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这里也有乐趣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这里也有乐趣】

有一次在台湾,经过一家陶笛店,看见店里的陈列架上摆着一个个像小鸡蛋一样的陶笛。我不禁停下脚步,看了又看,越看越喜欢。于是,买下了我人生中第一个陶笛。

这个陶笛,圆圆的,有清雅的荷花图案,上面嵌着四个孔,所以又名“四孔陶笛”。自此,每天我的家中都会传出陶笛基本练习曲的声音。陶笛的声音对我来说很新奇,它不像钢琴那么单一,不像提琴那么刺耳,不像吉他那么沉闷,而是一种空旷的,令人神往的感觉,会发出“呜呜——”的声音。

练习时,我先从几个基本音符开始,再到简单的曲子,最后到世界名曲。刚开始练习时,特别枯燥,比如:1,1,1;2,2,2;3,3,3……每天我都要练上一两个小时,陶笛吹久了,两腮酸疼不已,嘴唇干裂甚至流血,令我几度想放弃,可又不忍。

“陶笛年终测评”来到了,我信心满满——这么努力,一定会有个好成绩的!测评的第二天,成绩公布了,我被排在了倒数!我气急败坏,忍泪走出了教室。那么努力,却惨败至此,我恨陶笛!原本陶笛空灵优美的声音,在我现在听来似乎越来越像婴儿的啼哭声。我练习陶笛的次数越来越少,后来几乎根本就不再碰它。于是,陶笛就被我装在一个蓝布盒里,被扔在柜子上,慢慢积灰。

之后我每次上学,放学,进出房门的时候,总能看见柜子上那显眼的,装着我的陶笛的蓝色棉布盒。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我总觉得生活中少了什么,空荡荡的。好几次,我都有想把陶笛拿出来,继续放到嘴边吹奏的冲动,可一想起它给我带来的痛苦,我又猛地闭上眼,转过头去。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欣赏到了日本陶笛大师宗次郎吹奏的《故乡的原风景》,笛声清澈飘渺,极富穿透力,触动着听者的心灵,勾起听者心中对故乡的爱与深切的思念。静静地聆听这首陶笛曲子,我那处于喧嚣躁动的心灵平静下来了,回归到最初的平和与宁静。我被感动得如痴如醉,蓦地明白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只要在练习时,它能带给我愉悦和幸福就够了。于是,心中暗下决心……

我径直走向柜子,取出了封存已久的陶笛,轻轻地把它搁在嘴边,开始吹奏起来,那声音不再那么呕哑嘲哳难为听,而是像一位母亲正在亲切呼喊着自己的孩子。我又重新开始练习陶笛……

两年后,在一次电视台来学校拍摄文艺节目的舞台上,我吹奏了《故乡的原风景》,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原来蕴含深厚感情的陶笛旋律,是那么的富有艺术感染力,它是生命的清泉,深深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这时,我才发现,陶笛其实是我的最爱,这里也有乐趣,我要坚持下去。

【篇二:这里也有乐趣】

乐趣总在不经意间降临到人们身边,如果你执意“众里寻他千百度”,到头来很可能“踏破铁鞋无觅处”。静下心来,你会发现灯火阑珊处,乐趣正静静地等待你。用心感受——这里也有乐趣。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一生仕途坎坷,可人生的大起大落并没有击倒他。离开京城,远离权贵,告别官场,那又如何?没有大展宏图的机会,却多了游历山川的机会。在漫天飞雪的天空下,披上蓑衣,戴上草笠,拿着鱼竿,感受这份独特的乐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厌倦了官场的阿谀奉承,毅然摘下乌纱帽,归隐田园。宁可在香叶中种田,也绝不为那五斗米而折腰;宁可让清晨的霜露沾湿自己的衣角,也不愿沾染一丝官场恶俗。在官场,尔虞我诈,整日提心吊胆,山珍海味摆满一桌却未必有胃口;在田园,朝出暮归,无琐事牵挂。日子虽过得清贫,却也自得其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而得罪权贵,被贬为和州通判,在城南面江而居,“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接着他又被安排到城北的一间半的面河房屋中,“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最终被安排到破漏的小屋中,他还能以书为伴,体会个中乐趣。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与其整日纠结,不如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乐趣就躲藏在困苦的背后。泰戈尔也曾经说过:“只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采集鲜花去保存,因为这一路上,花自然会开放。”我们要正确面对逆境,因为——这里也有乐趣。

【篇三:这里也有乐趣】

学校,也许在学生的世界里,是那样的无趣与枯燥。每天“早出晚归”,还有大量的“工作”,疲惫的身体时时在抗议。而我却认为,这里也有乐趣。

刚进入初中的几天,我们是比较紧张的。第一节是语文课,“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呢?”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着新老师。“噔噔噔……”声音随着走廊上脚步声响起。“新老师来了。”同学们拿出语文书,摆在桌上,安静端正地坐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走了进来。“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说着,她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名字——李荣。然后就给我们上课了。下课后,同学们议论纷纷:“这个老师好棒。”“老师很温柔,很好。”等。从此以后,语文老师就成了我们的朋友加导师。

记得学第五课《陈太丘与友期》时,里面有一句“非人哉”深受同学们“喜爱”,于是以后的语文课课前读书时,同学们就读这篇文言文。当读到“非人哉”时,同学们振奋不已,提高嗓门。引得其他去上课的老师都张望一眼。

老师上的语文课更是我们放松的天堂。你瞧,几个捣蛋分子一会插一句话,一会又“咯咯”笑……老师也不生气,只是有意无意让他们扮演一下文章的角色。这下好了,他们装模作样,读语句时土话都出来了,同学们哈哈大笑,老师也笑了起来。“叮铃铃……”一节愉快的语文课就在笑声中结束了。

现在临近期末考试,语文课后,同学们恋恋不舍的放下书,重又开始了考前的奋斗。路很长,书相伴……

其实,学校并非无趣,只是你并未仔细的去寻觅、珍藏那一份生动、一份感动、一份乐趣……那一节节难忘的语文课,那淡淡的油墨书香,那阵阵萦绕在耳畔的欢笑声。我知道:这里,也有乐趣!

【篇四:这里也有乐趣】

5岁那年参观乐器展,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乐器有些发懵。当眼光移到一个大提琴展位时,我征住了,一个大姐姐洋溢着明媚的笑容坐在中央,拉着轻快的大提琴奏鸣曲,看上去快乐极了。当时,我就认定要学大提琴,因为我想拉大提琴肯定有乐趣。

就这样,我跟着大姐姐开始学拉大提琴。

转眼到了四年级,我参加了一个西洋乐比赛。当得知自己辛辛苦苦准备了半年的曲子只获得了三等奖时,我十分痛苦和伤心,凭什么我那么努力,只获得这个名次?

本来就已不满的我,回忆起拉琴的种种经历,竟有些愤怒:为了这次比赛,有多少个早晨,我从暖和的被窝里爬起来开始练琴;只是手稍微没有按紧弦,老师就会喊停,让我重新一遍一遍拉,直到手指磨出水泡,肩膀酸胀不已,才让我休息一分钟;那些密密麻麻的音符一不留神就看错,升降记号也容易漏掉,而习惯低音谱号的我碰到高音谱号和中音谱号就一头雾水,这些错误换来的都是老师的批评……我后悔了当初的选择,拉大提琴其实一点也不快乐。

从那天以后,我便不再打开琴盒。大提琴寂寞地站在墙角,等待着我的抚摸,而每次我都不屑一顾地从它身边走过。时间长了,却感觉每天的生活有些空虚了,不练琴也没有让我增加快乐。走过琴盒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想练琴的冲动,但想到过去的痛苦,便又放弃了。慢慢的,琴盒开始积灰。

同年暑假,我与父母来到泰国游玩。漫步泰国街头,突然听到一阵不太专业的提琴声,那是巴赫的《咏叹调》,曾经我耳熟能详的曲子,现在却有些陌生。顺着声音走去,只见三个街头艺人投入地拉着小提琴,他们脸上弥漫着自信的微笑,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那种享受音乐的快乐就像一阵香气飘散进了人群,路人也被这种快乐感染着,不由停下来,欣赏着他们的演奏。我也不知不觉随着节拍摇晃身体,和着那有些刺耳的音乐哼着曲调,与他们一起绽放微笑。

我恍然大悟。学习音乐,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我们的努力不一定能让结果十分圆满,但是过程一定是十分充实的,充满乐趣的。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在平时练琴的过程中,其实我已领略了音乐的魅力,享受了音乐的快乐。

回家之后,干净琴盒上的积灰。打开琴盒,取出弓子,仔细地擦上松香,当弓子接触琴弦发出声音的那一刻,我快乐极了。那久违的琴声,仿佛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让我欣喜,让我雀跃。

原来这里一直都有乐趣。

【篇五:这里也有乐趣】

暑假,外公和外婆带我去赶集,也就是农村盛会,平时高价的东西蜷缩于地,周围一片新奇,那些物美价廉的东西都被小们显摆了出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白云镶在蓝天之上,一路上芳香弥漫,小鸟的脆鸣,似乎在迎接我们。

到达集市中心,嘈杂喧闹,繁华一片。到处是小贩们吆喝的声音:“手镯项链挂坠,十块钱一个。”“新鲜打捞蛤蜊,美味细嫩黑鱼!”……我发现,小贩们的吆喝也挺有乐趣的,个个都有自己的风格,style。这集市虽没有北上广那样一线城市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也不失风雅,流露出的是乡下人的纯朴爽朗。

我和外公凑到一个卖鱼的小贩那里,外公指着鲫鱼问:“这鲫鱼多少钱一斤呀?”“便宜便宜,十七块五,看你是老熟人,给你降点价,十块给你。”那卖鱼人一边招待别人,一边说。

赶集,也称赶场,赶山。是一种民间风俗,是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考验小贩们经商能力的时刻。小贩们各个精神抖擞,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玉树临风显得不可一世。那高亢的嗓门,那有趣的声调,那好口才,都是乐趣。虽苦了点,累了点,但人们在这一刻是兴奋的,是喜悦的,是无法用地位来约束的。

外公拉着我的手回忆说:“当年你外婆和我年轻的时候,也经常像现在这样,挑着自家种的粮食来卖。当年这村还没这么发达,大家都没多少钱,就等着城里人来看粮食,有时卖了一天也就只赚了五十几块钱,加上这赶集一个礼拜才来一次,我们就用这五十块和我赚得微薄的工资来养家糊口,日子过的虽苦,但也有快乐。”男儿有泪不轻弹,可外公还是流了两滴。这短短三句话,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日子过得虽苦,但也有乐趣,也快乐着。”这句话一直在我脑袋里荡漾着,渐渐布过我的全身。“苦,但也有乐趣。”外公说的是多么轻脆,就这样一掠而过。我想:在这种艰苦环境下还能叫快乐,说有乐趣,是为什么呢?我沉默了……突然间,我明白了——农村也有乐趣,是那种对生活抱以乐观态度,积极向上的乐趣。

夕阳西下,傍晚来临,集市散了。我们走过桥,这桥饱经沧桑变得破烂不堪,但还是那么硬朗的矗立在河水之上。慢慢回想,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篇六:这里也有乐趣】

小时候,我最讨厌离家不远的一条小径,那是因为那儿夜晚又漆黑又幽静,使我心生害怕。因此,我从没从那条小径走过。然而,那次我却彻底地改变了对它的看法。原来,那里也有乐趣。

暑假里的一天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迎着蒙蒙细雨,离开家散步,边走边欣赏着路边的美景。不知不觉,我踏上了那条小径。于是,我顿时心生害怕,之后,看这里并没有什么可怕之处,便大可放心了。不过,小径里的景色还真别有洞天。

单说那青石板吧,一块接着一块,平铺于松软的泥土之上。它的颜色,绿得鲜艳,绿得耀眼。那青石板一直向远处延伸,绿色的线条更像是绿色的河流在流动,流向远方,在远处交汇于一点……

“嘀嗒,嘀嗒……”听,雨滴儿撞在青石板上,发出好听的声音,我惊喜万分,伴随着嘀嗒声哼唱了几句。而在这里,我每每都能寻到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或是一朵无名的小花,或是一滴晶莹的露珠,或是一片绿的缩影……我都觉得这是小径送给我的幸福,使我无以名状的惊喜。

这时,我忍不住跳进了小水坑中,水花溅起了我一身,顿时,我身上凉飕飕的。于是,我跳得更欢了。我像个顽皮的孩子左一脚右一脚地踩来踩去,我开怀大笑,没错,笑得正是我自己呢!

我干脆抛开了伞,接受着上天的洗礼。

我打算爬上树去,一睹小径的风光。终于,我千挑万选,终于选中了一棵最茁壮的。但——人算不如天算,我东拉西扯,甚至把自己的裤子都磨破了。还是没办法。“哼!敢惹本姑娘,要你好看!”我使劲儿地摇它,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树上的雨水掉落下来,砸落到了我的头上、脸上和肩上。我俯身望着水中的自己,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我竟捧腹大笑。想不到,这里也有乐趣。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