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革命精神代代传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革命精神代代传】

90年,光辉岁月一眨眼间;9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这90年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开国大典……新的时代里,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

作为一名小学生,循着革命英烈们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奋斗的历程,我了解了许多感人的红色革命故事: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面不改色、心不跳;黄继光面对敌人喷火的机枪口,英勇的扑上去;年仅12岁的王二小为了保全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光荣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每次的感动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党的英雄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

带着对英雄的无限敬仰之情,我和妈妈一起瞻仰了文登烈士陵园、天福山等红色革命圣地。峰山烈士陵园建于风景秀丽的峰山之颠。纪念碑屹立于峰山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堂1座,革命烈士纪念碑1座,烈士墓144座。在讲解员的叙述中,我了解到:文登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胶东武装在此地进行了英勇的战斗。70多年前,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人民抗日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胶东人民抗日武装诞生了,揭开了胶东人民武装抗日的序幕。在纷飞的战火中,无数文登儿女为了新中国而前赴后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反抗外来侵略、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还原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聆听英雄们浴血奋战的故事,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洗礼。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一切真的是来之不易,是先烈们为国捐躯、不怕牺牲、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作为当代的小学生,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学习革命先烈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要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努力拼搏,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二:革命精神代代传】

长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举动,革命先辈们用自己的双脚,走了二万五千里的步程,丈量了大半个中国。

《开学第一课》是讲述历史和传承革命精神。它让我知道了长征路上的困难与艰幸,让我看见了战争时代的痛苦,让我明白老红军们的勇气和决心。

胡正先老先生,信念不移,十二岁就跟着红军走,终于走出了二万五千里的奇迹。王亚平阿姨,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惧风雨,成为了一名卓越的宇航员……

他们多么伟大大啊!再来看看我们,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会放弃,都习惯了在父母溺爱下长大。要知道,我们可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啊!

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复兴中华,才能使祖国兴旺起来。

现在,我们吃着美味的佳肴,穿着漂亮的新衣,还能快乐地上学。这可是用革命先辈的汗水与鲜血换来的,可是很多人还不好好珍惜。

现在很多人认为读书是为老师为父母,可是我认为,我们应该“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八岁那年,我看见比我大点的邻居已经学会缝衣服了,便缠着妈妈教我。我学了半天,连穿针穿不好,索性不学了,可看了《开学第一课》之后,我觉得我错了。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放弃。

如今,我已经五年级了,我是祖国的接班人。查对而言,我们不用武力来打仗,而是用知识与智慧来竞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铭记革命精神,了解传统美德。做一个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人。

《开学第一课》使我终身受益。

【篇三:革命精神代代传】

清明之际,学校组织我们去瞻仰朱东润先生的故居,学习先生读书做人的高贵品质。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了去往朱先生故居的小径。

走到小径的尽头,我眼睛突然一亮,迎面而来的是古朴的青砖黑瓦,古色古香的房屋。墙壁上挂着“朱东润先生故居”的牌匾,这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不禁让我想起了朱东润先生慈祥的面孔。

我跟着队伍走进了北庭院里,映入我眼帘的是清澈见底的水潭,翠绿的柏树,还有那一根根高大挺拔的翠竹,就连几根竹笋也冲破了泥土的阻力,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各班同学来齐后,讲解员向我们讲解了朱东润先生的生平事迹。朱东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书法家。他1913年留学于英国伦敦西南学院,1916年回国后先后执教于武汉大学、中央大学、齐鲁大学等。建国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是复旦大学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之一。朱东润先生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生。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历史,尤其专长历史人物传记的创作。善于将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历史结合起来研究,注重史料的收集和史实的分析考辨,著有《张居正大传》、《杜甫叙论》等传记文学作品,其《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听着听着,朱东润先生在我的心目中越来越高大了。

听完了讲解,我们顺着院子西边的小路向南走几步,便来到了朱东润先生的书房。一进书房,我就大吃一惊,书房里陈列着朱先生的许多著作,这里面有着朱东润先生翻了无数次的书,但却整理得很整齐,丝毫也不杂乱。我似乎看到了无数个夜晚,当我们在甜蜜的梦乡里时,朱东润先生却伏在书桌前夜以继日地写作,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创作了这么多的作品。那盏油灯不仅照亮了朱东润先生,也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朱东润先生的堂屋。一进门,呈现在眼前的是朱东润先生的塑像,他戴着眼镜,昂首挺胸。此时我仿佛看到了朱先生风骨凛然,死活不向反动派屈服,反动派恼羞成怒,将日本军刀架在朱先生脖子上,斥问:“你是什么东西?”朱先生倔强以对:“我是中文系主任!”这位为泰兴添光的伟大人物,就在1988年与世长辞,享年93岁。塑像的上方刻着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先生之风,天高水长!旁边还有朱先生的几句鼓舞人心的名言,其中一句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不正是朱东润先生一生的写照吗?

出了堂屋,我们又来到了院子里。看着那三进屋子,我的眼睛湿润了,朱东润先生一生为祖国着想,还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太伟大了!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厢房旁的拱门,拱门上写着”师友琅琊“四个大字,这乃朱东润先生亲笔所书,体现了老先生以琅琊为师友养志自修的品格。

参观活动结束后,我们对朱东润先生爱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了大门。这时我发现了墙角的碑文,那大概是朱东润先生的衣冠冢吧。其实不管衣冠冢在不在,朱东润先生都永远活在泰兴人的心中,他永远是我们泰兴人的骄傲!

【篇四:革命精神代代传】

徐徐的清风,吹开了我们对先烈崇高的敬意,濛濛的细雨,滴出了我们无限的伤感和惋惜。

我们忘不了,忘不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忘不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你们用生命谱写的传奇。你们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你们的行为和精神值得我们炎黄子孙一代代学习。

当祖国母亲在万丈深渊里痛苦地挣扎,你们不顾性命的安危来迎救母亲。敌人的子弹穿入你的胸膛,你却没有一丝的悔意。是你们这些爱国志士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在前进。你们走了,又有另一批人冲了上去,你们有共同的一个信念:“祖国——我们的母亲,没有你,就没有我们自已!”一批批人倒下,又有一批批人冲了上去,这样的前赴后继,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我们领土,我们的天地!

你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抛弃了一已私利。因为工作的繁忙,你们没有关心家庭的时间,节日里,你不能和家人团圆。我懂,我们懂!你们是舍小家而为大家,说到底,你还是为了所有的中国人和哺育人民的祖国母亲!

现在,你们长眠于冰冷的地下。看到这一切,你们笑了,笑得好甜蜜,你们认为自已的牺牲值得了!是你们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很有信心。因为我们有你们做为榜样,你们永远是我们的启明星!

苍海桑田,万物皆会变。只有对你们的尊重与崇敬不会变。因为你们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巨人,永远是我们崇拜的英雄!

我们一定会用骄人的成绩来回报祖国母亲,回报你们的付出。也一定像你们一样不让祖国再受欺辱。

四月,天空为你们洒下泪珠,风儿把你们的事迹传颂。我们站在英雄的墓碑前,献上花束、深鞠一躬,从心底说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篇五:革命精神代代传】

革命精神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种:爱国,大无畏,肯吃苦,肯牺牲。而我认为这里面“爱国”这一经神最为重要—只有爱国才会大无畏。才会吃苦肯牺牲。这些精神均与爱国紧紧相关。而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些21世纪天之娇子所需要的呢?

我们应该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骄傲。我们生活着的华夏土地,是多么宽广而有多么厚重!而它,又创造多少英雄儿女:从古代尧舜禺,司马迁,文天祥,再到现在的雷峰,刘胡兰,任长霞,黄继光,他们不是中国的骄傲吗?他们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我们赞美他们的时候,是不是更要赞美创造他们的中国人。我们赞美他们的时候,是不是更要赞美创造他们的中国母亲?

不说这些,那么,我们身上没有中华民族的血脉吗?难到我们身上没有着中华民族的土粒吗?我们应该感谢母亲,是她给予我们生命,可我们更应该感谢祖国,他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妈妈啊!

再想一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多少英雄儿女为保卫祖国的领土,不惜抛头颅撒热血,英勇无谓的与敌人拼杀,他们为了什么?是什么精神,促使他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牺牲?是爱国啊!因为他们爱自己的祖国,他们不想让中国神圣的领土受到敌人铁蹄的践踏!于是,他们把鲜血撒在了中国的土地上,终于换来了今天的安定!想想那有着烈士鲜血的土地吧,你是不是应该去爱祖国爱中国?

有一句话说得好:尊重你的国家,才会让别人尊重你的国家;爱自己的国家才会让别人爱你国家!

同学们,无论是你坐在KFC中大尝美味,还是在为哆拉A梦而痴狂,甚至身在异国,都要无时无刻爱你的祖国,让我们都做一个爱国少年吧!

【篇六:革命精神代代传】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

为什么这句话这么出名?很简单,它阐述了我们对勇士的定义,而勇士,就是是革命精神的富有者。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富有者有很多,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革命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使得我们得以不断地进步,就是政治哲学所说的辩证否定观——不断地否定自己,然后使自己进步。也正式这种人人皆有的行为,才有了我们当今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可老一辈的人却经常说:“你们孩子啊,就是叛逆,不懂规矩。”类似的责备语。我们晚辈或许出于孝道,或许出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多都会坦然接受。可我们真的不懂规矩吗?并不是,正是因为我们认为以前的规矩不符合现在的情况或者条件,我们才按自己所说的做。不然我们为什么要废力气去不遵守规矩,而不是老老实实地遵守规矩呢?这正是我们创新精神的体现,是革命的血液!

革命的历史也悠远而长,可成功的确实是寥寥无几,但是总得有人去试吧?事实上,鲁迅的完整名言是这样的:“既然像螃蟹这样的东西,人们都很爱吃,那么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只不过后来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而这里的“吃蜘蛛者”,正是失败革命的人,他也不会被人们铭记为勇士。因此,创新革命警示不一定是好的,也可以说,好的占少数,但总得有人去吃蜘蛛吧?

当老规矩遇上革命精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而我们的本质,也经常会遭到质疑,可是最后的最后,我们都会发现自己以前所坚信的东西都有可能会被新事物推翻。我们在其中,应保护老规矩中符合当下条件的部分,用革命的思想取代这些规矩中不合理的部分,就比如女子古时要裹脚,秦朝的酷刑,六十年代的就应该废除,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不屈的精神就应该被传承。

与我平时生活在一起的同学,是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强调创新思维,我们学习先进的知识,我们学习先进的思想。可我们也无时无刻不遵循老规矩:我们尊师重教,我们懂得礼仪,我们懂得孝顺。因此,我们的现在就是最好的我们,我们是老规矩与革命精神的结合体。老规矩与革命精神事实上没有绝对的矛盾,相对的认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