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第一次去彭德怀故居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第一次去彭德怀故居】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地“第一次”,它们像无数盏盏不灭的明灯,永远闪耀在我们的记忆中,它们又似一串串脚印,留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去彭德怀故居。

记得那次,我、姑姑、姨妈和几个玩得好的伙伴,一起坐面包车去彭德怀的故居。一路上,我在想彭德怀故居是个什么样的呢?那里的风景美不美?有没有很多人去那儿呢?随着这些疑问,不知不觉就来到彭德怀故居。

刚下车,湿润的山风给了我一个热情的拥抱,山风中含着茶花那淡淡地清香。我心想:这一定是彭德怀故居在欢迎我们这些游客的到来吧!我像一只欢乐小鸟一样,在彭德怀故居这座百花园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哇,好美的山茶花树林啊!大家快看哪。”看着这片红艳艳的山茶花树林,我早已抵不住山茶花树林的诱惑,就情不自禁地走了进去。我悠闲地走到了一朵山茶花旁边,弯下腰来闻了闻,一股清香飘进了我的身体里面。

离开了山茶花树林,来到了展览室。看到了一些彭大将军生前用的一些生活用品等。例如:曾经随彭大将军南征北战的大刀和手枪,随身携带的书和笔等。我看着彭大将军生前用的东西,仿佛看到了当年在战场上浴血搏杀的彭大将军,看到了他当年的英勇。不时让我对这位大将军产生了敬佩之情。

离开了展览室,来到了彭大将军的陵墓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可是让我疑惑不解地是彭大将军的陵墓,是菱形的?如是我决定回家去查一查。

彭大将军的陵墓旁边有一条山间小路,我随着小路走上去,来到了山顶,看到了一簇簇红的似火的映山红,随手采摘了几朵。忽然,天空中下起了牛毛细雨,过了一阵子后,雨停了,山谷里传出几声犬吠声,我该回家了,我轻轻地挥手告别了彭德怀故居。

【篇二:第一次去彭德怀故居】

村庄规划故居被推倒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泥建造的楼房,改叫城中村。村庄的绿色不见了,我又怀念起我的绿色故居来。

原先村庄边有座土山,山下有一个大水坑。一到春夏,水坑岸上依依杨柳,用白居易的佳句“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黄软于丝。”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山路两边各种野花,飘来一阵沁人心肺的花香,还有鸟儿叽叽喳喳地叫声。登上山顶,举目仰望,田园、农房尽收眼底。

夏日村庄的居民常常来这里纳凉,顽童们则是奔来跑去,追逐玩乐。青蛙的“呱呱”声此起彼伏,蝈蝈也不甘示弱,还有那飞舞着的一闪闪的萤火虫。水坑里有不知名的鱼,村庄的居民无事便在水坑边钓鱼,这里一时成为村庄居民的乐园。

故居那浓浓的陋室情怀簇拥在我心头,那时村庄边没有如此多的工厂,车辆也很少,故居一直保持着原建筑的自然色调,因而显得宽敞豁亮。小院显得宁静而秀丽。盛夏酷暑难耐,而故居却是绿荫满院。院中的洋槐、紫藤、爬山虎,远看就如同个小植物园。初夏洋槐花香略带甜味,每逢槐花盛开之际,满院子清香,总要引来成群的蜜蜂。紫藤使劲地扭动着腰肢缠绕在架子上,形成了一个大凉棚。盛夏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坐在下边,一边品茶一边谈各自的工作和学习,正是这绿色庭院拉近了亲朋好友,拉近了街坊四邻的心理距离,他们推门而入,无所窘意,随意而坐敞怀谈笑、欣然自得。

我钟情于绿色,因为有了绿色,才有了我们绿色的村庄乐园。绿色村庄构成一种绚丽多彩的美,这种美出于自然成于自然,这才是至纯至善的绿色美。可惜现在寻它,却不见了……

【篇三:第一次去彭德怀故居】

趁着元旦假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崇敬的心情寻访了一位清末著名的经济家、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居。

说起这位大富豪,他小时候可是家境贫寒,幼年丧父。13岁只身来到杭州,因为勤奋、努力被阜康钱庄老板收为学徒。后来,阜康钱庄老板去世前将钱庄里的所有财产都留给了胡雪岩。这为胡雪岩后来的成功准备了第一桶金。

胡雪岩很有经济、政治头脑。据说当时左宗棠为了驱赶西域的匪帮,准备派兵去西域打仗。可是朝廷付不起高昂的军火费用。左宗棠这时就想到了胡雪岩。胡雪岩就去向英国银行借来了许多银两,全部拿给左宗棠,因此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这为胡雪岩在政治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胡雪岩还很诚实守信。他创办的胡庆余堂卖的药绝对是用真材实料制成。他曾经说:“药物不能有一点儿不好,因为药物是危及人的生命。”至今,胡庆余堂制作的一味药还是用金铲银锅,因为相传用铜锅煮药会使药的质量变差,所以,胡雪岩特地请来巧匠制作金铲银锅。诚信使胡庆余堂至今门庭若市。

这位中国第一巨商用所挣银两救济百姓,还用巨额耗时三年在杭州西湖大道元宝街18号建造了“中国第一豪宅——胡雪岩故居”。元宝街是杭州唯一一条保存至今的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故居中最重要的三处地方是:芝园、楠木厅和百狮楼。每扇大门上都有门环,“环”就是“圈”,“圈”与“权”读音相似。所以手握门环就等于权力在手。整个故居占地10、8亩,中西合璧、精巧绝伦。

如此传奇的人物,如此精美的豪宅,胡雪岩故居让我看到了一座建筑,一种精神。

【篇四:第一次去彭德怀故居】

幽深的古树,白墙黑瓦的房屋,推开门,“嘎吱”一声,仿佛走进了新的世界,我来到了鲁迅故居,来到了鲁迅生活过的地方。

外面是被无数葱绿树木掩映着的白墙黑瓦,里面却是木结构房屋,似乎还能够嗅到一点儿岁月的气息。啊!这就是那位大文豪鲁迅生活过的地方吗?一步一步踏进去,那些青石板砖闪耀着太阳的光辉,似乎在叹息着岁月的沧桑。哎!连这石板砖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鲁迅故居,真的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穿过天井,我们就来到了大堂,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的桃木家具,似乎在庄严地宣告:这是主人们坐的地方。家具上精美的纹路,却已是百余年前流行的花样。时间已经悄悄改变了一切,就连大厅上摆放的挂画,都还是一百多年前那种红艳艳的牡丹,如今社会已经难觅踪迹。椅子上落满了尘埃,静静地躺在那里,也许是岁月将它们变得沉默。

走过大厅,木板房依旧是“咯吱咯吱”的响声,仿佛在抗议着游客们踩得太重了。我连忙放轻脚步,不敢惊动地板上的浮尘,将脚轻轻地抬起,又轻轻地落下,不留一点儿声音。夕阳从狭窄的门缝穿越而来,将我的影子照得又细又长,不知鲁迅当年有不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如果经历过,那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

鲁迅的故居,是那样的迷人,是那样的令人捉摸不透。那些高高挺起的古树,那些细细长长的斜阳,还有那些已经成为古董的家具,和落在上面的尘埃,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浮想联翩!

【篇五:第一次去彭德怀故居】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参观。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纪念馆吧!

走进纪念馆,纪念馆的大厅中间矗立着彭德怀爷爷的雕像,雕像下面写着“谁敢横刀立马,为我彭大将军。”旁边是抗日用的东西,雪白的墙上有一幅幅壮观的图片和一些图画,那些东西让我两眼发直,就在我快看完的时候爸爸说:“我们该去看彭德怀故居了。”就这样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纪念馆。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彭德怀故居吧!

彭德怀爷爷有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片小竹林,密密麻麻的竹子松软的泥土上,竹林旁有一棵柚子树,树上结着大大小小的柚子让我直流口水,彭德怀爷爷的家虽然很古老但对我来说有趣极了。

啊!彭德怀故居真有趣啊!

【篇六:第一次去彭德怀故居】

今天,我们一家四口去参观湘潭县乌石镇的故居。我一下车就看见了许多的路边摊,花了十五元买了一把可以伸缩的宝剑,很威风的样子,我很喜欢。我们去了故居、铜像广场和纪念馆。

首先,我们去的是故居。故居原为三间茅屋,后来改为有正屋、东前正房……许多房间,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间是东前正房,因为房间里面的桌子和椅子都很特别,古香古色的。房子的后面有一座大山,叫乌石峰,前面有亲手栽种的柑子树、柚子树和葡萄藤。

然后我们去的是铜像广场。那高大的铜像,站在庞大的石头上,看上去非常雄伟。

最后我们去的是纪念馆。纪念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农民出生,首先加入湘军参加北伐,然后加入,参加长征、抗日、解放和抗美援朝这些战争,最后当上了国防部长和开国元帅。第二部分是讲受冤惨死,还有死前的物品。第三部分写的是大家用哪些不同的方式纪念。

爷爷保家卫国,刚正不阿,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我要向爷爷学习,做一个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