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养蚕记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养蚕记】

俗话说“谷雨西厢宜养蚕”,我就养了一堆白的似雪的憨态可掬的蚕宝宝。

那是一天放学,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有人在卖蚕。出于好奇,我买了一堆小蚕。当装它的盒子到我手上的一刹那,顿时我感到了一种责任感,并下定决心好好地抚养它们。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好多的桑树,于是我摘了些桑叶,并把它们放进了小盒子中。回家后老妈问我:“你买的是什么呀?”“蚕呀!”我一边看它们一边回答。“那你可要好好养。”“好,我会的。”我满口答应。谁知,过了好长时间,我仔细看了看,发现我放的这些桑叶,蚕竟然一口都没吃。

我十分担忧,“好好的桑叶,你们为啥不吃呢?难道是生病了?”我自言自语道。我的自言自语让正在埋头做饭的老妈听见了,她一转身,拿过盒子打开,看了看蚕宝宝,又捏起桑叶看了看,闻了闻味道,然后对我说:“傻孩子,你采的那不是桑叶。”顿时我恍然大悟,难怪蚕不吃。于是我就问妈妈:“啥是桑叶呀?”“和你摘的叶子有点像,但是桑叶没那么硬,还有特殊的味道。”虽然妈妈解释的很清楚,但我还是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妈妈就出去了,回来的时候,手上抓了一大把散发着清新味道的树叶。她说:“这就是桑叶。”

果然,这些真正的桑叶刚放进盒子里,小蚕们就迫不及待地爬上去啃了起来。

有了桑叶,很快,蚕宝宝们一个个白胖白胖的,活像一个个小小的白棋子一样。它们吃叶子的时候,一端的小黑点一动一动的,小黑点是什么呢?应该是嘴巴吧。我一定要用自己的火眼金睛仔细看,把蚕的秘密揭示出来。

【篇二:养蚕记】

大家一定养过许多小动物,我也不例外,养动物可以培养我们的耐性。以前养过的小动物,大多都不记得了,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一箱蚕。

记得那一次,同学送了我几十颗蚕籽,这可把我乐坏了。我一放学就冲到家后面的桑树旁,准备摘桑叶,但树对于七岁的我简直太高了,我小心翼翼地把脚踮起来,手努力地想够到树枝,好不容易够到了树枝,便把树枝拉下来,正准备摘,不知怎的,我突然一惊,手一抖,树枝弹了上去,还刺到了我的眼睛,我坐在地上呜地哭了起来,但我又想,我的蚕怎么办?想到这儿,我揉了揉屁股,拍拍身上的灰尘,站了起来。经过十几分钟的努力,我终于采到了桑叶,我带着桑叶开心地回家了。回家后,我把蚕籽放到自己早准备好的窝里。

过了几天,蚕儿们都从它的“小屋”中钻了出来,我赶紧拿来桑叶,垫在蚕儿的窝里,准备好食物,我开始观察它们,刚出生的蚕黑黑的,毛茸茸的,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可爱,我正看着,哎!这只蚕正从它小小的“家”里出来,进入了这栋“豪宅”,我本想帮它,但它太小了,我便没有对它“动手”,细细地观察它了。它痛苦地翻动着,想努力从壳中爬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它终于爬了出来。它伸了个懒腰,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我真替它感到高兴。它睁大眼睛,哇!好大一块儿“肉”啊!它赶紧冲过去,大口大品地咬起来。看它吃的那样,我都流口水了!

过了几天,蚕“脱”了外套,穿上了白衣服,看起来也十分可爱了,身体也变得光滑了。我每天都到后边的桑树上摘一些桑叶,我的蚕儿们慢慢茁壮成长起来了。

有一天,我惊奇的发现蚕们陆续的在“绝食”,我开始着急了,不知是哪个带的头,要被我知道了,绝对骂它一顿。我开始查阅书籍,哦!原来它是要蜕皮了!书上还说,蚕每蜕一次皮,身体就会长大一圈,不知怎么的,我又想奖励那位带头的了!果然几天后,它们又开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蚕儿们越长越大,也越发可爱了,我忍不住拿起一条蚕,放在手上反复把玩。蚕的皮肤好光滑、柔软!

在它们有我小拇指那么大时,它们几天不吃“饭”,而且身体透明,一直往角落里爬,我碰了碰它爬到的地方,哇!好多丝啊!它们的丝不仔细还真看不出来!妈妈说,这是蚕在结茧,它们要变成飞蛾了!我太兴奋了,打开盒子观察:只见它用“手”从嘴里抽出丝,打好地基,过了一会儿,自觉无趣,便关上盒子走开了。但它还在不厌其烦地做着重复的动作,第二天打开盒子,里面出现了几个小丝球,我摁了一下小丝球,哇!真硬。又过了十几天,蚕蛾从茧里爬了出来,它们进行交配后,又排出蚕籽。我又继续养着那小小的蚕。

【篇三:养蚕记】

一天,科学老师告诉大家要养蚕,教室里顿时热火朝天,有的在说以前养蚕经历的事情,有的在问蚕要怎么养……这时的我既兴奋,又担忧自己养不好。

回到家里,我立马把养蚕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紧张地说:“啊,蚕?我最害怕这种小动物了!”我一脸懵懂,心想妈妈都那么怕蚕,那我是不是更怕了?我还没见过蚕呢,我一定要去探索个究竟。

我急忙跑去楼下的文具店,这才看到蚕的样子:它们全身雪白,胖乎乎的身体在桑叶上不停地蠕动,看起来确实有点麻麻的,全身起鸡皮疙瘩。再仔细观察,蚕其实也是蛮可爱的,吃桑叶时,小嘴不停地吧嗒吧嗒响,还经常爬到对方的身子上玩耍呢!它们向我点头的样子可爱极了!我向老板买了两只还是灰黑色的小蚕和几片桑叶。一回到家,我找了个大小合适的茶盒,把两只蚕放进去,里面还铺着几片桑叶。我可爱的蚕宝宝就这样住进了它们的“家”。

蚕宝宝一天天的长大,食量也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我发现其中一只蚕变胖、变白了一些,另一只蚕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有一次,我要给它们喂桑叶,其中一只蚕飞快地爬过去,在桑叶上不停地吃着,而另一只蚕却还在原来的那片桑叶上吃,我心想:原来蚕和人一样也知道粒粒皆辛苦!知道它的主人想得到桑叶来之不易啊!

就这样,我每天细心地呵护着我的蚕宝宝,帮蚕宝宝换桑叶、清粪便,爷爷奶奶夸我是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其实,奶奶才是养蚕专业户呢!听奶奶说,她以前养了六百多只蚕,这话说得我目瞪口呆,她还说以前家家户户都在养蚕,而且不是为了玩,而是因为蚕吐出来的丝可以织衣服、做棉被等。这下我才知道,原来养蚕有这么多的好处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的一生是短暂的,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它给我的童年增添了一份快乐。

【篇四:养蚕记】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养蚕。

我从老师那领了十几条蚕,放在一个小盒子里。一回到家,我马上去采了一大袋桑叶,放在冰箱里冷藏起来。

我密切关注着蚕宝宝的变化。才过两天,小蚕们似乎闻到了春的气息,纷纷破壳而出。

拱了半天,才出了个头,还不忘望望四周。它挣扎着扭动身子,从左摆到右,从右摆到左,像一只倔强的蚂蚁。好半天,一大半身子终于出来了。

突然,它停下了,好久没动静。这可急坏了我:快点儿!快点儿!快点儿!它却把头抬起,猛地侧身一倒,它出来了!好小啊,黑乎乎的,和我印象中的蚕宝宝一点儿也不像。

虽然身材很小,可它是个大胃王。给它喂食时,也从不挑剔,把它丢在哪,它就从哪儿开始啃食,永远是,左边的要尝尝鲜,右边的也要试试味,反正总摆出一副“我爱吃哪吃哪,你管不着”的架势。

经过几次蜕皮后,芝麻般大小的蚁蚕已经变得白白胖胖了,连吃桑叶的样子都变得讲究了。

它们不再像小时候一样贪吃了,吃相也变得越来越优雅了。哪怕路途再遥远,它们也要爬到桑叶边上去,从桑叶边缘开始品尝。这时它们的胃口极好,大口大口地吃着,不用休息,仔细听,还会听到“沙沙沙沙”的声音,应该是在感谢我吧。有时桑叶不够,它们就会抬起头到处张望,弄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惹人喜爱。

为了不让这些小可爱挨饿,我可是发动全家去采桑叶。刚采完桑叶回来,不是吧!就吃完了?算了!再给你们一点!一群小吃货!

【篇五:养蚕记】

老师布置我们观察蚕宝宝,我急坏了,因为我没有蚕宝宝呀?幸好,好朋友谭欢雪中送炭,不仅给我送来了蚕宝宝,连它们的食物桑叶也准备了一大包,我高兴极了。

蚕宝宝来到我家后,照顾它们的任务就由我来承担。第一天,我发现这几个小家伙可真能吃,一天到晚不停地啃,而且非常挑剔,专挑新鲜的桑叶吃,所以桑叶都必须放进冰箱保鲜。蚕宝宝的“房间”也需要天天打扫,得小心地把它们一条一条地“抱”出来,然后把吃剩的桑叶和黑色的蚕沙都倒掉,然后换上新鲜的桑叶,再把它们“抱”回去。整个过程,都得小心翼翼,生怕把它们弄疼了。

上学前,我给蚕宝宝添上满满的桑叶;晚上睡觉前,再给它们送点“夜宵”。在我细心的照顾下,它们吃了睡,醒了又吃,没过几天,就长得又白又胖,最后,变得又白又亮,昂着头吐丝啦!看着盒子里那一个个又白又圆的蚕茧,我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这是劳动后的收获啊!

过了几天,蚕姑娘变成了蛾姑娘,它们破茧而出成,产下了几百粒芝麻大小的蚕卵。妈妈告诉我,等它们的宝宝降临的时候,它们也就幸福地离开人世。此刻,我突然明白了,爸爸妈妈把我养大是多么辛苦。天底下,母爱是多么无私呀!

【篇六:养蚕记】

201X年4月27日,吃过早饭,我和邻居李煜均、蒋品一起到龙山县第二小学门口去卖蚕。

我们很快就走到了目的地。我着急地问她们俩:“我们的小蚕摊摆到哪儿?”李煜均转了一圈,指着学校大门前的一块空地说:“就随便将蚕摊摆到大门前吧。”我一看,觉得合适,便摆下了摊子。

摆好蚕摊,我又担心起来了:“如何卖蚕呢?我们都不敢喊卖蚕呀!”我们只得等啊!等啊。我们等了很久都没有一人眷顾我们的蚕摊。我终于耐不住性子了,我便大喊起来:“卖蚕!大家快来买蚕呀!……”我这一叫喊还真有效!一会儿就来了一位带着小孙子的老奶奶。她的小孙子要买我们的蚕。她问:“这蚕怎么卖?”我急忙接过话说:“便宜!一元可买6只呀!”老奶奶讨价还价:“一元钱我们买10只罗!”我也为难地说:“我们养蚕很不容易啊!至少一元钱8只!”老奶奶见我退让一步,坚持要10只才买!我说:“老奶奶,我们给您一点桑叶,一元钱8只好不好?”她说:“我们不要你送的桑叶,1元卖10只!”我们正僵持不下时,蒋品解围说:“好吧!1元卖给您10只蚕好了。”我轻轻地将小蚕放在我们为它做的小房子里,很小心,生怕弄伤它们。

之后我们的小蚕摊再也无人问津了。我们大半天就只得一元钱。但无论怎样,这也是我们劳动的成果。尽管我们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但都舍不得用这一元钱。这一次,我深深体会到赚钱有多不容易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