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鸡毛信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鸡毛信】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鸡毛信》,让我来和大家讲讲吧!

从前,龙门村里有个叫海娃的小男孩,他每天站在山上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因为站在那个山上可以看到鬼子的碉堡。一旦鬼子要来抢粮食,站在山上就可以看得到。

秋天来了,庄稼成熟了,鬼子又要来抢粮食了。那天下午,小海娃在山上放哨,突然发现鬼子的军队正要从碉堡出发,他赶紧把消息树放倒。山后的胖妞看见了就连忙把稻草人也放倒。这样龙门村里的老百姓就知道鬼子要来抢粮食,于是赶紧把粮食都带上,躲到山上去。这时小海娃赶着羊要回村的时候,他遇见了他的爸爸,他爸爸交给他一封有三根鸡毛的信,要他在第二天,天黑之前一定要送到三王村八路军张连长手上,千万不要落到鬼子手里。海娃一听便赶着羊向三王村急急地跑去。

小海娃走啊走发现山上到处都有鬼子,于是他只好从鬼子正面经过,这时小海娃心想:把鸡毛信藏在哪里?海娃急中生智,把信藏在绵羊的大尾巴下面。经过鬼子的时候,鬼子的头问他:“小孩,你是不是八路?”海娃听不懂,小日本只好给他翻译,海娃说“不是,我只是个放羊的。”日本鬼子在他身上搜了搜,搜出了两个番薯。那是海娃唯一的干粮呢。小日本鬼子只好放他走,可是小日本鬼子的头想吃羊,他派人去抓羊,海娃一吹口哨羊就跑了,他们没抓到羊只好把海娃带走了。海娃心急了,心想如果我不逃出去就送不了信了。到了傍晚鬼子的队伍和海娃来到了一个小村子,鬼子在村子里没抢到粮食和吃的,他们只好杀羊吃,小海娃在旁边看着伤心极了!

夜深了,小海娃趁鬼子都睡着了,一个人逃出去送信,他走到翻过一座山就要到三王村的时候,发现信掉了,于是他赶紧回去找,找到信的时候正好被鬼子发现了,又被抓了回去。回去之后,鬼子要海娃带路去三王村,海娃被逼无奈,只好把鬼子带到了三王村的必经之路上,突然一声巨响把好多鬼子都炸死了,可是他们人多他们还要继续前进。海娃一想,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是小道,一条是羊道。海娃带着鬼子往羊道上跑,海娃赶着羊在羊道上跑得非常快,鬼子却走的慢。鬼子叫海娃慢点,可海娃不听,眼看就要到石公山的大岩石后了,海娃大喊”鬼子来了,鬼子来了“。鬼子朝他开了枪,海娃受了伤昏倒了。一个八路军将海娃救了起来,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八路军。八路军得知信的内容,将鬼子的碉堡炸毁了,还抓住了猫眼司令。

小海娃勇敢机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动。

【篇二:鸡毛信】

毕业后的暑假中,我看了许多抗战影片。《地雷战》、《鸡毛信》……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鸡毛信》。

《鸡毛信》主要讲了抗日时期,龙村受到了日寇的破坏,日寇的司令叫“猫眼”。一天民兵队长赵队长探听到“猫眼”司令的炮塔只有少量哨兵防守。于是让儿子海娃送一封鸡毛信给八路军的张连长。途中海娃不幸被日寇抓去,海娃便引着日寇去到八路军埋伏圈,并从石公山的小道逃跑,将信送至张连长的手中。

看了《鸡毛信》后,我得到了两个启示:关于智慧和勇气。

在《鸡毛信》中,海娃趁日寇睡着后,悄悄逃走,却被伪军找到。指挥官以为他给八路军送信,结果伪军拦住,让羊跑了。还有一个片段中,海娃见了日寇,将信拴在羊尾下,并装作是平川的放羊人,巧妙让敌人认为他什么都不知道。假如他将信塞在身上定会被发现,并会给日寇当开路的人;若海娃不能回答指挥官的问题,还会被遗弃在荒山野岭中。

海娃的勇气是常人不可比较的——电影中为了逃出敌营,海娃冒险从敌人密集的卧室逃跑,并将睡在大门前的日军移走;在石公山中,他又冒着枪火,爬过岩石将信送到八路军阵营。在此之中,不仅有被敌军发现机密的危险,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可海娃却不管这些风险放手一搏,取得了胜利。

《鸡毛信》这部电影不仅让我记忆深刻,更让我受益匪浅——它将成为我毕业后的暑假中一颗永远的红星——因为这部电影不仅让我领略到什么才是真正男子汉,什么才是勇士!

【篇三:鸡毛信】

假期,我在家里饱饱地看了几天书,有小说、有历史故事、有科学故事、有童话故事等,但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革命故事――《鸡毛信》。

这篇文章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放羊娃海娃为了传送鸡毛信和鬼子斗智斗勇的故事。侦察员爸爸交给海娃一封插有三根鸡毛的信,让他火速送到三王村指挥部张连长手里,可没想到在送信途中遇到了鬼子,海娃万般无奈只好把信捆在羊尾巴下,最后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将信送到张连长手中。张连长根据鸡毛信的内容,将鬼子一网打尽。

我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要为海娃临危不惧的精神点赞。虽然当时鬼子已经行进到了山口,可他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地把鸡毛信藏在羊尾巴下。鬼子搜查时,面对那黑洞洞的枪口,他仍然镇定自如地回答着鬼子的各种盘问。我想如果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恐怕早就吓得瘫坐在地上,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吧。

我还要赞扬当时全民抗日的革命精神。当时,军民一条心,共同抗击日本鬼子,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使得日本鬼子在广大民众这道铜墙铁壁面前兵败如山倒,最终被英雄的人民赶出了我们的领土。

看完这篇文章,我思潮起伏,再一次感慨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看看今天的我,每天生活在蜜罐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学习上碰到一点点困难就哼哼唧唧、和爸爸妈妈讨价还价或投机取巧、偷工减料。再想想海娃,仅仅比我大两岁,面对敌人的刺刀和困境却依旧那么冷静、那么勇敢、那么坚强!所以,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更应该要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成为世界上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篇四:鸡毛信】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那就是《鸡毛信》,写得是战争时期中的故事。

书中的主人公叫海娃,他十三四岁,是龙门村儿童团的团长,和我们的年龄相仿,却不知比我们勇敢多少倍。有一天,海娃一边放哨,一边放羊,爸爸找来,让他把一份鸡毛信送到三王庄村张连长的手中。可是在途中遇到日本鬼子的队伍,机智的海娃把信藏在了羊尾巴下,鬼子抓了他,并且还吃他的羊。在晚上都熟睡时,海娃拿上鸡毛信逃了出去,可是信被丢失,在找信的时候再次被鬼子抓住,并且让他带路。

海娃并没有害怕,而是把敌人带到了八路军能掌控的地方,他见机行事,趁敌人不注意时向八路军的方向跑去,鬼子开枪打伤了他的手,在八路军的掩护下,海娃脱离虎口,把鸡毛信亲手交给了张连长,胜利完成任务。

张连长根据信里的地图,掌握了敌情,很快歼灭了鬼子们。海娃立了一大功,张连长奖励他一把枪,那可是这次的战利品,小海娃真是个小英雄。

看完后,我惊叹不已,海娃一路上与鬼子周旋,斗智斗勇,胆量过人,最终把鸡毛信送到张连长的手中。我感到很惭愧,我连夜路都不敢走,做什么事情都让家长陪伴,最终是越来越胆小。我要克服自己,在生活中做个强者。

【篇五:鸡毛信】

今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看了一个有趣的电影——《鸡毛信》。

故事发生在龙门村。小英雄海娃就住在龙门村,他是儿童团团长。小海娃常常在后山上,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只要看见鬼子有了动静,他就推倒消息树,一看到消息树倒了,儿童团里的人就把稻草人推倒,这一系列的变化意味着鬼子要上山了。乡亲们看到了就把所有的粮食藏起来,自个儿也躲了起来,好不让鬼子得逞。

一天,海娃儿的爸爸让海娃把一份鸡毛信送给张连长,可是海娃不幸被鬼子抓住了,他三番五次的想逃跑,可是都没有成功。

这一次,海娃刚走到一半就碰到了一名站岗的敌人,那人站在高高的山上,向海娃挥动外套,聪明的海娃模仿他挥舞的动作好让他们以为是自己人,可就在这时,鸡毛信不小心甩出去了,可海娃却浑然不知,逃离险境时才发现鸡毛信掉落在敌人的阵营。海娃只好原路折回,却不料被敌人发现了,敌人拿枪指着海娃,威逼海娃领路寻找粮食。结果被海娃骗到了八路军的地雷区,海娃告诉他们上面还有地雷。敌人闻风丧胆落荒而逃,慌乱中,海娃手臂受了枪伤,但他毅然决然与敌军作斗争,最后在八路军的英勇作战下,这批鬼子被一一歼灭。

影片看完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海娃真是一个勇敢的人啊!他那坚强不屈的精神真让人敬佩呀!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篇六:鸡毛信】

最近,我读了《鸡毛信》这本书,结识了抗日小英雄海娃,而且书里的故事真是妙不可言,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书里的内容吧。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某抗日民族根据地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接受民兵交给的任务——给八路军的张连长送鸡毛信。

海娃一边赶着羊群一边往目的地赶去。路上遇到了鬼子盘查,海娃说自己是平川地的放羊娃,为了不让鬼子发现鸡毛信,聪明的他把鸡毛信绑在羊尾巴上,成功的躲过了搜查。鬼子队长久原没有起疑心,让海娃带路去龙门村扫荡,海娃急中生智把他们引到了石公山。龙门村越来越远,石公山越来越近。一到石公山,海娃就不顾一切的向山上狂跑。鬼子的马上不去山,而且对山路不熟悉,只能慢慢的往山上摸索。海娃跑着跑着,觉得羊群容易暴露自己,于是丢下羊群自己一个人跑了。

不幸的是,被黑狗子歪嘴发现,马上告诉了一名同行的鬼子,那名鬼子掏出枪照着海娃就是一枪,海娃的手被打中了。他大喊:“八路军叔叔!下面有鬼子!打呀!”就在这危急时刻,张连长带兵赶到了,发起了攻击,全歼敌军。海娃把信交给张连长,随后就晕了过去。张连长看了信,就马上命令部队去打炮楼。炮楼里面的鬼子和八路军进行了激烈的交火,其中一名叫做刘三的同志冲上去把鬼子首领杀了,张连长随即命令爆破手去炸炮楼。只听“轰”地一声,炮楼被炸了半边,有几位年轻的同志进入炮楼,活捉了猫眼司令。

海娃的勇敢得到了张连长的嘉奖。

海娃虽然也是个小孩子,但是他身上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要学习他的临危不惧,学习他的信仰和他永不言弃的精神。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