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游蔡元培故居有感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游蔡元培故居有感】

蔡元培是浙江绍兴人,原籍诸暨,是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中国首任教育总长。

这次我们参观了蔡元培故居,到了蔡元培故居,同学们各自都忙碌起来。有的拿出手机拍照,有的吃起了零食,还有的人抄起了蔡元培的资料。我一边参观一边了解到:蔡元培是1868年出生,他提倡新学,创立了爱国学社,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生平事迹。我还在石墙上看到:蔡元培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自我牺牲精神。看到这里,我深深被蔡元培先生的精神而感动了。于是我走到蔡元培先生的石像下,发现有一句话:“中国为一人,天下为一家”。说的真有道理,作为少先队的我们,更要学习蔡元培的这种精神思想。

通过这次参观,我觉得蔡元培先生的许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蔡元培先生的自我牺牲精神,这让我感受到了我们要为大家着想,有时候小小的牺牲也能换来大大的成就,我要以他为榜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篇二:游蔡元培故居有感】

村庄规划故居被推倒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泥建造的楼房,改叫城中村。村庄的绿色不见了,我又怀念起我的绿色故居来。

原先村庄边有座土山,山下有一个大水坑。一到春夏,水坑岸上依依杨柳,用白居易的佳句“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黄软于丝。”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山路两边各种野花,飘来一阵沁人心肺的花香,还有鸟儿叽叽喳喳地叫声。登上山顶,举目仰望,田园、农房尽收眼底。

夏日村庄的居民常常来这里纳凉,顽童们则是奔来跑去,追逐玩乐。青蛙的“呱呱”声此起彼伏,蝈蝈也不甘示弱,还有那飞舞着的一闪闪的萤火虫。水坑里有不知名的鱼,村庄的居民无事便在水坑边钓鱼,这里一时成为村庄居民的乐园。

故居那浓浓的陋室情怀簇拥在我心头,那时村庄边没有如此多的工厂,车辆也很少,故居一直保持着原建筑的自然色调,因而显得宽敞豁亮。小院显得宁静而秀丽。盛夏酷暑难耐,而故居却是绿荫满院。院中的洋槐、紫藤、爬山虎,远看就如同个小植物园。初夏洋槐花香略带甜味,每逢槐花盛开之际,满院子清香,总要引来成群的蜜蜂。紫藤使劲地扭动着腰肢缠绕在架子上,形成了一个大凉棚。盛夏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坐在下边,一边品茶一边谈各自的工作和学习,正是这绿色庭院拉近了亲朋好友,拉近了街坊四邻的心理距离,他们推门而入,无所窘意,随意而坐敞怀谈笑、欣然自得。

我钟情于绿色,因为有了绿色,才有了我们绿色的村庄乐园。绿色村庄构成一种绚丽多彩的美,这种美出于自然成于自然,这才是至纯至善的绿色美。可惜现在寻它,却不见了……

【篇三:游蔡元培故居有感】

趁着元旦假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崇敬的心情寻访了一位清末著名的经济家、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居。

说起这位大富豪,他小时候可是家境贫寒,幼年丧父。13岁只身来到杭州,因为勤奋、努力被阜康钱庄老板收为学徒。后来,阜康钱庄老板去世前将钱庄里的所有财产都留给了胡雪岩。这为胡雪岩后来的成功准备了第一桶金。

胡雪岩很有经济、政治头脑。据说当时左宗棠为了驱赶西域的匪帮,准备派兵去西域打仗。可是朝廷付不起高昂的军火费用。左宗棠这时就想到了胡雪岩。胡雪岩就去向英国银行借来了许多银两,全部拿给左宗棠,因此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这为胡雪岩在政治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胡雪岩还很诚实守信。他创办的胡庆余堂卖的药绝对是用真材实料制成。他曾经说:“药物不能有一点儿不好,因为药物是危及人的生命。”至今,胡庆余堂制作的一味药还是用金铲银锅,因为相传用铜锅煮药会使药的质量变差,所以,胡雪岩特地请来巧匠制作金铲银锅。诚信使胡庆余堂至今门庭若市。

这位中国第一巨商用所挣银两救济百姓,还用巨额耗时三年在杭州西湖大道元宝街18号建造了“中国第一豪宅——胡雪岩故居”。元宝街是杭州唯一一条保存至今的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故居中最重要的三处地方是:芝园、楠木厅和百狮楼。每扇大门上都有门环,“环”就是“圈”,“圈”与“权”读音相似。所以手握门环就等于权力在手。整个故居占地10、8亩,中西合璧、精巧绝伦。

如此传奇的人物,如此精美的豪宅,胡雪岩故居让我看到了一座建筑,一种精神。

【篇四:游蔡元培故居有感】

幽深的古树,白墙黑瓦的房屋,推开门,“嘎吱”一声,仿佛走进了新的世界,我来到了鲁迅故居,来到了鲁迅生活过的地方。

外面是被无数葱绿树木掩映着的白墙黑瓦,里面却是木结构房屋,似乎还能够嗅到一点儿岁月的气息。啊!这就是那位大文豪鲁迅生活过的地方吗?一步一步踏进去,那些青石板砖闪耀着太阳的光辉,似乎在叹息着岁月的沧桑。哎!连这石板砖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鲁迅故居,真的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穿过天井,我们就来到了大堂,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的桃木家具,似乎在庄严地宣告:这是主人们坐的地方。家具上精美的纹路,却已是百余年前流行的花样。时间已经悄悄改变了一切,就连大厅上摆放的挂画,都还是一百多年前那种红艳艳的牡丹,如今社会已经难觅踪迹。椅子上落满了尘埃,静静地躺在那里,也许是岁月将它们变得沉默。

走过大厅,木板房依旧是“咯吱咯吱”的响声,仿佛在抗议着游客们踩得太重了。我连忙放轻脚步,不敢惊动地板上的浮尘,将脚轻轻地抬起,又轻轻地落下,不留一点儿声音。夕阳从狭窄的门缝穿越而来,将我的影子照得又细又长,不知鲁迅当年有不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如果经历过,那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

鲁迅的故居,是那样的迷人,是那样的令人捉摸不透。那些高高挺起的古树,那些细细长长的斜阳,还有那些已经成为古董的家具,和落在上面的尘埃,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浮想联翩!

【篇五:游蔡元培故居有感】

清晨,一辆辆大巴车驶向淮安周恩来故居,我们满怀着激动之情,踏上了游周恩来故居之旅!

经过长达三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纪念馆,步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周总理高大人像,他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不知在思考着什么?我猜,应该是想着怎样使国家更加强大吧!

走进大厅,四周的墙上挂着与周总理有关的故事和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周总理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所付出的一切又一切!

参观完纪念馆,我们来到故居,还未走进故居,便一眼望见门的上方挂着高高的门匾,书写着“周恩来同志故居”,红底金字,是邓小平爷爷题写的。

我们走到周总理的书房前,书橱里放着许多书,墙上挂着字画,我不禁想起了周总理曾说过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这里我们看出周总理是多么的勤奋好学呀!从小就立志要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真了不起!接着我们来到了周总理的卧室。周总理的卧室只有一张床,几个板凳和一些洗漱用品,墙上几幅简单的画,无不彰显着这间屋子的主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那么的朴素,简朴!接着,我们看到了一块石头上刻着两个字——腾飞,象征着,这里就是大鸾腾飞的地方,在这之后,我们还参观了周总理的家室,以及他的妻子邓颖超纪念园。

周总理无时无刻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永远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无法忘却那个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

【篇六:游蔡元培故居有感】

今天,我们要去游蔡元培故居了,我好开心啊!我一早起床,草草的吃了早饭,把要带的零食放入背包,走出家门,这就开始秋游了。

到学校后,我冲进了班级,只见许多同学挤在一起,原来他们都在看手机、平板什么的,我放下包,走到了教室外,我很无聊,所以只能看风景。我一边看风景一边想象着蔡元培故居的风景。我想蔡元培故居应该和鲁迅故里差不多吧。

不一会儿,我们上公交车了,从里面看,世界像被一层薄纱盖着一样,真是太美了。马上,我们就到了蔡元培广场,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蔡元培旳石像,它是坐着的姿势。我们走了一小段路,我们就走到了蔡元培故居门前。

故居的门是用木头做的老门,周围有两三棵盆栽,很素雅。门槛保护的很好,用玻璃框起来了。走进去一瞧,有三个房间,中间的房间里有蔡元培的半身像,上面有一些白色的假花。每一个房间里都有蔡元培的经历。突然,我发现许多同学围在一起,我也聚过去,哦,原来是一个长方形的水缸,里面有许多硬币放在三个碗里,还有两条小鱼。除了这些房间,还有一些小房间,里面都有红绳拦着,应该是为了不被我们破坏。我还看见了蔡元培的寝室。蔡元培故居很美,毕竟是名人住过的地方。房子装饰的很漂亮,到处都有植物。

不一会儿,我们回去了,真留恋哪!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