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北小双堂双进走进泽口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北小双堂双进走进泽口】

抹去冬的寒冷,迎来了春天的气息。你瞧!小草绿绿的,小花美美的,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蒋堂镇村,领略婺剧文化,接受艺术熏陶。

早晨绯红的霞光照在叶子上,其间流露出的那绿色,仿佛绕过了我的心里。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就来到了期盼已久的村。村的婺剧文化历史悠久,婺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听当地负责人向我们一一介绍。不一会儿,演员们就为我们献上了一份婺剧大餐。婺剧独特的唱腔娓娓道来。我们被这独特唱腔所吸引,一个个地争先恐后地去学习。到了学习间,那种沉沉的木香扑鼻而来,它蕴含了婺剧的所有文化,闻起来那么让人感到意味深长。老师在讲台上唱着,我们驻足,倾听。一束束阳关渗透进屋子里,我们驻足,倾听。

一束束阳光透进屋子里,你与太阳争艳的唱腔,永远芬芳。我们也跟着哼唱起来。老师的背后好似散发着光芒,她的脸庞照亮了我的心房。那一个个音调,在我的心里回荡,永久的留在我的记忆里。唱完后,负责人让我们画一画脸谱,我们拿出五彩的画笔在白纸上一丝不苟的画了起来,一会儿的功夫,脸谱画好了,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脸谱,负责人连连夸我们有创意、想象力丰富呢!接着,我们又进行了婺剧文化知识抢答,我答对了两题,还拿了奖品呢!别提有多开心啦!最后,我们在大礼堂留下了集体照,留下了我们北小学子的身影。

经过这一次双堂双进的研学活动,我对婺剧有了一定的了解,婺剧是我们金华的特色,它和佛手、酥饼、火腿一样,是我们的骄傲,有机会我一定要学唱一段婺剧。

【篇二:北小双堂双进走进泽口】

今天我很兴奋。嗬!又带本子、又带笔的,这是要去哪呢?原来我们上午要去湖头的文化礼堂去参加“双堂双进暑期德育实践活动”,而且现场还有记者采访呢,这可是一次很难得的好机会啊!所以我今天早早地就佩戴好了红领巾,去学校门口集合。

跟着整齐的队伍到了文化礼堂,过了一会儿,就有一位老师来给我们讲课,我们认真聆听了关于乾西乡历史文化的知识讲座。

首先,他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以前人们用的东西,比如:扁担,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吧!它是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扁担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无论是杂木,还是毛竹,其外形一般都是简朴自然:直挺挺的,不枝不蔓,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字。

鱼篓,是一种盛鱼或捕鱼的篓;饭篮,是一种用来装饭的篮子……他拿起让同学们熟悉又陌生的工具,让大家身临其境了一番农耕时的场景,使我们领悟了农耕工具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以前的人真是太有智慧了,我们要多向前人学习钻研生活的能力。

除了给我们讲这些东西以外,还讲解了许多关于历史方面的知识,还让我们自己去参观里面的民俗文化馆和书画创作室。瞧一瞧,看一看,我们认识的农具可不少呢!在书画创作室,有一位书法爱好者现场创作,写下了“弟子规,圣人训”,我一看“哇!这么漂亮的毛笔字。”它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并且还让此次活动的意义变得更加深远。

农耕文化课、民俗文化馆、书画创作室……活动圆满结束了。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对以前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篇三:北小双堂双进走进泽口】

今天,我和同学们到叶店文化中心参加“双堂双进”德育实践活动。

一路上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向文化中心,麻雀们在电线杆上叽叽喳喳,好像在说:“瞧,这一对人要去哪儿呀?”“当然要去文化中心学习去了!”“哦?咱们也飞去看看新鲜事儿吧!”说完,麻雀们就拍拍翅膀飞走了。

这次实践活动共有六个项目:写书法、捏陶泥、画漆画、印版画、缝布、剪纸。

首先我第一次被派到了写书法的地方。老师详细地为我们讲解如何写好毛笔字。我看着老师写得洋洋洒洒的字,心生羡慕,再想想自己从来没学过的毛笔字,心中暗暗对自己说,以后要好好学习毛笔字,一定要坚持不懈下去才能有进步。

接着,我被分到了学剪纸的地方。那一张张红色的纸吸引了我,那位老奶奶真是活灵活现,咔嚓咔嚓几下,不一会儿一张剪纸画便剪好了。接着,老奶奶便一步一步把怎么兼职的方法教给了我们:先对折,再对折,再再对折……对我而言,剪纸是种享受,咔嚓几下,一片雪花缓慢地落了下来。我将它展开来,呀!雪花的“花”真的开了!一朵美丽的“红雪花”绽开了,多么神奇啊!剪纸可是个细致活儿,往往一不小心,就功败垂成,让人惋惜不已。所以学好剪纸也可以修身养性,不可急躁且增强心性的细致。剪纸成功的作品更可以点缀、美化人们的生活。

不过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印版画。我排队好久才领到了一张纸。看着老师带来的画版,感到十分神奇。小小木板上刻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其中人物的头发丝都刻得栩栩如生。轮到我了动手实践印版画了。首先老师把调好的油墨涂上画版上,让我用油滚来回滚动使油墨均匀地粘于画版上。然后我小心地将纸对正画版并放好,接着在纸表面用手用力摩擦拓印。最后仔细检查,没有发现不印实的地方,我便把纸取下了。我看了一下自己的作品一想,这印版画是中华文化印刷术的一种,这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得好好学习它。

今天,我总算明白了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们的手艺看似简单,却是经过了数十年或甚至更长时间的沉淀才练就而成。每位老师的背后都体现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思维可以融入我们生活,每一项体验都需要日积月累下才能精益求精。看着自己今天的作品,我也要好好学习,将这种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下去。

【篇四:北小双堂双进走进泽口】

星期五的早上,阳光灿烂,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我和我们班的王义凡同学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个“校村结对,双堂双进”德育实践的活动。

活动马上开始了,我们按班级的顺序在校园里排成两列纵队,领队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顶小红帽,我们带上帽子,个个兴奋不已,同学们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恨不得张开翅膀,飞向不远处的大礼堂。

同学们欢呼雀跃的向大礼堂出发,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目的地。首先,我们在院子里来个师生集体合影,最后,我们就分组去了各个地方。

我去的第一个地方是缝各种生活小用品的,当我来到高老师身边,看见她手巧灵活,飞针走线时,我不禁发出一声:“啊,好厉害呀!”不一会儿,高老师就缝了许多各种各样美丽的花朵。

接下来高老师说:“我们每人都来缝一个小东西吧。”同学们听了,个个都兴高采烈。终于轮到我了,我拿起针,一个一个慢慢地钻过去,啊,缝好了。我缝的是一个漂亮的小口袋,小口袋的样子是可爱的小猫型的。我把小口袋交给老师,老师说“做得很好。”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我还去了剪纸那里,剪了一朵美丽的大红花。最后我又去了练字那里,写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字。

经过这次“双堂双进”的活动,同学们真是大开眼界,学到了不少课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了解了许多婺文化,我相信,婺文化之花一定会开遍白小美丽的校园。

【篇五:北小双堂双进走进泽口】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五,我校全体六年级同学在朱校长带领下进行了春季研学活动。这次活动和以往的春游不同,我们去了泽口村学习婺剧文化知识,既在玩中学,也在学中玩,颇有一番收获。

乘车来到泽口村,首先安排我们欣赏婺剧团阿姨表演的《牡丹对课》这个经典的选段,接下来还跟老师学习了唱腔,分别饰演吕洞宾与白牡丹一角,再由老师挑选最好的一队在中午的时候到文化大礼堂进行表演。我和小芳、小柯和小婵非常荣幸的入选,这使得我们对即将进行的表演既紧张又激动。

接下来画婺剧人物脸谱的体验也让同学们兴趣高涨。一共有十二个角色脸谱分给同学们完成着色。我分到了一个长相清秀的小生脸谱:只见他有个尖尖的下巴,也就是“瓜子脸”,弯弯的柳叶眉,明澈的丹凤眼,一幅翩翩公子的模样。我先后为他的头发、帽子、眼睛和皮肤着色,过了一会儿就完成了涂色。看着自己的作品,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结束脸谱体验后我们又去大礼堂挑战了“婺剧连连看”,随后的下一个活动就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环节——文化大礼堂的婺剧表演。剧团的阿姨们表演的是《牡丹对课》的经典选段。“寒天下雪三分白……”演员们优美的唱腔,动听的嗓音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也沉浸在这精彩的表演中,原来家乡的婺剧原来是这么美!每个班的代表上台表演也使活动达到了高潮,虽然没有专业的演员表演出色,但是看到身边熟悉的同学在台上表演,也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的关注和喝彩。虽然我们班的上台表演不是很优秀,但是这一次的体验,也令我难以忘怀。

表演结束后,也是同学们最享受的午餐时间。我们都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午餐和水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很快我们就消除了游玩的疲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春季研学活动非常有趣,让我们在玩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婺剧知识,开阔了眼界,传承了家乡的戏曲文化,认识了家乡的戏曲之美,给我们的小学生活又增添了色彩浓重的一笔!

【篇六:北小双堂双进走进泽口】

暑假里,我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去湖头村的文化礼堂参观学习,湖头村的张伯伯把我们带上三楼大礼堂。

我们首先进了民俗文化馆,我们自由地参观以前的物品。有陶罐、珍珠、观音等等,看得我眼花缭乱。让我最难忘的是那很大又笨重的风车,它不像我们现在的风车靠风力转动,而是让人使劲一圈一圈摇动摇杆,然后才能扇去谷壳,净化谷物。还有很多解放初期的布告,以及各类的票据,有粮票、布票、油票、饭票之类的。通过这一系列的古物使我们更加地了解了解放初期先辈们的辛勤付出,才让我们拥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在结束了参观活动之后,张伯伯又在善美讲堂,用生动风趣的方式给我们普及了很多的农耕文化。例如在早先年,大人们为了能够更多的参与到生产中,为婴幼儿发明了站桶。更好更快地清理稻田所使用的工具——田耙,以及担助、鱼笼、饭蒸之类农具,让我们对农耕文化有了进步的了解。

之后,张伯伯还带着我们实地观看了五水共治的成果,为了更好地把水环境治理好,社会各界共投入几百万,把湖头脏乱不堪的“垃圾渠”变成了漂漂亮亮的人人赞美的“小西湖”。而且张伯伯更是介绍到说:在过一段时间还要把三谭印月放到水中,更是能够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间伴随着张伯伯讲解,飞快地流逝着,张伯伯的衣衫也是完全地被汗水浸湿了,自始至终张伯伯都在用着幽默风趣的语言给我们灌输着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活动最后张伯伯更是以自身的经历,勉励大家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用心学习,争取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更好地回报于国家社会。在张伯伯生动的话语中,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好好学习,将来做出更多有助于社会,有助于国家的事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