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拐角处的二胡声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拐角处的二胡声】

今天晚上要上英语课,天有些冷,我下意识地裹紧校服赶路。

路过天桥,我忽然听到桥上的拐角处传来了阵阵悠扬的二胡声。仔细一看,才发现那里有一个卖艺的乞丐。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前面放着一个破旧的铝罐子,里面只有少得可怜的几个硬币稀稀落落地散在罐子里。那人拉完一曲,抬起头,看见了我。他赶紧举起铝罐子晃动着,做出乞讨的姿势。我犹豫了一会儿,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5元钱,塞进他的罐子里。他朝我笑了笑,含糊不清地对我说:“谢谢!”我心里顿时感到热乎乎的。

上完了课我往家走时,路过一家包子店,我掏出了剩下的5元钱买了两个包子。一边走一边吃,不知为什么?我脑子里一下子闪现出来天桥上的那个乞丐的身影!“他吃过晚饭了吗?这么晚了,他应该早就走了吧!”很快,我又来到了那座天桥!令我惊讶地是,那乞丐居然还在!

只见他闭着眼睛,手里拿着二胡,张着嘴,时不时还传来了阵阵打鼾声!他一定是累坏了吧!我看看他前面的罐子,发现里面并没有多出一个硬币来!我心里涌上一阵阵酸楚,望着手里仅剩的一个包子,悄悄地将它放在了手里。

然而乞丐还是醒了,他用感激的目光看着我,然后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包子。吃完包子后,他似乎有了力气,对我说:“谢谢你啊!小姑娘……”他又说了很多,但是我似懂非懂,只听得出个大概意思就是他家里很穷,自幼患上了口吃的毛病,母亲又得了重病,他出来卖艺,给母亲治病。

我翻遍了全身,将仅剩的3元钱放进了铝罐里,然后往家走,我听到背后传来抽泣的声音,随后,那悦耳的二胡声又响了起来,时而高,时而低,时而清脆,时而婉转,真好听啊!

【篇二:拐角处的二胡声】

从小,音乐就对我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每每听到一段音乐,我总会跟着轻声地哼起来。长大了一些,会看电视了,我又被那些在电视里神情激昂的演奏家所吸引,很羡慕他们。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报了一个二胡兴趣学习班。

刚学习的那一段时间,老师经常讲,二胡是比较冷门的一种古典乐器,学好了不容易,要持之以恒,勤学苦练啊!没过几天,我发现确实是像老师说的那样,但这时的我却慢慢爱上了二胡。

时间过得很快,我埋头苦学了一年多,终于可以报考等级考试了。这一年多吃的苦,终于有机会去证明自己了。

那年的暑假非常炎热,知了不知疲倦地从早叫到晚,像是给我不断鼓劲儿练习二胡。终于到了考试的那一天,妈妈陪着我乘车去了市区。看着妈妈流汗的脸颊,我才明白,在我最难熬的时候,都是她陪着我。我暗暗给自己加油,相信自己!

妈妈一直在候考室里陪着我,我在一旁抓紧时间默背曲谱,练习曲子。妈妈看出我的紧张,递过来一瓶矿泉水,用坚定的眼神看着我,一句话也没讲,但是我却明明白白。慢慢地,我静下心来,只要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就行了。

这时,广播里传出了我的名字,我冲妈妈笑了笑,转身大踏步走向考室。走进房间,我向考官鞠了一躬,便坐在凳子上,端正好姿势,开始了演奏。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紧张,运弓也不太自然,可到了曲子的高潮部分,我不由得被曲子的情绪所感染,陶醉其中。我偷偷瞄了一眼考官席,发现那些考官本来麻木的神情开始生动起来,居然还有一位考官眯起了眼睛。一曲完毕,我站起来,对考官鞠躬,他们互相小声地说了什么,然后对我鼓了鼓掌,对我说:“好了,你可以出去了。”我赶紧说了声“谢谢”,转身小跑,出了考室。

过了一个多月,指导老师把我叫过去,对我说:“柏芸,你好样的!”并递给我一本证书——二胡三级证书!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心里有声音在呐喊:“我终于证明了自己,我的梦想也会慢慢实现的!”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这就是我的故事,我与二胡的故事。二胡,它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去练习,去演奏。

【篇三:拐角处的二胡声】

我学二胡已经两年多了,这段时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发生了许多小插曲,现在就给大家讲一讲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吧。

开始,爸爸给我请了一位二胡专业老师学习二胡,我很不高兴,因为我听说学二胡很难,所以那一段时间总是闷闷不乐。

不久,就开始了我的学二胡之路。老师来到家中,拿出了为我准备好的二胡,最先开始学习拉音阶,老师给我做了示范,听起来是那么的婉转悠扬,我兴趣大增,迫不及待地接过二胡拉了起来。可是,我那只不听话的手在弦上按来按去,总是按不准,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非常刺耳,在一旁玩耍的弟弟也捂起了耳朵。跟老师对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我的心就像北方冬天的水,冰冷僵硬,对自己好失望。

后来一段时间都只是练习同一首曲子和重复那几个音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觉得枯燥,乏味了,不想学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终于有一天晚上,迫于无赖我又拉起了二胡,一个小时下来,累得我手臂酸痛,虎口起了血泡,那刺耳的声音犹如万根钢针刺激着我的神经,犹如火山爆发,那心中的委屈与怒火冲出来,我把二胡狠狠的扔在地上,那二胡就像夏天可恶的蚊子,恨不得把它捏得粉碎。我河东狮吼“不拉了,我再也不拉这个死二胡了,让它见鬼去吧。”爸爸听见了,目瞪口呆的盯着我,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大发雷霆,朝我冲过来,把我的二胡扔在了门外。我冲进卧室,伤心地大哭起来。其实我还是很想学二胡的,但这也太枯燥乏味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推开卧室的门,轻轻地走进来,摸着我的头,说道:“孩子,别哭了,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轻易成功的,既然你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就要坚持下去才能最后成功。”妈妈捡起门外孤零零的二胡放在我的手上。她讲了“水滴石穿”的成语,水是软弱的,但水贵在坚持,选择了方向与目标总能穿透石头。

爸爸给讲我了他小时候喜欢笛子,为了学吹笛子,用了一个暑假在老家的田里捉泥鳅卖,终于换回了一只梦寐以求的笛子,为了跟老师学笛子,他每天要走10里地去跟老师学。爸爸说道,做任何一件事都不会轻易成功,只有毅力与刻苦坚持才是通往成功之路,也给讲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至苦寒来”的成语。

听了妈妈爸爸的话,我惭愧的低下了头,我又拿起二胡开始练习起来,每当夜幕降临,做完学校的作业之后,我就坐在窗前,静下心来反复练习那些二胡乐曲,我扣着节拍,左手灵巧的按动琴弦,右手轻快的推动弓杆,屋子里又响起了美妙的琴声。

学二胡,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任何东西,只要勇于坚持,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篇四:拐角处的二胡声】

第一次见到二胡,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外婆带着5岁的我去买雪糕,路过一间琴行,忽然听见里面飘出一阵阵优美的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婉转。随着一个个音符跳入我的耳朵,我忘记了雪糕,身不由己地被吸了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拉着二胡的女子——轻轻地闭着双眼,身体随着音乐节奏轻摇慢晃,如痴如醉,仿佛这儿只有二胡和她存在。

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就这样,我与二胡结缘了。

别看二胡仅有两根弦,更别瞧它在别人手下吐出的都是行云流水!但一到我手中,感觉要驾驭它简直难以上青天。首先,我得无比艰难地用小手牢牢抓着比我高出半个头的“巨琴”,不让它随意动弹;继而,拉动弓弦,却毫无音调和节奏可言,活活呈现的就是“马杀鸡”的恐怖场面。没拉一会,手指便按得生疼,抚着那又红又肿的深深勒痕,放弃的念头立马从心头升起。可是,抬头一看——陪我上二胡课的外婆正瞪着大眼,认真地做着笔记!“放弃”两字就硬生生地被我咽下肚去——我虽然还小,却已经知道了什么叫“羞于出口”。

从此,我坐在小板凳上,外婆便手拿一根粗长的织毛衣的棒针站立一旁。每当我手指按错一下,她就用棒针敲一下那手指,痛和愤便一下涌入心头,仿佛一股大火从心头烧到了嗓子眼。正待我要发作时,脑海中又浮现出那名琴行女子,想起那动听的音乐和她那优雅的身姿,我又屏住气,踏踏实实地按好每一个音符。就这样,在外婆手中棒针日复一日地敲打下,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日复一日地纠错习新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琴声不再呕哑嘈杂,始而有了音调,继而有了旋律,进而有了感情……仿佛歌曲穿上了华丽的服装,插上了翱翔的翅膀,我和琴声一起开启了行云流水的征程。

从此,音乐便像空气一般伴随着外婆手中的棒针而存在,仿佛每一个音符都和那棒针一样是有生命的。只不过,那棒针更多地是在起伏跳跃着向我表达鼓励。当我烦躁时,它们让我平静;当我痛苦时,它们为我疗伤。

再后来,我的二胡越拉越好,终于站上了深圳市少年宫表演的舞台。华灯之下,我在台上,是表演者中最闪亮的一角;外婆在台下,是粉丝群中最忠实的一枚。当表演结束掌声雷动时,我笑了,观众笑了,那满怀欣慰望着我的外婆,却手拿那根毛线针,哭了……

【篇五:拐角处的二胡声】

五岁时爸爸就送我跟李老师学二胡,虽然它有时候带给我的是苦闷,但更多的是让我在每一点滴的进步中享受着乐趣。

刚开始学时,我连最简单的数字都不认识,但教我二胡的李老师耐心的手把手的教我,首先教我认识几个最基本的音符,二胡基本常识,一天要练几个小时,回到家里早上要练,晚上也要练习,时间一长,手指的皮也被磨破了,疼痛难忍,爸爸给我贴上创可贴又继续拉。这样我基本上没有了玩耍的时间。听着楼下小朋友的嬉戏欢呼声,我也心不在焉,偷偷的跑去跟他们一起玩。爸爸为了鼓励我,就定了一个奖励制度:练熟一首曲子就奖励一个玩具。那时一个玩具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为了得到一个喜欢的玩具就日夜的练习,一年来我就学会了十多首曲子,我也得到了十多个我喜欢的玩具。渐渐的我拉的曲子也有模有样了,有时还登台表演,经常得到长辈们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不知不觉中也喜欢上了拉二胡。

二胡是我国的传统乐器,虽然只有两根弦,但它却能拉出七种基本的调位,还能根据音的高低、长短拉出各种不同的音。二胡也是所有乐器中最难学的一种。民间就有“担谷的笛子、斗米的萧、琴拉三年莫心焦”,这里的琴就是我们所说的二胡。所以真要学好二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真正把它学好,我要牺牲更多的玩耍时间,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炎热酷暑,一到放假,我都要呆在房子里反复的练习曲子。有一年冬天,我上午在李老师家里学习了一首新的曲子《赛马》,因为曲子难度非常大,我当时会拉,可是一回到家就忘了。为了不耽误我的学习,晚上九点多钟,爸爸带着我冒着严寒和大雨来到李老师家里,一学就是两个钟头,直到我完全学会了才回家。

学二胡虽然有这么多的困难,但也给了我成功后的快乐。

去年下学期,虽然我临近小学六年级的毕业考试,但我还跟东街居委会的一些二胡业余爱好者们参加了南江镇的首届春节晚会,我一回家就做完作业,八点钟我就准时到居委会集合练习节目,我们中年龄最大的有七十多岁,我是其中最小的一个,有拉二胡、中胡、胡琴、笛子、扬琴等七种乐器,我们一起练习有一个多月,在晚会上我们一起表演了一首《喜洋洋》,表演得很成功,得到了领导和观众的称赞,作为我们南江镇很具特色的乡土节目,我们还小有名气,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们又专程采访了我们。今年又被南江镇选送到了平江县总工会主办的文艺晚会。我们表演的是《茉莉花》和《石油工人》,获得了一等奖,南江镇政府还给我们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我参加了三次中国音乐学院举行的二胡业余过级考试,现在我已经通过了七级,每次都因为我在考试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过级考试也很顺利。看着我一个个红红的本本,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这也是我多年来辛勤汗水的见证。

我和二胡风雨相伴了八年,虽然我比同龄的伙伴们少了很多的玩耍时间,但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收获了更多的自信,参加了更多的社会实践,享受着更多的成功与快乐,同时也增加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我要继续努力学好二胡,让我的生活更加充满诗情画意!

【篇六:拐角处的二胡声】

最是那一曲二胡声悠悠,像流水不胜风的离愁。——题记

我以一种颤动的心情,叩响了铜官窑那条老路。

道路好像新翻修了一遍,周道如砥,可我的心好像猛然间失去了什么,空荡荡的。左转第三间,有一座矮矮的房子,静静地坐落在那里,不动声色,仿佛已经与这片大地连在了一起。我轻轻叩响了房门,开门的是外公,一年多没相见,头发上的银丝如藤蔓般越缠越多,越绕越密,小麦色的皮肤上一道道沟壑写下岁月斑驳的痕迹,薄薄的嘴唇还不至于龟裂,只是血色一年又一年黯淡了下来。他见到我,像是惊讶亦或是欣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满脸涨得通红,一下子手忙脚乱起来:“宇星,你回来了——老婆子,女儿他们家回来了!”外公的手有些不知所措,交叠在一起,像一个孩子。墙上斜斜地挂着一把二胡,不知怎么,那一瞬间,我竟有些鼻酸。

思绪如柳絮纷飞,回忆起懵懂的年纪,全是在这间矮矮的平方中度过的。奶奶家那时重男轻女,凡事两个哥哥在前,我被撂在一旁,外公在一片哭声中把我抱了出去。沩水河就那样静静的淌着,我被外公牵着,走在那条崎岖的老路上,青苔就藏在石板的缝隙中,“看——”外公点点前方:“左转第三间,以后你就住在这了。”我喜欢这里,很快就和这条街上的孩子打成一片,我喜欢折几段树枝搭成房子,即使一吹就倒,外公曾经是做什么的,我大抵不清楚,只知道他有一双巧手,能把把木头变样儿,还能拉一手好二胡。下午的阳光和煦温暖,挑逗着窗前的藤蔓儿上的叶片,外公从墙上取下那把斜挂着的二胡,搭把凳子坐在外头,一副潇洒风光的模样,他用手捏着长长的琴弓,另一只手收放自如的拉动琴弦,几根手指弯折,几根手指压紧,那细细的乐符就从琴筒如同泉水般缓缓流出,拉的自然是最经典的“二泉映月”,引得收菜的二妈都过来一瞧。男孩子们更爱听“赛马”,不过哪里听得懂,只是曲调更欢快,曲子简短,仰头看一会天就听完了。那时我总是拍着胸脯跟隔壁的孩子骄傲的吹嘘外公,把他夸得比天还高,你永远都不知道一个小小的孩子得到他人的羡慕内心的自豪感是多么奇妙。冬日傍晚,我都要听那一曲二胡,一老一小,坐在灶前取暖,火光照得人脸红彤彤的,照得外面黑黢黢的小路透亮,外公其实也就会拉两三首曲子,我却不厌其烦。年夜那晚,一首曲子拉的格外漫长,好像夕阳西下铜官街道不明的哀愁,仿佛诉尽了沩水河被风拂过的忧伤,一首曲子奏出了透明的离愁,奏出了一条蜿蜒的山路,山路的尽头是宽阔的地方。一首曲子轻轻地悄无声息的拉开了我们的身影,悠悠,不尽。

一首老旧的曲子埋藏在我的心底,悠悠不尽,好像是梦。

当一架西洋的有黑白琴键的钢琴送来,我终究还是没能守住梦想,迫于大家口中的“女孩子学钢琴,以后出国——”这一类的话语,迫于现实,我退缩了。时间不再像故乡的沩水河那样沉稳,外公这几年好像一下子就老了,再也没了当年的神气。终于明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物是人非之感,一切都变了。

“宇星,快叫外公——”妈妈的一声呼唤,把我从回忆中扯了出来,我连连答一声:“外公——”外公笑着,颤抖着取下那把二胡,有些笨拙的拉了起来,手指是照例弯曲,却没了当年的力气,一首曲子竟有了断了几次音的波折,依旧是那首“二泉映月”,断断续续的,却奏出了时淡时浓的哀伤。那一刻,我泪流满面。仿佛霎那间就找到了心中的缺口,如梦一般,我第一次很认真的和妈妈说:“我要学二胡,那是我的梦想。”他们惊异了很久,如梦一般,答应了。

老师的家实在难找,一条小胡同里,拐了七八圈,他的资历很深,从白发中就可以看出。那天,外公刚好到我家来,就来接我下课。我从窗户中,远远的,就看见一个身影,在路灯的照耀下,依稀辨清那是外公的脸庞。他站在虚掩着的门前,手中紧紧握着那把老旧的二胡,老师在里边教我手法的时候,他也在外面听着,比划着,眼神中满是渴望,提到“二月映泉”的时候,隔着一层门纱,我却清清楚楚的看见外公的脸上坠下一颗眼泪来,顺着细细密密的皱纹,打几个回旋,落下。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外公哭,我的心不免颤动起来。月光被树叶打碎,星星零零洒在地上,一老一少,走在黑黢黢的路上,外公突然对我说:“这把二胡,我就交给你了——”他的声音很庄重。一开始我心里头觉得好笑:我有新的二胡,为什么要接下这把旧的呢?但是我终究没有说出来,因为瞬间就有一种责任和使命感包裹着我的全身,如同树干上留下的橡胶液体,那么浓,那么稠,一丝一缕,把我和二胡包裹成为琥珀,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小心翼翼的珍藏,不再把它和外公抛在风中。

真真的,就是那么一瞬间,我冲过去抱住外公,感觉自己长大了,向人生的方向前进了一步,这把老旧的二胡,斜斜地压在我的心头,细细密密的,刻下了担当。

清风徐来,沩水静淌,我拿起那把老旧的二胡,像当年那样,用稚嫩的手法拉给外公听。二胡是如此,又有多少古代的绝美的声音被抛在了风中?最是那一曲二胡声,悠悠。不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