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变味的玩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变味的玩】

很多人看到题目都会自言自语犯疑:“玩,这还不简单?找几个人玩游戏就是玩了,咋还会变味呢?”

玩,是娱乐的代名词,他是一种能让人开心的东西。比如说大人们儿时玩的弹弹珠、爬树、踢毽子、跳格子、打国、荡秋千、打跷跷板……这些运动那才叫真的玩。既益智,还能锻炼身体。

可是,现在的“玩”还真还不如从前。完全变味了,不是以前那开心的“玩”了。“兄弟,我们来开黑吧。”“我们去电玩吧!”我界,来不?”听听这些玩的新名词,真是变了,变得我无比讨厌。

现在的玩可以用“谋财害命”来概括。新闻说,有一天,姐弟俩学习“迷你世界”的跳窗,踩着两个误以为是游戏里的“树叶方舟”,结果双双毙命。还有一次,一个小男孩在“王者荣耀”中充了三万,得到了全皮肤的“喜悦”,没曾想到,这是正躺在医院的爷爷的救命钱。就这样,钱没了,爷爷死了,爸爸妈妈还因此分手了,奶奶也跳楼了,家破人亡。

都一切悲剧都怪“玩”,罪魁祸首是那些开发“玩”软件的黑商家。小朋友,让我们回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童年的玩法吧。

【篇二:变味的玩】

清明节是中国人纪念已逝亲人的传统节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会有许许多多家庭为逝去的亲人扫墓,这种习俗已经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了。

然而,近年来清明祭奠这个习俗却慢慢变味了,变得奢侈化了。过去祭祀,在平常人家庭里只用些黄色圆形纸(俗称元宝)和几碟小食一壶清酒即可。而现在却演变成什么小车、纸别墅、佣人等等……真是五花八门,而这些祭品往往又需用火烧掉,成为严重的火灾隐患,每年清明节都有失火烧山事件发生就是明证。

今年的清明祭奠,人们的奢侈令我咂舌。清明节当天早上,看着家人张罗着祭祖用品,嘴里还念念有词,说什么百万家私之类的,听得我稀里糊涂。正当我想上前问妈妈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时,忽然小侄子“哇”一声:“好大的一只烧猪啊,那个爆竹卷着有大锅盖一样大!”我扭头朝马路上一看,果然是四个人抬着一只大烧猪和一卷大爆竹,还有人担着祭品跟在后面。这也太夸张了吧,不是明摆着炫耀嘛!看着那支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祠堂方向走去,我不由叹了一口气。

我们家也出发“拜山”了,一路走去,途中还真是惊叹连连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弥漫着淡淡哀伤的节日里,我想人们的心情也难免会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吧?但为什么今天全然不见了呢?虽然说清明前后也有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传统习俗,但至少去“拜山”上坟不该如此吧。一路上,我看见浩浩荡荡的车队,那些人抬着奢侈的祭品来到他们先人的坟上。在祭祀的整个过程中,根本没有一点忧伤、庄重、肃穆的气氛,反而看见他们脸带笑容,还嘻嘻哈哈大笑不止。等他们祭祀完后,又烧了一大卷炮仗,后来还放了几筒礼炮。天哪,礼炮不是在喜庆的日子才放的吗?怎么清明节祭奠亲人也放啊?这到底是在纪念已逝的亲人还是搞什么新意?这样过清明节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春雨蒙蒙,飘洒在我的脸上。望着这灰暗的天空,回想起那已逝的亲人,那是多么令人怀念。我默默地为他们敬了酒,上了香,然后带着哀愁与不舍,拖着疲惫的身躯踏上了归途。想着刚才见到的情景,我一路无语。

【篇三:变味的玩】

谈到中国,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古老国家,中华文明渊源之长,文化底蕴之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美德”是中国传统之精髓,本该根深蒂固在人们的心中,延续至今。可当今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敢”现象——看到贵重物品不敢拾,看到老人摔倒不敢扶,看到交通事故不敢观,打破了以往的传统,不免让人怀疑“美德”是否随着时代改变而逐渐消失?

孝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古有:"百善孝为先”的古语。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人的第一美德。子路翻山越岭求米,只为父母的温饱;黄香自幼温席,只为父亲睡的温暖;王祥不畏严寒求鲤,只为继母能逃脱病魔……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当今社会竟出现“子虐其母,母告其子”令人疑惑不解的事情,可怎么会出现如此现象?有很多人猜测这是一种为了让自己声名远播的造假方式,但事实不是这样,儿女故意假借出远门,丢下年老母亲这个大“包袱”。如果有时光隧道,当古人与现代人相遇,把这件事说给古人听,我想古人一定认为这是个天大的“笑话”。由此看来,中国人是否应该重拾传统这一美德呢?

包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商周以来,圣贤士无不把包容作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共同追求。至今仍然传着历史上两则著名的包容故事——“仁义胡同”和“六尺巷”,董笃与张廷玉失去的只是祖传的几尺地皮,换来的却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我们该学会包容,包容是溶化剂,可以消除隔阂,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包容是润滑剂,能调节关系,减少摩擦,避免碰撞;包容是清新剂,会令人感到舒适,感到温馨,感到自信,感到世界的美。可当今人们呢?他们可以为了一点利益而和别人撕破脸皮,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弄的人尽皆知,他们可曾想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呢?包容还是否存在现代人的心中呢?

诚信——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原则。“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哲语,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品质。秦朝有个叫季布的人,重诺言,讲信用,得人们“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称赞,曾子为了答应与孩子之间的承诺,杀掉了家里的猪…古人看重诚信,喜欢将诚信行于生活之中,而恰恰与现代人相反,他们喜欢口说承诺,不去实现,当今人们可以为了利益出卖朋友,违背当初的诺言。诚信,真的只存在于过去吗?如果不,那么它又躲在那里?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时代在进步,这些品质应传承下去。它不该是禁锢良知的荆棘,也不该成为“不敢”的借口,脱掉“不敢”的外衣,去找回失去的正能量,找回代表优秀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的美德!

【篇四:变味的玩】

“兹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能在你困难时将全部给你的,只有你的母亲”等,这些情感句子总能在母亲节当天的网上刷见。那一天,煽情的心灵鸡汤充斥着各大网站,有让人落泪的,有让人下定决心的,有让人想当时将心中的爱迸发出来的……但,你的母亲看的见吗?或者说您的母亲要的是你在网上发文吗?

时代在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我们养成了情感在网上抒发的习惯,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等节日,祝福语如山洪爆发一样冲向各大交友网站,子女们认为这样就足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了,可他们忘记了还有更好的方法,那就是回家看看,看看那深凹的双眼,看看那布满皱纹的脸,看看那龟裂的双手,看看那日夜牵挂着儿女的心!

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已突破2亿大关,这意味着社会负担重了,但当物质条件基本满足之后,老人的精神空虚却已是非常严重了。但他们都有一个理念:孩子出门在外不容易,别给他们添堵。而且他们可能以接到你的电话为自己日常生活中最快乐的事。

而我们做的却是用自己的手机发送一串串虚拟符号,并以接到特定的符号为乐,这在本质上是我们自己与网络友人的关系,我们所编撰的图文只不过是我们赢取特定符号的工具而已,为了满足自身的快乐,而非对母亲的直接祝福,或者说没有为父母做些实事儿来的直接。这其实在很早的歌曲里就有体现。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曾在大街小巷传唱。它以其通俗的语言,欢快的曲调,得到人们的青睐。现在看来,它只不过是一首曾辉煌的民间小曲。而当我们细细去想,它体现的正是对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子女与父母得不到时间来抒发的忧虑,以及对年青工作者的真诚劝告。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组发现了一个怪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阿尔茨海默病症的患者却也在增多,其中不乏一些中年人,这震惊了社会。他们发现,这些年轻的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都缺乏与亲人的交流,致使他们心中的感情得不到抒发,使其心情愈加闭塞,心中也就失了念想,结果造成不幸。

“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可能已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可是它所表达的基本涵义还是值得深思。感恩不只在于物质,它甚至可以是让你的父母触摸你那稚嫩的脸庞,仅此而已。如果可以,请尽可能多回家,正如歌词里所唱的“耍耍筷子洗洗碗”“和爸爸聊聊天”。亲不取儿女千金之财,但求同儿女共进茶素之宴。

感恩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所共有的特征,不要让它在时间的洗刷下变了味,因为它是我们具备人性最基本的体现。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篇五:变味的玩】

隐隐约约地记得,那年中秋的月夜,是那样的美好。

八月十五一到,天空中的月亮确实比平常更圆润、更光滑了。一个偌大的盘子挂在空中,向四周散着皎洁的幽光,夜空看起来那么亮。那时候一大家子人坐在院子里,随手拿起外婆外公自己做的月饼。月饼十分简单,并不像商店里卖的那种包装华丽、卖相诱人,可咬下去却是满嘴的葡萄干、小红枣和各种甜点,感觉不仅甜在嘴上,更甜在了心里。

天气已经不那么炎热,晚风轻抚家中小院,树叶便跟着摇摇晃晃,再晚些时节,就该落下了。月饼在嘴里轻轻嚼动,抬头看看月亮,我顿时理解了诗人们望月感叹的心情,一轮明月便可将心照亮。眼前这一大家子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笑声随着风儿一起,和成千上万家的笑声一起飞向远方。

我从没想过,那时的记忆是那样的美好,但也只能变成记忆,留在我的心间。

今年的八月十五到了,我坐在自己家中,没有小院,隔着窗户向外使劲望去,只看到了千家万户灯光明亮,街道上灯火通明,月亮那仅有的一丝微光从两幢大楼之间斜斜地挤了进来,却看不到它的源头——那偌大的光芒在灯光的映衬下黯然失色。

“我们不去外婆家了吗?”我望着妈妈。“不去了,在咱自己家吧!桌子上有月饼,你去吃点。”

微风轻轻敲打着我的窗户,我不敢打开,因为那喧闹的车鸣声将笑声完全地压住了。“外公外婆独自在家中,应该会很失望吧!”望着桌上堆积如山的“精装月饼”,我没有丝毫味口,心里早已对这“变味”的中秋节深深失望。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中再一次回到了外婆家的小院里,慈祥的外婆外公对我笑着说“尝尝我们做的月饼”,我还看到了空中似曾相识的明月,皎洁的光照亮了心的角落,但一行清泪却不争气地滚落腮帮……

【篇六:变味的玩】

在我的印象中,学生对老师应当是恭恭敬敬,十分尊敬和爱戴的。可是,随着时代变迁,有些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变了味”。

有一次上历史课,老师在台上讲得正起劲,忽然看到一个不和谐的画面——一位同学正在和他的同桌说话。老师见状,怒形于色,便随手抄起书本拍了那位同学一下。我本以为那位同学能消停一会儿了,谁知他却反拍老师一下,嘴上带笑,眼中更是闪着轻蔑之意的望着老师,一附无赖样。老师更生气了,大吼一声:“你还敢打我?在我的课上讲话,还有理了是吧?你是想造反吗!?”这种情况下,正常人都会低头做认错状,那位同学像有“大无畏的精神”一样继续顶撞老师,他继续摇头晃脑,满不在乎地说:“《圣经》曰: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手还手,以脚还脚。”老师被气得没话说,踱步回了讲台。正巧此时下课铃响了,老师便拿起教案,说:“下课!”说完,头也不回气冲冲的走了。若这事,令人感到吃惊且觉得那个学生素质极差,那个学生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会一落千丈。可没想到,竟还有人跑到他旁边,说他“厉害”。他也颇得意地笑着,仿佛以此为荣。

一个学生,本就不应该在课堂上随意讲话,扰乱课堂纪律的。而那位学生竟随意说且不觉为耻,这不是素质低下、目无师长、无羞耻是什么?而且在被老师批评后还不悔过,反而反咬老师一口,这种学生难不成是把老师当他的保姆,想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更令人愤恨的是最后还作知识渊博引用“古语”。这些,足以显示他是多么的肤浅、哗众取宠!最后竟然还有人夸他。我不由得感到这些人是多么的可恨、可恶、可悲、可笑!这已经不是学生了,而是地痞无赖!

难道这种素质的学生已成为大流了吗?堂堂以“素质教育”为口号的学校怎么教出这种“人”?他们有什么资格打扰我们正常上课?为什么他们还能在这所学校上学?……无数个疑问代表着我对这些人的无限厌恨。我真想建个像“艾滋病学校”,这样就可以把常人跟“问题人”隔离开来,让他们统统去那种学校吧。

不过,建个特殊学校恐怕是不可能的,他们并没有先天缺陷或身携传染病,没有理由隔离他们。所以,“消灭”这种人的方法只有一个:改变他们。

改变,是个很麻烦的过程。首先,你要将可以挽救和无药可救的区分开来,进行分类管理。无药可救的毕竟是少数,只要把他们的座位单独拉开,不影响别人就行了,不用在他们身上花心血。可以挽救的则要用“威逼利诱”交替进行的方式。所谓“威逼”,就是罚抄、喊家长、留堂等学生最讨厌害怕的事,让他们心怀敬畏。所谓“利诱”,就是对态度转好的人给予鼓励,比如免去罚抄、口头赞扬、告诉家长表现好等,让他心怀感恩。当然,这种方法有可能不适用于一部分人,但我相信,只要对有那种迹象学生进行及时矫治,大部分人又会变回那种对老师心怀爱戴、尊敬、不逾矩的文明学生。

学生的“变味”既有大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学校、老师等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自己。只有让学生素质提高,才能真正解决“变味”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文明学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