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游沙溪古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游沙溪古镇】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天,我们一群太仓日报的小记者参加了“看家乡”活动——游沙溪古镇。

一下车,我的目光就投向了河面上,波光粼粼的河面仿佛一条长长的丝巾,丝巾上绣着一座座古桥和一排排沿河而建的古色古香的房子,瞬间觉得穿越时空,来到了古代。我走进了唐调研习所,认识了唐文治;去了沙溪文史馆,知道了许多历史名人:俞庆棠、唐孝纯……突然,有一艘“宝船”出现在我的眼前,走近一看,原来郑和七下西洋的船是这样的。我看了介绍才知道,这船长100多米、宽60多米,真大呀。在老街上,我们买了许多沙溪特产,这些东西又香又甜,美味极了!接着我们来到了新华书店,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书,有《红楼梦》、《历史百科全书》……我抚摸着这些书,心想如果我能钻进书海里那该多好啊!我再抬头一望,只见墙上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时时刻刻提醒着大家,要努力学习,日积月累才能有收获。

小记者活动结束了,大家都依依不舍地上了大巴。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太仓日报社举办的这次活动不但让我深深地了解了沙溪古镇的历史文化,而且还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历史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随着时间的飞逝,它不但不会消失,只会被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篇二:游沙溪古镇】

我的家乡是依山傍水、历史悠久的小镇——沙溪。它就像一朵盛开的荷花绽放在名扬中外的石宝山脚下。它独占鳌头而朝迎旭日,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它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因而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它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我喜欢沙溪,喜欢沙溪悠悠流淌的黑潓江。它由北向南蜿蜒曲折从寺登街东侧的居民家墙脚绕过,正好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小桥流水人家”。夏天的黑潓江水流湍急,晴朗的天气里,傍晚时分,我们喜欢到江边玩水嬉戏。江边杨柳垂青,江水碧绿,鸟儿在树上欢快的歌唱,鸭子和水中的鱼儿游戏。当你仔细聆听,耳畔又响起江边放牧人那悠扬的歌声。这一切怎能不使我深深陶醉?

我喜欢沙溪,喜欢沙溪独一无二的特产地参子。初见地参子的人,说不定会给它虫子般的外形吓一跳,继而又颇觉意趣。煮熟了、炸熟了入口,甜的或麻辣的,那独特而醇厚的香味一定又会让人惊喜不已。还有那从高山上采摘下来的龙爪菜、树花菜、松茸、牛肝菌等各种山珍,从黑潓江里捕捞出来的大花鱼、细鳞鱼和青鱼等各种海味。这一切,怎能不让我爱不释口?

我喜欢沙溪,喜欢沙溪的古街古巷。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的寺登街,街道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独具白族民风的建筑,古朴而典雅。还有那玲珑秀挺的古戏台和整齐平坦、蜿蜒延伸的青石板路,一切都显得韵味悠长。

我喜欢沙溪,喜欢沙溪的老槐树。古戏台前的那两棵不知究竟有多少年岁的老槐树,像站岗的士兵,永远守护着这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饱受风雨、历经沧桑,却在春季吐出雪白的槐花,香气四溢,使整个寺登街都沉浸在槐花香里,熏得人都醉了。夏天时老槐绿树成荫,老人、小孩、妇女都抬着板凳到树下乘凉。孩子们尽情嬉戏,那是他们欢乐的天堂;大人们在树下唠家常,一派和谐。秋季,槐果满枝,丰盈喜人,给人们增添了更多的欢笑和凉意。

我喜欢沙溪,喜欢沙溪的风土人情。这里是融合了浓厚的乡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乐土,凝聚着鳌山潓水的灵秀之气而吸引了众多的谦客骚人来此挥毫泼墨,吟诗作赋。

如今我们漫步寺登街的时候,就好像还呼吸着千百年前的空气一样,古色古香,但却已失去了曾经的热闹与喧嚷而显得寥落冷清。寺登街在历史的天空开出过一朵美丽的茶马古道之花,现在这朵古道之花再次绽放了它的美丽与生机——旅游之花,鳌峰山的土壤养育着它,黑潓江的河水浇灌着它。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沙溪人,我深深爱着沙溪,并祝愿沙溪之花开得地久天长,国色天香。

【篇三:游沙溪古镇】

在太仓常有听到“金沙溪,银太仓,东南十八乡沙溪第一乡”的美称。心中向往已久,想一探究竟。刚好太仓日报组织我们小记者参加赏家乡美景——游古镇沙溪的活动。我终于得偿所愿!

那天早上我们准时出发。秋高气爽,风儿瑟瑟,我的心情也像风一般自由,特别惬意!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沙溪。我迫不及待地下车,想一睹古镇芳容。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古镇的全景,古色古香的韵味深深吸引了我,如同一幅古朴的泼墨丹青。古镇的那条河,河水清澈,潺潺流淌,如一条玉带镶嵌期间,那一座座单孔古桥及一排排邻水而建,错落有致,粉墙黛瓦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房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又为古镇平添了几分姿色。我轻倚桥栏,看着一艘艘小巧的游船穿梭,心中无限遐想!试想一下那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

当我漫步走进古镇的老街,瞬间觉得仿佛穿越了时空,石径老街无处不透着悠悠古韵!街道的两旁有许多高低错落的古建筑,建筑有着浓郁的民清特色,精致的门窗都是用木头制作。形态各异,各具风格。有的简约,有的复杂,还有的精工雕琢出各种精美的花纹,别有一番风味。古街上的商铺林立,也都带着古色古香的气息,有做古装汉服租借的,有做传统手工艺品的,如手工编织的竹制品等,有做传统特色糕点的,还有古玩行,应有尽有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街上反应那个年代市民生活经营场景的铜像雕塑,如补锅,磨剪刀,拉黄包车这些职业似乎离我们很远了,但从这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雕像上让我看到了以前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当时的生活缩影。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沙溪文史馆,从中我知道了许多历史名人,了解了有关他们的典故。如俞庆棠、唐孝纯、还有郑和。郑和七下西洋的那艘“宝船”让我记忆犹新,那是多么雄伟啊!

最后我们登上了静观堂,在二楼俯视,古镇全貌尽收眼底,时不时耳边传来阵阵优美的江南丝竹,如画美景,琴声悠悠相互辉映,让人回味无穷!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进一步的了解沙溪古镇的历史变迁及文化的发展,同时让我更深的明白历史上美好的东西是深深镌刻在人们心底的,不会随意被遗忘!被抹灭!只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篇四:游沙溪古镇】

10月31日这天,我参加了太仓日报社组织的小记者活动,大家在博物馆那里集合。听说这次我们要去沙溪古镇。

到了沙溪古镇,我们先拍了合照,之后就开始逛古镇了。我们先到了唐调研习所,一进大门,我便看到了唐文治先生的铜像。唐文治在国学教育中所推行的古代读文方式,被业界称为“唐调”,他还创办了两所学校,提倡崇德、尚实、重文、健身教学思想。在这里,我见到了以前的打字机、以前上课用来打铃的摇铃。在一楼,我看到了许多名人的介绍,有钱仲联、朱东润、陈以鸿、唐孝纯、萧善芗、戴逸、范敬宜、陈少松、魏嘉瓒。

接着我们又去了另一个地方,那里主要介绍解放前的太仓。清代的太仓,因经济富庶,物阜民丰,享有“金太仓”之美誉。

然后我们又到了沙溪文史馆,那里展示了自沙溪聚沙成陆3000年以来的历史,以海陆变迁、政治经济、人文历史为主要内容。最后我们来到一个展厅,一进门,便看到了“我见到了顶红顶红的红太阳”这几个红字。“顶红顶红的红太阳”指的是毛主席,“我”指的是顾阿桃。据说顾阿桃与毛主席见面时握了手,顾阿桃舍不得洗手,回乡后,好多人来找顾阿桃握手。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也心动了,那就快来沙溪古镇玩一玩、看一看吧!

【篇五:游沙溪古镇】

10月30日早晨,我又去参加了太仓日报社小记者的活动。这次我们要去的是沙溪古镇,我早已按耐不住了!

瞧!大部队已经集中在博物馆门口,我不经的加快了步伐。我上了车,坐好了位子,大概20分钟的车程便来到了沙溪古镇。

哇,这儿的风景真美啊,有河、有桥、有人家。首先,我们经过了候场桥。据了解,1949年,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后,迅速拉开了解放上海的战役准备,沙溪于1949年5月13日正式解放,解放军经镇区向南挺进时,曾饮马休整并有序在此列队通过,后被称为候场桥。

然后,我们来到了唐调研习所,里面介绍了许多名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唐文治先生,他的诵读方法被称作“唐调”。

接着,我们跟随着导游一路往前走,老街的两边都是各式各样的小店,有作画的、有卖古董的。还有很多卖土特产的小店,卖着米花糖、麻雀蛋以及各种各样的糕点,看的我眼花缭乱。方糕的香味扑鼻而来,我掏出零钱买了两块尝尝味道,糯糯的、甜甜的,味道真不错。

吃完了我们继续往前走,经过了文治书局、沙溪文史馆等景点,这些景点都记载着沙溪的点点滴滴。

哎,小记者活动又那么快就结束了,我期待着下一次的活动快点到来。

【篇六:游沙溪古镇】

沙溪古镇是个美丽的地方。

那里的景色美不胜收。天空碧蓝碧蓝的,像一颗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那条穿插于老街的小河碧绿碧绿的,像一条绿色的绸带。小河上有一座古老的桥,站在桥上往远处看,两排的房子古香古色,它们的倒影在水中微微荡漾,就像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好像梦境一般,我觉得自己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穿过小河上的木桥,来到老街。砖头铺的地凹凸不平,像经历了很多风霜。街上人山人海,路边的特色小店生意红红火火。还有一些活灵活现的雕塑。那些雕塑有的在刷锅,有的在拉黄面包车,有的在给别人修鞋……应有尽有。路边的白墙上还画着一幅巨大的涂鸦作品,仿佛又让我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在小河边,我看见了一棵有故事的柳树。它静静地躺在那里,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在歇息。爸爸告诉我,它的生命力很顽强,虽然它小时候被台风刮倒了,可它并没有停止生长,一直努力的活着。它身上有许多树瘤,说明它的一生有许多痛苦的经历。

如此具有特色的沙溪古镇,令我流连忘返。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