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走进南京博物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走进南京博物院】

节假日,我和妈妈去了位于紫金山脚下的南京博物院。刚走进大门,我就被那雄伟的气势所震撼。建筑虽然只有一层,但是远看古朴雄厚、引人注目,近看屋顶檐部缓缓翘起、古色古香。只要看过一眼,那样的宏伟气魄就无法被时光从你的记忆里抹去。参观的游客人山人海,大概人们都想亲眼目睹一下这座大型综合国家级博物馆的魅力吧。

我们怀着探索和敬畏的心情随着长龙一样的队伍和严格的安检进入了大厅。哇!屋顶上画着许多美丽的图案:龙凤对舞,二龙戏珠,牡丹怒放……这时,妈妈推了推已经被这些装饰壁画陶醉的我,笑着说:“我们快到馆里看看吧,不然就没有时间仔细欣赏馆里的宝物了。”我如梦初醒,拉着妈妈说:“我们先去参观历史馆吧。”

在历史馆里,我们先从人类起源开始看。一开始,人类只是一种在地上爬行的动物,但是我们的祖先却有了用双脚直立起来的信念,之后,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最终可以直立行走起来,这是我们的祖先向现代文明跨出的第一大步。之后,到了旧石器时代,他们又学会了把石头磨得很尖锐,扔出去可以捕杀野兽。在馆内陈列着许多经过打磨的小石头。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学会了制作石器、陶器、青铜器等物品。在春秋战国时代,又出现了漆器、玉器,而且还发明了许多武器有长矛、弓箭等,将他它们的创造做到了极致。在往馆内走,来到了汉代,在汉代,我们被眼前的文物吸引住了:上面的图案都无比精致,有玉玦,玉环,还有各式各样的瓷瓶,瓷罐,每一样的做工都很精巧。我们祖先在那个年代做出如此精美的物品,真为中华祖先的聪明才智无比骄傲呀!

这时广播里播出了闭馆的通知。我和妈妈意犹未尽的随着人群走出了历史馆。我的心中赞叹不已:我国古代人民做出的物品真是巧夺天工,每一件作品都成为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这次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我深深的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无比自豪。我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来参观!

【篇二:走进南京博物院】

放暑假了,我开心极了,因为妈妈带我去南京玩。到了南京,我们到了小姨家。小姨非常热情,带我们玩了很多地方。

动物园里,有好多动物。马高高大大,白白的,很可爱。熊猫坐在那里,吃着竹子,看起来特别好吃,我也流了口水,想去尝下。老虎关在笼子里,大概是怕它伤人吧!

在水上乐园,我们玩了漂流。坐在船上,从上面滑下来,开始有些害怕,后来就好了。到了底下,我坐在船上,划啊划,真快乐。

中山陵,听说是的墓。他是国父,为国家付出了好多。他值得我们尊敬。

还有立交桥,到处都有,到处都是车。

南京真好玩。

【篇三:走进南京博物院】

多数人读到自己家乡的名字都会泛起一种特殊的情感,或许是自豪,或许是怀念,又或许是……每每看到“南京”两个字总会想起家的感觉。没错,南京,我的家。

南京,我的美食之家——

晶莹剔透的鸭血粉丝汤、皮薄肉嫩的小笼包子、皮酥肉香的南京烤鸭、香辣可口的小龙虾、酸辣交融的酸菜鱼、营养丰富的三鲜面……提到南京的美食,真是三天三夜都数不完。但不管是哪一样,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适合全家一起享用。晚餐时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南京独特的美食,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南京没有形成自己的菜系,也正应如此,南京人吃的菜网罗了天地之精华,可谓是应有尽有。南京人的口味普遍便重,或是偏咸、或是偏辣,真是应了南京人耿直、泼辣的性格。

南京,我的锦绣之家——

说到南京,有一样东西不得不提,那就是:云锦,上好的锦缎配上人工的精美刺绣,无处不显露出高贵、典雅。但云锦给人的感觉不同于别的绫罗绸缎,还带着一种家的小温暖与小温馨。高贵与温暖共现、大与小并存,想必是衣料的最高境界了吧。

南京,我的文化之家——

南京,十朝古都。没有一点文化底蕴,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烟笼秦淮月笼纱,夜泊秦海近酒家”“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南京的文化便在这一字一句中堆积而成。从李煜到曹雪芹,从张恨水到叶灵风,无一不流露出对南京深深的挚爱。

南京,我的旅游之家——

南京的景点亦是数不胜数的,中山陵、紫金山、秦淮河、鸡鸣寺、玄武湖、阅江楼……无一不令人流连忘返,漫步在南京城中,会感到自己不停地穿梭于古今之间,当一栋栋高楼大厦弄得你审美疲劳时,总有那么一处景色令你眼前一亮,它或许是一幢复古的楼,又或许是一面有些残缺的城墙,但它们带给你的感受却是独一无二的:古与今的融合、梦幻与现实的碰撞,擦出了人们对南京爱的火花。

对于南京,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情感抒发不完。不奢望每个人都能和我一样对南京有一份深厚的爱,只希望大家都能够来好好地欣赏南京,认真地感受南京带给你的震撼。相信不久,你也会在南京的某一个角落、某一份美食中品尝出家的味道。

【篇四:走进南京博物院】

“从工业革命到现在,一直是哪个国家主导世界啊?”我揉着睡眼朦胧的眼睛,大脑充满了水似的发胀却十分自然地吐出“中国”两个大字。但紧接着的却是大得能掀开屋顶的笑声,原本历史老师唱独角戏的课堂瞬间炸开了锅。“要是中国做老大,小日本怎么会来打我们啊”泛滥的洪水,凶猛的大海般的笑声涌动着,在那惊涛骇浪之下,教室角落的一个脑袋低低地垂下了,哀愁的思绪在风中凌乱地飘散着。

回忆起那部电影起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有的,只是一片灰黑。南京的大街小巷上人心惶惶,小日本使劲地揉着狗鼻子一样的鼻子,恨不得嗅到南京每一颗尘土的味道,仿佛那不是他们的鼻子似的,他们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中国人,哪怕他们是无辜的;他们用狼一般的爪子伸向难民区里面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孩童;他们狮子大开口要求一百个慰安妇,才能给他们这些贫苦百姓在烽火硝烟中相对安全的环境。他们挥舞着刺刀,肆意烧杀抢夺,给本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留下个支离破碎的家园,留下一个满目萧然的南京城。而小六子也因为逃出日本鬼子的魔爪而第一次绽开了带着泪光的笑容。

评论说:“短短九十几分钟的电影,又怎能把三天三夜的南京大屠杀表现得面面俱到呢?”是啊,电影里没有提到那些畸形的民族主义侵略士兵竟用刺刀从中国孕妇的肚子里挑出尚未发育好的婴儿;没有提到他们强暴上至八十岁的小脚老妪,下到八岁的小女孩的暴行,更是没有提到他们反人类的"杀人比赛",丧尽天良的“解体游戏”。我泪流满面地关了网页,但电影中讲述的一幕幕却是我们和三十万可怜的同胞们一同分享的。

穷苦百姓用最后一丝生命呐喊着“中国万岁”,江一燕扮演的妓女被日本鬼子蹂躏而含恨死去,角川因受不了民族罄竹难书的罪行而自杀而亡。革命的曙光消释了历史的阴霾,翻开新的篇章。九三阅兵的英姿飒爽,威武震撼,仿佛是雄狮苏醒前轻声的鼾声;超级计算机的突破,实现了蝉联世界六冠的理想,中医瑰宝青霉素被屠呦呦带上世界的展台,莫言的《红高粱》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习近平总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理念”“反腐倡廉”的改革措施推动下,中国更是迈开大步,走得更高,走得更远,走向更加广阔的道路

带着莫名涌上心头的忧愁写下了“落后就要挨打”一行字,我挺直腰板,抬起了头。抹去昨日的泪水,挂上了今天笑容,毕竟我是华夏子孙,毕竟我是七八点的太阳。没有周总理的豪迈,不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却也要为国家献上一点绵薄之力。

【篇五:走进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座落于紫金山南麓,占地13万余平方米,院内有各类藏品42万件,光是国家级文物和一级文物就有二千件以上,院藏中外专业图书近30万册,有3万多件都是名列全国的珍品。它是中国内地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

走进博物院,一个雄伟壮观的大殿一下子映入眼帘,这便是院中的展馆了。它采用了仿辽代的建筑风格,位于博物院内那宽大深远的草坪尽头的三层白色石台上,九开间的仿辽殿上敷棕色琉璃瓦,屋面平缓,斗拱粗壮,以紫金山为“背景”,远看像一幅秀丽的大画。

进入馆厅内,给人的第一感觉即是规模宏大,但它却将如此大量,精美的文物分的井井有条,清晰地分为了六个馆: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和民国馆,而在这六个馆内又依照年代特色分成了几个大大小小的展区。真是一个特点鲜明、格局清晰的场馆。

走进历史馆,“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令我不得不放慢脚步去仔细端详。从远古时代至青铜器时代,我了解了人类文明逐渐进化的过程。在春秋时期时,人们大多都以制造青铜器为主。公元前221-220年间,秦汉时代期间,秦朝多是青铜器,而汉代则慢慢演变出了陶制品,外观上比青铜更加光滑,色泽上也更为柔和。当到了公元229-589年时,六朝时代逐渐加大了陶制品制造量,还演变出了形态匀称,曲线柔美的青瓷器。青瓷器与其它器具相比,形体更加优美,质感更加细腻、柔滑,与青铜器相比,少了几分粗犷,更增添了几分优雅。青瓷瓶表面颜色泛青,色泽光亮也不扎眼,在柔和光线下显得更为优美。

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数材质华丽,昂贵的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了。它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的殓服,外形与人体形状相同。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用银线、铜线缕结,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透过玻璃细细端详,无数块大小相近的玉块铺满全身,玉块与玉块之间相连结的是用黄金打造的金线,是高贵权力的象征。光滑的玉衣在灯光下显得熠熠生辉,折射出神秘的光泽。

离历史馆不远的是数字馆。刚步入那里时,我们仿佛一下子从古代穿越回来了。数字馆内有许多现代设施,以动画、3D影像等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去让人感知历史,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引领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

参观了这么多,我发现博物院不仅是规模宏大,更是种类繁多、巧夺天工啊!

如果说历史馆和数字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域,那么民国馆则是一个十分自然的过渡线。

踏进民国馆,里面的设计、装饰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却也不失现代的风韵。走进一家小商铺,一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对于我们的爸爸妈妈来说,却是一个又一个美好童年回忆。这里更有许多经典小吃,例如花生酥、蒸发糕、芝麻糖等等,既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

南京博物院,虽然有着浓重的历史气息,但也不乏现代化气息的渲染,两者结合十分巧妙,却又不显突兀,是一个古今文化的荟萃之地。

【篇六:走进南京博物院】

春色满园,鸟语花香,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春游活动。阳光明媚的星期六,我背着装满零食的书包来到了小桔灯作文,等待着出发。十点半左右,我们抵达了目的地——南京博物院。

走进大门,我们首先来到了历史馆,那里有许多远古时代的恐龙化石,然后我们来到了数字馆,那里有许多用现代科技来呈现历史影像和冒险的小游戏,随后,我们又来到了艺术馆,那里有许多有名的艺术家画的画,做的工艺品……在这么多的馆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民国馆。

走进民国馆,首先看到的是一条民国时期的街道,天空中的月亮和许多闪闪发光的星星在如同披上黑布般的夜空中玩耍。街道上的每家商店的门头上都挂着一盏红彤彤的大灯笼真热闹啊!

民国馆街道上,每个人都穿着那个时期的衣服。走在那里,简直就像穿越到了那个时代,成了那个时代的人。民国馆里最吸引我的是那个交通银行,因为交通银行里有许多的“钱”。我是一个贪钱的小女孩,嘻嘻!这就是我印象最深的——民国馆。

下午,我们坐上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南京博物院不仅历史气息浓厚,还处处透露着欢乐的现代气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