的味道掩盖住艾草的怪味。在这混合味道中,我眯起了眼,期盼着明年的今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