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一张老相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一张老相片】

爷爷的书柜里有一张旧的发黄的相片,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伙子正骑着一辆铁锈斑斑的破旧自行车颠簸在一条泥泞残破的崎岖小路上。

从相片上看,这条路到处坑坑洼洼,沟沟坎坎随处都可见。这么坎坷的泥泞小路上,这个少年在自行车上艰难骑行,却面露笑容!我疑惑地挠了挠头,满心疑惑的跑到那个“小伙子”面前问到:“爷爷,您那时候的路那么难走,为什么您骑自行车怎么还笑的出来呀!?”爷爷听后,摸了摸我的头,我瞪大眼睛,一脸新奇。“因为那是你爷爷我最幸福的时候啊。那是我第一次拿到自行车并能独自骑上去的时刻!”爷爷的嘴角咧得很大,快能和“太阳肩并肩了!”“琪琪,你要去那条路看一看吗?”我开心的点头:“肯定啊,爷爷。我也要去感受爷爷的幸福。”

我寻着爷爷儿时的足迹,踏上了旅程。到达目的地时,我晕头转向:这,明明是一条笔直、平坦且悠长的水泥大路呀!路旁树木葱郁,阳光透过层层薄叶沐浴在脚下的路面上,斑斑点点,朴素迷离。正当我陶醉于眼前的美景时,一声清脆的鸣笛声将我从“梦境”拉回了现实。

呈现在眼帘的是一辆辆先进崭新的轿车、公交车来回穿梭,眼花缭乱。然而随着爷爷的讲解我慢慢的知道了,原来国家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原先那泥泞不堪的土路早已修成平坦的水泥大路了!我如梦初醒,看来爷爷那张承载着他幸福的相片早已成为了城市发展的见证了!

几十年过去了,那一亩亩荒地上已经矗立起栋栋高楼大厦;目光移至前方,一座名为“海陵”的公路大桥横贯南北!灰白色的钢筋混凝土桥面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宛如一条银白色的长龙腾空而起,“一桥跨两河”的独特景色更是成为了整个城市的重要地标!

伴着傍晚的余晖,我独步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将“天路”、水泥路和人们镶上了金边。此刻的我掏出了手机,与这么一个“新时代”留下了合影,多少年后,我也让我的孩子来这个美丽的家乡,重踏这片土地,重寻当年的幸福,见证祖国的繁荣和强大!

【篇二:一张老相片】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这节是语文课。语文老师拎着一个粉色的袋子走进了教室,说是要进行一个小活动,我心里乐开了花。

“咦,袋子里会有什么呢?”我心想。这时语文老师开口说道:“同学们,想知道这个袋子里装着什么吗?”我瞬间情绪高涨,很想解开这个谜团,便喊道:“想——”。同学们也纷纷举手,有的说像飞碟,有的说像转奖盘,还有的说像UFO,全班顿时大笑起来。

这时,老师缓缓走向了黑板,在黑板上写下了“未来科学家的相片”几个大字,同学们疑惑不解,“谁会是未来科学家呢?”“未来科学家会是什么样子?会穿什么衣服?”“老师是穿越时空才取到这些相片的吗?”看着我们不解的样子,老师有说:“可以让几个同学上来看看未来的科学家。不过,有几点要求:1、看过相片的同学不能告诉其他同学看到了什么。2、下面的同学不能说话。能不能做到?”“能”同学们大声回答。“谁第一个上来?”老师刚说完,全班同学都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个个争先恐后的举起手来,都想第一个去亲眼看看未来科学家的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叫禚其文第一个上去,“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也怀着激动的心情看着他,只见他看了一眼那张“相片”,好像没有看清楚,又盯着看了好一会儿,这下好像看仔细了,禁不住大笑起来。难道是科学家的样子很滑稽,逗得他哈哈大笑?这使我想知道谜底的心情更加迫切,更加强烈了。老师又叫了几个男生上去,他们也都大笑着回到座位。看到他们的样子,老师也不由得笑起来。“老师,快解开谜底吧!”一位同学焦急的说道。在我们的千呼万唤中,老师终于亮出了“相片”。啊!居然是一面镜子。

看到我们失望的表情,老师笑眯眯的对我们说:“今天,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为你们种下了一颗科学家的种子,有人说,你首先看到了什么,你就有可能称为什么。今天,你们看到了镜子中的科学家,老师希望,将来,你们都能成为科学家,为人类做贡献。”

原来,老师对我们给予了多么美好的希望啊!

【篇三:一张老相片】

在我的相册里有一张特别显眼的照片,相片上的我满身泥巴,弯着腰,弓着步,手里拿着未插的秧苗,一脸自豪的表情,我进入了回忆……

清明节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和小伙伴相邀去双合镇体验插秧生活。一路上,我哼着小曲,快快乐乐地出发了。

过了一会,我们来到了目的地。没等车停稳,我们便迫不及待地下车。这时,熟悉的景色又展现在我眼前——这不正是我们曽经来收割稻谷的地方吗?不过,以前金黄色的海洋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在太阳的照耀下格外耀眼。只看到一头小水牛在田基静静地吃草。

再走近些,就听到小朋友的欢呼声,我急忙冲过去,脱下鞋,拿起秧苗……,这时我脑袋一片空白——不知怎么插。农民伯伯走过来了,摇了摇头,笑呵呵地说:“小朋友我来教你们吧。首先要弯着腰,弓着步,然后左手抓好秧苗,右手拿起两三根,用食指伸直插进泥土里。”我急忙试了一下,它们好像和我作对似的,歪歪斜斜的,有的还倒了呢!我问农民伯伯,为什么插不好?原来,秧苗还要插深一点。我又试了几下,慢慢地顺手了……

不知不觉,我觉得腰酸了,站直腰,抬头一看,“咦”!前面是一块翠绿的长方形。这时,妈妈看见了,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这一幕,就这样永远地定格了。

通过这一次插秧体验活动,让我再次感受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杜绝浪费,提倡节约吧。

【篇四:一张老相片】

繁华,熙攘,匆忙,优雅,龌龊,寂寞,冷淡,怜悯,哀伤……“咔嚓,咔嚓,咔嚓……”

我站在人来人往的天桥上,身体靠着栏杆向下倾斜,从口袋里掏出相机,闪光灯一闪,“咔嚓”。然后把相机塞回口袋,迅速融入这个不眠的城市的车潮人海中下落不明。

有点像是狗仔队一样,玩着各种莫名其妙的花样。于是,我就这样藏匿着一只相机,招摇在充斥着各式金属乐的城市的一角,招摇在陌生人莫名其妙的眼神里。以为是做作,显摆,头脑发热……随他们去了,一群过于自恋的陌生人,拍你一张照片会损失你几千万啊……

为什么挽留总是无济于事?就是这样,有时候,只一瞬间,便什么都没有了。一觉醒来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已不在身边,就好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一样,于是,我开始慢慢地用摄影的方式来祭奠我的青春。我在繁华落寞的城市中行走着,又停下移动的步伐,打开相机,摆弄起光圈,其实我也并不是很懂应该怎样去记录这座城市的喧闹与繁华,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捕捉一些事物,与人物的表情——孤独,落寞的瞬间。

我没有把我拍的那些照片上传到我的空间里,因为我想一定有许许多多人和我一样,喜欢拍一些稀奇古怪的照片,然后会把那些让他们引以为豪的照片贴在自己的空间里,那么就会出现无数相似的空间。相似的主题,相似的皮肤,相似的照片……以及最终相似的青春,没有办法,我不想复制我的青春,就像某人说的很经典的一句话一样:爱不能复制。

我把拍过的照片,在地上,摆成一排一排的,然后猫着腰,一张一张地审视过去,我想在它们中间挑选出我最喜欢的一张。可是,我突然发现,很悲观的是:这么多照片里,也有很多照片都是相似的。照片上的人,无论是在购物,在乘车,或者就单纯地只是在斑马线上行走,都展现出同一种表情,没表情。我把镜头对准了那些麻木的表情和姿势,以及夜幕下漆黑的背景。其实我一直都不明白,没有表情是怎样的一种表情。后来得到的结论是:落寞的表情就是没有表情……那些人都落寞吗?傻瓜,你懂得什么叫落寞吗?就像我盯着手机简讯上显示的“爱不能复制”一样,小声嘀咕着:爱呐…你懂什么是爱吗?

我并不是很了解,我只知道我可以挑出我喜欢的照片,也可以不挑出我喜欢的照片,但如果是我爱的那张照片,那我一定会牺牲我很大一笔数字的脑细胞,去找到它。

我觉得如果一直盯着一张照片的话,外面的世界就会什么也看不到,好像手中的那张照片已经带你脱离了这个世界,在一片混沌之中飞速穿行着。照片里的一切与外面的一切毫无关系,它们不在同一个时空里。就是这样,我渐渐地感觉不到时间了。

我在繁华落寞的城市中行走着,记录着从身边流过的时光如梭。“咔嚓,咔嚓……”

【篇五:一张老相片】

书架上排列着几张相片,相片里的老人正安详、慈爱地笑着。那老人是我的老师亦是好友,更使我怀念不已的爷爷。

白但透着精光的胡须遮不住上扬的嘴角,那双透着灵气的眼睛,丝毫没有老人的呆滞。白色的中山装,干净得不沾浮间尘土,显现出淡定、稳重。拄着拐杖走路时,带着文人的神韵,坐着透露出松柏的不屈。

悄悄的,相片里的老人再次将我带入回忆。

青的瓦,斑驳的粉墙,墙根处摇曳着几株嫩草。树木茂盛的后山,是不是传出几声鸟鸣。爷爷正一字一句教我念书。从“一去二三里”到“但余钟磬音”,渐渐地,我被诗中景色迷住。“爷爷,真的有那样的美吗?”我呆呆地问。“有。”老人顿住,“但你要用心体会。”就这样,潜移默化的,我体会到诗的韵味,看到诗中的美景,体会到诗人们那份淡泊。

老人还喜欢在院子的凉亭上,跟我讲许多小故事。故事里的妖精是那么的讨人喜爱,它们是机智、勇敢的化身。我曾笑着问他,爷爷啊,为什么妈妈的肚子里有妹妹,你的肚子里有故事,老人笑而不语,继续讲未讲完的故事,故事又将我迷住,迷入梦乡。爷爷悄悄的将我带入处处皆美的世界,在我心中种下美的种子。

中秋夜里和邻家小孩提着爷爷亲自糊的灯笼,去后山凉亭疯狂玩闹,明亮却又昏黄的灯光柔柔漫过灯笼纸的褶皱。老人立在月下摇着蒲扇,笑意盈盈地望着我们。“爷爷,你为什么站那么高”“站得高,看得远哟。”“你不怕吗?”“丫头。想站得高,看得远。得放下恐惧呀!”老人用手轻轻敲我的额头,我拉过爷爷对手,轻轻说:“爷爷在,我就不怕。”爷爷不禁笑出声来,望向月亮,我仰望他,风吹过叶尖,掀起月光的纱。我看着爷爷,他却沉沦于月光,有一刻,觉得他就是仙人,竟不沾人间浓重呛人的烟火。

慢慢睁开眼睛,眼泪还是落了下来,从回忆中醒来。老人再次将我带入回忆,教导我无畏,常怀敬畏之心,学会欣赏美。

我哭了,可老人却不再睁开双眼,安祥地离开人世。

【篇六:一张老相片】

翻开相册,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我站在老房子前的照片。

那间老房子,是爸爸小时候住的。他说,小时候吃的东西都很差,勉强能填饱肚子,平时要上山砍柴、打猪草、赶鹅……住的房子都是这种又旧又小的老房子。

对比一下我们现在,不仅吃得饱,还整天想着吃美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过得像古代的皇帝,家里什么活都不用干,至于住的又宽敞又明亮。

我又细细地看了一下那张照片,照片上的那扇木门已经很旧了,并且门旁边和里面堆放着许多柴,看样子已经很久没人去住了。这间老房子在山上,想象一下,爸爸小时候上学,从山上一路下来,要走多远的路呀?

看着这张照片,我仿佛看到了爸爸小时候的生活,也看到了爸爸为了我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拼命地工作,我觉得我更应该努力学习,对得起爸爸付出的心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