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学史立志崇德向善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学史立志崇德向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圣人,他们品德高尚,志向远大,给中国历史增添光彩、创造辉煌。

春秋时期,越国与吴国交战,吴国大败越国,越王被抓,在吴国受尽了耻辱,最终被放回了越国。回到越国后,越王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次睡觉不用褥,只铺些干草,并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天都会去尝尝苦胆的味道,不让自己忘掉过去的耻辱。最后终于东山再起,打败了吴国。

俗话说“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可吞吴”,说的正是如此。只有发奋图强,学会隐忍、等待适合的时机才能有成功的机会。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顽皮捣蛋,不喜欢读书,总是趁老师不在时,偷偷溜出去玩。有一次,他跑到了山下的一条小河边上玩,看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他上前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磨铁杵干嘛?”“我在磨绣花针。”李白十分吃惊:“铁杵怎么可以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笑着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后,想到了自己,心中十分愧疚,马上跑回书屋读书去了。从此,他牢记老婆婆说过的话,发奋读书,最后成为唐朝大诗人。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下苦功夫,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能向困难低头,成功永远只会属于努力坚持下去的人。

中国历史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激励我们。崇德向善是中国自古以来都拥有的好品质。我们要学习先祖们用一个个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了这些品质,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中国才会更加辉煌。

【篇二:学史立志崇德向善】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旷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败之志。”凡成大事者必先有志,而后有成。于此,古今中外不乏有一些人给我们用一生的经历来诠释了这个道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奸雄”曹操所说。虽然历史评价他为“奸雄”,可是他在政治上的雄才伟略和文学上的造诣却是永远也没有人可以否认的。然而他的成就是一夕间就能做到的吗?曹操从小就立志干一番大事业,并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后来才能看准时机一举成名,以自己的雄才伟略为自己谋得了一个天下。而“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爱国诗人杜甫,他志在复国,希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可却终不得志。但是他为国为民的爱国情怀与一生中写下的无数悲歌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半分的消逝。后世世人皆为其爱国精神而悲慨,他的精神也被一代代传承,这也不能称他为失其所愿。但是如果没有他那坦荡荡的誓言,又何来这荡气回肠,令人悲愤的诗文,不,应是绝文。因此,一个人如果立志他可能不一定完成自己的志向,但他一定会有所成就;但是如果不立志,那它永远也不可能活得有意义。

"古人有,今人更有。"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从小奋发图强,并“以中华之崛起”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经过多年的艰辛,他与众多优秀的革命家等人一起携手创建了中华名国,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交家。当时许多的优秀的外国政治家提起周总理都竖起大拇指,特别在敬爱的周总理去世时,几十万中华儿女不约而同的汇聚在天安门广场了周总理送行,而联合国大厦也降下半旗为这位伟人的离去而默哀。如果没有当初那个在课堂上让人笑掉大牙志向,哪会有我们现在敬爱的周总理吗?所以天下没有荒唐的理想,只在于你敢于不敢,坚持与不坚持。

居里夫人立志于镭原素的发现,十多年的一次次失败,终成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比尔盖茨立志于创办世界最大的软件公司,废寝忘食的艰苦奋斗,终成就了家喻户晓的大富豪。还有那许许多多立下远大志向而终又成功的人,他们的光辉事迹中永远也少不了立下誓言的那一刹那。

“千里之行,始干足下。”如果没有坚守心中的那一盏明灯,又如何去前方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大丈夫之志,先可安平固穷?”如果没有立下豪言壮语又如何站在世界的巅峰,笑傲群雄。

“有志者,事竟成。”当我们也在志愿书写下我们的选择时,那我们也就已经决定为之咬牙一搏:无论如何,也一定要将其实现。

“志当存高远。”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作为中国新生力量的我们,我们需要想象我们的鸿伟蓝图,在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成长,最终长成盛天大树,永不衰竭。

【篇三:学史立志崇德向善】

我的祖国地大物博你可曾知晓?

我的祖国山川秀丽你可曾领略?

我大好河山的祖国,你是我无限的光荣与骄傲。拿什么报效你,我的祖国,生我养我的地方。于是,便在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脑海里深深扎下了一条根——立下志向,成为祖国的栋梁!

满腔报效祖国的热血,心中却如同死灰,无志可立。就像人的灵魂出窍一样,只剩下空空如也的躯壳,行尸走肉一般。与其这样,不如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积累生活开始,立下志向。古人言:“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大志”。首先我们只有立大志,才能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凭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念,屹立在成功的巅峰眺望远方。

报效祖国,我可以立志成为一名燃烧蜡烛的老师、我可以立志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也可以立志成为一名勤劳为公的公务员、更可以立志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相信我可以,一切皆有可能。正所谓思想是没有禁区的,只要有志向、有思想,立志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是报效祖国、立志成才的表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首先立好志,才为我们成功迈出一小步,立下志向是我们漫漫征途的开始。无论我们的人生是怎样选择,只要我们的志向崇高而远大,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不懈的拼搏,我坚信我们的人生会因此更加充实,道路会更加光辉灿烂。

要想报效祖国,立志成才,那么读书是必不可少的,是立志成才的基础。作为莘莘学子,只有持之以恒的读书,才能用心灵去感悟漫漫人生路上的无限风光。

星的灿烂、月的朦胧、花的嫣然、泪的晶莹、人类的进步、科技的腾飞以及生命的诞生与凋逝,都离不开我们用心灵去感悟。要想去切身体悟它们,读书是必要的条件。立下志向读书,犹如在画风中拾拣朝花,寻找生命感悟的花絮。你可以体味“一揽众山小”的胸襟,也可以体味”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气魄。我们可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可以为“中华之崛起而骄傲”!

看看吧!去用你的那一双慧眼洞察你周围的人群。你会发现,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志向而拼搏、为祖国的繁荣而奋斗!你还在等待在着什么?好好把握人生的航帆,立下志向且实现它。你才有能力有机会报答那些曾经关心爱护过你的人,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学会珍惜社会给予我们的大好时机,更好更强的发展我们自己,明朝成才,满载而归。

立志成才,我们无所畏惧,向未来的彼岸勇往航行。

报效祖国,我们无所保留,向成功的巅峰奋力攀登。

今天,我们立下青春的誓言——报效祖国,我们立志成为祖国的栋梁!

【篇四:学史立志崇德向善】

张载曰:“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一个人,若不立志,不为之奋斗,即便学了也是无功而废。

有志者,事竟成。人只有立下了志向,并为之奋斗,才能取得成功。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出国留学时,就立下了以学业报国之志。由于当时中国的贫穷、落后,许多外国学者都瞧不起中国人,而徐悲鸿不顾外国学生的冷嘲热讽,天天练习描摹,绘画,终于他的作品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

志向是自我确立的人生目标,是人生之路的大方向。没有方向则一事无成;但方向太多,也将一事无成。正如朱熹所言,“立志不定,终不济事。”一个人的志向不定,志向不明,又谈何为志奋斗呢?“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在学习工作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想干这,明天想干那,是不可能办好一件事的。

立志者,首先应当志存高远。“壮志与热情是伟业的辅翼。”人若不胸怀雄心壮志,不志存高远,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又谈何建功立业呢?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十二岁就“出走山外”,到长沙求学,后又立下救国之志。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带领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创建了新中国。

立志者,应有坚忍不拔之志,要勇于克服奋斗历程中的艰难险阻。苏轼曰:“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历时几十年,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历史素材和社会素材,以坚忍不拔之志,发奋著书,使一部惊世之作——《史记》诞生了。

任弼时说:“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只要有一颗坚忍不拔之志,坚强不屈之志,再苦再难也不用畏惧。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以坚忍不拔之志,翻阅国内外上万种资料,不分昼夜地演算研究,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总之,人若想立足于社会,并打拼出一番伟业,就必须要有雄心壮志,要有坚忍不拔之志。

【篇五:学史立志崇德向善】

读了《颂歌献给党,立志跟党走》这本书,我知道了共产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党,无论是党的领导人,还是普通的党员,都怀着随时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崇高信仰。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以改造中华,振兴中华为己任,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讴歌我们的历史,有多少革命烈士投身到了革命事业当中去,是共产党把人民,从苦海中解救了出来并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相信“爱党敬党颂党’是每个人的心声。

为了革命事业,毛泽东主席一家献出了多位亲人的生命,为了解放中国,董存瑞等人用自己的生命为新中国扫除障碍……历史上这样的革命英雄数不胜数,其中,我最敬重的是刘胡兰。刘胡兰在血淋淋的铡刀面前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她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最终被敌人铡死在铡刀之下。她就这样为了党的事业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毛主席曾为她提笔:“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作为一名生在21世纪的小学生,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我们应当珍惜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要争当热爱祖国勤奋好学,活泼开朗的好少年,长大后努力工作报效祖国。遇到困难时,我们也要想到今日幸福生活之来之不易,要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成为一个对社会和祖国有用的人。

我们何其幸运,生在一个和平安逸,科技发达的时代,这是一个几代共产党人努力奋斗换来的时代,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将担负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继往开来,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篇六:学史立志崇德向善】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盘古开天辟地起,造就了无数中华儿女,有的文韬武略,有的尊老爱幼,有的才华横溢,为后人所赞叹。

自古以来,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次,家里吃梨,一盘梨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孔融先拿,只见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父亲看见了,就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挑了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道:“我年纪小,应该拿小的。”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一个弟弟,你不是比他大吗?”孔融说:“我是哥哥,应该把大的梨留给弟弟吃。”从中可见,孔融是一个尊老爱幼,懂事的人。

十大元帅之一也是一位孝顺的人:他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母亲,的母亲瘫痪在床,不能自理。他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和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裤子还在床边,便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在床下,知道后,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把那条藏在床下的裤子和脏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所以,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学习历史伟人的先进事迹,做一名向善、向上的好少年,为振兴祖国、振兴中华而努力,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熠熠生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