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那年元宵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那年元宵夜】

提起元宵,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吃汤圆、看花灯、放孔明灯……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记忆中那年元宵夜的趣事。

大约三年前的元宵夜,姑姑带我去看灯会,一进公园门,那真叫个热闹非凡。当时还只是个小不点的我,困惑地问姑姑“不是说要看灯吗,怎么我能看到的只有人啊?”

姑姑“扑哧”一下笑出了声。

谁知后来人越来越多,小小的我逐渐被淹没在人海当中,得亏了姑姑的手死死地拽着我。

终于,我们来到了一个人少的地方,“眼尖”的我立刻看见了一个卖花灯的小哥哥。百般央求下,姑姑带着我走到了小摊前,问起了价格。没想到的是,姑姑竟“大发慈悲”地买了两个纸灯笼。欢天喜地的我,赶紧将蜡烛点亮放到灯笼里。

“哇,好漂亮啊!”我由衷地感叹着。

紧接着我提着灯笼的手故意晃来晃去,看着小小的火苗在灯笼里一闪一闪,真是好玩极了。

“别晃!小心点着了!”姑姑紧急制止我。

“哼,胆小鬼!”任性的我心里说着,自顾自地继续玩着。

但没过一会……灯笼着了!唉,真是不听姑姑言,吃亏在眼前呀!

正张开嘴作势吹灭烛火的我,忽然一个鬼点子冒了出来。趁姑姑不注意,我把姑姑的灯笼也给点着了,还贼喊抓贼地说着:“姑姑,你的灯笼怎么回事?怎么这里烧出了一个大洞?”

姑姑正纳闷着,一抬头瞥见了我手中只剩下骨架的灯笼,她恍然大悟。嘴里没好气地说:“你这小鬼,看我怎么收拾你!”

没等姑姑说完,我一溜烟地跑了,只剩下姑姑跟在后面追个不停,我们那一路呀,欢笑声不断,咯咯咯……

开心难忘的元宵夜就这样匆匆而逝,如今回想起来,那种趣味和欢乐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像冬夜的星,五月的露,永远闪亮,永远动人。(公众号:虎老师语文)

【篇二:那年元宵夜】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在外工作的人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在这个举家欢庆的日子里有吃元宵、观灯等习俗。

在中国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即“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余皆为求子的习俗;在福建泉州,花灯别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春,称为“净街”;福建南部有元宵节两村儿童互相掷石的习俗。

说到这,我们的元宵节也快来临了,那喜气从早晨开始便洋溢在空气中,7点钟开始,就有了喜气洋洋的鞭炮声。到了学校大家都在说元宵节,听到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阵阵锣鼓喧天的秧歌声,我们好想出去看一眼。

到了晚上,玉盘似的月亮高高的悬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和玉珠似的的元宵一起营造出节日的气氛,使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元宵晚会开始了,节日的气氛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不管是小品、舞蹈还是歌曲,所表达的无非就是两个字“团圆”。

与我而言,元宵节应该是一个为团圆所设立的节日,到了这天,所有人都团聚在一起,这是多么幸福啊!再强大的人,内心也会惧怕孤独,当外面锣鼓喧天、喜气洋洋,而你却孤单的坐在沙发上看直播,就算你将所有乐器、电器开出声响,听到耳朵发痛,你也抵御不了内心的孤独,这也就是“春运”紧张的缘由吧!

少年们怀着梦想奔赴远方,在遥远的城市里,他们都时刻记挂着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即使人再多、再拥挤,也无法阻挡他们回家的决心,人生三万天,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却屈指可数,也使元宵节分外珍贵。

我很庆幸我有家人陪伴,虽然我们没有去公园看灯,没有去放烟花,但我却过得很难忘,因为有家人的陪伴。

【篇三:那年元宵夜】

正月十五,元宵节。按照习俗,今天要吃汤圆。

汤圆是南方的叫法,在北方叫元宵,名字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元宵是把事先做好的馅切成小立方块,放入有很大滚筒的机器或器皿中,倒上糯米粉,滚筒的滚动带动馅料沾到糯米粉,像滚雪球一样逐渐“长”成圆圆的元宵。而汤圆的做法则完全不同,它不是“摇”出来的,是像包子一样包出来的。把拌好的馅料直接用粘性极强的湿糯米粉包起来制作而成。我更喜欢吃南方的汤圆,因为它更软,口感更糯。

那元宵为什么又叫汤圆呢?这个故事啊,据说跟袁世凯有关。当年,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还不满足,还想要当皇帝。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在吆喝卖“元——宵”,让他联想到“袁——消”,觉得好晦气。于是勃然大怒,下令将卖元宵的抓起来,还命令所有人都不准再提“元宵”二字,将“元宵”的名字改为“汤圆”。但避讳是没用的,这事儿过去没多久,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接着很快就在忧惧中死去。于是,一首歌谣在京城流行开来:“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元宵一个娘,洪宪皇帝命不长。”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和习俗真不少啊!下次再跟你们说啦,哈哈,我现在要去吃汤圆喽!

【篇四:那年元宵夜】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到这一天,五颜六色的花灯就会把我们的城市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今年的元宵夜更是热闹,我和爸爸出门打算去龙泉苑广场转转,走在大街上,街道两旁挂着各种各样制作精美的灯笼马上映入我的眼帘,这些花灯一定是花了不少心思。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写上了灯谜,赏灯的人们在猜着灯谜。

沿着灯光闪烁的街道,我和爸爸不一会就来到龙泉苑广场,广场上大型的花灯一个接着一个,每一个都格外壮观,有孙悟空打白骨精的图案,孙悟空举起金箍棒,使劲打向白骨精,白骨精吓得面如土色,不知道谁的巧手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搬到了花灯上,真是匠心独运!有生肖图案,顽皮可爱的猴子,正吃仙桃呢,有张牙舞爪的大龙,它的胡须可长了,样子很威武,还有……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和小朋友们都赶来感受节日的气氛,有的观赏风景,有的拍照留念,还有的小朋友因为兴奋围着花灯转啊转。

空地上也热闹非凡。有一些叔叔在燃放烟花,随着一声声巨响,天空中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有的像菊花盛开,有的像流星坠落,还有的像奔跑的小兔子。五颜六色,格外光彩夺目,站在远处的小朋友们又蹦又跳,欢乐不已。

今晚真是个欢乐难忘的元宵夜啊!

【篇五:那年元宵夜】

在元宵佳节之夜,在人潮熙熙攘攘中,我与美丽的花灯相会,感受历史的传承。

灯光迷人,一夜鱼龙舞。夜色渐晚,华灯初上。五彩绚丽的花灯让我感觉应接不暇。瞧,这边的大公鸡,气宇轩昂,头上红冠闪闪发光,两只铜钟般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让人忍俊不禁。尾巴高高翘起,高贵华丽,着实迷人,翅膀轻轻地鼓起,晶莹剔透,红蓝相间,神气极了。看,那边的小灯耀眼迷人,小人儿只有巴掌那么大,却神态各异,穿着黑色衣袍的老爷悠闲地躺在车上,眉舒皱散,手中把一支烟,好不自在。身前拉车的小伙全身向前倾,脚步向前大步流星地迈着,两手紧紧地抓前车把,显出卖力的样子。听,远处的锣鼓阵阵,正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我快步走去,五色的灯光掩映着一座戏台,戏台七彩玲珑,古韵悠悠。台上,赫然屹立着十几个机械人,栩栩如生。敲锣的人穿着金色的服装,熠熠生辉。他们挥舞着衣袖,锣随手一开一合,节奏分明,洋溢出节日的喜悦;打鼓者,腰系红带,身着黄衣,奏出欢快的鼓点,感染了我。元宵夜,赏花灯。

人潮拥挤,熙来攘往。人们在一片灯光中乐此不疲地享受着节日的欢快,把节日气氛推上了高潮。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挤闹在花灯周围,你指我点,评论着那些形态各异的偶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低声小语,玩的不亦乐乎。青年们携着伴侣,牵着手,共同享受着良辰美景,穿梭于大小花灯之间。大人们赏赏花灯,吟吟古诗,个个都陶醉其中。人再多,他们也要奋力一搏,挤入前线,把最美的花灯留于心中。拿出手机来“咔嚓”一声,记录下这难得的美好时光。年迈的老人也破例赶了出来,他们穿着厚重的大棉袄,口戴口罩,头顶大帽,“全副武装”地来看花灯。虽然没有了年轻人的活跃,但他们依然觉得趣味盎然,兴奋地四处张望,说说这个,道道那个,活像一个个小孩子,充满好奇与活力。元宵节,人赏花灯月赏人。

在这个盛大的节日,我们且歌且舞,共度此刻,难忘今宵!

【篇六:那年元宵夜】

春节过后,便是元宵。它的到来对一家人来说意味着团圆,而对我来说,意味着可以再次看到美丽灿烂夺目的烟花。

吃过元宵,我坐在窗前,静等美丽的烟花,寻觅着有烟花的夜空。春节的烟花绚丽而夺目,宛如含苞待放的花点缀在夜空中,不知道这次元宵的烟花又会有怎样一番风采。只听“砰”的一声巨响,烟花蹿上夜空,形成一朵七彩缤纷的花朵。时间仿佛定格在这绚丽花朵盛开时,这一幕,仿佛成为永远。璀璨的花陨落,又一发烟花冲上夜空,我好似看到一位娇俏佳人站在圆月中;“砰”的又一声,这一发烟花急忙的冲上来,好似怕其他烟花抢它的风头似的,这束烟花更是美得无与伦比,它独立镶嵌在夜空中,仿佛整个夜空都是它的天下,盛世妖娆。看着烟花,忽然觉得自己仿佛是坠入了烟花的世界,到处都是绚丽多彩的烟花,我好似迷失在烟花的世界里找不到方向了。

我想:要是天天都有烟花看那就好了!不过我更希望自己拥有烟花,想看时伸出手掌,手掌上将会有一个小小的夜空,夜空中将会有绚丽多彩的烟花,那多好啊!我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烟花,它需要细心的人去观看,需要用心的人去欣赏。用心欣赏,你会觉得自己的世界里只剩烟花。

烟花的声音将我拉出想象的世界,我看着那绽放在夜空中的烟花是多么妖娆多么肆意,又多么和谐美好。“时间总是在美好时过的那么快,那么着急,一秒钟都不等,一秒钟也不停留。灿烂之极后便是衰败了,像是烟花绽放至极便只有陨落。”看着坠落的烟花,我感叹。

烟花绽放于夜空,稍纵即逝的绚烂过后,便只剩下满地不复美丽的破碎待收拾。这一夜的烟花,分外绚丽多彩;这一晚的夜空,分外的耀眼。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