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元宵喜乐会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元宵喜乐会】

早晨,我兴致勃勃地来到校园,眼前的一切跟平时有所不同,校园内到处张灯结彩,每个教室门口都贴着春联,门外墙壁上都挂着灯笼,好像又要举行什么活动似的。哈!原来今天是元宵节哟,学校要举行元宵喜乐会,进行猜灯谜的活动,猜对了还可以获得一份神秘礼物呢!

开始猜灯谜了。我和曾楚瑜、吕祎祥一组,我们手牵手,像鲁莽的蛮牛一般冲出了教室。哇塞!这么多人,人山人海,你挤我,我挤你,互不相让。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出了人海。我们径直冲向一年级教室,心想:一年级的肯定最简单,到时候十几份奖励就到手了。一看,我们目瞪口呆,我看着你,你看着我,怎么一年级的这么难,难道他们是火星思维?我们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一个简单的,“喝什么饮料最辛苦。”(打一成语)我们三人苦思冥想却百思不得其解,咖啡?不是,饮水思源?也不是。

我们没有气馁,又来到了六年级教室。有些灯谜写得不是很清楚,看上去模模糊糊;有些难道极限,怎么猜也猜不出。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自以为容易点的谜面,“三个门,一个人。”(打一服饰)我稍加思索后就得出了“长裤”这个谜底。哦不,正当我们说出谜底的时候却被别人抢先答了。时间到了,我们三人沮丧地回到了教室,因为一个灯谜都没猜中,一个奖励都没得到。

唉!虽然这次没猜中,但是只要我努力了就行。从中我体会到了平时的知识面太窄,积累不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有待提高。总之,这次元宵喜乐会真Happy!

【篇二:元宵喜乐会】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在外工作的人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在这个举家欢庆的日子里有吃元宵、观灯等习俗。

在中国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即“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余皆为求子的习俗;在福建泉州,花灯别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春,称为“净街”;福建南部有元宵节两村儿童互相掷石的习俗。

说到这,我们的元宵节也快来临了,那喜气从早晨开始便洋溢在空气中,7点钟开始,就有了喜气洋洋的鞭炮声。到了学校大家都在说元宵节,听到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阵阵锣鼓喧天的秧歌声,我们好想出去看一眼。

到了晚上,玉盘似的月亮高高的悬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和玉珠似的的元宵一起营造出节日的气氛,使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元宵晚会开始了,节日的气氛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不管是小品、舞蹈还是歌曲,所表达的无非就是两个字“团圆”。

与我而言,元宵节应该是一个为团圆所设立的节日,到了这天,所有人都团聚在一起,这是多么幸福啊!再强大的人,内心也会惧怕孤独,当外面锣鼓喧天、喜气洋洋,而你却孤单的坐在沙发上看直播,就算你将所有乐器、电器开出声响,听到耳朵发痛,你也抵御不了内心的孤独,这也就是“春运”紧张的缘由吧!

少年们怀着梦想奔赴远方,在遥远的城市里,他们都时刻记挂着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即使人再多、再拥挤,也无法阻挡他们回家的决心,人生三万天,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却屈指可数,也使元宵节分外珍贵。

我很庆幸我有家人陪伴,虽然我们没有去公园看灯,没有去放烟花,但我却过得很难忘,因为有家人的陪伴。

【篇三:元宵喜乐会】

正月十五,元宵节。按照习俗,今天要吃汤圆。

汤圆是南方的叫法,在北方叫元宵,名字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元宵是把事先做好的馅切成小立方块,放入有很大滚筒的机器或器皿中,倒上糯米粉,滚筒的滚动带动馅料沾到糯米粉,像滚雪球一样逐渐“长”成圆圆的元宵。而汤圆的做法则完全不同,它不是“摇”出来的,是像包子一样包出来的。把拌好的馅料直接用粘性极强的湿糯米粉包起来制作而成。我更喜欢吃南方的汤圆,因为它更软,口感更糯。

那元宵为什么又叫汤圆呢?这个故事啊,据说跟袁世凯有关。当年,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还不满足,还想要当皇帝。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在吆喝卖“元——宵”,让他联想到“袁——消”,觉得好晦气。于是勃然大怒,下令将卖元宵的抓起来,还命令所有人都不准再提“元宵”二字,将“元宵”的名字改为“汤圆”。但避讳是没用的,这事儿过去没多久,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接着很快就在忧惧中死去。于是,一首歌谣在京城流行开来:“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元宵一个娘,洪宪皇帝命不长。”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和习俗真不少啊!下次再跟你们说啦,哈哈,我现在要去吃汤圆喽!

【篇四:元宵喜乐会】

花灯翩翩,元宵滚滚,其乐融融,记忆中那最温暖的时刻便定格于此——温情元宵。——题记

回忆元宵,回味元宵,这独特的节日包含的是喜悦,是温暖,是团圆。岁月静好,安然无恙,我便在记忆的流淌中找回一份属于元宵佳节的温情。

看花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路两旁的花灯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玉兔归宫,金龙出海,天狗食月,鱼跃龙门,各具特色的花灯令人浮想联翩。远远望去一条金龙腾空而起,腾云驾雾,仿佛穿梭在云海之中,变幻莫测。二目如电,威慑八方,透露出神圣的威严。我彻底被这条目光如炬的金龙吸引住了。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温情元宵,在这如此的良辰美景之下看花灯便为元宵佳节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猜灯谜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猜灯谜流传至今,自然也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见那各具特色的灯笼下挂着泛红的纸条,纸条上面写着谜面,纸条背后写着谜底,为这个特殊的节日增添了一份乐趣。各个大街小巷的男女老少都出来参加这有趣的活动,不仅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也是为了增长知识。温情元宵,猜灯谜在这个元宵佳节便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闹元宵

元宵滚滚圆又圆,糯米粘粘甜又甜。元宵节的重头戏当然是吃元宵了。当锅中的水开始翻腾冒泡时,奶奶便把那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倒进了锅里,汤圆在锅里嬉戏跳跃,肆意翻滚,不禁使我看得两眼发直,肚子饿的咕咕直叫。不一会儿,汤圆煮好了,被捞进每个人的碗中,碗中热气蒸腾,大家迫不及待地把那热气腾腾的汤圆放入口中,滑溜溜,甜糯糯,轻轻咬一口,馅料呼之欲出,浓郁的甘甜流入每个人的口中,更流进每个人的心里。温馨元宵,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

重拾元宵,重寻元宵,温情元宵,温暖元宵。想着想着,一股属于元宵的暖流流入我的心房,让我细细品尝……

【篇五:元宵喜乐会】

盼着,盼着,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我们小记者的元宵节是在戴村镇石盖那儿过,可热闹了!

我早早来到石盖大操场,一眼望去,正前方是一栋白墙黑瓦的三层房屋,大红灯笼早已高高挂起,艳丽的横联上写着“农家书海灯谜会—喜乐闹元宵”,激励人心的对联高高贴起,右手边的艺术墙衬托着整个“舞台”,节日的气氛早已充满整个操场。

9点左右,小记者们陆续到场,村里的老老少少也像赶集似的聚拢来,顿时操场上人声鼎沸。第一个节目是做灯笼,画灯笼。老师发给了我一个用桃花纸做的、折叠式的红灯笼,灯笼大体已做好,只要撑开灯笼的骨架,装上挂钩就好了,写上祝福、愿望,我亲手把灯笼挂在了舞台边上的绳子上,连同我的祝福也挂在了高空。愿这和煦的风把我的祝福送去。

如果说做灯笼是元宵节的开始,那么做元宵,吃元宵就是把元宵节推到了高潮!勤快的妇女已经和好了面团,拌好了馅料,大家争先恐后争做元宵,老师选取了10来个人去做元宵,我有幸被选中。我拿起一小块面团,捏成碗形,然后放上芝麻馅儿,揉成圆形,哈!一颗圆溜溜、白嫩嫩的汤圆做好了,我旁边的阿姨连声夸我能干,我听了,脸上笑成了一朵花。我边上的小朋友不好好做,竟把手放进面粉里,然后往自己脸上一印,呵,好一个五爪印。大家见了,哄堂大笑。做好汤圆,我们把一颗颗白白的汤圆放入沸腾的水中,烧元宵的婆婆用勺子在锅里不停地搅拌,我们这几只小馋猫伸长了脖子,巴巴地望着这口热气疼腾腾的锅,直咽口水,汤圆随着婆婆的搅动,慢慢浮上水面,我们见了,不顾形象,抢着拿勺子盛汤圆,再吱溜一声把自己做的汤圆吸进嘴里,好甜啊。

猜灯谜也很好玩,我因为猜中还得了小礼物呢。喜乐元宵,就像一朵鲜艳的小花,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留有一个位置。

【篇六:元宵喜乐会】

今天,学校有一个活动一猜灯谜。

活动还没开始前,同学们个个都摩拳擦掌,心想:我一定要赢,一定要拿到奖品!过了一会儿,老师把我们做的花灯(花灯上写的谜语)挂在了墙上。时间过的可真慢呀,终于,活动开始了!我在写了谜语花灯上找到了我知道的答案。我飞奔向盖印章的地方,一边飞奔,一边在心里头默念:四五班8号鸵鸟,四五班19号大象,四五班20号麋鹿,四五班26号狼。但是,一刹那我绝望了,人好多呀!我只能慢慢地排队了,突然,后面的人都望前挤,本来我在中间的,一下子到了前面,到我了,我对大姐姐说:“五班五8号鸵鸟”。大姐姐翻了翻手里的本子,给我印了个章,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蹈起来,把猜灯谜这个事给忘了,还好,我闺蜜邹春雨提醒了我,我便继续排队,突然邹春雨说:“李文宣,要不我们插队吧!你看那么多人插队呢”!“这样不好吧”。我话还没说完,她拉着我去插队了,太巧了,我们的动作被一个老师看见了,我以为我们这两个“罪犯”带到“监狱”但出呼意外的是,老师只是让我们重新排队,突然,哨声响了,活动结束了,可我只得了一枚印章,我很生气,彻底失望了,但是王老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说:“不要气馁,重再参与。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失败乃成功之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