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捉知了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捉知了】

在我童年的港湾里,盛满了姹紫嫣红的花瓣,随着几度潮涨潮落,片片花瓣悄然的汇入了我记忆的长河。如今我每每在童年的港湾里追寻那飘逝的花瓣时。心中总会涌动着一股股眷念之情。

一次暑假,我回到了家乡。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这时候歌唱大师——知了就会上场演奏交响曲。“知——知——知了”“知了——知了”长短不一的歌声,激起了每一个孩子的兴趣,每到这时,我们便三五成群地到树林去捉知了。

有一次,我和我的哥哥们去捉知了。我们顺着叫声,来到了一片树林,可当我们一走进树林,声音就消失了,看来知了也很聪明,一知道有人来了,就马上闭上了嘴。我“嘘——”了一声,提醒大家要安静。过了一会儿,“吱吱”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我们屏住呼吸,瞪大眼睛,四处巡视,最后终于在一根树干上发现了知了的身影。我蹑手蹑脚的摸到了树下,然后轻轻地弓起手掌,慢慢地靠近知了,当我的手离它只有几厘米的时候,猛地一罩,那只黑糊糊,胖嘟嘟的知了就落入了我的“法网”成为了我的“俘虏”。

他们见我得手了,都围了过来看热闹。我也想给他们展示一下我的战利品,可谁知道,知了一直在我的手心里转来转去,弄得我痒痒的,然后我忍不住一松手,它竟然从我的指缝里钻了出去,“扑”的一下飞走了。我气得直跺脚,还不停地埋怨他们。

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了一次教训,使我懂得怎样制服它们了——只要一抓到知了,就马上放进一个袋子里。没过多久,我就抓到了十多只,它们在袋子里拼命挣扎,连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也还是没能逃脱。

我看着袋子里的知了,心中充满了激动,但我发现有些知了会叫,有些却不会叫,于是我们去查阅了资料。知道了:知了不是用嘴巴发声的,而是用肺来发声,还知道了只有公知了会发出声音,母知了不会。

捉知了真是件有趣的事,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的影响。

【篇二:捉知了】

暑假里的一天中午,我和老爸吃过午饭,准备一起去捉知了。

捉知了要用面筋。老爸先去我奶奶家拿了一点面粉,回来打了一盆清水,然后把搓好的面团在水里洗来洗去……大约四五分钟之后,面筋团好了。老爸找出一根鱼竿,把面筋黏在鱼竿的顶梢上。

一切准备就绪,我和老爸开始到外面找知了。老爸一棵一棵树地找,这边看一看那边看一看,终于发现了一只知了。老爸悄悄举起鱼竿,向树上的知了伸过去,然后猛地一下子把知了的翅膀粘住了。接着,老爸马上把鱼竿放了下来,等鱼竿梢头靠近地面的时候,他叫我到鱼竿前头把知了给抓住。我紧张地走过去,一把就把这只知了抓在了手心。这时候,我听见手心里的知了不停地叫着,好像是在向同伴呼救:“救命!救命!快救救我……”老爸见状,告诉我知了的身体下面有一个叫声板的东西,只要把那个东西一用劲捏一下,知了叫的声音就会慢慢减弱直至消失。我照老爸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知了叫的声音消失了。

没过多久,老爸养鸟的朋友小原叔叔也来看我和老爸捉知了。我们又看见了一只,这一只是刚从树下爬上来。我问爸爸:“爸爸,这么小的知了可不可以吃啊?”爸爸说:“小的也可以吃。”这时,妹妹也来了。老爸对我俩说:“小孩子去玩吧。”我们说:“可以。”然后我和妹妹一个拿大一个拿小的,拿起那两只知了便玩起了知了打架游戏。瞧,开始打了,我的知了爬过去紧紧地抱住了那只小知了。不好,我的知了又开始叫了,我赶紧一把将它身下的声板给捏住……

又一个老爸的朋友来看热闹了,刚到便发现了一只新知了。老爸出手敏捷把知了的翅膀给粘住,随手递给我们俩。妹妹把这只知了放到衣服上,我爸爸看到知了没有了,面团也正好快没有了,便对我俩说:“把三只知了给小鸟吃吧!”

我们同意了,把知了还给老爸,他把知了扔给小鸟吃了……

【篇三:捉知了】

夏天的夜晚是那么的宁静,月光洒落在大地上,仿佛给大地盖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无数的星星在快活地眨眼,一切都充满了梦幻。

这天的下午,外婆告诉我:“今天我们去捉知了。”我听了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说:“走,我们现在就去!”“不,现在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知了要等到夜里才出来。”

我盼啊盼,终于等到了天黑。我和外婆匆匆准备好了“装备”——竹竿、手电筒和一只罐子,然后就向村后的林子出发了。到了地方一看,“哇,这么多人啊!”我不禁感叹到。“可不是,刚下完雨,大家都来逮知了了。”外婆说到。

只见林子里灯火通明,好像在开篝火晚会似的。“我捉到第三十四只!”“啊,又一只大的!”大伙儿兴奋地嚷着。我凑过去一看,他们的战利品果然个个都装满了大半个罐子。再不动手要被人捉光了,我和外婆也连忙开始捉了起来,我举着手电筒四处搜寻了起来。嘿,我看见一只知了!它正披着灰色的盔甲,不慌不忙地向树上爬去,我赶忙用手抓起它,可它不甘束手就擒,拼命地扭动着肥嘟嘟的身子,六条腿有力地乱蹬着,好像在说:“放开我!放开我!”“哈哈,看你这回往哪儿跑!”我把知了放进罐子,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我一向是很胆小的,可是今天,我的好奇心和兴奋战胜了恐惧。

夜渐渐地深了,灯光也渐渐地稀了,我罐子里的知了也渐渐地满了,我用手紧紧地捂着罐口,生怕知了会飞走了,尽管这时候他们还没褪壳长出翅膀呢。哈哈,到了明天,餐桌上就会多出一盘美味的油炸知了了!

【篇四:捉知了】

有一次我在一部记录片里看到一群群知了猴在夏天的夜里从土里涌出来,排着整齐的队伍爬上大同小异,各种各样的大树上,等待明天的新生活。看得我立马就想去捉几只知了来玩玩。

第二天早晨,万里无云,天空湛蓝无比,温暖的阳光抚摸着大地,我和妈妈准备去捉知了,我们扛着网兜,拿着袋子便出了门。外面知了唱着欢乐的歌,声音震耳欲聋。我们真是来到了捉知了的胜地,那里的声音可不是一般的响,完全有翻天覆地,移山倒海之力啊!真是一片知了的海洋。

我和妈妈来到一棵枝叶茂盛的矮树下找知了。我伸长脖子,眉毛高高扬起,眼镜瞪得又大又圆,仔仔细细地搜索着每一根树枝。忽然,我眼睛一亮,发现有几只知了正排着整齐的队伍,懒洋洋地趴着“睡觉”。

我悄悄地拿起网兜,蹑手蹑脚地靠近知了,缓缓地抡起网兜,对准知了,猛地盖上去,没料到,知了居然没在睡觉,非常敏捷地扑腾了几下翅膀,一哄而散。我们接着往前走,我又定睛一看,又是一群知了在树上鸣叫,我毫不犹豫地跑上去,我的腰猛地一弯,用尽全身的力气把知了打在了地上,又迅速盖住了它,知了在里面扑腾着翅膀,像一个疯狂的武士,我有点害怕,不敢动手去捉。等知了平息下来了,我才用手轻轻捏住它,把它从网兜里扯出来,扔进袋子里。我舒缓了一下紧张的心情,就奔向下一个目标。

【篇五:捉知了】

这个暑假里,知了数不胜数。而在星期天,我和爸爸就斗志昂然,决心要抓到几只知了才肯回家。

小溪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充满活力,仿佛想奏起一首欢快的舞曲。柳树阿姨也翩翩起舞,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着一位位高傲的“歌唱家”。听,“知了——知了——知了——”这歌声真动听,仿佛让你置身于庞大的音乐馆。

我和爸爸告别了电视,走进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爸爸,我们到这来干嘛,这不是我们楼下的小公园吗?”爸爸没等我说完话就神气的说:“来捉知了呀!知了每天早上来叫醒你这只大懒虫,大懒虫。”“不许叫我大懒虫!”我生气地说,“你才是大懒虫!”

开始捉知了了!我负责侦查,爸爸负责逮捕。我摸拳擦掌,跃跃欲试。我走上前一步,瞬间扫描到了在唱歌的两只里应外合的大小知了。爸爸眼疾手快,挥了挥杆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捉到了那只大的知了。但是小的却逃走了,它在天上飞啊飞,最后竟然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一样落在了我的背上。它好像在说:“你们捉走了我的同伴,我要复仇!”顿时,我和爸爸恍然大悟。就算是一只知了也是有生命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手忙脚乱,连忙放了知了。

在这一刻起,我决心不做伤害任何生命的事。

【篇六:捉知了】

7月20日晚上,爸爸下班回来告诉我们一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晚上带我们去香山冲公园捉知了。

我们到达香山冲的时候,周围已是漆黑一片。我听到很多昆虫的叫声,到处都是知了在“知了,知了,知了”地叫着。进入香山冲公园,一路上停了很多车,看样子都是来捉知了的。有的拿着手电筒在竹林里找蝉;有的用车灯照着树林,人就在车旁等着;还有的人在路旁拿着塑料袋到树上抓知了。

我们到了半山腰,爸爸找了一个空旷的地方停下来车,把车灯对着有知了叫声的树林开着。我们迫不及待地下车,可是等了十分钟一只知了都没有来,我们有点失望。突然,传来“嘭”的一声,“找到了,找到了”原来是有知了飞过来,被妈妈找到了。我们急忙跑过去,果然,一只知了正停在地上休息呢!我很想去捉它可是又很害怕,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勇敢地伸出了手去捉它。可是还没有碰到它,它就一蹦一蹦地飞走了。哎,这些知了怎么这么活泼呀!再看到了就一定要更加小心地捉。

忽然,我看见一只知了飞到了地上,连忙跑过去:这次一定要捉住它。我按照妈妈说的,迅速抓住知了腹部位置的翅膀。“哈哈,我捉住了!”我高兴地蹦起来。之后,知了不断地朝着车灯飞扑过来,我们不停地捉着知了,不一会儿就捉了一二十只了。

我们又换了个地方捉知了。在那里碰到了一位老爷爷,他给我们看他捉的知了。我看到老爷爷捉的知了和我们的不一样,他捉的知了都比较小,有的没有翅膀,有的是绿色的,而我们捉的知了很大一只,带着透明的大翅膀还不停的叫唤着。我问老爷爷:“您的知了在哪里捉的?”老爷爷回答说:“我是在树下的小洞里面捉出来的。”原来老爷爷捉的知了是幼虫,我们捉的是成虫。

我们又捉了几只后就回家了。回去的路上,我问爸爸:“为什么我们要开着车灯捉知了,知了会飞扑过来?”爸爸告诉我:“自然界的很多昆虫都有趋光性,夜晚的灯光对昆虫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那是因为光波对昆虫造成的条件反射,它们看到光就以为白天来了,就以为有吃的了,结果就被我们捉住了。”

原来如此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