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参观文化礼堂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参观文化礼堂】

今天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我来到了乾西乡湖头村参加一次集体活动,体验当地的农耕文化。

来到文化礼堂,我们先去参观了较久前人们的农耕工具和当时使用的一些物品,这些东西不仅展现了当时农民智慧结晶,还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工匠的心灵手巧。有看起来像是许多箱子连接在一起的水车,有利用“动物”力量来耕田的铁犁,还有当时使用的梳妆盒——我最感兴趣的东西:它看上去不大却十分精致,有三层隔板顶盖还镶上面小镜子,外面涂了红漆还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金凤凰,我很喜欢。

我们不仅观看了工具,还听了张伯伯精彩的农耕文化课。我们坐在善美讲堂,象征着荣耀的奖状贴满墙壁,我也为得奖的人感到骄傲!演讲开始了,他有声有色、幽之一默地向我们介绍了农耕工具的用处,与同学们的对话间也让我感受到他的平易近人。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田里来回忙碌的已多是现代化的“大家伙”,那些曾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牵牛耕犁的记忆已渐渐远去。听完演讲,我们又去参观了当地五水共治建设成果。我看到了当地特色的“小西湖”,那儿的景色可不比西湖的差,还有渔夫捕鱼,湖中倒映着大树的影子,美极了。在回去的路上,墙壁上画着许多七八十年代流行的小吃,有棉花糖、吹糖、冰糖葫芦、酥饼……看得我饥肠辘辘。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到了正午,我们结束了这次的活动。大家一起拍了集体照,每个人都笑的那么灿烂,我很期待下一次的活动,每一次应该都会比上一次更精彩!

【篇二:参观文化礼堂】

暑假里,我们一家去参观了北京的纪念堂。

纪念堂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应用纪念碑的南面,它始建于1976年11月,1977年5月建成,占地5。72公顷,是党和国家的最高纪念堂。在这里,安息着20世纪中国一位最伟大的人物——,人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这位为人的风采。

纪念馆自开放以来,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前来参观,参观的人排成一条望不见头的长龙。我们一家排队等候将近3个小时,才进了纪念堂的大门。

来到纪念堂,我不由得赞叹道:纪念堂真是庄严雄伟!纪念堂周围种着许多挺拔的松树,它们又高又粗,每棵松树就像卫兵一样,守卫者纪念堂。

登上台阶,一眼就望见“纪念堂”六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进入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巨大的雕像,雕像前有一个献花的地方,前来参观的游客大多都是拿着花束来献花的。

穿过北大厅,来到厅,只见安详的躺在水晶棺里,身上盖着党旗,棺材的底座上镶嵌着国徽,一盆盆鲜花围绕着水晶棺,四个表情严肃的士兵在守护着。

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出纪念馆,我心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珍惜着来之不易的生活,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祖国的明天健设的更加美好。

【篇三:参观文化礼堂】

今日8点,我们在办公室集合去参观位于临城的舟山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坐在公交车上,听歌看景,近一个小时的车程马上就过去了。下车迎面就是一个大花圃,红色黄色绿色延伸开去,在这炎热的夏日真是一道难得的美景。再往前走,竟有一池的荷花。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就是这样的美景吧。

许是天气炎热的缘故,博物馆里并没有多少人。只在门口,成员们就感受到了博物馆的严肃气氛,纷纷不再打闹,压低了音量。由于成员太多,而非遗的展厅比较小,所以经商量决定,成员们分四组分别参观,且在参观同时采访一些工作人员,了解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对舟山非遗文化介绍的非常详细。有舟山锣鼓、翁洲走书、舟山渔民话,岱山剪纸等等。博物馆负责人在了解了我们的来意后还更具体地向我们介绍了“舟山锣鼓”、“翁洲走书”这两种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成员的看得很认真并且拍照留念。

随后我们又采访了胡炳华老师。胡炳华老师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获奖入展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等等。我们去时胡老师正在写心经,成员们叹为观止。我们向胡老师求字,胡老师也不吝啬,大笔一挥为我们写下了“寻文化,缘非遗”几个大字。并且即兴向成员们介绍了几种楷体的不同,并且向我们展示了一番。胡老师鼓励成员们坚持练书法,因为练习书法有利于陶冶情操,感悟真性情。成员们收获良多。而我,今天也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本打算练习书法,可是并没有如此大的热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胡老师练习书法已经有20多年了。功成名就后,胡老师依旧坚持每日练字,这种精神让我敬佩,值得我学习。

【篇四:参观文化礼堂】

在8月19日的早晨,我又穿着白衣服,戴上了红领巾,走在去学校的路上。

到了学校,进了校门,老师叫我们把展板上的画拿下来。我们把画都拿下来了。老师叫我们排队了,排好了队,我们就出发了。

到了湖头文化大礼堂楼下,老师就说:“要安静。”我们排着队走了上去。

老师又说:“一个一个地坐到位子上。”我们拿出了本子和笔,我们把包放进抽屉。然后我们认真听张伯伯说我们湖头的文化。

张伯伯讲了许多文化,比如:五水共治、两堂七廊、湖头的由来。

张伯伯讲了饭蒸、鱼套、站桶的作用。

张伯伯讲完了文化和五水共治后就带我们去参观两堂七廊,两堂七廊里有图书室、文化室还有书法室。

参观完了,老师们就把我们带到了楼下,在文化大礼堂前面拍了一张集体照,和张伯伯一起拍的!

【篇五:参观文化礼堂】

说到文化礼堂,大家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有小舞台的古宅吧!且礼堂的墙壁上挂满爱国主义题材的资料,是中华逐渐强大的象征。在阳春三月,沙贩研学活动中,我有幸参观了有关红军长征故事的文化大礼堂。

“万户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用这话来形容沙贩乡银坑村最合适。银坑村不仅景色优美,还是革命老村呢!为什么呢?因为当年红军长征途经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曾落脚在此。革命工作者传递情报、勘察敌情,历史上曾立下赫赫战功的粟裕将军就曾在这工作过。当年,红军战士曾一星期没合眼,三天没吃东西,可想而知他们的游击生活是多么艰苦啊!要是我们像粟裕将军那样没日没夜地工作,早就累趴下了。

走进文化礼堂,满墙挂着的都是爱国主义题材的资料和誓言,满墙角都是红军战士留下的物品和痕迹。看到这些,我感触很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粟裕将军生前留下的东西。有老式茶壶,一个满是岁月痕迹的茶壶;有打印机,有多少重要的文件、消息从这里传递;有穿过的草鞋,一双布满灰尘的、严重磨损的草鞋;有床、桌子等等。不少同学看到、听到战争时期的感人故事后,不禁潸然泪下。是啊!吃不好、睡不好、用不好,但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让千千万万百姓过上共产主义的生活,不被欺压、凌辱,他,他们,无数个像粟裕将军这样的红军战士,牺牲了多少呀……

参观完革命资料,我们也学学当年红军唱革命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只怕不抵抗》……还表演了诗朗诵、舞蹈等等。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我们就是红军小战士,为了革命战斗着、拼搏着!

今天,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接,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参观完银坑文化礼堂,了解粟裕将军的伟大事迹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今后,我要发扬不怕苦、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为中华母亲的强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篇六:参观文化礼堂】

活动当天,我和妈妈准时抵达达利集团,在集合签到后,走上楼梯来到了一个房间里,在那里我们观看了企业宣传片和《蚕的一生》纪录片,提升了对丝绸从养蚕、吐丝、织茧到缫丝、纺织、印染、整烫完整生产链的初步认识。

看完短片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丝巾,我摸了摸,“哇!凉凉的、滑滑的……”带到脖子上就更舒服了!”

接下来,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楼下的丝稠制品,我来到一个展览馆,看见里面有许多花纹的小布料和图片,有古典、现代、甜美等各式各样的风格。原来,这个地方是设计师用来设计服装的,这些风格各异的小布料可以做成小衣服穿在娃娃身上当模特儿,体现布料的美感。我走下楼梯,又参观了其他展览馆,这些展览馆里面分别展出了各种丝绸制品,有不同颜色花纹的丝巾、枕头、被子、领带、衣服等,看起来可漂亮了!真想把它们带回家!原来,蚕宝宝的丝可以做那么多东西呀!真让我大开眼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