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游良渚野芦湾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游良渚野芦湾】

“太好了!”“呀!”哎呦喂!红领巾队长学校的孩子们又在干什么呢?哦,原来他们今天要去良渚的野芦湾活动基地啊!不多说了,出发去看看吧!

毛茸茸的熊童子、小巧的小球玫瑰、圆圆的福娘……这是在多肉海洋里畅游吗?你猜对了,这是专门种植多肉植物的大棚。里面有成千上万的多肉植物,令人眼花缭乱。我们还自己种了一盆多肉呢!肉肉的枝条,像一个可爱的小娃娃。

哗啦啦!啊!又下“泥点雨”了!唉!这些孩子,只是捉条泥鳅而已,至于这样吗?有的一捧就是四五条,甚至七八条,有的却一条也捉不着,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一样,只能盯着泥水发呆,那样子沮丧极了……

尽管天非常闷热,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兴致,都玩得很嗨。在免费采摘区我们采摘的蔬菜装满袋子,有茄子、丝瓜、苦瓜、葫芦……我们团队所有队员相互分析劳动成果,一根丝瓜一人一段,可以分给三个队友,在这时候三分之一的丝瓜能否带回家做一个菜,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蔬菜,更多的是友谊。

美好的活动总是显得那么短暂,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见!野芦湾!

【篇二:游良渚野芦湾】

今天,我们一家早早的乘公交车去参观良渚博物院。下车后,我们沿着一条可以遮阳的小路走,先来到一处名为“观复台”的平台,边上是一大片池塘。我走到台上,向下望去,铺天盖地的碧绿荷叶和粉的发紫的荷花映入眼帘。别样的美丽。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下来就进入了今天的正题——良渚文明。进入博物院一种远古的文化气息迎面扑来,令我感觉身处文明的圣殿、文化的殿堂。安检时,我抬头看了看安检器上的人数统计,有七百多人!看来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但丝毫没有阻挡大家对参观的热情。

首先是1号展厅。介绍的是良渚文化中的玉文化。玉器在当时是礼器,有些是祭天祭地用的,有些是装饰品,是代表身份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陪葬品。通过参观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眼睛——竟能分辨玉的优劣跟现代机器几乎一样准确;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灵巧双手——竟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绝伦的玉器;还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毅力——用绳子石子在坚硬的玉石上一点一点的打磨成那些精美的玉器,那要花多长的时间啊!玉,就是良渚文化的瑰宝。

走着走着,我就来到了考古体验展厅。展厅内讲述了考古的全部过程以及考古与寻宝、盗墓的区别。还有一个考古知识小游戏。

吃过中饭,我们便开始参观2、3号展厅。

2、3号展厅主要讲的是良渚时代古人的生活及工具的介绍。还介绍了当时人们的水利工程跟现代已经很相像了。良渚古城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它是夏朝古城的三倍大,足足有800平方公里。当时的人们为了防止洪水入侵城内便修筑水坝,成功控制了洪水。他们修筑水坝的地方很科学。他们还修筑城墙,挖护城河。当时良渚古人已经有了犁了,不过当时的犁是人拉的,而不是牛拉的。良渚的人们不但水利工程做的好,城内也是很繁荣富足和安全。良渚古人真是太聪明了!

良渚文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见证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创造和智慧结晶。

【篇三:游良渚野芦湾】

今天,我和妈妈与舅舅一家向野芦湾出发。

我们出发后,不知行了多久,眼前出现了一座又一座的温室大棚,一片又一片的田野,我知道马上要到目的地了。果然,马上有一块大指示牌立在我们面前,写了——欢迎来到野芦湾。

我们走进去,马上就看见了片片田地,田上还有人种菜呢!

再往前走,有一个个类似古代桥洞的门,洞顶还有字,写着田园、果园、花海园等等,你随意挑一扇门走进去,都能看到与它名副其实的田园风光,决不会看了令人失望。

除了小门外,还有很多的果棚温室,我们兴致勃勃地走了进去。进去看了一下,我们大失所望——棚里可吃的草莓屈指可数,大多草莓都还泛青或半开花,棚主告诉我们:“这里才刚被50多个团,200多人给采摘过,又大又甜的草莓当然不可能有啦!”

我们走出了棚子,很是失望,但又看见路边停了一排4个踏板的大篷车,便租了一辆来游全园。

这车子可真好玩,一摇一晃的,可又能跑得又快又安全,我们就用这辆车游遍了整个大园,一路上看见了翡翠般的大湖;看见了一望无际的田园;还看见了制作豆浆的豆浆坊,真是开了眼界,认识了许多东西。

回程的路上,我虽然已经累地快睡着了,但是还是觉得这一天过得充实、愉快!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