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喜庆的春节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喜庆的春节】

在我国,有一个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又把春节叫做过年。这是一个亲人团聚的节日。

在春节前,人们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这期间很多风俗习惯保留至今,如放烟花鞭炮,贴“福”字和对联;挂灯笼;发压岁钱等。我家的春节正是在这些传统习俗中度过的。

除夕当天,大人们分工合作。爸爸妈妈搞卫生,爷爷奶奶负责丰盛的晚餐。爸爸站在凳子上,袖口卷的高高的,用擦布熟练地把每块玻璃窗都擦得干干净净;妈妈用拖把把地板拖得一尘不染;爷爷奶奶杀鸡宰鸭,忙里忙外,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过节的喜悦气息。

随着此时彼伏的阵阵鞭炮声,终于到了年夜饭的开饭时间。“干杯,新年快乐!”全家人开始了丰盛的年夜饭。一年下来的辛苦随着一声声祝福而烟消云散,不时爆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席间,妈妈首先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我:“乖女儿,新年快乐!祝你快快成长!”大家轮流把准备好的红包递到我手里。我开心极了!这不仅仅是压岁钱,还装满了家长对我满满的疼爱与期望。晚饭后,由于时间还早,爸妈和我散步逛马路去了。路上到处是饭后散步的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每户人家灯火通明,很多人家不是门上贴着春联和“福”字,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有的还放着音乐,悦耳的歌声不时传入耳朵,到处散发着节日的喜庆气息。正是“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渐渐地,夜幕降临了。缤纷的烟花腾空而起,随着声声鸣叫,那边飞起一只只“黄莹”抖开五彩洒金的羽毛;这边飞起一串“明珠”在高空散开多多盛开的菊花……美丽的礼花把巨大的天幕点缀得光彩夺目。正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遥远的夜空,飘洒着无数绚丽的“花朵”,时隐时现,我深深地沉浸在这如诗如画般的美景中,久久不能自拔。

春节期间,我们去亲戚家做客。路上到处都是走亲访友的行人,有说有笑,见人就是“新年好!”家家户户不是在欢迎客人的到来,就是拜年去了。

我家的春节,平淡而温馨,和许多普通人家一样,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真是“春在千门万户中”啊!

【篇二:喜庆的春节】

春节是我国隆重而又重要的节日。在我的家乡人们在腊月十五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家家户户都会在这天忙着打扫房屋,买年货,小孩子忙试新衣服为春节做准备。

到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是灶王爷爷回天上的日子。听说这一天灶王爷爷回到上天后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在这一年的善行或恶行,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这一天人们会宰鸡或鹅,会放一些薄饼、糖果、酒、茶来供奉灶王爷爷,特别会做一些甜的油糍来供奉灶王爷爷。听说灶王爷爷特别喜欢吃甜的,人们用甜品涂在灶王爷的嘴上,好让灶王爷爷向玉皇大帝多美言几句,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万事如意。

腊月二十八,洗邋遢,人们都会在这一天进行一场大清洁活动,窗帘,被子,门窗,地板等都洗一遍,把脏东西都洗掉。寓意把这一年的晦气扫掉的意思,也好让新的一年万象更新。

除夕在我们这里非常热闹,在外面工作的父老乡亲都会赶在这一天前回家,人们都会在门口贴上红红的对联、门神,接着杀鸡奉敬天神。到了晚上,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装,酒肉香也扑鼻而来,年夜饭的时刻到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这是一年里全家人最幸福的一刻。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就坐在一起守岁,为的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到了十二点,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大年初一和除夕有所不同,一大早,父母去拜财神,放鞭炮,孩子们在这一天会特别高兴。因为可以尽兴地吃糖果,更开心的当然还是去给长辈拜年、讨红包,晚上还可以看到漂亮的烟花了。初二,我们都会去拜访亲戚。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这是非常热闹的一天,家乡县城——德庆会举办隆重的闹元宵活动。今年爸爸妈妈还带着我去闹元宵,那天县城会举行花车巡游,炮竹攻狮子,元宵晚会,烟花晚会等活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到了正月十六,家里再次杀鸡宰鹅供奉天神以结束春节。大人们纷纷回去工作,小孩也开始上学了。家乡的春节就是这样,热热闹闹,重要的是家人健康团聚,希望新的一年马到成功。

【篇三:喜庆的春节】

喜欢光着脚丫在田野里奔跑,喜欢在炙热的夏天躺在树荫下乘凉,喜欢随着蝴蝶翩翩起舞,更喜欢飘雪的除夕燃放烟花的有趣和愉悦。

除夕那天晚上,小姑父说要陪伴我一起去放烟花,我爽快地答应了。等到要放烟花时,我却犹豫不决,我担心被烟花烧伤了自己。小姑夫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轻蔑地说:“你是不是不敢放,是男人不?”

我是个很要面子的人,脸上强作镇定,却十分心虚地说:“谁说我不敢?”于是我拿着打火机,慢吞吞地走到烟花跟前,胆颤心惊拿打火机点火。不想小姑夫悄悄走到我的背后,高声地喊了一声“呯!”我以为烟花爆炸了,心惊肉跳,连忙往后跑。小姑夫却在一旁哈哈大笑。

我心想,决不能让你看不起我。就重新拿起打火机,轻快地打着火,对准烟花的引芯,快速点火,导火线越来越短,不断冒着火花,“嘭”的一声巨响,烟花腾空而起,窜上了天空。

美丽的烟花绽放在天空,五颜六色,姹紫嫣红。时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像彩蝶翩跹,巨龙腾飞;时而像火树烂漫,彩虹狂舞。整个村镇都沉浸在烟花爆竹声中。

烟花如雨,纷纷坠落。望着烟花点缀下美丽的除夕夜,我不禁感慨万千。多么美丽的烟花呀,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愿望,引领着人们勤劳致富奔小康。就让我祝愿中国人的生活如绽放的烟花,绚烂多彩,红红火火吧!

【篇四:喜庆的春节】

新年到,钟声响。哥哥姐姐放鞭炮,弟弟妹妹穿新衣……狗年的钟声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空气中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这不,纷纷扬扬的大雪也赶来凑热闹了,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一大早,我背起背包,和妈妈一起赶去萧山日报学做鞭炮,心里真开心呀!

走到萧山日报九楼,看见两位老师已经早早地等候了,都是高高的个子,嘴角笑眯眯的,看上去温柔可亲。这时,小记者们也络绎不绝地进来了。时间到了,老师先给我们发了材料:有三张红纸、一根红线、一张报纸,和一段流苏。然后耐心地给我们一步一步讲步骤,听上去似乎很简单,老师讲完了,就轮到我们动手了。

说实在话,我老早就按捺不住了,按照老师的方法,先把报纸摊开,放在桌面上,这样能保持桌面干净。然后把红纸对折三次,一开始,大家都快速地剪着纸,生怕剪慢了,但是剪着剪着,我渐渐没有耐心了,动作也越来越慢,好不容易终于把这24张小长方形纸剪好了。再跑到老师那儿,将这些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三份打孔,我心里还一个劲地纳闷:这孔有什么用呢?不过大家都在打,肯定有用处,我猜。打完孔,然后去小鱼儿哥哥那里领金色胶带纸。紧接着开始下一步——将金色胶带纸贴到长方形纸的长边上去。一开始,我笨手笨脚的,不是这儿斜,就是那边歪,心想:唉,太难了,整整24张纸要贴,一共有48条,真不知道要贴到猴年马月啊!后来,贴得多了,我的手指也渐渐灵活起来了。“呼”——我长舒一口气,经过半小时的奋斗,我终于成功了!我的心情雀跃极了。不过还有很多活要干呢,我脑袋里突然钻出的想法让我一下子有点泄气。加油,思源,你马上就成功了,我为我自己鼓劲。下面要把双面胶贴到短的一边,这倒不难,一不留神我就干好了。接下去的任务,我不说,你也能猜出来,把双面胶撕开,然后把长方形纸卷起来粘上。这样一个爆竹就成功了,连着卷24个,再将老师发的红绳子和流苏连在一起,打好结,把爆竹一个一个穿进去,我终于明白了那个孔的作用了,原来是要把绳子穿进去。一个又一个的鞭炮穿了过去,长长的爆竹终于做好了。

老师让我们一起站到讲台上拍照留念,我望着自己做好的这串爆竹,心里不免得意洋洋。时间过得飞快,一个半小时就这样匆匆过去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希望下次还能有机会来这里。

【篇五:喜庆的春节】

一年一度万家团圆的日子——中秋节到了,隆林新州镇民生社区西河桥街民在家门口举办第六届“百家宴·中秋联欢会”真是热闹非凡。

上午八点刚过,街坊邻居开始忙碌着:有的摆桌子,有的帮忙做菜,有的帮忙挂彩旗……无论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还是两三岁的孩童,都参与其中,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下午过后,四十多张桌子连行排。忽然,香气扑鼻而来,原来妇女儿童们开始上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了,真让人垂涎欲滴。上完菜,大家围坐在一起,品着一道道可口的佳肴,有的闲话家常,有的谈论着68年来新中国、隆林的发展变化,有的给孩子们讲述着中秋节的由来……整条街道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我奶奶忍不住笑着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今天真好,这样的活动最好年年办,我们全家都参加。”

晚饭后,随着鞭炮声响起,礼花在空中绽放,我期盼已久的中秋联欢会开始了,有节目的街民们化上妆、穿上演出服,开始为大家表演节目。街坊邻居们一边品尝着月饼、水果,一边坐在下边欣赏着大家自编自演的节目。首先是奶奶老人队的《欢聚一堂》开场,大家都为奶奶们的出色表演喝彩,都随着音乐节奏拍起手来。最受小朋友欢迎的《新生力量》街舞上台了,我都不由自主地跟着节拍动起来,接着是街民们最喜欢的原生态壮族山歌……掌声、喝彩声、欢笑声响彻整条街道。

西河桥八月十五活动,又一次让广大街坊邻居共同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增进了邻里之间感情。

【篇六:喜庆的春节】

剪一纸窗花,剪去忧伤;贴一副对联,贴上吉祥。金鸡报晓,喜鹊鸣春;爆竹声声,烟花簇簇。走进佛山春节,领略岭南风情!

腊月廿四谢灶君——两碌长蔗做天梯,祈求做事善始善终,有头有尾;年廿五办年货,开炸蒸糕;年廿八,洗邋遢,辞旧迎新。

到了年三十晚,当然少不了一段阖家团圆的时光!广东人是很讲究意头的,瞧,满满一桌美味佳肴:发菜猪手,寓意横财就手;素炒什锦,寓意前程似锦……饭后大人们携着小孩子逛花街,迎春花市人潮涌动,可热闹了:叫卖声、砍价声、嬉笑声,掀起一波欢乐的海洋。各种年花年桔应有尽有:牡丹、茶花、海棠、百合、兰花、桃花、柑桔……孩子们边走边唱“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祈求来年变得勤勤恳恳。一家人共享除夕之夜的美好时光,其乐融融。

大年初一,孩子们最高兴的莫属收红包了。一大早,大家穿戴新装,去向长辈们拜年。一句句的“恭喜发财”、“身体健康”,让长辈们喜笑颜开。长辈们便派发红包,祝福孩子们“快高长大”。

接着,我们全家去祖庙拜北帝。“佛山”这个名字,其实是源于发现今供奉在祖庙内的“北帝”佛像而来。北帝,又称真武、玄武,是龟蛇合体,道教司水之神。千余年来,北帝和供奉他的祖庙都是作为佛山人精神的寄托、文化的象征而存在。佛山人有拜北帝的习俗,祈求国泰民安,阖家安康。

拜完北帝,顺道走入“黄飞鸿纪念馆”。作为“黄飞鸿故里”的佛山,素有“武术之乡”的美誉,“舞狮采青”是过年的重头戏,“舞狮”寓意驱邪避灾,“采青”寓意吉祥如意。锣鼓喧天,两只醒狮乖乖地伏在地上,眨巴着那炯炯有神的双眼;随之是顿挫有力的齐舞,翻转,扭身,甩尾。而后,一跃跳到桩上,又一番摆头弄尾,忽然腾空一跃,看得观众们惊心动魄。随后爬上十多米高的柱顶,尽显狮王的威风,迅速用嘴咬住扎着“利是”的生菜,一拽,完美地采到了青。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饭后一家老小品尝过嫩滑可口的汤圆,人们就手举风车,提着一扎生菜行通济,这是明清时延续至今有500年历史的习俗,俗话说“行通济,无闭翳”;大家祈求新一年事事顺景。

爆竹一声辞旧岁,欢声笑语迎新春。家乡的春节真喜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