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项王故里游记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项王故里游记】

今年五一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宿迁的项王故里游玩。项王故里,又称为“梧桐巷”,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坐落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南郊。

在项王故里的大门口,一座高大威猛的塑像威风凛凛地立在门口空地的正中央,塑像下刻着两个大字——项羽。项羽头戴战盔,身跨一匹战马,战马四蹄生风,似乎正要向前飞奔。西楚霸王神情严肃,紧握兵器,好像一场大战在即,他仿佛在喊:“将士们,冲啊!”看的入神的我也被项羽的勇猛感染了,情不自禁地大喊:“冲啊!”

我们又来到鸿门宴的地方,项庄舞剑活灵活现,好像要随时行刺刘邦,项伯像是要极力阻碍项庄的阴谋,相互对立,流露出凶猛的眼神。刘邦却装作若无其事,有说有笑,悠然自得地观看着。

走进另外一个房间,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仿古兵器,有撞门的木桩,威力巨大的弩车,还有一个利用弹力发射石头的投石器。我最喜欢弩车,因为它利用的原理非常巧妙。人们只要把弓弦拉到转轮的范围内,将弓弦放在转轮的木棒上,然后向后转,最后把弓箭放入箭槽,一松手,箭就飞出去了。我和爸爸一起玩了好几次,心中不由惊叹道:古人真是聪明,当时是科技并不发达的秦朝末年,他们竟能发明出那么强大的武器,真令人佩服!

走进项羽的书房,只见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卷卷的竹简,可知项羽酷爱读书。书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好似能看到项羽在舞文弄墨。这个书房弥漫着古代的气息,让我真真切切感受了一把古人勤奋努力的氛围。

最后到了古今馆,一踏入古今馆,一排排铁架做的士兵漾入眼帘,他们个个面容严肃,手握兵器,好像时刻准备着冲锋陷阵。还有一面镜子在那些士兵的最右端,由于镜子的反射,乍一看,还以为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隐隐闻到了一股血腥的味道。

项王故里不但展示了项羽的勇猛,还反映出了当时古人的智慧。下次有机会我还会来看一看。

【篇二:项王故里游记】

今天,我们去了鲁迅故里。

一大早,就有三辆大巴车早早地等在学校门口。我们乘坐的是4号车,可是老师让我们先到教室集合,再统一上车。到了教室,我看见已经有20多个小朋友在了,老师则没来。又过了好一会儿,老师才来,这时候,人已经特别多了。等到人都到齐的时候,老师说:“大家排队上车吧!”大家立刻欢呼起来,我们早就迫不及待了。

到了鲁迅故里,车子停了下来,大家一个接一个地下车了。我们首先去了鲁迅故居,里面有好多鲁迅用过和看过的东西。第二个参观的是三味书屋,里面有鲁迅在课桌上刻过的“早”字。不过,课桌不像我们现在用的课桌一样,是用木头做的,因为那时还没有不锈钢和塑料做的课桌呢!第三个去参观的是百草园,可是我并没有看到几百种草,数来数去也只看到十几种草,并没有看到预期中的几百种草,我有点失望了。

参观完百草园之后,老师就带我们回学校了。路上,大大小小的店铺在嘈杂的人群中高声叫卖着。臭豆腐、羊肉串和冰淇凌的香味直扑我们的鼻子,馋得我们都直流口水。可是,我们不能买东西,所以,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溜走”。

鲁迅故里是绍兴的一处名胜古迹,我们要爱护它们,更要尊重他们。绍兴是一座千年古城,除了鲁迅故里,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周恩来故居、大禹陵,还有蔡元培故居等等,真为自己生活在绍兴感到骄傲!

【篇三:项王故里游记】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绍兴鲁迅故居的仿古小街上掺杂着鸟语与花香,变得喧闹繁忙。

步入街中,脚下是石板铺成的小道,两侧是极具古韵的老屋,充满了江南独特的烟雨气息,是黑白色调,是白墙黑瓦。街道虽然已经重新翻修,但意蕴却没有褪色。这与仅一墙之隔的商业中心截然不同,鲁迅故居守护着自己的那份墨香。

与鲁镇不同的是这里没有乌篷船、没有祥林嫂、没有茴香豆,但并不缺少鲁迅的痕迹。迈入鲁迅纪念馆,现代的建筑因为鲁迅却散发出古朴的味道。展馆大堂树立着一尊鲁迅坐像,深邃的眼窝中流露出对民族命运的沉思,硕大的手掌握住如椽大笔,仿佛握住民族命运的船舵,笔下则是民族大义的惊涛骇浪。馆中的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无不引得人们驻足体会。

走出纪念馆,再走一段小道,便到了鲁迅故居的门口。卧室、厨房、明堂一一呈现,再顺着走廊向前移步便是百草园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的桑椹,在树叶里长吟的鸣蝉、轻捷的叫天子,还有美女蛇,这位文学巨匠儿时的玩伴们,在这里纷纷登场。

离开故居,向景区入口方向步行两三分钟,再走过一座小小的石桥,就走进了三味书屋。书房中央挂着一幅松鹿图,松鹿图两侧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羮有味是诗书”,对联下有张木桌,看似普通,然而由于一代文豪的一个“早”字,成为了其他书桌屡遭刻画的罪魁祸首。注视着木桌上的“早”字,鲁迅在课堂上认真诵读的场景仿佛在我的面前上演。

再次在小街上漫步,臭豆腐、香糕、黄酒……一切都被烙上了鲁迅的烙印。鲁迅一个人,可以影响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他不需要活得多么波澜壮阔,不必在民族危难之时策马赶到用刀枪救国,他只需一支笔,便可挽救人们的灵魂。“他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走出景区,回头远望门口巨大的人像浮雕,那是鲁迅,那是民族之魂。

【篇四:项王故里游记】

今天,天气晴朗,微风荡漾,我骑着自行车去了晋商公园来游玩,这里的景色非常的美好,真不愧是山西晋中大地上一块璀璨的明珠。

进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人工湖。这块湖泊在蓝天的映衬下,仿佛蓝宝石一样璀璨夺目,湖中微微荡漾着波澜,波光粼粼,更让人感受到那仙境一般的美好境界。有一块赏湖的亭子,我走到那里坐了下去。一阵清风吹了过来,看着远方的那小鸟在空中无忧无虑的飞翔着,我的心似乎也飞了起来,跟着它们飞到无边的天际了……

那是什么?我放眼望去,前面有一棵巨大的石块,上面篆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因为字体过于小了,所以我在这里看的并不清楚。走到近前去,我才惊讶的发现,其实这并不是一块普通的石碑,而是一个历史年代表,记录了晋商故里的商人从兴衰到颓废,又从颓废到辉煌的日子,他们诚信为官,诚心做生意,终于将晋商发挥成一个全中国都闻名的——商贾之都。上面记载的那些时间,我有的在历史书上学过,但是没有这么详细变更,感觉,这个公园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一块公园,他更是晋商文化的典型代表!

我又来到了一处寺庙,这里非常的安静,非常的有劲,这使我不禁想起了那首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走了进去,里面扑面而来的是佛教的气息。许多虔诚的信徒都在那里俯下身躯,非常诚恳的拜佛,他们希望新的一年能够万事平安,能够风调雨顺,能够事事顺利,能够合家团圆。我也随着他们的步伐,双手合十,心中默念道:“希望在新的一年我能学习进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慢慢地游览,静静地品味,不知不觉中天已经快黑了,带着满心的不舍和依恋的感情,我骑上自行车离开了晋商公园,这块晋商故土上的一块净土,却带给我心中永恒的回忆……

【篇五:项王故里游记】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的鲁迅中路,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而这条街上的鲁迅故里,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场所。

我们来到大门口,门口有一堵墙,墙上画着鲁迅抽烟的图画。在这堵墙的前面,有几个儿童雕像,他们围在一起,好像在聊天,又好像在玩耍。

踏着青石板路往前走,路的左边是乌篷船码头,小河上,乌篷船晃晃悠悠地荡着,这已经成为绍兴的一道风景。

石板路旁边就是三味书屋,那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这里发生了许多故事。石板路两旁还有许多特色的小店,有臭豆腐店,有黄酒店,有工艺品店……最有特色的要数绍兴黄酒了,那里的黄酒酒精度含量很低,我一个人就喝了一瓶。我们正在鲁迅纪念馆游玩,突然下起了暴雨,让我们猝不及防,一瞬间就淋成了落汤鸡。

湿淋淋的我们来到一家商店里面游玩,有一个老爷爷正在题扇,他的名字叫沈长轩,93岁了。爷爷为我们题了一副扇子,刚劲有力的字体,慈眉善目的爷爷,我们和爷爷合了影,然后去了鲁迅故居。

鲁迅家的房子很大,房梁也很高,感觉像是一座巨人住的房子,鲁迅其实也是一位巨人——文学巨人。鲁迅家的后院叫百草园,里面都是些杂草,据说鲁迅小时候经常和朋友在里面玩。走出鲁迅家的屋子,有一个卖青瓷的商店,我们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了一套餐具,短暂的休息过后,我们的旅行就结束了。

旅行虽然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不但对鲁迅先生更加敬仰了。

【篇六:项王故里游记】

在诸暨,有一个名扬四方的风景区——西施故里,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美不胜收。

春日来临,蒙蒙细雨笼罩了整个西施故里。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在此时开放了,一朵朵美丽动人的玉兰花在碧绿的树叶里躲藏着,迷人的花香随着密密的雨点儿弥漫在西施故里的每个角落。

夏日的骄阳热情似火,它在茂密的树叶中穿梭着,透过叶间缝隙,将一缕缕阳光洒到翠绿的草坪上。在荷花池中,荷花争奇斗艳:有白的,有粉的,甚至还有粉白渐变的。它们像一个个撑着墨绿荷叶伞的仙女。

秋天来了,清晨的薄雾像一条轻纱包裹了整个西施故里。枫叶红了,一簇簇的,像一团团浮动的火焰在那金色灿烂的阳光下欢乐地舞动着。

冬日降临,洁白的雪花从雾蒙蒙的天空中飘落,层层冰霜铺在柳树的枯枝上。古话说“青山原不老,为雪白了头。”中午,睡了一早上懒觉的太阳伸伸懒腰出来了。温暖的阳光透过云雾融化了冰雪,也温暖了游客的心。

啊,西施故里,我的家乡,你在我心里永远是最美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