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南浔文园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南浔文园】

说起家乡南浔的旅游景点,那还真不少!但是今天我要带您去的,既不是闻名中外的嘉业藏书楼,也不是号称江南第一宅的张石铭旧宅,而是位于藏书楼旁的文园。

文园还真是一座文化之园。走进古色古香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座“名人馆”。左手边是“吴寿谷艺术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吴老爷爷的虎画,画上的老虎有坐着的,有卧着的,也有昂首呼啸的,只只栩栩如生,真不愧是“江南虎王”;右手边是姚珠珠舞蹈艺术馆,里面珍贵的舞衣、舞鞋和照片,向我们再现了一个学舞的幼童是怎样成长为一位著名的舞蹈艺术家的。再往里走就是徐迟纪念馆了,里面有一尊徐爷爷的半身铜像,托手沉思的“他”用200多幅照片以及许多的著作,讲述了自己创作的一生,热爱家乡的一生。

纪念馆旁的同心湖中央,耸立着一幢造型美观,气魄宏伟的建筑物,那是文昌阁。它是一座三层楼阁,四周围绕着玉石栏杆,通过状元桥与北面的望鹊楼相连。文昌阁的倒影在湖水中微微晃动,美丽极了!

走过望鹊楼,就是南浔名人长廊了。名人长廊依湖而建,一直伸向湖南端。一块块白色天然大理石上雕刻着明代至今的80多位南浔名人的画像和事迹,其中有大学校长,有革命志士,有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设计师,有“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有南浔“四象”……

听我介绍了这么多,您是不是心动了呢?其实,文园中的景观还有许多:红军长征追踪馆、李大震艺术馆、镇史亭、小小天安门……要想有更多的了解,您就自己来文园看一看,走一走吧!

【篇二:南浔文园】

小桥流水人家,一副生气勃勃的古镇风味,正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张石铭旧宅就坐落在这风景如画的古镇中,出入厅堂,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三个大字“懿德堂”,很有气势,堂中悬一幅墨竹,万古常青,经久不衰,风雨不阻,无不体现一种富贵人家兴旺之气胜,世世代代以德为求。在屋中一转,竟有几十间房子那么大,奇珍异宝数不胜数。从法国进口玻璃百年不粘尘,南浔三大奇石之一“鹰石”,造型酷似一只苍鹰展翅高飞,形象生动。东转西转,忽地来到了他们家的后花园,红砖雕饰的西洋门楼,内设欧式舞厅,遥想当年,必定歌舞升平,欧式舞厅,在今也是相当罕见,何况在古。

一路顺溪而行,碧波荡漾,墙上的漆脱落了,足以见岁月的苍桑。张静江故居,与张石铭旧宅相对,大厅里悬挂“尊德堂”三个金色大字,堂中悬挂一幅著名书画家昌碩于张静江之父张宝善大寿时所赠,画上高耸的石头象征南山,硕果累累,恭贺张宝善“寿比南山”、子孙满堂。1929年,张静江在杭州成功开办第一次西湖博览会,该宅是重建的,但也毫不失古色古香之蕴。

踏青石板路,我们又出发了,百间楼依河立楼,骑楼式长廊顺河道蜿蜓曲折,与石桥处处相连,与映在河中的倒影构成了一幅江南枕水人家的画卷,连丫鬟的住处也如此依山傍水,其主人更应是大富大贵。徜样在百间楼那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传来清脆的石板“嗒嗒”声,声声入耳,远离了城市的喧器,品味现代住房中独一无二的优雅,心静宁如水,家家楼房相接离水一尺却又得一方天,南浔人造百间楼,既体现了聪明才智,又体现了谦让精神。

小莲庄,顾名思义又一定是一个充满莲叶的山庄,寻着水声而去,忽见一个大池塘,莲叶碧绿,似绿宝石一般,一望无际,一株株莲叶亭亭玉立,远胜于西湖,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依山傍水,似乎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假山成群,这种规模,不要说在古代,在今天也是相当罕见的,风拂过湖面上微波荡漾,荷叶随风摇曳着,后花园是一座太湖石叠成的,一旁枫叶开得正红,遂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后花园中一座铁顶小亭子,俗称听雨亭,在下雨时“滴滴嗒嗒”很是好听,只惜今日无雨,难得一听,绕园一转竟发现只有一个出入口,与外界隔绝,是个休息玩耍的好所在,围荷花池走了一转,面积还真不小,十几亩地,雨有莲趣,风摇菡萏,珠雨露润,婀娜多彩,依稀可见昔日繁盛。

在这样一个古镇,却也迷漫着现代的气息,来自哈尔滨的冰雕,电子的音乐,却也不失优雅,一座座年代久运的石桥,历经多少风风雨雨,就像一位百年老人,把多少人马渡到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篇三:南浔文园】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南浔古镇。

听妈妈说南浔是江南十大魅力古镇之一。有小桥、流水,还有各种老建筑,景色迷人,是个旅游的好地方。我们先去的百间楼,百间楼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又架长板百间楼石桥连接两岸故称为“百间楼”。傍河而筑的百间楼,有的充分利用空间筑骑楼;有的楼前连披檐,故街道行人方便,雨季可避雨,夏季可遮阳。

然后我们沿着小路走,走着走着,我突然看见前面有一幢辉煌的、高大的楼房,里面有各种各样用石头做的大象,还有让游客留作纪念多的相框,我在相框前留了影,我继续往前走,远处飘来一股诱人的香味,我顺着香味往前走,原来是《十二道锋味》中的浔蹄,我尝了一下味道果然不错。我还沿着路看到了南浔著名的景点小莲庄,小莲庄外处处都是桂花的香味,游客人来人往,最后我们又参观了刘氏梯号和张石铭故居这两座房子都是中西合壁的风格,张石铭故居相比更大一些。

南浔真美呀,我爱我的家乡——南浔!

【篇四:南浔文园】

我的家乡南浔,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一直被称为“文明城镇”。随着科技的发展,南浔变得越来越好了。暑假期间,正值我们南浔创建美丽城市。

创建美丽城市最主要的就是生态文明了。说到生态文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省推出的“五水共治”。浙江因水而名,可是所谓的“五水共治”是什么呢?让我来为你们介绍一下吧。

“五水共治”的意思就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和抓节水。

人类生活都离不开水,所以有了“五水共治”,人们都开始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河边也围起了栏杆防洪水,河里的垃圾也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定时清理、打捞。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再加上我们省推行“五水共治”。小区的垃圾进行了分类,每家每户门前都放着两个垃圾桶,用上了抽水马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说过了生态文明,现在来说说礼貌吧!礼貌是做人的基本,所以我们要有礼貌、懂礼仪。我们生活中就有许多基本礼仪:不随便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说话要看着别人的眼睛;见到认识的人要问好等等。

为了南浔未来会更加美丽,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从大家做起!一起来珍惜这美好的现在。

【篇五:南浔文园】

吃好晚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南浔古镇散步,我看到了好多人在夜游古镇。一条很长很长的小河,弯弯的石拱桥倒映在水里又大又圆,像是中秋节的月亮,漂亮极了!还看到了有一座房子,它的一面墙壁上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又往前走了很远的路。看到了百间楼,就是有一百间很久以前建的青瓦房,然后我们回来走的小河另一边路上发现了用玻璃保护住的两支大大的毛笔。

走进屋里,看到了好多珍贵的玉石的项链和手镯,还有各种形状雕刻的奇石,其中有一块叫天外天的陨石在房子的正中央,我还对着陨石许了个愿望。

偷偷告诉你们,我许的愿望是,希望自己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会做我一直担心的数学课堂作业。出来之后,看到卖冰激淋的店,真想买一块吃,不过妈妈说天凉了不能吃,我还是听妈妈的话没有买,最后我们就沿着美丽的小河边回家了。

南浔古镇可真美啊!

【篇六:南浔文园】

南浔古镇属于江南古镇,走进古镇,五百多年的历史映入眼帘…。

古镇,是一所古城。没有钢筋水泥的大楼,没有汽车的鸣笛,没有大量排出的烟气;它有它的朴实与安宁,它就像一座沉睡的城市。

跨入古镇,立马从平地变成了古老的砖路。侧耳细听,只剩下流水与画眉鸟儿的声音。河边的房子也十分特别,有白墙黑瓦的,有红墙白瓦的,各式各样……就拿那最著名的古房说吧!木质的门坚实极了,仿佛锤子也打不破;雪白的墙让人亮的睁不开眼,好像刷子李重现江湖;房瓦却显得有些破旧,但那却是时光为它留下的印子。

放眼望去,河边栽种着一排排的杨柳,正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的时候,挺立的树枝垂下的是无数的白色柳絮。

最让人静的下心来的是河水拍案的声音。流水的入口是那气势磅礴的水站,在那里,水争先恐后的冲出,好一壮观的景象!到了下流,慢慢平静下来,但是让人觉得十分有力,河水静静拍打古色的河岸……

这就是我的家乡南浔古镇,这样古老的城镇,你想来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