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东山书院导游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东山书院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冯雨甜,你们可以叫我冯导,我今天将带领你们游览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母校——东山书院。

东山书院以前叫东山精舍,占地面积为128亩,被列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也应光荣的革命传统成为了湘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山书院的最大特点是课程设算术、格致、方言、商务四斋,分科造士。培养人才强调实事求是。现在请大家跟紧我的脚步,来参观一下这美丽的东山书院。

大家看到了吗?东山书院的白玉校匾是由黄自元题写的。那我们走进校门看一看。池塘旁边有一口小井,毛泽东常常在这口井里打水。每当晚上,毛泽东读书时感到困乏,他就会把冰凉的井水往自己身上泼,让自己精神起来,继续读书。井旁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一首诗,叫咏蛙。这首诗是少年时的毛泽东作的。一天,毛泽东和朋友坐在井边闲聊,突然发现石头上有一只青蛙,它有感而发,便写下了这首诗。大家右拐,这就是书院的正厅,相当于我们的礼堂。正前方有一座孔子雕像,栩栩如生,是为了拍摄一部电影修建的。大家顺着它向上看,“公诚勤俭”四个字非常醒目,这是东山书院一直以来的校训。两旁的柱子上有一副楹联:“公毕方将私治,师严然后道尊”。意思是老师要公正、无私,同学要尊重老师。大家往这走,还有很多房间。我们去看一看。第一个房间是训诂室,是同学们请教老师的地方,也是老师的办公室,第二个叫监学室,相当于教导主任工作的地方。用来监督老师是否认真工作。第三个是堂长室,也就是校长室。关于堂长李元甫还有一个小故事,我来讲解一下:在毛泽东十七岁那年,来报名时错过了考试,正巧堂长经过,看到了他,就想考考错过考试的毛泽东。堂长问毛泽东:“你读书的志向是什么呢?”毛泽东告诉他:"我要读书救国救民,保卫家园!"堂长很是震惊,小小年纪竟能有这样的志向,拍着手说:"太好了!我们学校出了一位爱国学子!”于是破例录取了毛泽东。

我的解说完毕了,大家可以自己再去细细观赏。不过,我给大家提一些要求:1、不高声喧哗;2、不乱丢垃圾;3、不乱涂乱画。希望大家能够配合,谢谢!

【篇二:东山书院导游词】

如果要用“志当存高远”这句名言来描写爷爷,那是最适合不过了,他从小就有着为中国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而东山书院,也就是的母校,更是引导求学励志的起点。今天,我们四、六年级就有机会来参观东山书院。

到了那里,我们一个个像出了笼的小鸟,迫不及待地跑出了车里,一下车,我就见到那美丽的景色:古老的房屋,上面砌着青砖青瓦,让人感觉有清凉之爽,旁边的花草树木,在向我们点头呢!

这时,一位老师走出来,哦!她就是我们的导游。现在,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厅,里面全是关于爷爷的故事。在大厅中间,有一尊的铜像,那是爷爷年轻时候拿着一本书的铜像。忽然,我看见了一首诗,这是一首离开家乡时写的一首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写得真好,让我佩服不已。旁边有一副油画关于把自己的棉被和蚊帐给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的故事。这幅画,令我想起了关于爷爷的另一个故事:那天,正下着倾盆大雨,爷爷家的稻子必须要收回家来,的爸爸便让他去收回来。在爷爷家旁边,住着一位老奶奶,大家都管她叫毛四阿婆,这位奶奶家也种了稻子,因为老奶奶家没别人,她必须自己去收稻子,刚一走出去,被爷爷看见了,爷爷一看,对老奶奶说:“毛四阿婆,我来帮你。”说完,一把抬起稻子背进了屋,而自己家的稻子却淋湿了,爷爷却还是很快乐。这不正可以用卢梭说的:“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荣的,”这句话来形容爷爷吗?

接着,我们看见了一口井,听导游说,曾经和几位同学在这旁边坐,这时从井里跳出一只青蛙,于是作了一首诗,诗的内容是这样子的: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随后,我们来到了爷爷上课的教室,教室面积宽广而又整齐,一排排座位齐刷刷地摆在我们面前。讲台上面,有两块重叠的黑板,上面吊着两根绳子,可以上下移动。的座位就在二组倒数第二个,但他学习还是很认真。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的自修室。它十分简陋,只有八张桌子和八张椅子,再加上一盏灯,便是自修室了。可以想象,当时爷爷那股非常热爱学习的劲。

参观完毕,我恋恋不舍地上了车。心想:爷爷,您的品德让人赞叹!您的学习让人惊艳!我敬佩您!

【篇三:东山书院导游词】

冒着蒙蒙细雨,怀着喜悦的心情。我来到了国家4A级旅游景点——东山书院。

踏入这座有着百年文化气息的学院,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汉白玉石的门匾,上面有毛泽东的题词“东山书院”几个熠熠生辉的大字。跨入大门,是一个由环形石板路围绕着的鱼池。鱼池边,桃红柳绿,各色鲜花争奇斗艳。鱼池里不知名的水生植物就像一把把小刀立在池子里。水池里泛起一圈圈波纹,原来是调皮的小鱼吹了一个个小泡泡。我拿出食物撒了一些,成群结队的鱼儿立刻冲了过来,挨挨挤挤地争抢着食物。

离开鱼池往前走,一座白墙青瓦的楼房出现在我的眼前:黑色的门柱、朱红色的房梁、高高翘起的屋角。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物,让人过目不忘。来到大厅看到了孔子雕像,这位拥有3000弟子的政治家,教育家,让我敬佩不已。穿过东斋,又去参观了毛泽东的寝室和自修室。走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了毛泽东曾经就读的教室,几排古老的座位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我特意在毛泽东的座位上坐了一下,我想这应该是每个游客来这里都想做的事情吧。

风景优美的东山书院,在小雨的滋润下,更加美丽,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篇四:东山书院导游词】

各位贵宾大家好,我姓刘,大家可以叫我刘导,或者可以叫我小刘。

我们这次要旅游的地点是东山书院,东山书院坐卧在湘乡市的偏前位置,东山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895年的东山精舍,最早由湘军将领刘锦堂和湘乡县本地士绅建立,至今有一百多年历史了。1900年改称东山书院,五年后更名为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毛泽东、萧子暲等革命家以及开国大将陈赓、谭政等都曾经在这里读书求学。建国后的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正式定名为东山学校,现在已经是一所有名的中学了。

它当初的作用是用来培养人才,以济当时之急的,可后来中国解放后,因为有一些有名的人物在此读书,这座学校并没有被拆掉,后而被后代完好的保存了下来,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东山书院。

这次东山书院一日游就到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你下次还来湘乡玩的话,请来湘乡市东方红学校236班来找我哦!大家拜拜!

【篇五:东山书院导游词】

在这个丹桂飘香,阳光明媚的好日子里,《湘潭日报》的小记者们来到东山书院参观。

走进自动门,耀眼的“东山学校”四个大字跃入眼帘,进入东山学校的大门,向右转,毛主席的诗《咏蛙》格外醒目:“独坐池塘如虎居,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诗中的霸气,让我敬佩。

经过一座小桥,终于来到了东山书院,这是一所人文底蕴深厚,让我敬仰已久的古老的名校,走进书院,似乎是一个四合院,是青砖与木材建的。孔子的雕像傲立中间,我们一起作揖拜见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穿过左边的走廊,我们来到毛主席曾学习过的教室,简陋而朴素,老师让我们排好队,坐一坐毛主席的座位,还给我们拍照留念,我们都很兴奋。我们又来到二楼,这是书房,有毛主席最爱看的书:《三字经》,《幼学8226;卷》,《孟子》等,可想而知,毛主席当时学习努力,才能成就他一生的光辉。

往右走,就是毛主席参加革命的事迹和故事,他发起秋收起义,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不少挫折,毛主席有勇有谋,他不断总结,不断前进,他的思想,灵魂与书中的知识融为一体,变成一种智慧,一种气势磅礴的精神,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终于战胜了一切困难,建立了新中国,他深得全国人民的信任与拥戴,成为新中国的主席。

当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东山书院时,我心潮澎湃,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沿着前辈指引的方向前进。

【篇六:东山书院导游词】

各位同学,家长们:大家好!我叫陈天浩,大家可以叫我陈导,或者叫我小陈。我们本次要参观的地点是东山书院。

东山书院坐落在湘乡市的偏东南位置。走进东山学校的大门,你就会看到一个大池塘,名叫护墙池,往右边走就来到石桥,石桥的名字叫护墙池桥,桥旁有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写的咏哇:“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年轻时的就有“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气魄与胸怀!以前还在这池中游过泳。

走过石桥就来到东山书院正门口,门口两旁栽着铁苏,门上还写着“东山书院”四个醒目的大写,走进院子便看见孔子的雕像,雕像前面有一口古老的铜钟,庭院里有几棵树,两棵白玉兰,一棵腊梅,还有一棵石榴树。这四合院环境十分幽静,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向左转就到了读书的教室,因为那时很高,所以坐在二组的倒数第二位,教室上的黑板有两块,上面装有齿轮,可以上下拉,这在那时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方便老师和同学擦黑板。

本次旅游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如果下次还来的话,请到东方红学校251班来找我,大家再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