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访南京中山陵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访南京中山陵】

在这个暑假里,我和爸爸去了南京著名的中山陵,去一睹中山陵的宏伟与壮观。

我们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前往中山陵。我们沿着路走上去,看到了中山陵牌坊。听讲解员说,中山陵牌坊,又名博爱坊,是墓道南端的入口,之所以称为博爱坊,是因为在石牌坊横楣上的“博爱”,两个鎏金大字。孙中山先生生前最喜欢将这两个字写以赠人,南京因此被称为“博爱之都”。

再走一段路,就走到了陵门。门前是一块水泥平台,许多人以陵门为背景照相,陵门还有一方石额,上面刻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是孙中山先生的手书,方方正正、端庄朴实。两旁有两只汉白玉石狮,形态逼真,仿佛是真的一样,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直视前方,一张张开的大嘴仿佛要把人给吞下去,这两只石狮子驻守着这陵门,使陵门更显宏伟庄严。

我们去的最后一个地方便是祭堂,这时讲解员说,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伟人,带领革命志士推翻了中国封建社会,领导了中国人民走上了民主自由的道路。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融中西风格为一体,反应了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的愿望,门楣上刻了“民族”、“民生”、“民权”的字样,这就是孙中山先生一贯倡导的的“三民主义”。

在专制黑暗的封建社会,孙中山,他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那些渴望光明的人;他如同一个指南针,为那些迷失道路的人;他就是浩瀚沙漠中的绿洲。孙中山先生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将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前进。

【篇二:访南京中山陵】

放暑假了,我开心极了,因为妈妈带我去南京玩。到了南京,我们到了小姨家。小姨非常热情,带我们玩了很多地方。

动物园里,有好多动物。马高高大大,白白的,很可爱。熊猫坐在那里,吃着竹子,看起来特别好吃,我也流了口水,想去尝下。老虎关在笼子里,大概是怕它伤人吧!

在水上乐园,我们玩了漂流。坐在船上,从上面滑下来,开始有些害怕,后来就好了。到了底下,我坐在船上,划啊划,真快乐。

中山陵,听说是的墓。他是国父,为国家付出了好多。他值得我们尊敬。

还有立交桥,到处都有,到处都是车。

南京真好玩。

【篇三:访南京中山陵】

多数人读到自己家乡的名字都会泛起一种特殊的情感,或许是自豪,或许是怀念,又或许是……每每看到“南京”两个字总会想起家的感觉。没错,南京,我的家。

南京,我的美食之家——

晶莹剔透的鸭血粉丝汤、皮薄肉嫩的小笼包子、皮酥肉香的南京烤鸭、香辣可口的小龙虾、酸辣交融的酸菜鱼、营养丰富的三鲜面……提到南京的美食,真是三天三夜都数不完。但不管是哪一样,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适合全家一起享用。晚餐时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南京独特的美食,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南京没有形成自己的菜系,也正应如此,南京人吃的菜网罗了天地之精华,可谓是应有尽有。南京人的口味普遍便重,或是偏咸、或是偏辣,真是应了南京人耿直、泼辣的性格。

南京,我的锦绣之家——

说到南京,有一样东西不得不提,那就是:云锦,上好的锦缎配上人工的精美刺绣,无处不显露出高贵、典雅。但云锦给人的感觉不同于别的绫罗绸缎,还带着一种家的小温暖与小温馨。高贵与温暖共现、大与小并存,想必是衣料的最高境界了吧。

南京,我的文化之家——

南京,十朝古都。没有一点文化底蕴,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烟笼秦淮月笼纱,夜泊秦海近酒家”“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南京的文化便在这一字一句中堆积而成。从李煜到曹雪芹,从张恨水到叶灵风,无一不流露出对南京深深的挚爱。

南京,我的旅游之家——

南京的景点亦是数不胜数的,中山陵、紫金山、秦淮河、鸡鸣寺、玄武湖、阅江楼……无一不令人流连忘返,漫步在南京城中,会感到自己不停地穿梭于古今之间,当一栋栋高楼大厦弄得你审美疲劳时,总有那么一处景色令你眼前一亮,它或许是一幢复古的楼,又或许是一面有些残缺的城墙,但它们带给你的感受却是独一无二的:古与今的融合、梦幻与现实的碰撞,擦出了人们对南京爱的火花。

对于南京,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情感抒发不完。不奢望每个人都能和我一样对南京有一份深厚的爱,只希望大家都能够来好好地欣赏南京,认真地感受南京带给你的震撼。相信不久,你也会在南京的某一个角落、某一份美食中品尝出家的味道。

【篇四:访南京中山陵】

“从工业革命到现在,一直是哪个国家主导世界啊?”我揉着睡眼朦胧的眼睛,大脑充满了水似的发胀却十分自然地吐出“中国”两个大字。但紧接着的却是大得能掀开屋顶的笑声,原本历史老师唱独角戏的课堂瞬间炸开了锅。“要是中国做老大,小日本怎么会来打我们啊”泛滥的洪水,凶猛的大海般的笑声涌动着,在那惊涛骇浪之下,教室角落的一个脑袋低低地垂下了,哀愁的思绪在风中凌乱地飘散着。

回忆起那部电影起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有的,只是一片灰黑。南京的大街小巷上人心惶惶,小日本使劲地揉着狗鼻子一样的鼻子,恨不得嗅到南京每一颗尘土的味道,仿佛那不是他们的鼻子似的,他们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中国人,哪怕他们是无辜的;他们用狼一般的爪子伸向难民区里面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孩童;他们狮子大开口要求一百个慰安妇,才能给他们这些贫苦百姓在烽火硝烟中相对安全的环境。他们挥舞着刺刀,肆意烧杀抢夺,给本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留下个支离破碎的家园,留下一个满目萧然的南京城。而小六子也因为逃出日本鬼子的魔爪而第一次绽开了带着泪光的笑容。

评论说:“短短九十几分钟的电影,又怎能把三天三夜的南京大屠杀表现得面面俱到呢?”是啊,电影里没有提到那些畸形的民族主义侵略士兵竟用刺刀从中国孕妇的肚子里挑出尚未发育好的婴儿;没有提到他们强暴上至八十岁的小脚老妪,下到八岁的小女孩的暴行,更是没有提到他们反人类的"杀人比赛",丧尽天良的“解体游戏”。我泪流满面地关了网页,但电影中讲述的一幕幕却是我们和三十万可怜的同胞们一同分享的。

穷苦百姓用最后一丝生命呐喊着“中国万岁”,江一燕扮演的妓女被日本鬼子蹂躏而含恨死去,角川因受不了民族罄竹难书的罪行而自杀而亡。革命的曙光消释了历史的阴霾,翻开新的篇章。九三阅兵的英姿飒爽,威武震撼,仿佛是雄狮苏醒前轻声的鼾声;超级计算机的突破,实现了蝉联世界六冠的理想,中医瑰宝青霉素被屠呦呦带上世界的展台,莫言的《红高粱》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习近平总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理念”“反腐倡廉”的改革措施推动下,中国更是迈开大步,走得更高,走得更远,走向更加广阔的道路

带着莫名涌上心头的忧愁写下了“落后就要挨打”一行字,我挺直腰板,抬起了头。抹去昨日的泪水,挂上了今天笑容,毕竟我是华夏子孙,毕竟我是七八点的太阳。没有周总理的豪迈,不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却也要为国家献上一点绵薄之力。

【篇五:访南京中山陵】

总统府外,我遇见了一位浓妆的男旦,他瞥向我,狭长的眼眸里依稀可窥见一顾倾人城的妩媚。他的背影微微佝偻着,头顶零星的白发在风中格外刺眼。

这便是我对这座城池的第一印象,不好不坏,却透出断壁残垣上的触目惊心来。

悲凉这词不该有的。毕竟身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就连下凡的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故事都发生在这座城里。洪秀全的空空荡荡的龙椅似乎比其人更光鲜夺目;中山陵里的白色大理石的先生的雕像似乎比逝者求得的安宁更为肃穆;游人们睁着空洞的眼举着自拍杆走遍了整座城,旅游淡季都是人挤人的模样。

却明明是有的。倒不是说大屠杀纪念馆里的名为“家破人亡“的群雕和殉难者的青铜脚印路,也不是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的一片葱茏,就连明孝陵神道边的獬豸也在游人的喧嚣里化成一块块面目模糊的石头,并美名其曰是岁月的摧残。秦淮河边游人如织,却无人听闻“唯有黄昏鸟雀悲”的悲凉。

我怀着敬仰的心情推开明孝陵的大门,空荡荡的,只有扑面而来的成千上万张明信片看着这个阻挡了它商机的游人。

我小心地关上门,混入人群中成为一个点。

那一瞬间我似乎想到了什么却什么也没有,我想到了破败的罗马柱间可见的华美纹路,里供奉的大名的铠甲间亘久不褪的血迹,万人坑里簇拥在黄沙间的白骨和拼凑出的人形……

我忽然觉得这世上有很多遗址,而我却执拗地觉得这世上的废墟只有南京城一个,不是金陵,不是建康,只是南京而已。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好东西撕碎了给别人看。”然而有些东西,不用撕碎,时间的蛮荒之力足以让其改头换面。

中国人善于把东西变成八成新,古董市场上真假混杂,珠混鱼目。终于,星巴克入住故宫,小霸王孙策墓被推平,变为高档住宅。BBC里说“北京天安门里列队的士兵不过是秦朝兵马俑的另一种体现。”

历史老师说:“一个不尊重历史的国家怎么会有未来。

返程的车上耳边又充斥了看见那位苍老的戏子时,风裹挟着记忆吹过耳边,像那一刻他拉的胡琴。

温吞又悲凉,盘踞在心上。

【篇六:访南京中山陵】

知了在鸣叫,多美好的一个夏天呀!这个暑假,我去南京走了一趟。在南京,有很多景点,比如总统府,南京大屠杀馆,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美丽的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江苏南京市的紫金山上,顾名思义,指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原本我只知道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伟人,但并不是特别的了解,今天我就想探究性观赏这个神圣的地方。

刚进山不久,看到的是一旁的杨柳,它们吹着发丝,弯着腰,似乎在悼念。湖中的荷与莲,紧挨着,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我不由得感叹,像这样的地方,如同隐居故人的故地:清幽,与世隔绝,安宁……

进入中山陵,走过博爱坊,从低往上看,全部都是台阶。我从最底下的那一级台阶往上数,每一个数都包含了,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一共392级,一级不少。我带着严肃的神情,跨进大门,里面有孙中山先生威严的坐像。当我环顾四周,发现这四周的墙壁上都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遗著,当我细细阅读这些遗著时,我似乎看透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却说不清。我又忍不住回眸看了一下这位只为追求国家独立和平和民主的伟人。

走出门,微风拂过脸颊,我凝望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我一次又一次的回忆起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当时的心愿:天下为公!

在台阶上漫步,望着远处的山峰在白云间蜿蜒起伏,望着这片风景如画的土地,我不由得低下了头……

走出中山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孙中山先生,虽然早已与世长辞,但是他一心为民的形象,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中国人民也永远会怀念他。

在这个知了鸣叫的夏天,我感受到了这里的美。但更美的是一种精神,是孙先生一直渴望得到的和平精神。希望以后这里的一丝念想,一丝精神,一丝希望,能传递给更多的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