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湖源捉蟹记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湖源捉蟹记】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在这个黄金周,我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到山清水秀的湖源溪捉石蟹。

车子在路上颠簸着,拐了很多个弯,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湖源溪的水真清啊,就像一块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撒落在山间。小溪里鱼虾成群,在快乐地游来游去。我们打赤脚走进小溪,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打扰了这些小鱼小虾。溪中有许多石头,蟹就特别喜欢躲在石头下面。我翻开一块深陷在土中的石头,没有;又翻开一块石头,还是没有……爸爸见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劲,翻了这多么石头还没有捉到一只蟹,笑哈哈地对我们说:“孩子们,蟹不会在这种大石头下面的,别白费力气了,去松一些的石头下面找找吧!”我一拍脑门,说:“对哦,蟹怎么会在陷得这么牢固的石头下面呢?它也进不去啊!”我点点头,觉得自己做得很可笑。

我一个劲地搬石头,累得满头大汗。我想:为什么我翻了这么多石块还找不到蟹?难道我捉蟹的技术有问题?我走去请教爸爸,爸爸说:“孩子,爸爸小时候蟹很多的,因为那时候生态环境好。后来,有一段时间因为环境污染,石蟹生存不下去了,直到近几年大家注意环境了,蟹才慢慢又多了起来。只要付出,总有回报的,再去岸边那些石头下面找找吧!”我和爸爸一起继续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小心地翻开一块石头时,一只小石蟹迅速地爬了出来,往小溪里逃去。爸爸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两只手指抓住了蟹盖。小石蟹挥舞着蟹爪,但是却无可奈何,成了我们的“手中之物”。我开心极了,终于有了收获。我抓着爸爸捉到的那只小石蟹,在手里玩,爱不释手。这时,小石蟹乘我不备,用大钳子夹了我一下,疼得我哇哇大叫,一不小心放开了石蟹。幸好爸爸厉害,又捉住了它。只见我的大拇指上有一道红色的印痕,那是小石蟹留给我的“礼物”。

天渐渐地暗下来了。我们吃完饭,告别了黄昏,踏着月光的足迹回家了。在临走前,我看到纸杯里的小石蟹一刻不停地在爬,却又爬不出去,好可怜。我对爸爸妈妈说:“我们把小石蟹放回小溪里,让它回到大自然妈妈的怀抱吧!”他们答应了。

我今天开心极了。虽然没有把蟹带回家玩,但我感到无比的快乐,还懂得了一个道理:“世界是大家的,大自然是大家的!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篇二:湖源捉蟹记】

国庆节的一天,凉风阵阵。我们一家和朋友到乐清湾捉蟹,因为只有两个网,所以让我们几个小孩子先捉。

爸爸把一根长长的草连根拔起,指着它说:“你们可以用这个草来钓螃蟹,那些螃蟹会吃这个草的根。”让哥哥抓着叶子,用根钓螃蟹。哥哥狠狠地把草甩到泥地里,“啪”,结果一下子拍在泥上,螃蟹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有的在泥地上打了个滚,被湿泥紧紧包裹着,不见了踪影;有的往草丛里一躲,让我们看不见它们;还有的在泥地上挖出一块泥,用两只大螯举过头顶,先爬进自己的洞穴里,再用泥块堵住洞口……哥哥好不容易钓到一只,老天却似乎有意和我们开玩笑,一阵风吹走了螃蟹。

哥哥钓不到螃蟹,轮到我大显身手,我搬开一块石头,哇,底下好多螃蟹!我一网罩下去,谁知是猴子捞月——一场空”螃蟹抢在前头溜走了。这时,我看到一只螃蟹正小心翼翼地移动着,但还是被我发现了。我猛扑过去,虽然摔了一身泥,但螃蟹还是被我捉到了。

傍晚时分,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最后看了一眼海面,突然发现海面好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篇三:湖源捉蟹记】

古老的石桥,造型独特的亭子,木质的长廊,红花绿草,真的有点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

学期结束了,酷暑还未来临,一天下午,我趴在这“世外桃园”长廊的椅背上,往湖中撒下饼干屑。不一会,一大群鱼争先恐后地游过来。一条机灵的小鱼抢先一步,抢走了饼干,许多鱼围着它争抢,希望能分享到美食,这些鱼为了饼干不顾亲情,争了个“头破血流”也应了那句:人为财死,“鱼”为食亡。

鱼渐渐游走了,我正欲离开,不经意看到了一个小水沟,似乎有灰色的东西在爬,很像“灰虫”,好奇心使我蹲下来,眼前的“灰虫”渐渐清晰起来。哇!我瞪大了双眼,居然是螃蟹,足足有八只!这些精灵小的只有玉米粒大小,背上青灰色的壳,很好的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它们慢悠悠地爬着晒太阳,吃着我扔下去的饼干,悠闲得很,我小心翼翼地走到沟前正欲捉住一只螃蟹,谁知那些螃蟹一反刚才懒散的模样,仿佛脚下生风,一溜烟跑回洞穴里去了,只留下目瞪口呆的我,天哪,在我的印象中,它是慢悠悠的,怎会跑得这么快?我坐在一旁耐心等待它们重新出来,在洞口撒了大块的饼干。终于,一只蟹悄悄爬了出来,这只蟹的颜色略微呈橘红色,似乎很像那种被烤熟的蟹。在我愣神时,傍边的一位阿姨去拔了一根草弯下腰来,逗引螃蟹,螃蟹的视线像磁石般紧紧盯着草,身体不由自主地随着草向前移动,来到一一块石头旁,整个身子暴露在阳光下,这只螃蟹是这群蟹的老大吧?不然怎么会这么大呢?它虽然“未成年”,壳的直径大约有4厘米大小,钳子已让天敌有些望而生畏了。草停下来了,螃蟹用它的钳子钳住草,说时迟,那时快,螃蟹被腾空拎起来,可惜,它松开钳子,摔回了沟里,它也顾不得疼痛,溜进了石洞内,好久,也未曾见到螃蟹的身影。不远处,有孩子在兴奋地叫喊,我被吸引过去了。

在一处木栏边,也有大人在捉螃蟹,桶里也已经有六只蟹了,一叔叔正在捉蟹,他用手指去引诱蟹,蟹钳住了他的手指,叔叔手一抬,一只蟹上钩喽!原来叔叔是“牺牲”了自己的手指才捉到了螃蟹的。也应了那句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啊!

【篇四:湖源捉蟹记】

一天,我放学回到家正准备洗手,忽然听到妈妈在厨房喊:“儿子,快来,两只螃蟹不见了!”,我一听立马跑进厨房。这两只螃蟹可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呢,早上还看到他们被五花大绑地躺在盒子里,现在只剩下两根绳子了。我想,难道螃蟹也练就了缩骨逃生法吗?

妈妈顾不了多想,在厨房里仔细搜索,不一会儿就在厨房门后发现了蜷缩在角落里的一只螃蟹。可是,还有一只呢?我们找遍了厨房的角角落落,也没发现它的影子。它会逃到哪儿去呢?我听说螃蟹爱藏在暗一点的地方,于是就去客厅的沙发底下找。我先用扫把在沙发底下横扫竖扫,没有,又用手电筒照了一遍角落,也没发现螃蟹的踪影。嗯,该不会躲进冰箱底下吧!有可能,我趴在地板上,手电光来回扫,只看见冰箱的四只脚。哎,这只螃蟹肯定很聪明,会不会从下水道溜走了呢?

我正想去卫生间看时忽然听到妈妈快活的喊声:“在这里!儿子,螃蟹在这里!”。我忙回头,只见妈妈蹲在客厅空调柜机边上。“在哪里?”“在柜机后面的墙角里!”我几步就跨到了柜机边。那只螃蟹正高举着大钳子,瞪着突眼睛,好像要和我们进行最后一搏。“去拿根筷子来!”我拿来筷子,妈妈就用筷子去逗它,筷子稍一靠近,螃蟹就紧紧咬住了,妈妈慢慢把它给拖了出来。

两只逃跑的螃蟹又被关进盒子里了。哈哈,螃蟹的智商还是不够用呀!

【篇五:湖源捉蟹记】

小长假里,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珠海,游览了“珠海渔女”景区。那里碧海银滩,风景如画,海岸边礁石嶙峋。突然,我发现沙石里有几个小黑影在飞奔,我激动地喊道:“那里有螃蟹!”

我和小伙伴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卷起裤腿,弯下了腰,扒开沙石,眼睛紧盯着一个个洞口,摒住呼吸,等待一只只好奇的小螃蟹“自投罗网”。突然,一直全身虎皮斑的小螃蟹挥舞着“大刀”横行而来,仿佛在说:“来捉我呀,看你捉不捉得着!”我挥起手一捉,只见螃蟹灵巧地一闪,飞快地钻进了地洞里。

我定了定神,才发现我的左边有一只大螃蟹爬了过来。我采用“围攻法”,拿起几块石头”啪啪“几下堵住了洞口。垒起了几面沙墙。螃蟹刚要使出”地道战术“,我就眼疾手快一下子把它给按住了。我尖叫了起来:“哇!抓到了,太棒啦!”小伙伴们纷纷来围观,可我却变成了一只“泥猴字”,脸上,身上沾满了泥沙,欢乐的笑声在海滩边回荡……

最后我们抓到了好多“战利品”,满载而归,这真是一次有趣的经历,令我回味无穷……

【篇六:湖源捉蟹记】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在这个黄金周,我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到山清水秀的湖源溪捉石蟹。

车子在路上颠簸着,拐了很多个弯,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湖源溪的水真清啊,就像一块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撒落在山间。小溪里鱼虾成群,在快乐地游来游去。我们打赤脚走进小溪,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打扰了这些小鱼小虾。溪中有许多石头,蟹就特别喜欢躲在石头下面。我翻开一块深陷在土中的石头,没有;又翻开一块石头,还是没有……爸爸见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劲,翻了这多么石头还没有捉到一只蟹,笑哈哈地对我们说:“孩子们,蟹不会在这种大石头下面的,别白费力气了,去松一些的石头下面找找吧!”我一拍脑门,说:“对哦,蟹怎么会在陷得这么牢固的石头下面呢?它也进不去啊!”我点点头,觉得自己做得很可笑。

我一个劲地搬石头,累得满头大汗。我想:为什么我翻了这么多石块还找不到蟹?难道我捉蟹的技术有问题?我走去请教爸爸,爸爸说:“孩子,爸爸小时候蟹很多的,因为那时候生态环境好。后来,有一段时间因为环境污染,石蟹生存不下去了,直到近几年大家注意环境了,蟹才慢慢又多了起来。只要付出,总有回报的,再去岸边那些石头下面找找吧!”我和爸爸一起继续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小心地翻开一块石头时,一只小石蟹迅速地爬了出来,往小溪里逃去。爸爸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两只手指抓住了蟹盖。小石蟹挥舞着蟹爪,但是却无可奈何,成了我们的“手中之物”。我开心极了,终于有了收获。我抓着爸爸捉到的那只小石蟹,在手里玩,爱不释手。这时,小石蟹乘我不备,用大钳子夹了我一下,疼得我哇哇大叫,一不小心放开了石蟹。幸好爸爸厉害,又捉住了它。只见我的大拇指上有一道红色的印痕,那是小石蟹留给我的“礼物”。

天渐渐地暗下来了。我们吃完饭,告别了黄昏,踏着月光的足迹回家了。在临走前,我看到纸杯里的小石蟹一刻不停地在爬,却又爬不出去,好可怜。我对爸爸妈妈说:“我们把小石蟹放回小溪里,让它回到大自然妈妈的怀抱吧!”他们答应了。

我今天开心极了。虽然没有把蟹带回家玩,但我感到无比的快乐,还懂得了一个道理:“世界是大家的,大自然是大家的!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