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看书不能囫囵吞枣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看书不能囫囵吞枣】

书,就像一个知识的宝库,只要你细细品味,就能得到无数知识的宝藏。

有一次,我到书店买书,买了一本我喜欢的校园小说,回家后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就放下了,讲的什么内容很快就忘记了,也没再去看。星期天去作文辅导班上课,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写一本你最喜爱的书的读后感。我听后,心想:“我最喜爱的书?我最爱什么的书呢?《水浒传》太古不好看,漫画不够档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又不太喜欢,这本不行,那本也不行,到底哪本好呢?对了!那天我不是买了本校园小说吗?好,就写它了!”

回到家,本来很有信心、胸有成竹的我却像皮球有个小洞洞一样泄了气—那本校园小说到底写了什么呢?不记得了!唉,没办法,只好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了。这一次看,我没有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而是非常认真地看了一遍,因为我知道,如果不仔细看,我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当我仔仔细细地把这本书看完的时候,才感受到它的内容和描写原来这么精彩,心中满是感触,于是马上把自己的感受写到了作文本上。

我把作文本交给了老师,过了一星期,老师把批改完的作文又发了下来,看到成绩后,我高兴坏了,因为老师给我的这篇作文得了个优甲!这可是我上辅导班之后第一次得优甲呀!而且,老师还表扬我,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读了呢

从那以后,我就经常读书,而且是仔仔细细地读,把好词好句都抄在本子上。当我认认真真地把《水浒传》读完的时候,才发现《水浒传》原来不是那么古,而是非常有意思的啊!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书并不象想象中的那么没趣、没有意思,只要仔细阅读,就一定有收获。

【篇二:看书不能囫囵吞枣】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的海洋里,我们可以收获知识。可是同学们可曾讲究读书的方法呢?

今天,我读到一篇文章,受益匪浅。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讲有一个自以为是很聪明的人,他与朋友们聊天,有一个人说:“梨对牙齿有好处,却损害脾胀;枣对脾胀有好处,却损害牙齿。”他听了后便说:“我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咽不嚼。”大家哈哈大笑说:“吃梨只嚼不咽,可以做到。但吃枣只咽不嚼,做不到吧。”

囫囵吞枣的比喻意思就是读书不求甚解,不假思考的笼统接受。那我们应该怎么读书呢?说到这儿,我想到了一句名言:“读书要三到:心到、口到、眼到”就是告诉我们,读书时我们要用心去读,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我原来读书都是走马观花,觉得这样很快,促使我读课外书时都一目十行,遇到“拦路虎”时,也不战胜它。这样,长年累月地下来,到了期末考试,看到那些课外阅读题,我怔住了,以前看的课外知识全忘了,大脑一片空白。只能靠蒙去做题。

经过那次的教训,从此以后,我每次看课外书都学会理解,不懂的请教同学。果然,效果截然不同,做题目时很轻松,得心应手。

读书时,我们不能囫囵吞枣,不然吃亏的是你自己。我们应该细嚼慢咽,仔细斟酌,就可以收获更多地知识!

【篇三:看书不能囫囵吞枣】

“囫囵吞枣”在别人的印象里是吃东西很快,但我今天说的“囫囵吞枣”却是和真的枣有关的故事。

它的样子圆圆胖胖的,有棕红色的颜色,让人看见就忍不住想在它身上咬上一口。它的皮肤非常光滑,抚摸的时候就像是在摸冰块,滑溜溜的。但是它本身是平淡无味的,你要是用鼻子使出吃奶的力气也闻不到它的一丝丝气味。

即使你嗅不到它的味道,却也能通过味觉的魅力来了解它,倘若它的“肉”被你咬上一口,就会发出“咔咔咔”的声音,那浓浓的香气和糖果有得一拼。

刚开始认识它的时候,是有一次在菜场里,我看见了它圆滚滚的身材,以及鲜红的颜色,那时我都不知道它是什么,就被它给迷住了,于是我跟老妈介绍的时候只说“枣”这个字。

我说:“老妈,我要吃枣。”

老妈不解地问:“哪个是枣啊?”

我指了指那个枣,说:“就是那个枣!”

老妈就给我买了很多的枣,我一吃就上瘾了,每次都要老妈给我买。从此,我便和枣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喜欢吃它时发出的那种清脆的响声,喜欢它那甘甜的味道……有时,家里来客人了,我就拿枣当零食招待他们,他们都直夸我懂事呢!还有一次,同学来我家玩,妈妈问我们想吃什么水果,我俩异口同声地说:“枣!”接着两个人相视着哈哈大笑了。

你们想知道我今天说的是什么枣吗?哈哈,主角真正的名字登场了,它就是——冬枣!我已经深陷冬枣的泥潭里难以自拔了,它不仅味道独特,又香又脆,可以榨汁做水果沙拉,还能解酒、降血压、保肝、软化血管呢!冬枣可真是个好东西。

我爱冬枣,每次吃它的时候,我都“囫囵吞枣”似的快速吃完,一口一个,感觉很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