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端午节的风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这天,听说离家不远的“将军湖”上有“高杆船技”表演,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表演。

下午一点左右,我们来到了“将军湖”,看到湖的两岸早已人山人海,但表演还没有开始。湖边的一条龙舟上插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高杆船技”四个大字。四个老伯扶着一根大毛竹,还有几个人在龙舟上敲锣打鼓。

龙舟慢慢地撑到了湖中央,今天的风很大,吹得毛竹东倒西歪,我心想:这人要是爬到这根竹子上岂不是很危险!

“嘭——啪——”,随着一阵爆竹声响起,“高杆船技”表演正式开始了。只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双手抱住大毛竹,两腿一蹬,迅速爬上了毛竹的顶端。他像一只灵活的猴子,在上面翻起了跟斗。竹竿一会儿往左晃,一会儿往右晃,看得我胆战心惊。可是不到五分钟,这人就爬下来了,难道这么快就结束了?

这时,一位扎着辫子的老伯爬上了毛竹,下面掌声雷动,观众们又纷纷掏出了手机拍摄起来,原来他才是今天表演的主角。只见他双手握在竹竿上,来了一个480度大旋转,身体笔直倒立在竿顶。接着,他又使出一招“大鹏展翅”,身体完全平躺在了竹竿之上。不一会儿,他突然一个翻身,身体好像就要掉下来了,但他的右手马上抓住了竹竿……

“哎呀!”众人发出了一阵尖叫声,我吓得连忙捂住了眼睛,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喝彩声,原来这是他故意表演的一个惊险的动作。老伯又一连翻了二十个空中跟头,我们看得目瞪口呆。之后,老伯又双手叉腰躺在了竹竿上,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支香烟已经叼在嘴里,他开始优哉游哉地“兴云吐雾”了。这时,湖面上又响起了喧天的锣鼓声……

“高杆船技”是家乡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时候都会进行表演,已经逐渐成为了家乡的一项文化盛会。

【篇二:端午节的风俗】

中国是礼仪之邦,对礼仪和风俗都大有讲究,所以才会有许多民俗习惯,并且丰富多彩。尤其对人们一生中的大事更是十分认真。

婚姻是人一生中最大事情之一,所以人们办得十分隆重,为了庆祝这件喜庆的大事,所以一对新人和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共同庆贺,因此从古至今流传了很多的风俗习惯。

我的父母是做婚庆工作的,对婚姻的风俗了解不少,我从他们口中也了解了一些习俗,耳闻目睹是我对我国的传统婚俗很感兴趣,也曾跟随父母参加过几次婚礼,不同的地方婚礼风俗不同。

大红的喜字贴起来,大红的鞭炮放起来,以红色为主调,因为人们认为红色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好运,所以传统的婚礼综艺红色来烘托结婚的喜庆和热烈的气氛。结婚当天,所有东西上都贴满了喜字,红色的朝阳映着红色的地毯,十分喜气!

我们传统的婚礼莫过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这么简单,因为听奶奶说她们那时就找一位有学问的“明白人”来主持,程序特别简单,最好的就是迎娶的时候能坐上一辆马车。现在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的婚俗受到了西方的文化化冲击,白色的婚纱逐步走进了新人们的婚礼中,在中国传统以红色为主调的婚礼中有了白色,但老人总不希望有白色出现。

听父亲说,在开业之初,有一位在大城市生活的一对新人穿了婚纱,结果新娘的奶奶看见后连连摆手,很是生气。父亲说那是第一次在农村出现了婚纱,后来穿婚纱的人逐年增加,一年比一年多,到现在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国与社会接轨,形成了中西文化的结合。这几年我跟随父母参加了不少场婚礼,发现全部的新娘都穿着婚纱,就连老人也都习惯了。

西方文化的渗入是现代的婚礼变得十分喜庆,但我们一些传统习俗还是保留的更多,当典礼结束后,新娘仍要换上大红的旗袍。

在婚礼中新人喝的交杯酒俗称合欢酒,新婚夫妻共饮交杯酒不但象征夫妻合二为一,自此同结永好,而且也含有让新人同甘共苦的深意。

在婚礼中每每听到祝福声中,除了白头偕老之外,更多的就是早生贵子,有不少家庭会在新人床的四角放四个碗,用红纸封着,里面装有“枣、花生、桂圆、莲子”取谐音便为“枣生桂子”在床头贴着的一对金童玉女,也寓意着早生贵子。在窗户上也贴了红色的窗花,窗花是两条大鱼,也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我认为时代在变化,我们身边的人和事、风俗和习惯也在变化,现在婚庆更加体现了时尚、隆重、体面、喜庆、热闹,虽引进了西方的文化,但中国的传统不变,千变万变都是对新人的祝福不变,对人生这一重大事情的庆贺不变。中华文化民俗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共同去探求!

【篇三:端午节的风俗】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的风俗都不同,我们这里的中秋节过得可特别了。

八月十五,这一天是我们小孩最期盼的日子,嘴馋的小孩在这一天都要去偷瓜和吃月饼的。我常听大人们说:八月十五偷了瓜吃,身上就不会长一些怪异的奇痒无比的红点。我听起来可怕了,连最心爱的月饼都不吃就去找小伙伴商量着晚上该怎么偷瓜。

爸爸妈妈可不懂我的心情,愣是不让我大晚上出门,我着急的跺着脚,嘟着嘴对爸爸妈妈说:“可是我约好了朋友的,可不能失信啊!”妈妈想了想:“那好吧,不过要小心哦。”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已经蹦蹦跳跳地哼着小曲跑了出去。伙伴们都在等着我呢。“我们出发吧!”我兴高采烈地说。大伙可跑得快了,一溜烟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我们小心翼翼地来到了田野里,每个人背上都背着一个小竹篓,每个人总是垫起脚,因为我们总怕主人家发现我们,他们总会埋伏在房子的周围,所以我们可得小心了。主人出来了逮到我们,我们可要倒霉了,要拿竹条抽我们,但我们已经熟练了。土地上的冬瓜、南瓜……尽情地拿,一个个身披绿色毛衣的冬瓜我们也不怕他,装在背篓里就走。一轮明亮的圆月挂在天空,我们行走在田野上,一个个满载而归。偷瓜是一个重要环节,而煮瓜又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我们煮瓜不是在家里,也不需要大人们帮忙,而是架着锅子在野外自己动手,点火、架锅、切瓜、加佐料,都是我们自己决定,水沸腾了,咕噜咕噜说着话:快把瓜放进来吧!一切就绪以后,我们就坐在草地上,看着明晃晃的月亮,述说着心里最快乐的事情。不一会儿瓜就熟了,端着热汤,沐浴着月光,小伙伴们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从呱呱落地,我就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篇四: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一个热闹的节日,也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都要包粽子、挂艾草、扎香囊、煮鸡蛋,还要绑五彩绳,通过这些传统习俗来避灾祈福、庆祝节日,同时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统风俗项目多种多样,但我最喜欢的要数包粽子了,因为这是一种特定节日才能品尝到的甜美食品。

端午节当天,奶奶都会来到我们家里,亲手为我们包粽子,这可是奶奶的拿手绝活,只见奶奶习惯的坐在板凳上,拿起一片早已浸泡好的粽子叶,双手一交叉就将粽叶兜成一个圆锥形的小兜兜,先放一些已经浸泡的十分饱满、白滑的江米垫底,然后放入花生仁、大枣,再用江米将其覆盖,直到装满粽叶的小兜,手法绝妙的奶奶一下就把它裹成了一个“立体三角形”,再迅速用马莲绳将这个“立体三角形”捆绑个结实,就这样一个小粽子就包好了。

看着奶奶微笑的脸庞和娴熟的动作,我也迫不及待地想一试身手。于是,在奶奶的指导下,我拿起一片粽子叶,有模有样学着奶奶的动作包了起来,兜小兜、放江米、埋大枣、扎马莲一板一眼,可结果还是不太理想,那粽子被我包的七扭八歪,完全看不出是“立体三角形”但那毕竟是我的亲手杰作,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奶奶身手利落已经包好了全部的粽子,把它们放在一个大锅里蒸了起来。粽子需要好长时间才能蒸好,所以闲不下来的我就去帮爸爸挂艾草,爸爸个子高,负责把一束艾草悬挂到家门的上角,而我负责给爸爸递送着工具,在我们的通力配合下,艾草很快就挂好了,看着绿绿的艾叶,希望我的家人们都能够健健康康。

“粽子出锅啦!”一直在忙碌的奶奶喊道,还在门外的我早已经闻到了粽子飘出来的香味,口中也早已生津,不住的咽着口水。热气腾腾的粽子被摆放在妈妈已经准备好的一桌饭菜中央,劳苦功高的奶奶被请入上座。对了,好像还缺少了点什么,赛龙舟啊!打开电视,精彩激烈龙舟比赛正如火如荼,吃着香甜的粽子,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心幸福。

这就是我喜欢的端午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传统节日,它给了我们带来许多快乐和温暖亲情,我爱端午节!

【篇五: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这天,听说离家不远的“将军湖”上有“高杆船技”表演,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表演。

下午一点左右,我们来到了“将军湖”,看到湖的两岸早已人山人海,但表演还没有开始。湖边的一条龙舟上插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高杆船技”四个大字。四个老伯扶着一根大毛竹,还有几个人在龙舟上敲锣打鼓。

龙舟慢慢地撑到了湖中央,今天的风很大,吹得毛竹东倒西歪,我心想:这人要是爬到这根竹子上岂不是很危险!

“嘭——啪——”,随着一阵爆竹声响起,“高杆船技”表演正式开始了。只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双手抱住大毛竹,两腿一蹬,迅速爬上了毛竹的顶端。他像一只灵活的猴子,在上面翻起了跟斗。竹竿一会儿往左晃,一会儿往右晃,看得我胆战心惊。可是不到五分钟,这人就爬下来了,难道这么快就结束了?

这时,一位扎着辫子的老伯爬上了毛竹,下面掌声雷动,观众们又纷纷掏出了手机拍摄起来,原来他才是今天表演的主角。只见他双手握在竹竿上,来了一个480度大旋转,身体笔直倒立在竿顶。接着,他又使出一招“大鹏展翅”,身体完全平躺在了竹竿之上。不一会儿,他突然一个翻身,身体好像就要掉下来了,但他的右手马上抓住了竹竿……

“哎呀!”众人发出了一阵尖叫声,我吓得连忙捂住了眼睛,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喝彩声,原来这是他故意表演的一个惊险的动作。老伯又一连翻了二十个空中跟头,我们看得目瞪口呆。之后,老伯又双手叉腰躺在了竹竿上,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支香烟已经叼在嘴里,他开始优哉游哉地“兴云吐雾”了。这时,湖面上又响起了喧天的锣鼓声……

“高杆船技”是家乡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时候都会进行表演,已经逐渐成为了家乡的一项文化盛会。

【篇六:端午节的风俗】

我的祖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民的泱泱大国,拥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或文、或武、或景、或节,数不胜数。在这悠久的文化中,我最喜欢的是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因为一到端午节,人们都会做好多不同的事:划龙舟、包粽子、给孩子凃雄黄、挂艾叶、佩香囊。

说起划龙舟啊,我跟妈妈今天又来到了华岩寺。每年的端午节,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比赛。刚走进大门,华岩湖边早已是人山人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挤到了能看清比赛现场的地方。真是不容易啊!

说到这里,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划龙舟呢?相传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去救屈原,他们争先恐后,但是追到洞庭湖就不见屈原的踪影。后来,人们为了不让与吃点屈原的身体,借助龙舟之力驱赶江中之鱼,所以划龙舟这个习俗从古至今,一直传承下来。

这时,湖边的人们很自觉的把小孩子们都让到了前面,一层一层的,特别的规矩。人们目不转睛的盯着湖里参赛的船队,好像比参赛队员还紧张。再看看比赛现场,一个个队员精神抖擞,屏息凝视地看着前方。一声号令,整装待发的龙舟如离弦之箭,脱缰的野马,争先恐后地出发了。河岸上的观众异口同声“加油加油”与参赛队员们整齐的“一二一二”合在一起,就像一首动听的二重奏。每一艘船都你追我赶,都使出了吃奶了力气,谁也不让谁。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尾随在后面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随着,我看着就替他们着急,多想跳进船上拉他们一把。在人们的加油声中,赛龙舟结束了,我们意犹未尽。喧闹的湖边随着比赛的结束变得安静了下来。

端午节不仅要划龙舟,还要挂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里,人们把挂艾叶看成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因为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驱赶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最后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一项也是我很喜欢的—包粽子。粽子是由一片棕榈叶、糯米和绳子组成的,现在就连学校也已经开展了包粽子的活动,可为什么学校要让我们包粽子呢?原来是因为国家想让我们的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就在今年的5月27日我们也进行了包粽子的活动。在我们包粽子时,要先把棕榈叶折成“V”字形,再把有尖的地方卷一圈,就变成了一个漏斗型,接着把已经发酵好了的糯米装进去,然后用筷子敲几下,最后用叶子盖起来再用绳子拴紧就行了。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有木有觉得很有趣呢?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能把更多的传统文化重视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